婚庆职业教育中的中式传统意象学习论文_吴鸿勋

婚庆职业教育中的中式传统意象学习论文_吴鸿勋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摘要:当前的中国,“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最重要的精神动力。时代的感召之下,中式传统意象的学习理应成为婚庆学生必备知识的重点之一。在目前的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高校婚庆类专业在课程设置和意识上较为重视中式传统意象学习,但是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中式传统意象知识体系的整体建构略显不足,应进行策略性调整和优化。

关键词:中式传统意象;中式婚礼;婚庆专业学习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章标识码]A

我国婚庆现代商业化进程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婚庆职业教育也仍在探索发展阶段,目前的课程设计和知识体系能否支撑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成为了婚庆职业教育者的关注重点。从中式传统意象的学习现状入手,分析目前婚庆专业的课程设计和知识体系,对婚庆专业的开设和运行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中式传统意象在我国婚礼当中的作用

(一)承载对家庭开枝散叶的美好祝愿

在中华文化当中,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庭的结合,而繁衍后嗣更是头等大事。中式婚礼上,不难见到寓意后嗣繁衍的意象。比如象征着多子多孙的瓜瓞、石榴,还有撒在新人床帐中象征“早生贵子”的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等等。

(二)寄托新人对爱情的向往

在自由恋爱的当今社会,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几乎是不存在的。中式婚礼上会使用许多象征美好爱情的意象。比如鸳鸯、龙凤、比目鱼等动物,以及并蒂莲、连理枝、红豆等植物。新人们也乐于用这些意象来表达爱情观念,以寄托自己对于成双成对、白头偕老的美好向往。

(三)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中华民族有许多的传统习俗,比如说孝敬父母尊长、追求吉利喜庆等等。在婚礼上,有很多物品意象就是为传承习俗而存在的。比如说向父母敬“改口茶”,这个茶,其实就象征着对父母的一种敬意。还有就是“囍”字的运用,也暗合着传统习俗讲究成双成对、好事成双的意思。

(四)美化婚礼环境

如今的婚礼举办,不仅仅是有仪式的作用,更有社交的作用。一场美好的婚礼,既能够向来宾彰显新人的家庭幸福和审美情趣,也能够为新人留下美好的回忆。

二、学习中式传统意象的作用

学好中式传统意象,对于婚庆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未来至少有以下几点作用:

(一)提升学生群体文化素养,培养人文审美情趣。

教育是塑造人的过程。以婚礼文化为载体、以婚礼上的中式传统意象为切入点,重点培养婚庆专业学生群体的传统文化素养,能够让学生在文学、哲学、音乐、美术等各种门类优秀传统作品的熏陶当中,逐渐培养起较高水准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底蕴。

(二)提升学生个人专业素质,增强职场竞争力。

在教育培养婚庆专业学生的时候,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以就业的实用性为目标。在党和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的今天,富含中式传统美感的婚礼日益成为消费者的选择重点。掌握并能够熟练地将中式传统意象运用到婚礼的方方面面,是婚庆专业学生作为未来的婚庆行业从业者必备的专业素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婚庆职业教育中的中式传统意象学习现状分析

根据笔者对所在院校及兄弟院校婚庆专业的观察研究,目前婚庆职业教育中的中式传统意象学习主要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院校对中式传统意象学习较为重视。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除了日常的专业课程会包含多种中式意象的讲授之外,院校还会每学期专门邀请精研传统婚礼文化的资深学者,为不同年级的婚庆专业学生讲授婚庆相关的中华文化,其中,中式美学、中式意象多有涉及。

(二)中式传统意象学习在多门专业课的课程设置当中均有体现。

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婚庆服务与管理系为例,在为学生开设的课程中,《国学概论》深度剖析中式意象的缘起与文学之美,古文、古诗词给学生以传统文化熏陶;《婚礼文化》讲授中式意象在传统中式婚礼当中的应用与流变;《婚庆策划》讲授中式意象在婚礼创意中的运用方法,还有多种生产要素再组合再创意的方法;《平面设计》、《婚礼花艺》等课程则从实际设计层面多方讲授中式意象的实际应用。

(三)中式传统意象学习的跨课程体系尚未有效形成。

中式意象学习虽然在多种课程当中均有涉及,但各课程相互独立,中式意象的各方面知识散见于课程以及课外讲座的不同部分,学生对这一块知识未能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实践操作”学习流程,再加上各课程时间的间隔,容易产生遗漏、模糊或学不能致用的情况。

四、关于婚庆职业教育中式传统意象学习的策略性建议

婚庆职业教育以实用性为导向,中式传统意象学习也应理论和实用相结合。目前的婚庆专业课程在理论实践的两相结合上,做得还不够完善。因此,至少应考虑从以下几个方向上进行调整。

(一)在课程建构和内容设计方面,各课程应该做到相互联动、模块化配合。

以中式意象来说,多个课程对此块知识都有涉及,但讲解的切入点不同。实际上,各个课程的知识体系又相对独立,有着各自的知识链,对于学习水平尚浅的学生来说,还远远做不到跨课程联想掌握。建议在制定修改人才培养计划之时,不同课程教师通力合作,梳理出类似的可跨课程的知识点,形成相对比较独立的“微主题”模块,建构“微主题指导脑图”。

(二)具体到单个知识方面,要在每个“微主题”当中建立横纵维度相结合的学习体系。

以中式意象微主题为例,在横向上,可以用从古至今不同意象的发展路径为线索,让学生从历史和发展的视角切入学习意象;在纵向上,可以构建从理论到平面设计再到婚庆现场实物操作的学习系统,而且在课程安排上可以做到先后有序;横向和纵向维度相结合,让学生在美学、文学、音乐学、设计学的不同领域都能充分感受到中式传统意象的作用与价值。

总之,中式传统意象的学习成为婚庆专业的重要模块,这是宏观环境的要求。完善好中式传统意象的学习方法之后,还可以将此套方法进行推广,用于更多的婚庆知识模块当中,这对于整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有重大的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汪裕雄.审美意象学[M].人民出版社,2013:14-19.

[2]王丽娟,赵莲.中西婚礼文化[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88-118.

[3]文婷,贺东梅.现代化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提升[J].职业技术教育,2018,(5):67-70.

[4]陈霞.高职院校婚庆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知识经济,2018,(13):155-156.

论文作者:吴鸿勋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婚庆职业教育中的中式传统意象学习论文_吴鸿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