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丹颇章政权建立的历史背景及经过述略论文

甘丹颇章政权建立的历史背景及经过述略论文

甘丹颇章政权建立的历史背景及经过述略

罗 勇

摘 要: 从1409年至1642年,“甘丹”由教派名称发展到宫殿名称再演化为政权名称,其间经历了200余年,是“释教化导犷俗”、“为统治者教育民众”、“以佛教治世”的结果。为了生存和发展,格鲁派认识到一定要加强内部团结,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领导机构,于是采取了领袖人物转世相承的办法,从根敦嘉措(1476—1542,后来被追认的第二世达赖喇嘛)开始,格鲁派开启活佛转世制度。“达赖”一词,原本是索南嘉措和俺答汗互赠的尊号,始于1578年,后来发展成为格鲁派重要的体系,但“达赖喇嘛”称号及影响力的扩大,却是明、清中央不断册封加强的结果。

关键词: 甘丹颇章;活佛转世;“达赖”称号

从1409年宗喀巴在拉萨创立第一次传昭大法会,同年又在帕竹政权的支持下修建了甘丹寺,以这两个事件为标志,“至此,藏传佛教的新教派——格鲁派,以甘丹寺为主寺,逐渐形成了。”① 次旦扎西·西藏地方古代史[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P164 到1642年,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将卫藏赋税作为供养献给五世达赖喇嘛,标志着甘丹颇章政权正式建立,整个过程长达233年。其间经历了“甘丹颇章”名称、格鲁派活佛转世体系及“达赖”称谓的形成与发展等内容,本文围绕上述三个问题,就甘丹颇章建立的历史背景及其经过进行略述。

一、历史背景

1409年,宗喀巴在拉萨成功组织了第一次传昭大法会。“至此,他的威望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② 次旦扎西·西藏地方古代史[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P163 会后,以帕竹第司札巴坚赞及其属臣查噶囊索·仁钦伦波父子为主要施主,宗喀巴在拉萨东边的旺古日山口创建了甘丹寺。甘丹寺建立以后,宗喀巴师徒就一直住在此寺,因此他这一派被人称为“甘丹寺派”,音变为格鲁派,藏文释为“善规”派。1409年在拉萨首创祈愿大法会以及甘丹寺的建立,标志着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正式兴起。

甘丹派(也称格鲁派)得以建立并兴盛,与宗喀巴密不可分。宗喀巴·洛桑札巴(1357—1419)藏传佛教理论家、哲学家、教育家、藏传佛教格鲁派创立者。1373年宗喀巴到达前藏,先后于蔡贡堂、聂当(塘)、桑普、纳塘、安让曲德寺、萨迦、泽当等地投名师求法,拜谒了各派高僧,吸取了百家之长。当时,多数僧人不守戒酒、过午不食的戒律,沉缅歌舞,以至于彼此争吵,与人斗殴。使喇嘛教呈现“颓废萎靡之相”。宗喀巴决定倡行“改革”。其改革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388年至1399年,喀宗巴规定其师徒必须戴黄色僧帽,以示与其它戴红帽、黑帽等教派有别(故俗称该教派为黄帽派),持守戒律。主要宗教活动由其师徒联合进行。第二阶段:从1400年至1409年,活动主要是在帕竹第司政权的大力支持下进行的。1406年,宗喀巴先后完成了《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两部著作,标志着格鲁派思想体系的初步建立。

在怠速时,读取发动机控制单元中凸轮轴数据流,发现进气和排气凸轮轴位置执行器电磁阀位置在0~50%之间不停跳动,正常值应稳定在45%左右。进气凸轮轴位置实际值与期望值相差16°。通过分析数据流,我们认为可能的故障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409年末,宗喀巴曾作隐语诗,实际上是公开宣布他直承阿底峡(噶当派祖师)之传。本来宗喀巴和当时噶当派传人就有密切关系;他的学问路数,也大体上和当时噶当派人相同;他的思想体系和主要著述,又是继承和发展了噶当派的思想体系而成立的(在相当长一个时期格鲁派又被称为新噶当派)。但是他现在的地位声望,已远远超过当时所有噶当派僧人之上,所以这一宣布等于宣布他又是噶当派的首领;于是当时组织涣散、数量众多的噶当派寺院,就先后改宗黄教,这就扩大了黄教的势力。

1408年,明永乐帝闻宗喀巴之声誉,遂派金字使团,携带诏书及铃杵禅杖、铙钹、象牙佛珠、僧帽等法器,以及锦缎等大批赐物召请他进京。当时宗喀巴身为教祖,在格鲁派创立的关键时刻,又要筹备翌年在拉萨举办大型传昭法会,无法分身,故上书辞谢。1413年,明永乐帝特派太监侯显等金子使团再次诏迎请,终因他年迈体弱不能成行,遂命其亲授弟子释迦益西代表自己晋京朝见。为此,永乐帝授其“西天佛子大国师”称号,宗喀巴实际上又成为明封大国师之师。

由于索南嘉措实现了明中央“劝说俺达汗率众回蒙古”,“办了一件明王朝想办而又无力办到的好事”,即成功地劝说俺答汗于第二年夏天(1579年)回到了内蒙古土默特部。1588年明万历帝派遣金子使臣前往漠南蒙古,正式封授索南嘉措为“朵儿只唱”② “朵儿只唱”即藏文多吉锵rdo rje chang的古译,亦即瓦齐尔达喇Vajradhara,意为“持金刚”这是俺答赠他的尊号的一部分。见,《三世达赖喇嘛传》,另见,《明神宗实录》馆本卷一九一,万历十五年十月丁卯。 ,赐印信,敕命。明朝封授索南嘉措这一名号,是对俺答汗所赠尊号的一种认可。这是达赖喇嘛最早接受中央正式封号。在敕封之时,明廷正式诏请索南嘉措进京觐见明朝皇帝。不幸的是,索南嘉措病故于进京途中。

黄教最主要的特点是它的有计划、成系统的教学组织。“如先学哪一部经,后学那一部经,每部经要学多长时间,共学若干年才算完成。”“而且宗喀巴还坚持僧人学密之前,必需先通达显教,只有通达显教的少数合格的人,才有资格进而学密。”黄教寺院这样系统的培养出来的显密兼通的喇嘛,才是最有资格向群众宣传为农奴主服务的佛教教义的人,而黄教初期的三大寺正是大量培养这种人的学校。

1.1.3 主要试剂。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Sigma-Aldrich,USA),2,2-联氨-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东京化成),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成都科龙)。

自从三大寺建成后,大量原属噶当派的散在各地的寺院几乎都先后改宗格鲁派,成了三大寺的属寺。格鲁派僧人又多方设法在卫藏各地兴复旧寺或创建新寺。这样格鲁派主属寺庙大量涌现。就形成了一个(寺院)实力集团(主属各寺都有寺属农奴庄田,而主属寺之间,又有一定的经济联系,这在封建社会上就形成了一个寺院势力集团),足以自立。

在格鲁派的创建过程中,得到帕竹政权的大力支持。1398年,宗喀巴与帕竹第司札巴坚赞有书信往来以后,他多次受请到拉萨讲经、授戒。格鲁派为何如此受帕竹政权的青睐呢?“自十三世纪中叶以后,元朝对卫藏地区采用释教化导犷俗,设官分职,尚用僧徒……而后,百年之间,学风丕变,不复以戒行经义相当……已失去了为统治者教育民众的作用”。“阐化王扎巴坚赞承先世基业……在行政上的统一,自然要求教育上的统一。……当时朗氏家族,帕竹派下,又缺乏足以表率群伦,倡导新风的人物,来推行其在教育僧俗群众方面的意图。”① 王森·宗喀巴传·民族研究[J]1979年第一期 1398年,宗喀巴上书扎巴坚赞,建言“以佛教治世”,又与“帕竹历代第悉遵守戒律,宣扬显教精神”一致,故而有“帕竹,格鲁,教虽有异,心是一般”的说法。

二、经历过程

索南嘉措(1543一1588),3岁时被确认为根敦嘉措的转世“灵童”,4岁(1546年)迎入哲蚌寺供养。1552年10岁时,正式任哲蚌寺第十二任法台。1558年,应僧众坚请,又兼任了色拉寺第十三任法台。21岁时,受比丘戒。后周游各地,收徒传法,进一步发展所属辖寺,以增强格鲁派寺院集团的势力。

古往今来,把修养自己的品性放在第一位的人,会把恶衣恶食当作磨炼自己意志的一个途径。孔子曾经这样评价他的学生仲由:“穿着破旧的丝绵袍,和穿着狐貉裘的人同立在一起,能不感到耻辱的,恐怕只有仲由了吧!”(原文是: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穿着破旧的丝绵袍的,说明自身贫困;能以狐貉之皮为衣的人,说明其富有。如此悬殊的差距摆在一起,却平平静静,无丝毫耻感,说明仲由心怀道义,能素位而行,即自己经济条件困难,就按困难的状况生活,既没有羡慕富贵之心,也没有看不起自己。

由于帕竹政权式微,1498年,崛起于后藏的仁蚌巴架空其权力,进军拉萨,信奉噶玛噶举派,打击格鲁派。仁蚌巴以武力控制拉萨以后,自1498年到1517年,禁止哲蚌、色拉两寺的僧人参加每年一度的祈愿大法会。

其实,书籍真的是治愈伤口的良药,我相信书籍是有灵性的,它能成为你的朋友,你的知己,甚至是你的爱人。只要选对了合适的书籍,你会觉得整个世界都豁然开朗,一切的人间疾苦都似与你无关。放开一切,尽情地徜徉在书海里,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是那么广阔,那么美好。现在的苦难,都是你成功的基石。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一切都是上天对你的考验。

在各种斗争中,哲蚌寺和色拉寺首当其冲,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格鲁派认识到一定要加强内部团结,建立一个稳定的领导机构,于是采取了领袖人物转世相承的办法。根敦嘉措在当时被认定为根敦珠巴的转世“灵童”,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根敦嘉措(1476—1542,后来被追认的第二世达赖喇嘛),7岁时,由札什伦布寺认定为根敦珠巴的转世灵童,这是格鲁派活佛转世之开端。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知格鲁派被禁止参加传昭大法会的20年时间,发生在根敦嘉措时期。那时,祈愿大法会的主持人也改由桑浦寺或噶玛派的为首喇嘛担任。其间,根敦嘉措离开了哲蚌寺,避居于沃卡。1509年,根敦嘉措曾在杰梅朵塘地方(加查县境内)创建了曲科杰寺,后来这个寺是根敦嘉措每年夏、秋两季的住锡处。1512年,根敦嘉措回札什伦布寺作了该寺的法台。1517年,帕木竹巴的实力有所恢复,从拉萨赶走了仁蚌巴的势力。是年,根敦嘉措又回到哲蚌寺,因僧众请求,出任了该寺第九任法台。

1518年,在帕竹第司的支持下,恢复了格鲁派僧人被仁蚌巴禁止了20年之久的参加拉萨祈愿大法会的权力,并主持法会。这一年,帕竹第司阿旺札西扎巴将在哲蚌寺西南角处名曰“策厦朵康恩莫”的乃邬宗本的溪卡(别墅)赠献给根敦嘉措,作为他的住所,后来在三世达赖喇嘛之时,将这一别墅改扩建并起名为“甘丹颇章”(这是在五世达赖兴建布达拉宫以前几辈达赖喇嘛的住处)。1526年,根敦嘉措又按照帕竹第司阿旺札西扎巴的请求兼任了色拉寺的法台,这时,他已经成为整个格鲁派的实际上的领袖。1542年,根敦嘉措去世。

1399年以后,扎巴坚赞及其属下南喀桑布等人即利用各种办法为宗喀巴制造声誉。特别是1409年初,卫藏全区性的大祈愿法会又推举宗喀巴为主持人,把他抬到全喇嘛教的第一号人物的地位,会后又为他建立甘丹寺。1416年,支持宗喀巴弟子扎西贝丹建哲蚌寺。1419年宗喀巴的另一弟子释迦益西在帕竹的支持下修建了色拉寺。帕竹属下贵族率先命其弟子进三大寺学习,以为倡导。三寺僧人很快达到了几千人之多。其声势也很快超过了其他教派。

甘丹派建立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间经历了诸多波折。

索南嘉措时期格鲁派势力已在西藏盖过其他各派,成为众矢之的。1565年辛厦巴替代仁蚌巴,成为帕竹后期西藏又一个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又于1618年建立统一的西藏地方政权,史称藏巴汗政权。“仁蚌巴联合噶玛噶举派打击格鲁派的政策,藏巴汗不仅全盘继承了下来,而且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多采压抑之势”“几欲根本灭除之”。

浮盘是内浮顶储罐的核心部件,在储罐运行中时而会出现浮盘侧倾或浮盘整体沉没于所储物料液面之下,即沉船(行业俗称)。内浮顶储罐出现侧倾或沉船,一般可以通过人工检尺核对储罐液位时能够从检尺孔直观看到罐内物料,检尺所用油尺尺锤、尺带进入储罐时所触及的障碍物、尺带变化、尺锤触底声音都会有异常变化或不同手感。若以储罐设计参照液位高度为参照,人工所测液位高度与仪表探测液位在数值上会有很大差值。储罐在接收物料时,罐内会发出明显的液体撞击声响,与此同时罐体周围、顶部油气浓度也会增大,可燃、有毒检测报警系统也会发出报警。通过这些现象可以判断内浮顶储罐浮盘侧翻、沉船等情形发生。

宗喀巴去世以后,1447年根敦珠巴(1391—1474)在桑珠孜(今日喀则)由帕竹属下当地首领为主要施主,创建了札什伦布寺。札什伦布寺与拉萨的甘丹、哲蚌、色拉三寺合称为格鲁派在西藏地区的四大寺院。

政治上的支持者帕竹政权已经衰败,“格鲁派按照旧路子发展下去,已经行不通了”① 次旦扎西·西藏地方古代史[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P167. 。索南嘉措为了巩固和发展格鲁派的势力,极力寻找军事政治支持者。恰在此时,占领青海的俺答汗也欲寻求黄教支持,由于双方的政治需要。索南嘉措于1577年11月自拉萨哲蚌寺启程,1578年与俺答汗相会于青海,同年,举办了有十万人参加的大法会。会后,索南嘉措和俺答汗又互赠了尊号,俺答汗赠索南嘉措以百两黄金做成的上饰五爪龙纽、刻有八思巴文“金刚持达赖喇嘛之印”字样的金印一颗,并赠予“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尊号。索南嘉措回赠俺答汗以“转千斤法轮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尊号。由此之后,格鲁派寺院集团乃追认宗喀巴的八大弟子中最小的弟子根敦珠巴为第一世达赖喇嘛,追认哲蚌寺前一任赤巴根敦嘉措为第二世达赖喇嘛,确认索南嘉措为第三世达赖喇嘛。从此,索南嘉措这一转世系统开始有了达赖喇嘛这一称号。

唐代门荫入仕主要有担任卫官,或进入学馆学习,或充任斋郎、挽郎这三种途径。通过番上服役或纳资若干年后,参加由本司组织的简试,合格后即可获得出身资格,之后才有资格参加吏部或兵部的铨选考试。在这过程中就有人通过窜改、伪造自己身份,顺利进入官僚系统。特别是安史之乱之后,由于家谱丧失,政府甲库文书被毁,导致吏部铨曹毫无根据,难以辨别真伪,假冒之风盛行。

索南嘉措的转世灵童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1589—1616)乃成吉思汗之后裔俺答汗之孙。1602年云丹嘉措在三大寺迎请专人和蒙古军队的护送下入藏,次年到达拉萨登上哲蚌寺甘丹颇章的法座。1616年(藏历火龙年)明神宗派专使喇嘛索南罗追等进藏赐云丹嘉措“普持金刚佛”号、印信和僧官制服。并邀请他前往北京觐见皇帝,但是云丹嘉措未能成行,是年(1617年)圆寂于哲蚌寺。

四世达赖在藏期间(1603—1617)和五世达赖的前半生这四、五十年间,由于西藏内部僧俗领主之间以及他们各自从青海引进的蒙族各部统治者之间的相互斗争,形成了一个动荡混乱的局面。而俺答汗之延请三世达赖,以及其曾孙云丹嘉措之被认定为第四世达赖,实际上是这一局面的复杂化的前奏。随后,又有喀尔喀蒙古部却图汗、卫拉特蒙古的和硕特部固始汗加入进来。1642年,固始汗在消灭藏巴汗后,请五世达赖到日喀则,将卫藏地区的赋税作为以达赖喇嘛为首的格鲁派的供养,从而使格鲁派在西藏社会中形成了独占优势的局面。

在固始汗的直接策划和安排下,一个统治全藏的以格鲁派领袖五世达赖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在拉萨建立,由于这时达赖喇嘛居于哲蚌寺甘丹颇章宫,这个政权被称为“甘丹颇章政权”。

1652年,五世达赖喇嘛朝京,在返藏途中,清中央正式册封五世达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从此以后,达赖喇嘛的封号与其在西藏的宗教领袖的地位被正式确定下来,以后历辈达赖喇嘛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遂成定制。

结论:

(一)“甘丹”由教派名,演化为宫殿名,进而发展为政权名称,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甘丹”藏文释为“善规”,1409年发展成一个教派,即“甘丹寺派”,也称做格鲁派,是“释教化导犷俗”、“为统治者教育民众”、“以佛教治世”的结果。这种要求暗合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帕竹政权的需求,即与“帕竹历代第悉遵守戒律,宣扬显教精神”一致,“帕竹,格鲁,教虽有异,心是一般”,因而得到帕竹政权的支持。1518年,帕竹第司阿旺札西扎巴将在哲蚌寺西南角处名曰“策厦朵康恩莫”的乃邬宗本的溪卡(别墅)赠献给根敦嘉措,作为他的住所,后来在三世达赖喇嘛之时,将这一别墅改扩建并起名为“甘丹颇章”。1642年,五世达赖在固始汗的支持下,建立蒙藏联合执政的地方政权。由于五世达赖喇嘛居于哲蚌寺甘丹颇章宫,这个政权被称为“甘丹颇章政权”。

(二)格鲁派活佛体系的创立是斗争与传承需要的结果。15-16世纪是西藏历史上教派之争异常激烈的年代。鲁格派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先后遭到信奉噶玛噶举的仁蚌巴和藏巴汗的残酷打压,“多采压抑之势”“几欲根本灭除之”。为了生存和发展,格鲁派认识到一定要加强内部团结,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领导机构,于是采取了领袖人物转世相承的办法。根敦嘉措7岁时,被认定为根敦珠巴的转世灵童,这是格鲁派活佛转世之开端。

对于问题比较突出的孩子,面谈效果最好。通过面谈,班主任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存在哪些问题,进行更有效的帮助和指导。虽然比较耗时,但效果最显著。班主任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一定要明确立场,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不能居高临下,而是要设身处地地从家长的角度看问题,给予恰当的帮助。在与家长的沟通中,用真情去打动家长,拉近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情感距离。跟家长摆事实、讲道理,而且要持之以恒,效果才会明显。这也正是教育“润物细无声”的体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教育的效果才会好,才是有效的家校合作。

(三)“达赖喇嘛”称号及影响力的扩大,是明、清中央不断册封的结果。“达赖”一词,原本是索南嘉措和俺答汗互赠的尊号,始于1578年。从索南嘉措开始,格鲁派转世系统便有了达赖喇嘛这一称号。1588年明中央正式封授索南嘉措为“朵儿只唱”① “朵儿只唱”即藏文多吉锵rdo rje chang的古译,亦即瓦齐尔达喇Vajradhara,意为“持金刚”这是俺答赠他的尊号的一部分。见,《三世达赖喇嘛传》,另见,《明神宗实录》馆本卷一九一,万历十五年十月丁卯。 ,赐印信,敕命。明朝封授索南嘉措这一名号,是对俺答汗所赠尊号的一种认可。1616年明神宗派专使进藏赐云丹嘉措“普持金刚佛”号、印信和僧官制服。1653年清中央正式册封五世达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从此,以后历辈达赖喇嘛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遂成为定制。

参考文献:

[1]次旦扎西.西藏地方古代史[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

[2]王辅仁,索文清.藏族史要[M].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

[3]西藏人民出版社.西藏史研究论文选(1965-1985)[C].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

[4]五世达赖喇嘛.西藏王臣记[M].刘立千译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1.

[5]邓锐龄,冯智.西藏通史(清代卷·上)[M].中国藏学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西藏大学

责任编辑:格桑次仁

标签:;  ;  ;  ;  

甘丹颇章政权建立的历史背景及经过述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