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公路桥梁施工的不足及改进措施论文_叶树繁

解析公路桥梁施工的不足及改进措施论文_叶树繁

安徽省路桥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公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日渐增多。在公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不断显现。诸如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不达标,施工管理水平低等。因此文章对公路桥梁施工的不足及改进措施展开相关论述。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不足;改进措施

公路、桥梁是发展工农业生产,促进货物流动、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基础。但国内路桥建设与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德国)相比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且,国内路桥建设长期以来采用的粗放式模式,不知晓运用工匠精神进行精细化施工,不讲究精益求精,在取得光鲜成绩的背后,留下了许多细节上的问题。

一、分析公路桥梁施工技术中存在不足

(一)原材料的质量问题

各类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一直都是制约公路桥梁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但是,大部分企业由于在施工过程中过度追求经济利益,使用了质量不达标的材料,甚至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的问题,导致公路桥梁施工存在很多质量隐患,在后期运营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通病,不利于人们的通行安全。

(二)桥头跳车问题

在桥梁与路基的接合部,经常发生桥头跳车。桥头跳车引起车辆剧烈颠簸跳动,不仅降低行车速度,而且影响行车安全;还会增加对桥梁、道路的冲击荷载,加速桥台、支座的损坏,影响桥梁的使用。桥头跳车与路桥接合部处理不当有很大的关系。在桥梁施工时压实度不达标、施工企业选择台背填料不当(一些施工企业随意选择强度代、水稳性差的泥质页岩、粉质土、砂岩石渣作填料)、不重视施工细节,施工工艺不合理、都可能造成桥头跳车。

(三)混凝土裂缝问题

在路桥表面,常常可以发现许多混凝土裂缝。裂缝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削弱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在车辆碾压下,裂缝还会不断生长、延伸,雨水则会顺着裂缝侵蚀路桥内部钢筋。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施工企业贪图小利,选择低价劣质混凝土;施工人员缺乏经验,在现场湿浇混凝土时用水量过大或浇筑混凝土不到位,振捣混凝土时漏振或振捣时间不足;后期养护不到位;施工企业在夏季施工时未采取降温措施,冬季施工时未采取保暖措施,都可能导致路桥表面出现混凝土裂缝。

(四)路面不平整

一些路桥路面平整度不达标,车辆在行驶时会出现颠簸,不仅加剧轮胎磨损,严重时还会威胁人员生命安全。施工人员缺乏责任心,没有严格控制每一层浇筑混凝土的厚度;施工企业为节约成本,选用粒径、体积较大的粗骨料作填充料,都可能降低路桥路面的平整度。

(五)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1)施工材料任意堆放,一旦遇到恶劣天气,非常容易使施工材料被侵蚀,从而使其质量受到影响,不能再用于施工建设,导致资源浪费,增加施工成本;(2)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水体污染、噪声污染等各类污染问题;(3)由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不足,容易引发施工安全问题。

二、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改进措施分析

(一)加强试验检测力度,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为防止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出现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施工单位必须加强试验检测的力度,以可靠的试验数据为工程施工提供指导。例如,钢筋在进入到施工现场之前,需严格按照钢种、等级、规格以及生产厂家,采用分批抽取方式对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确保材料质量和性能达标后方可进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进行试验检测时,管理方应安排监理人员、施工方人员对材料的取样进行严格的监督,并监督完成拉伸、冷弯等力学试验,并严重记录试验后数据,以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钢筋进入施工现场后需妥善存放,以免出现锈蚀、污染以及变形等问题。

(二)解决桥头跳车问题

桥头跳车的成因,,在于桥梁主体抗压能力强,而桥头部分较为脆弱,却要承载更多的车辆荷载,因而在桥头连接部形成了集中应力。解决桥头跳车的方法较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例如可在路桥结合部安装搭板,搭板一端用锚栓固定在台背上,另一端直接置于路面基层,引导车辆经过较大幅度下降,通过硬度较小的路基驶上硬度更大的桥面。搭板的长度依据预估的行车速度、预估的桥头与路基的沉降量之差、填方路基填土高度来综合确定,搭板的厚度依据搭板本身的长度、宽度、基层具体类型来计算确定,但这一数值不应低于20cm;搭板的顶面、底面均需配置一定数量的受力钢筋。搭板下端承力层要选择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砂砾等强度高、稳定性好的材料。再例如在路桥接合部设置一段斜坡,也可以减少桥头跳车。还可以根据路基预估沉降值与桥涵的长度,在桥头前端铺设一定长度的过渡性路面。过渡性路面的材料可选用预制六棱块或条石。为提高路面的行车性能,该路面形式可采用沥青表处路面(即由沥青和细骨料按比例组成,厚度不超过3cm的薄层路面)。但设置过渡性路面只是治标之策,填方路基稳定后,要重新铺设永久性路面。若发生较大的沉降,还需再铺设一层沥青混凝土。

(三)处理混凝土表面裂缝

要按照路桥设计要求,选择高质量的骨料、掺合料、高标号水泥,科学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在施工开始前必须对配制的混凝土样品进行检测、试验,运用水灰比测定样品的强度,才能最终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责任按计算好的数据精确添加各种原材料并提高搅拌质量,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密实度。在现场施工时,必须精确控制用水量,切不可“大水漫灌”。浇筑混凝土时,一次下料不可过厚,浇筑必须到位;振捣混凝土时,必须避免振捣不实与漏振,每一振点的振捣时间必须达到15~30s,要振捣混凝土直至其表面不再出现气泡、浮浆或坍陷。

(四)提高路面的平整度

施工企业必须严格遵照设计图的要求,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在选择粗骨料时,仔细检查骨料的粒径与含泥量(骨料最大粒径不可超过3cm,骨料含泥量不可超过1%),即使是粒径符合标准的骨料,若它们的体积较大要进行打磨。填筑混凝土时,施工人员必须提高责任心,有序进行分层填筑,保证每一层混凝土的平整度。在混凝土凝固后仔细检查其表面,若发现混凝土表面有不平整之处,可用一把4m长的铝合金直尺反复刮动该处,用人工方式进行找平。在刮动过程中需实时检查平整度。也可使用机械进行找平。

(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1)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在现场搭建临时仓库,确保仓库内部温度和湿度适度,确保施工材料处于良好环境中,以免腐蚀或污染。(2)对施工现场各类污染问题进行严格处理,如水污染,需设置临时用的排水管道,及时排放污水排,以免污染乱流;空气污染,则应该装置相应的空气净化器或是栽种绿色植被,减少空气内的有害物质,或使用仪器对空气中的粉尘含量进行实施监测,一旦污染系数超标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噪音污染方面,则应该安装消音器降低施工现场的噪音指数。(3)严格施工现场安全的监督管理,并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工程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

总之,在公路桥梁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诸如施工质量不达标以及管理水平不高等,严重影响到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和施工质量。因此公路桥梁施工部门,应不断完善施工技术,强化施工管理和检测力度,积极引进先进材料和技术,全面提升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文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9(10)

[2]郭问.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J].四川水泥,2018(11)

[3]杨茂林.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4)

论文作者:叶树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  ;  ;  ;  ;  ;  ;  ;  

解析公路桥梁施工的不足及改进措施论文_叶树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