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实效性的研究论文_郑茜茜

提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实效性的研究论文_郑茜茜

浙江省瑞安市外国语学校 325200

摘 要: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普遍认为最难的题型是解决问题,这是由于“解决问题”与实际生活结合得比较密切,有些学生缺乏生活实践经验,解决问题有些困难,同时这类问题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我认为提高“解决问题”的教学实效性是目前数学课堂教学的迫切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实效性

新课程中的解决问题,注重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活动和事例设计情境,通过图文形式生动活泼地呈现出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顺利解决问题。但解答以图文形式呈现的问题,学生的出错率比较高。对于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学生的分析能力较弱,出错率较高。

新课程标准将解决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中,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具体问题作有条理的分析和预测,不再是固定的模型,而是灵活富有挑战的,进行创造性思考去探索和解决。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解题后思考

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便于对他们思维能力的不同方面进行训练。其实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很多,关键是学生能否感受到,并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摆脱习惯方法的干扰,引导学生跳出原来的解题模式。例如:三年级数学中有这样一道题“共有960个杯子,6个装1盒,8盒装1箱,能装多少箱?”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要提醒学生在想出一种解题方法之后,再去探索其他的方法,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解答。经过思考后学生会列出:960÷6÷8、960÷8÷6或960÷(6×8)等等算式。

解决问题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找出问题答案,更重要的是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解题策略的回顾和总结,经常引导学生思考,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怎样进行思考?有哪些不同的解答方法?要引用哪些知识,用哪些方法更有利?

二、抓住问题关键,学会分析数量关系

作为一步与两步应用题的过渡,我们首先思考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关键要先解决什么问题?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如何给他一个拐杖,让他们能借助这样一个方便的方法过渡到两步解决问题呢?作为老师,要引导学生从知识结构上去分析一步与两步的区别,通过比较得出就是多了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中间问题。当我们读完一道题时,要去洞察题目的“骨架”,也就是数量关系,找出其中隐含的中间问题。例如“电影院上午售出120张票,下午比上午多售出30张,这个电影院一天共售出多少张票?”学生无论从条件推向问题去思考,还是从问题追溯到条件去分析,都能发现只要求出下午的票数,题目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此时,我们要进行追问:“我真不明白,120这个条件怎么用两次呀?”学生自然会回答出这里下午的票数还不知道,要先求出下午的票才能知道一天的票。

三、运用适当手段,符合学生认知实际

在改变呈现方式的同时,拓展应用题的分析方法。低年级学生在遇到理解困难时,通常采用摆一摆、画一画等直观手段进行分析。例如“排队时,从前往后数小明是第6个,从后往前数小明是第4个,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以及与这一题同类似的“小明的前面有5人,后面有8人,这一队共有多少人?”对于什么情况下要加1,什么时候又得要减1,学生弄得很糊涂,如果让他们用○来代表人先画一画图,问题很快就解决了,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明白前一种现象小明数了2次得要减去1,后一种情况小明本人没有算进去,所以得要加上1。再如,教学平均数问题时,结合表格来研究日常生活中的用电、用水平均费用,自己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以上内容配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以图示为主,伴以声音,文字信息的应用题使学生身临其境,使原本枯燥的题目变得生动活泼,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而且易于被学生所接受。

综上所述,“解决问题”的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又是对数学教师的挑战。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倡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享受成功的乐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好数学,最终达到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知识技能共同进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邵瑞珍 小学生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2]周玉仁 小学数学教育.辽宁教育杂志社,2009。

[3]张定强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燕芬 对解决问题教学的探讨与实践.小学数学教育,2009。

[5]冯翠珍 林海 留住应用题的“根”.中小学数学,2009。

论文作者:郑茜茜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6月总第2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0

标签:;  ;  ;  ;  ;  ;  ;  ;  

提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实效性的研究论文_郑茜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