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论文_周翔,朱洁,周杰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论文_周翔,朱洁,周杰

周翔 朱洁 周杰

(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 462000)

【摘要】 对我院86例脑室留置引流管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各项护理,探讨脑室引流术后护理方法,提高患者预后。

【关键词】 引流管;护理;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213-02

脑室引流术是将脑脊液引出体外的一项技术,是治疗颅内出血简单可行,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它能迅速降低颅内压后排出脑室内积血,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0年 2014年收治脑室出血术后,脑室留置引流管的患者86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39例,年龄20~82岁,平均年龄56.2岁。其中高血压脑出血术后51例,颅脑外伤后26例,脑血管畸形术后3例,颅内肿瘤术后6例。

2.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①绝对卧床休息,平卧位,头部可抬高15-30°,如有呕吐,头偏向一侧预防误吸。给予氧气吸入2L/min,心电监测,观察意识瞳孔的变化,若烦躁患者突然安静,或者安静患者突然烦躁,提示颅内有出血变化,应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手术准备。②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注意血压、呼吸、心率的变化。③如果患者烦躁,加护栏给予保护,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静剂,预防血压升高加剧出血,病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引起患者情绪激动。④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头颅备皮,配血,皮试,禁食水,留置尿管等。

2.2 术后护理

2.2.1 引流装置的高度:引流管的位置高度在术后引流尤为重要,过高会排流不畅,过低会排流过多。因此,引流管应悬挂在床头适当位置。平卧位:引流管的开口需高出侧脑室平面10~15cm,即外耳道水平;仰卧位时以耳屏为基线高出15~18cm。正常成人的颅内压力为0.7~2.0kpa,儿童的颅内压力为0.5~1.0 kpa,而体位变化时应随时调节引流管的高度,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在外出进行检查搬动时,应先夹闭引流装置,回病房后先放置好体位,并妥善固定,调节好引流管的高度再放开引流管,以防止引流液逆流引起颅内感染。

2.2.2 引流袋的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脑室留置引流袋极易造成颅内感染,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保证做到无菌操作。①每天都要更换引流袋,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时注意要对管口用酒精、碘伏消毒至少2遍以防感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在更换引流袋时,应注意先夹闭引流管,避免引流物逆流引起感染。

2.2.3 引流管的护理:用胶布注明引流管的名称,留置日期贴于引流管外壁上。应保持引流管的完整性,不可在上面进行穿刺操作,以避免污染。

2.2.4 引流管通畅护理:扭曲、成角、折叠等都会造成引流管不通畅。头部避免大幅度活动。翻身叩背时,应先固定引流管,动作缓慢。可观察脑室引流调节瓶内玻璃管中的液面是否有波动;也可以测定观察监测仪上颅内压力的波长和参数。如果引流管中无脑脊液流出时,可能会发生以下情况:①颅内压低:可把引流袋放在较低的位置,如有引流液再流出时,说明是未调整好引流管的高度,造成颅内压偏低,这时可把引流袋放在低处,不必特殊处理,只需观察引流液的量。②引流管置入脑室过深过长使引流管折弯:可复查脑CT或MRI,请医师对照脑CT或MRI将引流管缓慢向外试抽,有引流物流出后再重新固定[1]。③引流管被堵塞:如小血块或挫碎脑组织堵塞,先看是否通畅,后用吸出堵塞物,不可直接用生理盐水冲,以免引起脑脊液循环受阻造成二次伤害。④引流管口吸附在脑室壁上:可将引流管轻轻转动,使管口脱离开脑室壁。如有遵医嘱应用尿激酶或者肝素等溶栓药物时,在注入药物后应夹闭引流管2~3h后再重新开放。夹闭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血压心律的变化,是否有头疼、烦躁,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若上述情况处理后仍无引流液流出,应及时更换引流管。

2.2.5 引流液量、引流速度的护理:①正常脑脊液分泌量为0.3ml/min,每天400~500ml,如颅内有继发感染、出血及脑脊液吸收功能下降或受阻时,分泌量将增加;如脑脊液突然血性增高,可能为脑室内再出血,应及早行CT检察。②引流速度每日不宜超过500ml。引流液过多,切记过快,若患者出现低颅压性恶心、呕吐症状,应控制引流速度,观察引流量[2]。

2.2.6 引流液的观察及记录: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及波动情况,若引流液中有大量的鲜血或是引流颜色越来越红,则提示脑室再次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遵医嘱应用止血药物或再次术前的准备。如果引流液浑浊,有絮状物,则提示颅内可能出现感染,应当留取脑脊液做细菌培养,合理应用抗生素。准确记录24h引流液量,每天总结一次。

2.3 拔除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不宜超过5~7d。在准备拔管的前一天,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血压等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无头疼、呕吐等状况,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颅内压是否有再次升高的情况。如有上述症状,应立即开放引流管,告知医生,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无,则第2天可拔管,拔管时应加紧引流管,防止管内液体倒流入颅内引起逆行性感染。拔管后应立即检查引流管末端有无打折,用无菌敷料按压包扎创口,并对创口观察一段时间,看是否有无脑脊液渗漏。有脑脊液渗漏时,及时告知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无脑脊液渗漏,定时消毒包扎。

3.小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压力逐渐增大,高血压已趋向年轻化,外伤性颅脑损伤也逐渐增多。脑室引流术是神经外科常用的急救手段,即易操作,又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创伤小。综所上述,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极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对患者的恢复及预后并发症的减少,提高生存效率及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本组86例患者中,由于护理措施得当,管道留置时间较短,未发生一例引流管感染现象,因此在脑室引流管护理中,我们应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责任心,准确记录引流液性状和量,控制好引流速度,掌握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常规,进而做好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工作,保证手术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董艳.脑室出血术后脑室引流管的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5):616-617.

[2] 陈秀润.脑室引流管护理的相关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 2013, (27):39-40.

论文作者:周翔,朱洁,周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  ;  ;  ;  ;  ;  ;  ;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论文_周翔,朱洁,周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