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发展初探论文

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发展初探论文

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发展初探

何 莉

(黄山市黄山区林业局,安徽黄山 245700)

摘 要: 该文对黄山森林公园发展现状、发展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发展战略与营销策划。

关键词: 黄山森林公园;优势;劣势;发展战略;营销

1 发展现状

1.1 基本情况 黄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黄山区境内,与黄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和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相邻,由黄山、太平湖2个国有公益林场组成,总面积11686.67hm2。其中:黄山公益林场位于黄山风景名胜区外围,面积5754.6hm2;太平湖公益林场位于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南北两岸,面积5932.07hm2

1.2 自然环境条件 森林公园范围内的地形总趋势是南高北低,最高峰栏杆石海拔1398m,低处海拔250m,峰谷相对高差500~800m。大部分地层由古老的变质岩系和花岗岩侵入体组成。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和黄壤,分布较广的土壤为山地黄壤,质地因岩性而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5℃,无霜期226d,年平均降水量1535.4mm。森林公园范围内有乔、灌木树种41科、900余种。境内原生植被残留较少,大部为次生植被覆盖。现保存的次生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沟谷中常绿阔叶林,以壳斗科、山茶科、金缕梅科、无患子科植物为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麂、短尾猴等10多种。

1.3 社会经济条件 黄山区总面积1775km2,辖14个乡镇和79个村,总人口16.3万。2018年,黄山区生产总值9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9亿元;黄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总收入为843万元,现有职工86人。

2 优势与劣势分析

2.1 优势

为此我们于2004年11月27日在振兴镇晓山村对该地区油松纯林进行二次渐伐初探。在林分内选取具有代表性地段设置标准地,样地面积为0.1 hm2,共设置两处样地。对设置样地采取每木检尺,计算后按径阶确定保留木、既砍小留大、砍劣留优,控制采伐蓄积强度在50%以下。经现场施工后具体情况见下表:

2.1.1 旅游资源丰富 黄山国家森林公园拥有丰富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主要体现在地文、水文、生物、人文和天象等5个方面。重点是悬崖幽谷、溪流瀑布、次生林海、杜鹃花海、修竹茂林、徽青古道、变云海奇观等资源。但对于地处大黄山旅游圈核心区的黄山国家森林公园而言,尤以次生林海、杜鹃花海、高山湖泊和徽商古道最具特色,奇特的峡谷地貌、丰富的森林资源、优越的气候资源以及众多的人文景观资源为森林公园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和先决条件。

2.1.2 旅游气候适宜 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各景区山地气候显著,四季分明,盛夏凉爽宜人,为避暑度假提供了理想场所。其中:太平湖年平均气温14.5℃,洋湖12.1℃,天湖12.1℃。

5.排除政府干预、推进市场标准的自由行程。中国金融市场长期以来为国际诟病的就是政府对市场的强势干预。诚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以及落后的起步使政府必须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进行控制。但是作为一个高端敏感的经济产品,金融衍生市场只有在排除政府的过分干预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健康有序的发展起来。处于市场起步阶段的我们必须要把政府的控制以经济之手、法律之手的形式体现,而不是政治强制力的表现出来。在某些方面,要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愿意放权给交易所才是更加有利于市场的发展的。政府需要相信市场、相信人民。

2.2 劣势

(2)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目前常用的大管径油气长输埋地管道进行了局部悬跨变形模拟和分析,可以较精确地模拟出管道的应力和变形,确定管道的薄弱部位.

2.1.3 地域组合良好 黄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黄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外围和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南北两岸,是安徽省旅游热线“两山一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周边,有着享誉海内外的黄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及享有“黄山情侣”美誉的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周边有西递宏村、花山谜窟、屯溪老街、九华山和齐云山等众多名胜景区。黄山国家森林公园与这些奇观胜景共同构成了黄山旅游网络。在这个旅游网络中,可以开发适应当今国际国内旅游趋势的多种休闲养生度假项目,如疗养、避暑、登山、探险以及科学考察等。

2.2.1 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黄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管理机制尚不健全,缺乏严格、统一的管理。从管理模式上看,黄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属于黄山区人民政府和安徽省林业厅双重领导的事业性质的副县级机构,2016年12月,原黄山林场、洋湖林场、芦山林场以及游山林场合并组建为黄山公益林场,太平湖公益林场则属于黄山区林业局管理的公益性林场。1个森林公园同时存在2种不同的隶属关系,不利于黄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统一管理。因此,必须对黄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采取政府授权、特许经营的国际通行管理模式,市场化运行,有效利用资源,避免多头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3.1.3 联合发展战略 联合发展战略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的旅游业和相关行业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在一定的领域和层面,通过协商建立起来战略性合作关系的计划和模式。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应会同周边其他景区(黄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东黄山旅游度假区、芙蓉谷、翡翠谷等)进行旅游合作,在旅游交通、产品开发、线路组织、营销推广等方面充分合作,整体联动。

2.2.3 专业人才缺失 旅游业的创新及生命力最终取决于旅游业的科技含量、资源特色及旅游业的服务质量,但最为关键的是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黄山国家森林公园从黄山、洋湖、芦山、游山4个公益林场改制转型而来,从业人员大多是林场职工,没有专业从事旅游工作的人才,特别是从事旅游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的人才短缺,相应的管理和服务经验不足,从而影响了森林公园的快速、健康发展。

3 发展战略和营销措施

3.1 发展战略

3.1.1 创新发展战略 创新发展战略是依托区域旅游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先进旅游发展理念和经验,突破陈旧观念,树立创新思想,以市场为导向,多领域多方位实施开拓创新措施,推动森林公园超常规发展。今后,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应通过观念创新、产品创新、体制创新、营销创新和服务创新等手段,建立起具有本地特色和符合旅游市场需要的旅游项目,引领旅游时尚。

2.1.4 交通条件便捷 随着杭黄高铁、徽杭高速的建成通车,黄山市已形成了以屯溪为中心,东至杭甬、西通南昌、南接福州、北达合肥的十字型交通格局。黄山机场的扩建竣工,韩、日等国际航线的开通,池州九华山机场的启用,京福高铁的开通,使得黄山市的旅游运输网络更加立体化、高效化。黄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可进入性是比较好的,交通四通八达。

Heretakes the value and and are arbitrary constants to be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following boundary conditions:

3.1.2 特色品牌战略 森林公园旅游的发展,对内是资源之争,对外是品牌竞争。黄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品牌所具有的口碑效应,足以使其成为消费者在众多同类产品中的第一选择。因此,黄山国家森林公园需找准自身优势创造性开发旅游项目,要贯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本着“质量就是生命”的原则,结合自身优势,开发出有创造性,合乎消费者心理的、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如康养、避暑、登山、探险、森林浴、森林野营、汽车野营、拓展训练等。

2.2.2 建设资金不足 一直以来,黄山森林公园建设未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缺乏财政投资政策扶持和引导,公益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未能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森林生态旅游需求。黄山国家森林公园成立以来,虽然兴建了部分旅游基础设施,但由于管理体制不顺,且经营不善,不少基础设施或已损毁,或已转让,或另作他用。今后的建设任务相当繁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3.2 营销措施

尽管“托市”收购政策退出,但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曲家镇双赢农机合作社的刘涛不担心玉米卖不上好价钱。他与中粮集团旗下中粮贸易曲家粮库签署了“粮食银行”合同,收粮之后直接拉进中粮储备库,以往6%的损耗率接近为零。

本文提出的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目标和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但要真正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除了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外,还应该注意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及实践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并最终使学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

3.2.1 广告营销 一是有效利用杭州、上海以及安徽省的媒体,如新民晚报、新闻晨报、杭州日报、都市快报、华夏人文地理、时尚旅游、旅行家、户外探险等报纸杂志上做广告;在浙江卫视、上海东方卫视、安徽卫视的新闻和旅游专题节目中作宣传;也可在上海广播电台、浙江广播电台中进行宣传;或有针对性选用报刊广告、室外广告(广告牌、广告画)、印刷品广告(宣传手册、旅游手册、活页宣传品、明信片、挂历等)等媒体进行园区旅游形象宣传与旅游产品宣传。二是建立黄山国家森林公园网站,安排专人负责,并及时更新,快速、高效地将园区的各种信息向全世界发布;同时,也可以运用网络实现网上预定和网上销售。三是邀请一些网络红人和新闻媒体人物到园区参观考察,达到提高园区知名度的目的。

3.2.2 价格营销 由于森林公园旅游淡旺季比较明显,旅游旺季主要集中在5—10月份,因此,应加大森林公园淡旺季价格的差异,在旅游旺季适当提高价格以控制旅游人数;而在淡季则适当降低价格,以吸引游客,以调节旅游淡季和旺季的游客数量。

3.2.3 服务营销 园区要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游客的服务员”、“不让一个游客受委屈”的观念,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并逐步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5-0070-02

作者简介: 何莉(1973—),女,安徽太平人,林业工程师,从事林业和林业经济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 2019-07-15

(责编:张宏民)

标签:;  ;  ;  ;  ;  ;  

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发展初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