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联与东方的演变看社会主义的曲折_民主社会主义论文

从苏联与东方的演变看社会主义的曲折_民主社会主义论文

从苏东演变看社会主义面临的曲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曲折论文,苏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89年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形势发生急剧变化,一百年前第二国际蜕变的历史在重演,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暂时受挫。东欧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发生演变,逆转了社会发展方向;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走向解体;连续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相继丢掉政权,丧失执政地位;各国反动势力上台后的所作所为就是图谋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如果说当年第二国际蜕变还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的话,那么如今苏联和东欧的演变则是赤裸裸的,连马克思主义的外衣也不要了。面对“和平演变”这一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的战略企图,已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得逞的现实,怎样看待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曲折,成为非常实际而又严峻的课题,需要从理论上给予回答。况且,认真总结苏联和东欧的失误和教训,分析和研究其发生发展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也有利于我们挫败“和平演变”的阴谋,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一、苏联走向解体和东欧国家演变的原因

苏联和东欧各国演变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纵观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遭受的挫折,分析苏联和东欧国家演变原因,不难看出,社会主义出现的曲折,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造成的,而是历史和现实,主观和客观以及新制度诞生后复杂的内外环境,自身相对弱小,不完善等一系列复杂原因促成的。

第一,国际共产主义敌对势力的竭力反抗。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历经一个半世纪的不懈努力,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意识形态发展到现实力量的较量,扩展到国际范围内两种制度的斗争。昔日资本主义称霸世界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打破,世界出现“一球两制”势均力敌的新格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已在本世纪内被俄国十月革命,中国革命和欧亚一些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实践所证实。社会主义革命在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土地面积四分之一的范围内取得胜利的经验表明,这一规律今后还将通过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实现。但是,代表剥削制度的资产阶级决不会心甘情愿地退出历史舞台,必然要进行拼命的抵抗。由此而决定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前程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

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和发展,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对资产阶级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从社会主义诞生之日起,国际资本主义势力就对社会主义不仅非常害怕,而且深恶痛绝。始终把颠覆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既定的战略目标,进行持续破坏和瓦解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动。既有以武装颠覆为主的战略,如十月革命以后英、法、美、日等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四十年代希特勒德国对苏联的侵略战争、二战以后法国对越南的侵略战争;也有以经济封锁为主的战略,这是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遭遇过,尤以美国对我国经济封锁时间最长,范围最广;还有以地缘威慑为主的战略,也就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周边设基地屯重兵,施加军事压力和政治恫吓。当国际环境进入和平与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体系间经济科技竞争突出出来,政治斗争更加复杂,意识形态斗争更加激烈。资本主义反动势力则采取以和平演变为主的战略,以军事威慑为后盾,以意识形态渗透和经济诱压等手段,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分化、瓦解,企图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应该承认,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共同竞争的局面为社会主义改革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也为资本主义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提供了可乘之机。两大体系间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渗透创造了有利条件。东西方贸易总额由1977年的141.5亿美元上升到1984年的959.3亿美元。至1989年,西方金融界向社会主义各国提供贷款超过1500亿美元,东西方还通过互派留学生,建立文化机构和开展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交往。西方资本主义则充分利用这种往来,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的渗透和影响。苏联和东欧演变的性质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和苏联东欧国内的反共势力相勾结,把民主社会主义当成实践“和平演变”战略的工具,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动的一场和平颠覆。苏联和东欧八国共产党,用数千万人民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目前已有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苏联等五个国家改国名,波兰统一工人党、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保加利亚共产党四个党更党名,波、匈、捷、罗、民德、保、苏等七个执政党失去了政权。

种种情况表明,西方资本主义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新形势下,加紧实施和平演变战略,增大了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现实危险性。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已成为当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和思想体系斗争的重要形式,成为国际范围内两个阶级斗争最突出的表现。当然,不论是十九世纪还是二十世纪,生机勃勃的共产主义运动与敌对势力相比较,一直是处于劣势。国际资本主义反动势力依仗着军事上、经济上的绝对优势,对共产主义运动进行军事上的武装干涉,政治上的颠覆渗透、经济上的封锁遏制和思想文化上的攻心战略等多种手段,迫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不断遭受暂时的挫折。巴黎公社的失败,第二国际的蜕变、东欧各国党的演变和苏联的解体都是国际资本主义敌对势力所策动的阴谋结果。

第二,社会主义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内部发生各种性质的错误。

无产阶级执政党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上的局限性,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照抄照搬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对社会主义的设想,不顾具体国情,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西欧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况且,社会主义是在极为困难和复杂的条件下诞生的,社会主义制度一出世就被置于国际资本主义势力的极度仇恨和疯狂反扑之中,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极为恶劣,加上起步迟,起点低,底子薄等不利情况,极易造成社会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执政党的领导不顾国情,急于赶超的倾向。从而造成社会主义经典模式在实践中遇到巨大障碍,导致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种种失误,甚至遭受严重挫折。

东欧大多数党长期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词句,把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言论奉若神明,不仅没有按照本国国情走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反而脱离本国的实际来模仿苏联的一套。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南斯拉夫、波兰、东德、匈牙利为解决经济发展停滞,社会矛盾激化的局势,都曾力图从各自的实际进行某些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但都被苏联所扼杀,首创人物或拘留,或绞杀。慑于苏联的压力,东欧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陷入僵局和停滞状态,使人们的思想十分僵化和封闭。加上党内民主没能得到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原则没有认真贯彻执行,甚至遭到践踏和破坏。在政治上不同程度地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制造大量冤假错案;在经济上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模式,以超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速度向共产主义冒进;在思想言论上清一色,不允许对党的领导人和各级党组织进行有效的批评监督。扭曲往往是从意识形态领域开始,如果把在过去时期的正确原理,在已不符合人类进步的要求的条件下仍奉为经典教规的话,那么,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曾是进步的倾向肯定会在用尽了自己的可能性后开始停滞和衰败。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了“改革与新思维”,号召批判僵化的停滞的社会主义理论观念,在东欧各国的影响出现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他抛弃勃列日涅夫主义,放松对东欧的控制,对西方国家在东欧推行“和平演变”采取所谓的“超然”态度。同时又大肆向东欧各国兜售其“新思维”,鼓励进行民主社会主义的试验。当民德、捷、保等国的领导人,抵制“新思维”拒绝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模式,戈尔巴乔夫就借动乱之机用搞“新思维”的人取代他们。在苏联和东欧还出现一股彻底否定社会主义历史的逆流,有人提出了“彻底同过去的历史决裂”的口号。苏联就在1988年6月前后,用一年多时间又一次掀起批判斯大林的浪潮,并将“斯大林主义”、“斯大林模式”同社会主义制度联系起来,给社会主义抹黑。东欧国家除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外,其余六国都是靠苏联红军解放的,按照苏联模式建立社会主义体制的,因此社会主义基础比较薄弱,现在彻底否定斯大林,势必导致社会主义的垮台。

在苏联和东欧各国内的否定斯大林活动,对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思想也起了很大的瓦解作用,因为斯大林是苏联社会主义奠基时期的领导,全盘否定斯大林等于否定苏共的历史,否定半个多世纪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在党员和群众的心目中,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光辉形象顷刻之间暗淡了。戈尔巴乔夫从“解放思想”发展到“意见多元化”,再发展到“意识形态多元化”的作法是对党的思想基础严重打击,使共产党由思想一致的队伍,演变为思想混杂的政党。反共势力乘机号召清算苏共的历史罪行,把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年代称之为“黑暗年代”,苏联共产党对此不能进行有力反击,导致一代人的思想信仰被动摇。时至演变之际,多数东欧国家拿不出一套符合国情的救国纲领和措施,于是,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到文化制度全都出现了盲目照搬西方的倾向。从此,东欧开始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变化,各国的演变速度之快出人预料,从政治动乱到党变性质、国变颜色、政权失落,时间长的七个多月,短的仅有一到七天时间。例如,波兰从1989年1月全会决定实行政治多元化,四月团结工会合法化,六月团结工会大选中获胜,八月团结工会组织政府,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只有七个月。而罗马尼亚自1989年12月16日发生迪里索瓦拉事件,12月22日齐奥塞斯库夫妇被逮捕、处决,“救国委员会”接管政权,罗马尼亚共产党停止活动一共只有七天。最典型的要属保加利亚,大选后保共取得了多数的优势,但在右翼势力进攻面前采取步步妥协退让的机会主义政策,不到一天总统、总理的宝座全丧失。结果民主主义思想取代了马克思主义占居了主导地位,党由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变成了民主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政党。一些国家把“人民”、“社会主义”字样从国名中去掉,更改国旗、国徽,有的甚至连国庆节都改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德国被资本主义的联邦德国吞并,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则由社会主义逐步向资本主义演变,变成西方资本主义的附庸。

苏联和东欧国家演变的事实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比社会主义国家占居明显优势。所以西方资本主义反动势力能凭借这些优势,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和平演变的攻势,利用无产阶级执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出现的失误,培植和扶持社会主义国内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势力,煽动人们对社会主义不满和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向往。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执政党头脑不清醒,或不采取强有效的措施,就可能发生向资本主义复辟倒退的急剧演变。

第三,无产阶级政党需要一个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规律过程。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的开创性事业,无产阶级面临的历史任务是崇高而艰巨的。但对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又缺乏成功的模式可供套用,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困难和曲折。无产阶级政党要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需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经过长期的反复地探索,尚未认识掌握其发展规律时,行动上必然会有一定盲目性,在前进的道路上难免会出现曲折,甚至是暂时的失败。同时,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产阶级执政党必须立足本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依据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经济、政治、科技体制改革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以便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直线前进的,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就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前进性是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内在规定,曲折性是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题中应有之义。二十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在曲折坎坷中前进,在前进中又不断遇到困难和问题,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历史进程。无产阶级前进的步伐并未因曲折而停顿;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趋势也未因曲折而改变,相反,曲折是前进的出发点,每一次大的曲折都将带来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因此,只看前进不看曲折或只看曲折不看前进,都是片面的。二十世纪是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伟大胜利的世界。社会主义只用了七十多年时间,就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并对国际政治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比较快,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也大大缩小。这一切都说明社会主义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就连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也不得不承认:“二十世纪最重大的事态发展不是殖民主义宣布结束或民主主义踏步前进,而是极权共产主义的崛起。”(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

当然,在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是在相当低的生产力起点上起跑的,特别是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缺乏建设经验,体制又很不完善,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普遍遇到严重困难,改革势在必行。现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主要对象就是斯大林体制。应该指出的是斯大林体制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体制,同时,又是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的基础,斯大林的许多理论观点都来源于列宁的。因此,在具有极大政治现实性的历史问题上,如果否定了共产党的历史成就,也就否定了党的现在和将来,如果全盘否定斯大林,势必导致全盘否定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历史成就,导致怀疑和动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苏联和东欧党正在探索这一重大的历史课题时步步失足的,从“党的自身改革”开始步步走向动摇,削弱党的领导,从批判党的历史错误走向否定党的历史成就,从发扬党内民主走向否定党的民主集中制,从扩大党的社会基础走向模糊和抹煞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从划分党政职能走向党政分家,然后走向取消党的领导地位的组织保证和宪法保证,终于使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陷入混乱,对苏联的局势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后果。苏联共产党是列宁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这样一个被誉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支突击队的党,从布尔什维克成为独立派别算起也有近九十年的历史了,竟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不由自主地滑向“社会民主党化的道路”,并且,波及东欧社会主义诸国,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现代世界历史的伟大进程明显受阻,甚至出现局部倒退现象,这一代价实在太高了。

苏联和东欧演变的种种情况表明:无产阶级执政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规律过程中,特别是在进行党的自身改革的时候,应该把重点放在建立党内的反腐败,反官僚主义的有效机制上。否则,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社会主义事业将无法抵制来自内外的压力和影响而出现曲折和反复。苏联和东欧党正是由于没有在改革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党建路线,热衷于搞党政分家和多党制。最终导致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接过反腐蚀、反特权的旗帜,大肆攻击共产党的。而在这种攻击面前,许多党员表现出的困惑、迷惘和无所适从,甚至有些党员附和这种攻击,真是令人触目惊心。

二、苏联和东欧共产党的严重失误与教训

无产阶级执政党肩负着率领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因此,必须坚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任何把工人阶级执政党按西方民主价值观来改造,搞西方资产阶级政党模式的企图,都肯定会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纵观苏联解体、东欧各国的演变过程,苏联和东欧共产党的失误和教训主要有三条。

第一,从思想理论的根本上全面背离科学社会主义,接受以“新思维”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这是苏联和东欧党最严重的失误。

科学社会主义是建立在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和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思想体系。它一产生就遭到各种思潮的围攻,但无论是狡黠的反驳和恶毒的攻击,还是无端的漫骂都不能阻止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与工人运动的结合。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同各种思潮的斗争中,以其彻底的批判性,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科学性和坚定的革命性,日益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所接受并迅速传播,从而形成全世界工人运动一致公认的旗帜和纲领。而“新思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以建立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为主旨,以实现思想民主、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国际民主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新思维”同民主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同第二国际伯恩斯坦的社会民主主义也是一脉相承的。作为社会党理论的民主社会主义一般主张改良主义,反对共产主义,这种思潮的基本特点是用抽象的民主,自由和人道主义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力图把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当作“国际进步潮流”,搬到社会主义国家中来,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和执政党地位。

由于以“新思维”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善于用民主、自由、人权和社会主义的辞藻,掩盖自己的嘴脸,欺骗不明真相的群众,所以能起到西方反共势力起不到的作用。这股思潮在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泛滥,使苏联和东欧党纷纷以社会民主党的模式,对共产党进行改建。改建后的党纲和党章一般都取消了马列主义、无产阶级专政、民主集中制等重要原则。社会党国际颇为自得地宣称:西方社会民主党的民主社会主义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改革的“令人鼓舞的衡量标准”。苏联、东欧民主社会主义趋向开始于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戈尔巴乔夫说更多的社会主义,意味更多的民主,要求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性质作重新评价,摆脱过去的老框框。结果,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动摇,造成党内外极端的理论混乱和思想混乱,使党和人民失去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精神支柱。在内有困难,外有压力的紧急关头,东欧各国和苏联国家党的领导人自动或被迫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宣布实行或被迫同意实行政治多元化即西方多党制,从而为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政治势力取得合法地位,进而夺取全国政权打开了大门。实际上,和经济多元化必然导致否定公有制经济一样,政治多元化必然导致否定共产党的领导,思想多元化必然导致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例如,匈牙利本来没有政治反对派,硬是党内搞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人鼓吹政治多元化,主张共产党不垄断政权,培植起政治反对派。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由想“分权”导致“丢权”自己拱手将政权交给了反对派。

思想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理论上的失误是这场演变的总根子。记取这个教训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批判以“新思维”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同“新思维”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规律,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已被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现实社会主义并不是从理想所规定的那些原则出发的,而是以实践开辟前进道路的。因此,现实社会主义必然同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存着很大差距。正视和缩短这种差距,已成为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任务。实践既然开辟了社会主义胜利的道路,那么,社会主义现实与社会主义理想的差距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解决。况且,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从来没有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看作是至善至美的“终极真理”,强调要结合各国的特殊历史条件和具体情况来加以发展,所以,当前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某些失误,非但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过错,恰恰相反的是从理论指导上根本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恶果。

第二,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缺乏应有的警觉和对策,从而酿成国际共运史上最沉重的教训。所谓“和平演变”,从杜勒斯、肯尼迪、卡特、尼克松、里根到布什,尽管语言表达方式不同但本质都是一样。和平演变就是要以军事威胁为后盾,通过政治、经济、宗教、意识形态等手段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全面影响和渗透,在社会主义国内培植所谓的“民主、自由”势力,从内部瓦解社会主义制度。

人类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席卷全球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深刻地改变着人类世界的面貌,推动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国际社会方方面面出现重大变革。随着世界形势不断趋向缓和,综合国力的强弱对提高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世界各国纷纷把注意力转向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调整内外政策,加强经济技术实力,以求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占居有利地位。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经济发展已成为当前世界政治关系中的主要内容。世界变成一个越来越需要相互依赖的整体,人类世界面临的许多问题需要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携手解决。与此同时,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也出现了一些变化,资本主义各国先后从战后的危机中摆脱出来,新技术革命使其暂时有了生机,建起有效的缓冲器和社会平衡器;而社会主义各国受传统体制的历史局限,发展中遇到多种困难,先后进行全面改革中又出现了失误和挫折,使社会主义固有的优越性暂时没能充分发挥出来。

面对这种形势,西方资本主义大肆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渗透,加紧实施“和平演变”的战略。西方反动势力强化了对西欧各国意识形态的渗透,专门投资建立了“自由欧洲电台”,每天都以六种东欧的语言播音,专门对苏联的“自由电台”不但用俄语,还用立陶语等十几种少数民族语言来广播。美国色情刊物《花花公子》大肆向东欧各国倾销,仅匈牙利每期获准发行匈文版近十万册。意识形态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肯定会去占领。苏联和东欧国家对和平演变缺乏应有的政治警惕性,不仅没有在改革开放中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反而放弃了传统的政治优势,以致在关键时刻软弱退让,交权让位。把党领导人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社会主义政权,把党执政四十多年来创造的巨大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拱手交给资产阶级。

总结这个教训,必须把反对“和平演变”阴谋放在重要战略地位,经常进行反“和平演变”战略教育,深刻认识反“和平演变”斗争的必要性,严重性和长期性。旗帜鲜明地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各种剥削阶级思想的影响,抵制西方政治、思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对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和非法组织,必须坚决打击,决不纵容迁就和妥协退让。切实制定出反“和平演变”战略的一整套卓实有效的战略措施,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与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统一团结,确保各级领导以及要害部门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只有把社会主义事业深深扎根于群众中,才能保证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够经受任何风险永不变质。

第三,改革开放和经济决策的失误,使社会主义失去应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这是苏联和东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最深刻的教训。

苏联和东欧在改革开放问题上有两种不同性质的严重失误,其一是坚持僵化封闭的高度集权体制,拒绝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制度无法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在经济政策上,没有适应世界新科技革命和集约化经营的客观需要,及时采取对策,反而长期固守粗放经营,使经济失去后劲,停滞不前。特别是经济工作的失误引起多次社会危机,使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国家、马列主义、共产党的声誉和威望,遭到严重的损害和削弱,并使社会主义在第三世界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中的影响力大大下降。西方反动势力则乘机利用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曲折,一方面放肆诋毁共产党的领导,诋毁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一方面却乘机向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和平渗透,用资本主义的影响抵制和取代社会主义的影响。各种政治势力粉墨登场,各种敌对势力则联合起来,结成反动同盟,向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发动了猖狂进攻。或捏造事实,恶毒污蔑,攻击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或将一场社会弊病和社会问题,统统归罪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在这股反共浪潮中,共产党的失误被无限扩大,同时,党的办公场所被强占,报刊、电台被接管,财产被没收,最终导致剧变。

其二是改革开放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和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改革与生产力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的旧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唯一选择。但是,社会主义改革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很大。改革使经济问题占居极显著的地位,容易使人忽略改革的方向。开放和交流则往往使人们注重国家间的友好往来,而忽视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丧生必要的警惕。东欧各国在改革中没有很好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使改革的性质发生变化,决策上的失误又使改革陷于困境之中,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遇到困难时,不是依靠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克服困难;而是盲目依靠西方外债、专利、成套设备、原材料和生活消费品来繁荣经济。结果,失去了独立自主原则,债台高筑,大大超过偿还能力,落入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圈套。导致把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改革,转变为西方反动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资本主义复辟,经济秩序更加混乱,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生产下降,债台高筑,赤字猛增,失业人数大幅度上升,人民生活困难,不满情绪与日俱增。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开放不仅没有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反而是把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到资本主义体制去了。

接受这个教训,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扎扎实实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不搞改革开放,就有落后的危险,落后了就要挨打。但是,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和目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然,改革开放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往往事先没有把握,要在探索中前进,既是探索就难免有失误,失误一般是由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没有经验造成的,不应该把失误歪曲成社会主义制度不好,或是说成马克思主义不灵。

三、苏东演变预示国际共运在曲折中前进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从来就不是平坦或笔直的,要经过无数的险滩和暗礁,有时甚至崎岖险恶,夺取革命政权是如此,胜利后巩固政权,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是如此。但是,革命进程不仅不可避免,而且必胜无疑。不论是由于敌对势力的破坏造成的曲折,还是执政党工作的失误造成的曲折,我们都要依靠社会主义制度去加以克服。对于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遇到的暂时挫折,共产党人理应正确看待。

第一,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本世纪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并非是在一个早晨就能实现的。这个过程是十分复杂,长期和曲折的。因为二十世纪出现的社会主义处在一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中,除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外,绝大部分是在经济文化落后或较落后的国家。这些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既要完成资产阶级革命遗留的任务,又要找到适应现实生产力水平的各种过渡形式,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尽可能快的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以便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需要更多的时间。更何况,在没有任何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面对实力很强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必然是复杂而曲折的。

本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事实说明: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胜利和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曲折,都表明社会主义的发展如同其他社会形态的历史发展一样,只能在曲折中前进。我们要用世纪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形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曲折往往只是局部的曲折,是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斗争的曲折,这种曲折一般不会影响整个国际共产主义的胜利发展。苏联和东欧国家脱离了社会主义的发展轨道,无产阶级在斗争的道路上遇到严重的挫折,但从国际共产主义的视角看,这仅仅是一种局部性的曲折。中国、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在抵制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方面取得成效,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前进的每一步都是在曲折中实现的,而每一次大的曲折之后都将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次大的飞跃。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考验。这对共产主义事业这样一项亘古未有的伟大事业来说,是不足为怪的。而且,正因为历经挫折和反复更证明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

第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自从十九世纪出世以来,资本主义敌对势力没有一天不在攻击它,扼杀它,总是预言它即将失败。但是一百多年来共产主义非但没有被消灭,而且越来越强大,参加这一运动的人越来越多。西方敌对势力在苏联和东欧各国得手,并不等于可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得手。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本身就是渐进的、曲折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肯定也是曲折和渐进的。世界上任何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和确立,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都要历经艰难曲折的斗争,都有一个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就出现过多次曲折和反复。

在欧洲,从资本主义最初萌芽到最后取代封建主义,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大约经历了四、五百年的漫长岁月。在这期间,发生过许多触目惊心的殊死争斗,几经折腾和动乱,呈现出极为曲折反复的景象,就是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在很长时间内仍然不能避免社会震荡。英国从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算起,到1688年资产阶级政权得以稳定的48年间,经过两次内战和一次旧王朝复辟以后,才逐渐显示出资本主义是优胜于封建主义的社会制度。法国从1789年的大革命开始,经历四次资产阶级革命,七次同反法联盟的战争,经过两次波旁王朝的复辟,前后共86年斗争,才得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意大利和德国尽管早在14、15世纪就萌发了资本主义新制度、并向封建统治发起过最初挑战,但却是欧洲最后一批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和跨入近代工业文明的国家。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不过是剥削制度的内在更替,尚且如此艰难反复;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消灭一切剥削阶级的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改变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整个旧的上层建筑和旧的社会意识形态。在这一过程中出现曲折和反复不仅在所难免,而且正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反映。况且,建立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里,只有几十年历史,尚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制度,同处于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最高阶段,经济、军事、科技高度发达的具有几百年发展历史的资本主义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更决定着这一历史过程必然是长期的、复杂的、曲折的。

诚然,我们尊重东欧和苏联人民对自己所走道路的选择。部分人企图选择资本主义道路,即使一时可以得逞,但也不会真正代表大多数人民的最终选择。东欧各国和苏联的局势的发展趋势;虽然还在继续,但是这些国家毕竟搞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的人们不会放弃斗争,完全退回到资本主义也并非像一些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同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吸取苏联解体、东欧各国演变的经验教训,对帝国主义推行“和平演变”的目标、步聚、手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肯定会把社会主义社会搞得更好。更何况,共产主义运动尚处在初端的时候,资产阶级都不能扼杀掉,那么,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磅礴于全世界的今天,任何反动势力要想消灭它,就更是不可能的。

第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犹如大浪淘沙,泥沙被无情地淘去,留下的是闪闪发光的金子。苏联和东欧党的演变,说明这些国家的一些领导人的软弱性,在反动势力进攻面前步步退让,以致丧失了执政地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演变不是社会主义的破产,最多只能算是不合格的社会主义的破产。纵观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演变和苏联的解体,不仅是社会主义自身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弊端的总暴露时期,而且是社会主义发展遇到较大阻碍和阻力的时期,同时也是各种敌对分子、反社会主义的思潮、反共流派群起对社会主义进行攻击、诋毁的时期。这种状况,为社会主义提供了对自己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进行深入审视和总结经验教训的极好机会。由此深化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进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重大发展,指导社会主义实践,走出低潮,迎来高潮。

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形势,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旋涡和逆境,又要看到历史长河的奔腾,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真正的历史大趋势。在顺利和胜利时刻,不必盲目乐观,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不要悲观失望。社会主义在发展中出现的种种曲折,根源既然不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不能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和动摇,更不能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客观规律产生怀疑甚至否定。苏联和东欧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决不能改变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进程,暂时的曲折,预示着伟大的时刻必将到来。经过这段曲折社会主义一定能走出“低谷,重新在世界范围内高涨起来”。

总之,当今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之间,“一场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正悄然进行,西方资本主义反动势力以军事威慑作后盾,以经济科技实力作基础,以和平演变战略为主导,综合运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心理等手段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较量。九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比以住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挑战和渗透。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批判以“新思维”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把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建设搞好,就一定能经受任何风云变幻的考验,把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运动推向胜利。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从苏联与东方的演变看社会主义的曲折_民主社会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