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妊娠晚期合并小脑半球占位患者的护理论文_于霞

一例妊娠晚期合并小脑半球占位患者的护理论文_于霞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610000

颅内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原发性肿瘤发生于脑组织、脑膜、脑神经、垂体、血管及残余胚胎组织等,以20-50岁多见,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有研究表明,颅脑疾病的发生与妊娠期孕妇体内血液动力学、 体内代谢、 内分泌等改变密切相关,妊娠合并脑肿瘤患者血中孕激素水平与其神经系统症状呈正相关[1],可能加快肿瘤生长,使临床症状恶化,一旦确诊需及时终止妊娠[2]。我院收治一例晚期妊娠合并小脑占位的孕妇,要求先终止妊娠后再行颅内病变处理,现将患者产科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历资料

患者26岁,停经34+2周,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伴恶心、呕吐,无眼花、头晕、抽搐、手脚麻木等不适。MRI提示:后颅窝右侧占位大小约3.2cmx2.3cm,小脑受压,可见大片状水肿,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给予抗感染、抗病毒、脱水、促胎肺成熟等治疗后病情好转,于2017年3月10日转至我院终止妊娠。入院诊断:“G3P1+1 34+2周宫内孕头位单活胎待产,右侧小脑半球占位病变,妊娠期糖尿病(A1级),轻度贫血,脐带绕颈一周”。入院评估:既往史正常,步入病房,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楚,四肢活动自如,回答切题,自诉平卧位头痛,侧卧或半卧位缓解,无眼花、头晕、呕吐、抽搐、手脚麻木、视物模糊等不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无宫缩,阴道无流血流液。完善相关检查及术前准备,予甘露醇125ml Q8h静脉滴注控制颅内压。3月13日全麻下行剖宫产术,手术顺利,新生儿Apgar评分10-10-10,患者术后转ICU,3月14日转回病房,病情平稳,于3月17日转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严密观察颅内高压症状 小脑半球占位临床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患侧肢体协调动作障碍,爆破性语言,眼球震颤,同侧肌张力减低,腱反射迟钝,易向患侧倾倒等[3]。症状常呈进行性加重。患者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头痛、呕吐,且妊娠晚期,腹内压增高,进一步加重颅内高压, 随时可能诱发脑疝而危及生命。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瞳孔及同侧肢体活动。高血糖对脑有害,应同时严格检测血糖值,并控制液体中糖分摄入。备齐抢救物资,制定危重护理计划,适当抬高床头15°-30°,利于颅内静脉回流,遵医嘱用药,详细记录病情并实行床旁交接。

2.1.2 胎儿监护 检测胎心胎动,正常胎心110-160次/分,正常胎动为3-5次/小时,如果12小时少于10次,则提示有胎儿缺氧。教会患者自数胎动,并准确记录。脱水治疗可影响胎盘血供[4],胎动可反应胎儿在母体的安危状况,所以告知患者自测胎动的重要性,并尽量固定时间段监测。如胎动减少或胎动频繁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行左侧卧位、吸氧,并配合医生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3 心理护理 患者系26岁妊娠晚期女性,相关专业知识缺乏,信息时代的发展也使患者更多渠道获知或好或坏的信息,加上长时间的前期治疗,对胎儿及自身安危的未知,使患者及家属处于情绪低落及焦虑状态。为改善患者及家属情绪,向其做相关专业知识、当前病情及安排讲解,参考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定时巡视病房,表情放松,态度温和,耐于倾听,使患者明白良好的心态有利于治疗的顺利开展及疾病的康复。鼓励丈夫、母亲陪伴。

2.1.4 甘露醇用药护理 MRI提示后颅窝右侧可见大片状水肿,入院后持续甘露醇125ml Q8h静脉滴注控制颅内压。有研究表明小剂量的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疗效比常规剂量甘露醇要好[5],但也会导致病人水电解质失衡,钠、钾排出过多;如果不能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亦会导致脑缺血及脑的继发性损害,甚至加重病情[6]。所以用药期间注意观察用药反应,关注患者电解质及肾功情况,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遵医嘱合理输液及补钾。

2.1.5 其他 1)环境:舒适、避声光刺激,与医护值班室距离适中。2)排泄及安全: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遵医嘱予乳果糖口服;有防滑措施,床档保护避免坠床。4)饮食:入院未发生呕吐,予低盐低糖饮食,摄入量控制在(1500-2000)ml/d。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及用药护理 患者术后转入ICU,术后1天转回病房,神志清楚,病情稳定,无头痛、呕吐、眼花等不适。严密观察患者颅内高压症状,备齐抢救物资。遵医嘱持续甘露醇125ml Q8h静脉滴注,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指导进食进饮。

2.2.2 剖宫产术后护理 注意观察宫缩、阴道流血情况,重视术后疼痛护理。患者不能行母乳喂养,解释后取得患者配合指导回奶。遵医嘱予缩宫素促进宫缩,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第4日顺利转院。

2.2.3 生活护理 环境安静、舒适,保证睡眠质量。因患者置保留尿管,做好会阴部护理,以1:20的碘伏溶液行会阴冲洗,每日2次,预防尿路感染。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0.61%~1.50%,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7],指导定时翻身活动,通过按摩双下肢与气压治疗相结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2.3 小结

妊娠合并颅内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而妊娠晚期合并小脑肿瘤更为罕见[2],一旦确诊需及时确定处理方案,妊娠满 34周者,可先剖宫产,再立即行开颅手术,分娩方式以全麻下剖宫产为宜[8]。围手术期一旦发生并发症,则严重威胁母儿安危,因此要求护士丰富理论知识,着重于病情观察,加强监测,预防和识别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巡视,重视脱水治疗后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治疗方案及进展,避免病情遗漏;重视并发症高危因素的总结与观察,如术后疼痛影响患者血压、活动受限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参考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如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重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给予相应心理护理及生活指导,缓解患者及家属焦虑、紧张情绪,更好的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柴泽英,龚海华.妊娠合并颅脑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断[J].中国妇幼保健,2005 ,20(02):254-255.

[2] 罗莉娟,黄燕梅. 1例妊娠晚期合并小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5 ,(02):160.

[3] 吴在德,吴肇汉. 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68.

[4] 戴海燕.妊娠晚期合并小脑肿瘤的麻醉体会[J].实用全科医学,2007,5(3):241.

[5]乔玉梅.脑出血后不同剂量甘露醇脱水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10):157-158.

[6] 刘昭君,岳仕鸿.鼻饲量与时间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脱水治疗效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9):1096-1098.

[7] 沈娜,闫堂中. 1例晚期妊娠合并髓母细胞瘤患者的护理[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06):136-137. [8] 于文,黄春玉.妊娠合并颅内肿瘤的临床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3,24(3):175-178.

论文作者:于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上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  ;  ;  ;  ;  ;  ;  ;  

一例妊娠晚期合并小脑半球占位患者的护理论文_于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