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昆明富力湾为例的生态度假社区规划设计论文_陈杰

以昆明富力湾为例的生态度假社区规划设计论文_陈杰

广州市住宅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10623

摘要:度假区规划需要从保证其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考虑设计,本文以昆明富力湾规划设计为例,利用社区的活力和发展提高度假区规划的长期有效性,通过视觉秩序的打造,生态化景观等手段对生态度假社区规划的设计方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度假社区规划,社区,视觉秩序,生态

随着房地产开发的迅速发展,过去大批量开发的形态组成单一的度假区,反馈出许多经营管理的断裂,度假区的旅游文化资源质量迅速下降等问题。度假区规划应从如何创造利用度假区的旅游资源,如何延续度假区的发展,如何形成一个可生根、可不断延续演化的规划这些角度来思考和设计。相应的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社区参与对于旅游度假区发展的重要性,因此社区参与应该是作为打破组成单一的度假区的重要解决方式;而拥有天然山水资源的区域,更可从生态景观上来打造其独特的旅游度假文化;本文以昆明富力湾为例,探讨如何将社区参与和生态设计融合到度假区的规划设计,打造出一种吸引人的视觉秩序,尝试寻找出一个更有生命力,持续性的度假区规划设计方法。

一、工程概述

昆明富力湾地处昆明市阳宗海西北岸,规划片区处于阳宗海核心保护区范围内,北侧为规划汤池国际旅游度假区,西侧为规划七甸低碳产业区,本项目周边有大量康体、娱乐、会议中心。优秀的“天然山水”自然环境,便利的交通设施成为了该项目的建成一个完善的旅游度假区的先天优势。在进一步的深化规划中,采用了以下几个手段来创建一种生态度假社区规划。

二、从整个规划的分区的组成和比例进行分析。

该规划组成来划分,按照消费,住宿,景观分成了酒店,公寓,商业带;度假别墅客栈区,高层住宅区;湿地区;如下表。

湿地41655m217%

别墅客栈72190 m229%

高层住宅99205 m240%

酒店公寓16591 m27%

商业15600 m26%

其中高层住宅作为一个旅游度假区的基本构成,建筑面积比例占接近一半,从基数上保证了整个规划度假区的基础人口,同时为整个度假社区的发展提供基础服务可能性;然后是别墅客栈区和酒店公寓合占36%,为度假区的外来人流提供了多层次,多类型的住宿条件,形成了一个人口多样化的社区基础,保证了整个规划度假区的活力来源——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已经被证明对旅游感知、社区归属感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短期中社区可以为旅游度假区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长期来看,社区更是养成旅游度假区的景区文化的根源。而适当的6%的商业区即可保障旅游度假区的消费需求,同时避免商业过度开发,造成资源浪费;最后17%湿地区是从用地规划的基础数量上来保证了整个旅游度假区自然生态资源的基数。

三、根据规划用地的地形、建筑类型来合理布局,打造独有度假社区规划的视觉秩序。

该用地南低北高,由西向东抬起,最优的景观资源阳宗海在南边,西北侧有高山崛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顺应地形,湿地区环绕着阳宗海由西向东伸展,湿地区向北先是低矮的别墅客栈区,然后是9-13层高层住宅区,最北边为17层高层住宅区,高层住宅区的东侧是8-9层的公寓酒店,顺接着低矮的别墅客栈区,商业区。整体布局与地形相应,由阳宗海向内陆逐渐爬高的姿态,展现出多层次,视野开拓,舒畅的视觉秩序。这种视觉秩序能够让人对景像形成一种典型性、代表性的记忆视点,这一理论在包括《城镇景观》等在内的重要城市设计理论中都有深刻阐述。[2]

其中商业区位于高层住宅,公寓酒店,以及别墅客栈区的中部,为周边建筑的商业活动提供最大的便利范围,同时又离湿地区,阳宗海约270米左右的距离,保障绿化生态区的生态安全范围。而多种住宅形式的环绕商业区,也为商业区提供长期的服务力;住宅区与商业区互补互动,奠定长久稳定发展的基础。

四、利用多种建筑手法打造现代简洁的建筑形象,提高度假社区的建筑品质。

高层住宅区采用了较为简洁有力的灰白横线条加黄棕色建筑外框,顶上为大挑平板屋顶。别墅客栈区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双拼联排别墅式,一种为合院客栈式。双拼式别墅采用了单坡屋顶,合院采用了双坡屋顶,均设有景观露台,外墙采用黄棕色和白色质感涂料,底座为黄金麻石材,利用质感的对比,前后的凹凸变化,塑造出现代中式的别墅客栈区形象。商业也是采用双坡、单坡灰色屋檐交错变化,灰白墙打底打造新中式商业区。高层酒店、公寓则采用更为现代,更加轻盈的大玻璃幕墙,利用建筑形体的转折、穿插,塑造出高端酒店的形象,形成当地度假区的建筑焦点,提高旅游建筑文化吸引力。

五、通过多策略的景观设计提升度假社区的生态景观。

围绕着阳宗海出发,在生态景观上,由“广”到“狭”将水设计为穿梭整个度假社区的景观规划的纽带。“广”主要是通过退让湖岸线沿着阳宗海打造了大片连续生态湿地公园,形成了度假规划区的核心“呼吸肺”,为当地动植物生态的多样性提供了天然屏障,同时随着湿地的教育和旅游价值关注度的提升,湿地公园体验型活动发展,这将成为该度假社区的核心旅游资源。【3】“广”的设计其次是从公园边上的别墅区打出两条视线通廊,一边穿过双拼别墅,客栈区抵达西边高山区,一边穿过整个高层住宅区,打造出高层住宅区的花海环绕水系的轴线景观通廊。“狭”则通过开发客栈区的分中心合院核心绿地,让每个客栈别墅都有发挥自己个性的空间;以及商业区的开、合空间转换变化,通过高品质的硬质景观设计,丰富了景观的多样性。

结语

综上所述,昆明富力湾新生态度假社区规划总体上从布局主体加强了社区的比例,通过合理的高低层次打造丰富的建筑空间,多类型的建筑造型,多样性的景观设计,不仅仅局限在了度假区的规划思维,而是紧密联系了多种的住宅社区的打造,希望由社区带动出发,增加度假区的活力和长久发展的潜力价值,进一步提升该地段的产业价值;同时利用以湿地公园为核心的绿化景观,提高整个度假社区的生态级别,打造度假社区的旅游亮点,为度假社区拓展多一种持续发展力。

参考文献:

【1】杜宗斌,苏勒.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社区归属感的关系研究——以浙江安吉乡村旅游地为例[J].旅游学刊,2011,26(11):65-70.

【2】彭琼,徐燕,叶长盛,朱传民,视觉秩序法在规划设计中的运用——以杭州千岛湖望湖山庄规划设计为例,规划师,2012-02-01

【3】邓阿岚,邓丽,曹威,赵娟娟,湿地公园体验型旅游活动设计——以昆明滇池五甲塘湿地公园为例,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9 25(6)

论文作者:陈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  ;  ;  ;  ;  ;  ;  ;  

以昆明富力湾为例的生态度假社区规划设计论文_陈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