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核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在帕金森病中的意义研究

杏仁核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在帕金森病中的意义研究

刘彬[1]2001年在《杏仁核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在帕金森病中的意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量研究业已揭示帕金森病(PD)的病变主要发生在黑质—纹状体多巴胺(DA)能神经系统,并且PD的发病率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近年来研究发现边缘结构中的杏仁核在PD 发病过程中被严重累及,而且,本室以前的工作表明电刺激引起的杏仁核DA释放具有性别差异,雌鼠明显的高于雄鼠。本研究应用国内先进的快速周期伏安法(FCV)在体动态监测了去卵巢(OVX)大鼠及雌激素处理大鼠电刺激诱发的中央杏仁核(CAN)多巴胺(DA)的释放,并结合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了大鼠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血中雌激素含量,而且应用另一种电化学检测技术—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观察了大鼠杏仁核(Amy)和纹状体(Str)内DA及其代谢产物二羟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的含量变化。同时,在以6—OHDA制备成的PD模型大鼠身上,通过采用行为测定及FCV,观察血中不同雌激素对PD大鼠杏仁核的DA释放和行为学影响,从而探讨杏仁核DA能神经元功能与性激素的关系及其在PD发病中的参与机制,为PD发病的性别差异提出新的实验依据,并为PD 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干预措施。结果发现: 1.给予去卵巢大鼠皮下注射不同浓度的EB对CAN区DA释放的影响:10μg/d与20μg/d EB可使CAN区DA释放量明显增加,而生理剂量EB组大鼠与OVX组大鼠相比,DA释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与正常雌鼠相比,OVX鼠的血E2含量明显减少;OVX鼠经EB处理后,血清E2浓度明显高于OVX组,尤其是高剂量皮下注射EB组的大鼠,其血清E2浓度的增高尤为明显。 3.随着大鼠体内E2浓度的增高,电刺激诱发的CAN区DA释放量亦增加,且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大鼠体内E2含量与DA释放量的相关系数为r=0.986,相关系数有高度统计学意义。<WP=5> 4.OVX雌鼠经高剂量雌激素处理后,可引起DA释放量增加,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减少,并且杏仁核的释放量与含量之间呈负相关。而纹状体的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不受雌激素应用剂量的影响。 5.OVX雌鼠的DA更新率低于正常及雌激素处理的OVX鼠。 6.研究发现Amy组织的DA含量约是Str的1/6倍,但Amy组织的DA更新率是Str的2-3倍。 7.与正常大鼠相比,PD模型鼠的损毁侧CAN区DA释放量明显减少,而健侧的高于正常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模型鼠的健侧DA释放量高于OVX的PD模型鼠,但无显着性差异。 8.给予OVX的PD模型鼠皮下注射3 d 10μg EB/d后,其健侧的DA释放量明显高于未注射EB组,损毁侧的DA释放量也高于未注射EB组;各组PD模型大鼠的左、右侧CAN区DA释放量均具有显着差异。 9.通过行为学观察发现,应用3 d 10μg EB/d 可引起PD模型鼠由APO诱发的旋转行为次数明显减少,用药前后的转数差值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显着性。此外,连续注射10μg EB 7 d 引起PD模型鼠的行为改变与用药3 d 相比,差异无显着性;但用药前后以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提示,雌激素对中脑边缘系统,尤其是杏仁核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雌激素的适当应用可以促进DA的释放,缓解PD模型鼠的症状。我们的实验结果进一步支持了PD发病率的性别差异,并从理论上为雌激素保护DA能神经元从而作为治疗PD的一种保护剂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刘彬[2]2004年在《乌鸡白凤丸有效成份与雌激素对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量研究业已揭示,性腺类固醇激素尤其是雌激素在神经系统退行变性性疾病如帕金森病(PD)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雌激素可以抵抗神经毒性药物如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的作用,而雄激素无此作用。另有研究报道,植物性雌激素、中药以及针灸对中枢神经系统均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乌鸡白凤丸(BFP)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复方,广泛应用于妇产科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被认为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为探讨雌激素及BFP有效成份对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多巴胺(DA)能神经元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免疫技术(RT-PCR)检测内源性雌激素对MPTP诱发的PD模型小鼠的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的影响;观察BFP有效成份与17β雌二醇预处理的去卵巢PD模型小鼠多个脑区如纹状体、中脑、皮层及小脑的TH和多巴胺转运蛋白(DAT)表达情况;比较BFP有效成份对雌性与雄性PD模型小鼠的TH和DAT表达的作用;实验还应用点阵列技术观察BFP有效成份以及雌激素预处理的PD模型小鼠中脑与下丘脑的1176种基因的表达特性。此外,本实验观察了MPTP对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的作用,并应用RT—PCR技术,以促凋亡基因Bax为实验指标,观察BFP有效成份与MPTP对Bax mRNA水平的影响;并应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细胞经MPTP与BFP有效成份处理后的细胞凋亡状况。另外,实验应用快速周期伏安法(FCV)在体观察了BFP有效成份对电刺激诱发雌、雄鼠中央杏仁核DA释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文.摘要.雌性PD模型鼠的中脑TH基因表达明显高于去卵巢雌鼠,而且经BFP有效成份(3叭g,Zw,po.)预处理的PD模型雌鼠的中脑TH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去卵巢PD模型雌鼠。2.MPTP明显减少去卵巢PD模型小鼠中脑、纹状体和小脑的TH与DAT基因表达 (P<o,001),而对皮层无影响。BFP有效成份可以有效拮抗MPTP对中脑与纹状 体TH与DAT基因表达的影响勿<0.01)。17p一雌二醇(sopg/kg,Zw,i.p.)可拮抗 MPTP对中脑与纹状体DAT的基因表达的损伤,而对TH无影响。3.MPTP明显减少雌性与雄性C57BL/6小鼠的中脑与纹状体的TH和DAI,基因表 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BFP有效成份对于雌、雄PD模型小鼠的TH和DAT 基因表达均有保护作用。4.MPTP(l 000 pM,24h)增加体外培养PclZ细胞的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而 BFP有效成份预处理(l 00op留nil,6h)可拮抗MPTP毒性对Bax表达的影响。5.应用流式细胞仪经PI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0.82%)相比,MPTP明显增加 体外培养PC12细胞的凋亡细胞数目(1 1 .8%);BFP有效成份预处理可明显减弱MPTP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凋亡细胞比率为5 .3%。6.点阵列结果表明,在1176种cDNA中,BFP有效成份处理组的中脑与下丘脑组 织的40种基因发生明显变化,17p一雌二醇处理组的93种基因发生显着改变, 两组结果表明,35种基因发生类似改变。7.快速周期伏安法检测显示:侧脑室注射BFP有效成份(0 .75林g,1 .5林g)可增加雌 性与去卵巢雌性大鼠的杏仁核DA释放量。注射5分钟后,DA的释放开始增加, 并持续40分钟,而同法注射BFP有效成份对雄性大鼠杏仁核的DA释放无影响。中文摘要 上述结果表明,BFP有效成份作为一种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传统中药,有类似于雌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表现在保护DA能神经元并拮抗神经毒性药物的毒性作用。然而BFP有效成份的作用与雌激素有所不同,例如BFP有效成份可有效预防MPTP对TH表达的影响,而雌激素对TH表达的作用不明显。点阵列结果显示,BFP有效成份对多数基因的作用强度弱于雌激素,两者对既定基因的调控作用不完全一致。对BFP有效成份作用的机制研究显示,BFP的作用至少与其抗凋亡机制相关。此外,在体FCV结果显示BFP有效成份可以调节DA能神经元的代谢,侧脑室注射BFP可以增强中脑边缘结构杏仁核的DA释放,且作用具有性别差异。总之,BFP有效成份对中枢DA能神经系统的作用不完全与雌激素相同。本实验中研究的BFP有效成份对DA能神经元的调节和保护作用以及对其可能机制的初步探讨,为帕金森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的可能方案,为传统中药的新用途和进一步开发为可用于临床防治PD的新药提供实验依据。

石丽敏, 姜宏, 谢俊霞[3]2014年在《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中Ghrelin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Ghrelin作为一种新发现的脑肠肽,与其受体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结合后,在体内主要刺激生长激素的释放、影响摄食,从而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和体重的平衡。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生理作用远不止这些。有关ghrelin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在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ghrelin均发挥不同程度的神经保护作用,提示其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主要就此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阐述,以期为ghrelin的神经保护效应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方娟[4]2017年在《多巴胺能药物对帕金森病患者模糊风险决策能力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多巴胺在脑内参与前额叶皮层的认知功能的调节,多巴胺的减少会导致前额叶-纹状体环路功能紊乱,从而影响了PD患者的认知功能。决策是全面衡量可供选择的方案,并且做出最优选择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受多种认知及行为过程的影响。决策能力的损害会对PD患者的工作能力、社会交往以及家庭造成严重影响。决策功能主要也与前额叶-纹状体环路以及边缘环路有关。目前,多巴胺能药物是治疗PD患者运动症状的一线用药,但其对于PD患者决策功能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巴胺能药物对帕金森病患者模糊风险决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爱荷华博弈任务(Iowa Gambling Task,IGT)对28例未用药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28例规律口服多巴胺能药物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以及28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进行模糊风险决策能力的测试。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未用药PD组不仅存在数字广度及词汇流畅性障碍,还存在模糊风险决策能力障碍。叁组在博弈任务中总净剩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8,P=0.002),未用药PD组的总净剩值[(-4.25±20.71)分]低于用药PD组[(6.93±22.70)分]及正常对照组[(15.07±15.90)分](P<0.05)。未用药PD组与用药PD组在5个block中的净剩值两两比较显示,从block1至block5两组净剩值间的差异逐渐增加,并且在block4(未用药PD组:0.82±6.95;用药PD组:4.32±6.27;P=0.046)及block5(未用药PD组:0.21±6.76;用药PD组:5.71±7.56;P=0.002)的净剩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PD组在5个block的净剩值及总净剩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博弈任务卡片选择次数的增多,用药PD组有利选择次数逐渐增加;而未用药PD组有利选择次数未见明显增加趋势,倾向风险选项。结论在风险概率不明确的条件下,未用药原发性PD患者存在决策能力受损,偏爱选择风险大的选项。规律使用多巴胺能药物的帕金森病患者的模糊风险决策能力未见明显受损。

关涛[5]2007年在《电针对帕金森病小鼠脑氧化应激作用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黑质致密部(substania nigta pars compacta,SNC)多巴胺能神经元(dopaminergic neuron,DA)变性、凋亡。临床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运动弛缓等一系列症状。最近的研究认为DA能神经元的损伤与机体氧化应激有关。抗氧化治疗是目前公认确实有效的治疗PD的方案之一。近年来,针刺在改善PD症状方面有显着的疗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进展、减低西药的副作用,针刺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也得到了初步肯定。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在针刺治疗PD的作用机制方面研究还不够深入,进一步从氧化应激角度揭示针刺防治PD的作用机制,将为临床针刺治疗PD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本实验分为四部分:(1)观察PD小鼠行为学改变、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神经元的丢失以及电针的干预作用;(2)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黑质部位PD小鼠脑内钙结合蛋白D28k(Calbindin—D28k)的表达以及电针的影响;(3)应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黑质和纹状体部位PD小鼠脑内铁和铁蛋白表达以及电针的影响;(4)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黑质和纹状体部位PD小鼠脑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的表达以及电针的影响。选用C57BL/6小鼠,应用0.33%MPTP(生理盐水配制)按30mg/kg/d腹腔注射,连续5天,建立PD动物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叁组:(1)正常组;(2)模型组;(3)电针组。动物的存活期分别是一周、两周和四周。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电针对PD小鼠行为学以及黑质致密部TH阳性神经元丢失的影响在注射MPTP后各组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行为障碍和自发性活动减少,模型组小鼠爬杆时间明显延长,爬杆时间差增加,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极显着(P<0.01),四周后与正常组差异不显着;电针组小鼠的爬杆时间差均比模型组减少,其中以二周后的差别最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正常组小鼠在SNC部位和腹侧被盖区(ventrall tegmental area,VTA)部位可见许多TH阳性神经元和纤维,模型组上述部位内TH阳性神经元减少非常明显,残存的神经元也多为弱阳性,以SNC部位减少最明显,IOD值与正常组相比显着极差异(P<0.001);电针组SNC部位的TH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染色程度与模型组相比有显着增加,IOD值与模型组差异显着(P<0.001)。其中以电针四周效果最好,差异最显着。(2)电针对PD小鼠中脑黑质Calbindin-D28k表达的影响正常组小鼠在黑质致密部可见数个散在分布的Calbindin-D28k免疫阳性细胞,在VTA部位可见数量较多、分布密集的Calbindin-D28k免疫阳性细胞,网状部可见Calbindin-D28k免疫阳性纤维。模型组Calbindin-D28k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少,染色浅,IOD值与正常组差异极显着(P<0.001)。其中以模型四周组差异最大。电针组阳性细胞和纤维的数量增多,染色加深。IOD值与模型组差异显着(P<0.05),以电针两周效果最好。(3)电针对PD小鼠脑内铁和铁蛋白含量的影响正常组铁反应阳性细胞,体积较小,主要分布在黑质,数量较少。模型组黑质部位铁阳性细胞的数量增多,光密度增强,IOD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极显着(P<0.01)。电针组黑质阳性细胞数量和染色程度与正常组相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不显着;其中电针一周和电针四周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01),电针两周与模型组差异显着(P<0.05)。正常组铁蛋白免疫阳性细胞呈棕黄色,其分布、体积与铁基本一致。模型组黑质部位的阳性细胞的密度和染色程度与正常组相比都有下降,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其中模型两周组下降最为明显;纹状体的阳性细胞密度和染色程度与正常组相比也都有明显的下降,IOD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电针组黑质和纹状体部位的阳性细胞密度和染色程度比模型组增加,IOD值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以电针两周组增加最明显。(4)电针对PD小鼠脑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正常组小鼠脑内黑质部位nNOS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SNC,其排列分布方式与TH阳性神经元的极为相似,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IOD值显着升高,差异极显着(P<0.01),其中以模型四周组升高最多。电针组小鼠nNOS阳性细胞的形态及染色程度已接近正常组,IOD值与模型组相比降低且差异极显着(P<0.001),与正常组相比差异不显着。正常组小鼠纹状体部位的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疏散,nNOS阳性颗粒主要在胞浆表达,胞核不表达。模型组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数目增多,染色程度增强,IOD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电针组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较模型组少,IOD值与与模型组差异极显着(P<0.01),与正常组相比差异不显着,电针四周组下降最明显。结论:由以上结果推断出:MPTP制造的PD小鼠模型脑内存在氧化应激现象。电针可能通过提高小鼠脑内铁蛋白的表达,降低nNOS和铁的表达,从而提高小鼠脑抗氧化能力,降低自由基对DA能神经元的损伤,达到改善PD小鼠行为异常和保护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目的。电针也可能通过提高黑质Calbindin-D28k表达,使钙结合蛋白与黑质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结合,减轻细胞内钙超载,从而对DA能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本实验通过对PD小鼠脑内氧化应激相关因子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氧化应激是PD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并发现电针能够提高PD小鼠脑抗氧化能力,降低自由基对脑的损伤,从而达到防治PD的作用,为临床电针治疗PD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葛波波[6]2017年在《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表达和变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腹腔注射LPS诱导C57BL/6小鼠帕金森病模型,探讨PD模型小鼠的行为学改变和肠壁中α-突触核蛋白聚集物的出现和转移变化情况以及中脑黑质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变化情况方法:1、将实验所用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PD模型组。PD模型组:注射脂多糖(LPS)(每公斤体重5mg,溶于生理盐水),仅在实验开始第一天时经腹腔给予注射;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进行腹腔注射,时间及用量同上两组。2、分别在给药1个月、3个月、5个月、7个月后用疲劳转棒实验来观察小鼠的运动协调能力,利用旷场实验评价试验小鼠的运动能力和空间探索行为。3、按要求处死小鼠后,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鼠肠道中α-突触核蛋白,及肠道和中脑黑质致密部中TH、α-突触核蛋白相对含量,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P-JNK、P-P38及P-ERK的表达水平的。结果:1、腹腔注射LPS可以明显减少小鼠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2、α-突触核蛋白最先表达于帕金森病小鼠肠道神经上,并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出现在中脑黑质致密部。3、LPS可使帕金森病小鼠对疲劳转棒实验的耐受时间缩短及减少在旷场中站立的次数、整理次数和穿越格子的数。4、LPS可影响帕金森病模型小鼠MAPK通路的激活: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黒质区P-JNK、P-P38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两组小鼠P-ERK的水平未见明显异常(P>0.01)。结论:1、腹腔注射LPS可以成功制作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使帕金森模型小鼠的协调能力、运动能力和空间探索行为减退,,该机制可能与脑内慢性炎症反应、MAPK通路的激活有关。2、在LPS诱导的PD模型中,其典型的病理改变(α-Syn的沉聚)可能起始表达于结肠神经,并随着时间的进展逐渐发展到中脑黑质致密部。3、腹腔注射LPS可导致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

雷小光[7]2015年在《帕金森病脑网络与恒河猴关联模型的建立及疾病机制探索》文中研究表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运动障碍。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尚没有有效治愈此病的方法,这给帕金森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其所在家庭以及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帕金森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彻底阐明,中脑黑质区域内多巴胺能神经元不可逆地进行性丢失被认为是帕金森病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目前帕金森病的一线治疗方法是长期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二线治疗是深部脑刺激治疗,遗憾的是,两种治疗方法建立多年来,效果均一直难以令人满意。制约近年来帕金森病研究的可能原因,一是脑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超越了既往传统研究方法和理论所能把握的范围;二是目前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不利于预测已有研究结果在人类患者上的应用效果。因此,发展或引入新的基本理论和更好的验证工具,可能为突破目前帕金森病研究的瓶颈提供新的动力。故而本研究拟在基本理论和动物模型两方面进行尝试,对其进行一些新的构建。在基本理论方面,随着对脑研究的不断推进,人们逐渐认识到大脑作为目前已知最为复杂的网络系统之一,具有极其复杂的结构和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很多大脑的高级功能,无论是运动、记忆或是情感,都承载于不同层次的神经环路和神经网络中,因此,寻找更合适分析这类问题的新分析方法,便成为一种新的探寻脑及其疾病的重要方向。鉴于此,本研究分析了现有的神经示踪数据库(也即构建脑解剖网络的基本结构数据)的基本现状,发现目前尚缺乏一种整合不同研究数据的方法,因而难于获得较大规模的可分析的脑解剖网络。为此,本研究首先提出一套能够整合不同来源的连接数据的算法,从而全面地利用了现有的连接数据,生成了首个可用于后续分析的恒河猴全脑宏观网络模型。在此过程中,本研究使用统计试验的方法证实了模型中的不确定性部分对最终结论的影响较小,模型适用性好。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依据现有对帕金森病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在该网络模型中模拟了进展期帕金森病的脑网络结构;再次,基于正常与帕金森病的全脑网络模型,本研究运用图论等基本原理和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初步描述并比较了理论模型中帕金森病发病前后脑网络各个脑区的改变,并利用降维方法给出了帕金森病全脑网络层面各脑区的变化模式。简单地说,结果显示各个脑区节点的网络中心性发生了不同的改变,如尾状核和壳核的输出角色明显降低;苍白球的中介角色明显增加;杏仁核的接收角色明显降低;其它脑区,如前额叶(包括运动前区)、丘脑、丘脑底核、海马、视皮层以及岛叶等也按各自的模式出现相对明显的中心性改变。建立了合适的网络分析方法后,我们能够方便地将帕金森病的脑网络转变为可供计算分析的数学模型。然而,仅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是不够的,还需要将模型计算出的结果在与之对应的可靠的动物模型上进行验证。因此,开发与计算模型相匹配的动物模型也对未来的研究非常重要。在各种动物模型中,非人灵长类模型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因而适合于作为可靠的验证工具。因此,在动物模型方面,本研究首先阐述了现有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存在的问题,诸如帕金森病细胞损伤不完全,病理性的神经损伤和症状体征无法长期稳定,难以避免消化系统损伤及其它急慢性不良反应,症状和发病进程的个体差异很大,建模时和成模后基本生理状况很差,死亡率高等。各种问题背后实质上体现了造模过程的“特异性不足”,这也正是动物模型需要与计算模型相衔接的“接口”。为解决此问题,本研究分析并选用1-Methyl-4-phenylpyridinium iodide (MPP+)的生理盐水溶液作为损毁药物,特别设计了可同时满足给药方便、周边损伤小、特异性高的给药路径,通过改进的磁共振辅助的立体定位技术,将MPP+精确地送入恒河猴一侧黑质和纹状体内。实验通过对实验猴进行长期的研究人员回避的行为录像,定期进行的体重测量、呼吸计数和静脉血检验等相关指标的采集和分析,以及最终的病理切片和免疫组化,证实了通过本实验设计的方法,恒河猴一侧黑质-纹状体通路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可以获得精确和完整的损毁,而不影响临近的多巴胺能通路;其相关症状可以保持长期(至少28周)稳定,基本情况可以保持长期(至少28周)良好。其建模的快捷性、特异性、安全性优于现有模型,更适宜进行长期“无毒”的细胞移植研究和行为任务研究。本研究提供的神经网络模型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具有同样的特异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在完整神经网络中特异性的对某一节点或通路进行精确干预,因而两者可以方便地联合使用,达到相互解释和预测的目的。在理论计算和实际验证层次上,同时提供高效特异的控制变量,将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更多和更加科学的可能性。综上,本研究提供的新型帕金森病模型(体系),为未来帕金森病研究提供了新的基本理论和实验工具,并为两者的联合使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于艳敏[8]2016年在《基于fMRI与量表评价益肾逐瘀疗法对强直少动型PD的临床疗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强直少动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帕金森病的一个临床亚型,较震颤型PD起病隐匿,且致残率更高,预后更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以肌强直、运动迟缓笨拙等为主要表现。目前西药治疗虽可部分缓解患者运动症状,但远期疗效不佳。为探索该病,中医学相关学者也做出了多方努力,却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多项临床研究已证实,中医药治疗该病疗效肯定,尤其是在非运动症状改善方面。益肾逐瘀疗法也被用于该病的治疗,但在临床应用推广过程中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的影像学技术手段,在临床研究中应用前景广泛,为中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研究目的:(1)探索益肾逐瘀疗法治疗强直少动型PD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2)观察强直少动型PD患者脑功能连接网络的变化;(3)研究PD相关量表与脑功能连接网络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前瞻性、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收集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门诊并符合病例纳入、排除标准的强直少动型PD患者9例,给予培元解痉汤加减治疗,采取动态疗程,治疗1-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及入组28天评估中医证候、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生活质量等相关量表,采集入组患者治疗前后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相关数据。纳入与治疗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相匹配的健康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用于治疗前功能核磁数据比较。临床量表疗效评估采取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功能核磁数据中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均采用t检验,量表与感兴趣脑区的相关性采用偏相关分析。研究结果:(1)入组28天时中医证候量化分级表评分较疗前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大部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中医证候量化分级表、MMSE、自主神经量表、PSQT、 NMSS、PDQ-39评分及入组28天时UPDRSⅢ评分较疗前均有改善的趋势。(2)强直少动型PD患者较健康正常人相比,脑网络发生了明显变化,涉及多个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增强或减弱,其中突出表现为双侧中央后回与双侧丘脑之间功能连接的减弱。(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部分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减弱,且在连接网络中杏仁核是一个重要节点,未见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减弱的连接中右侧杏仁核与右侧壳核之间在治疗前表现为治疗组>正常对照组。(4)中医证候量化分级表、UPDRSⅢ评分和脑功能连接的相关性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均表现为和右侧扣带回前部与右侧丘脑、左侧杏仁核之间,左侧扣带回前部和左侧杏仁核之间的功能连接呈正相关,和左侧中央前回与左侧中央后回、右侧辅助运动区、右侧中央前回之间,右侧中央前回与右侧辅助运动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呈负相关。(5) NMSS评分、自主神经量表评分均和感觉运动皮层无线性相关,主要表现为和边缘系统内部脑区之间、边缘系统与尾状核或苍白球之间连接的线性相关。(6)PDQ-39评分和右侧扣带回前部与左侧杏仁核之间的连接呈正相关,左侧中央前回与右侧辅助运动区之间、左侧中央前回与右侧中央后回之间的连接呈负相关,这与UPDRSⅢ及中医证候量化分级表评分与脑功能连接网络的相关性一致。另外,与PDQ-39评分呈线性相关的还有边缘系统内部脑区之间、边缘系统与苍白球、感觉运动皮层之间的功能连接。研究结论:(1)益肾逐瘀疗法可能通过调整紊乱的脑功能连接而发挥治疗作用,对强直少动型PD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2)强直少动型PD的脑功能连接网络较健康人发生了明显变化,双侧中央后回与双侧丘脑之间功能连接的减弱表现突出,推测可能与患者感觉异常、感觉-运动整合功能紊乱有关;(3)PD运动障碍和双侧感觉运动皮层之间的功能连接破坏有关,而为了弥补运动障碍,边缘系统相关脑区可能发生了代偿;(4)PD非运动症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发生可能与边缘系统和基底节之间的功能连接紊乱有关。

聂坤[9]2013年在《联合应用VBM和DTI磁共振图像处理技术对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结构及白质纤维改变的研究》文中指出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一种较为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包括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arkinson's disease, PD-MCI)和帕金森病痴呆(Parkinson's disease dementia, PDD),其中PD-MCI是PD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012年1月国际运动障碍协会(The Movement Disorder Society, MDS)也正式公布了PD-MCI的诊断标准。研究表明PD-MCI的患病率为18.9%-38.2%,在非痴呆PD中甚至高达52.8%。PD-MCI每年进展为痴呆的几率为6%-15%,62%的PD-MCI患者在4年内进展为PDD。帕金森病认知障碍患者加之本身严重的运动障碍,给患者本人及照料者造成了沉重的生活和经济负担。因此及早发现,及时干预,延缓病程进展是当前治疗PD认知功能障碍最有效的手段。PD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发病可以在PD病程晚期也可以在PD诊断之初;累及认知领域广泛,包括执行功能、记忆力、注意力、视空间能力、语言流畅性等;内在病理生理改变复杂,可能合并有皮层路易小体(Lewy body)形成、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样病理改变和脑微血管病变等病理改变,同时伴有多种神经递质参与和广泛的神经元变性。PD-MCI作为PD认知功能正常(Cognitively normal Parkinson's disease, PDCN)和PDD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对其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PD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和其发展演变过程。尽管制定了PD-MCI的诊断标准,但是MDS专家委员会同时认为,目前关于PD-MCI的系统性研究较少。现有研究由于采用的诊断标准和评估量表有所差异,其患病率在17.4%-38.2%不等,PD-MCI临床表型的研究同样存在着争议,一些研究认为PD-MCI患者以单项认知功能受损为主,且单项额叶/执行功能受损占多数,而另外一些研究却提出异议,一项多中心研究1346名PD患者中PD-MCI表型以记忆力损害最常见。目前仅有两项研究显示PD-MCI的发生可能与高龄、起病晚、男性、抑郁以及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血管危险因素与PD-MCI的相关性目前还未见报道。而且以上这些方面的研究均为国外报道,目前还没有针对中国PD人群的研究。目前PD认知功能障碍包括PD-MCI和PDD的诊断乃至PD的诊断,仍以临床诊断为主,缺乏有效简便易行的分子生物学和神经影像学标记物。而且PD认知障碍病理发病机制的研究也多局限于少量尸检结果和动物细胞试验。随着影像设备的更新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脑结构和功能影像学为研究者提供了体外观察脑组织形状、体积、密度、结构完整性、代谢变化和分析认知功能活动的重要手段。然而以往采用的定量或半定量的分析手段,存在主观性强,研究部位局限,无法提取细微结构变化以及无法进行横向比较等局限性。在脑结构的研究中,新的分析方法基于体素对整个大脑灰质、白质和白质纤维完整性进行自动化定量分析,并在统计参数图软件(SPM)上完成分析比较。目前这种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多种神经变性疾病、头痛、精神疾病、睡眠障碍等;其中关于PDD的研究已经较多,研究发现PDD患者存在广泛的脑萎缩和白质纤维的改变,而对其前期阶段PD-MCI的研究甚少,尤其是对整个大脑脑白质纤维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正如像AD等伴有痴呆的神经变性疾病一样,大脑结构的萎缩和白质纤维的病变可以成为其神经病理改变的标记物甚至在疾病的早期。因此本研究假设:大脑结构的萎缩和/或白质完整性的损害可能是导致PD-MCI发生的重要因素。本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制定了一系列针对PD认知功能的评估体系,并应用该体系进行了多项影像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科研成果多次在国际杂志和会议上发表交流,得到国际国内同行的认可。本课题在以往评估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采用整体认知功能评估与四个认知域评估相结合,参考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情况,排除痴呆及严重抑郁,依据2012年PD-MCI诊断标准,针对中国PD人群,大样本量研究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认知功能特点,进行亚组分型,分析其认知障碍表型特点,并对PD轻度认知障碍相关危险因素包括血管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为全面认识PD-MCI并对其早期干预治疗提供支持和依据。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 based morphometry, VBM)和整个大脑基于体素分析(voxel-based analysis, VBA)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技术,对PD-MCI患者脑灰质、白质密度和白质纤维的完整性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各认知功能领域的损害与脑结构变化的相关性,寻找特定认知功能损害可能的病理改变和内在机制,以期发现PD-MCI早期识别和诊断的特征性影像学标记物。第一章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特征、认知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目的:探讨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临床特征、认知功能障碍特点及亚组分型,对PD轻度认知障碍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共收集234例非痴呆PD患者,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行运动功能、认知功能、焦虑、抑郁、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估;采用整体认知评估和四个认知域评估相结合,排除痴呆及严重抑郁,依据PD-MCI诊断标准将非痴呆PD患者分为PDCN、PD-MCI两组,再依据认知功能受损情况将PD-MCI患者分为单项非记忆力受损型、多项非记忆力受损型、单项记忆力受损型和多项伴记忆力受损型等四个亚型,分析各亚型的临床和认知特点,运用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PD-MCI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发病年龄、病程、教育年限、UPDRS-Ⅲ、H-Y分级和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因素。结果:(1)234例非痴呆PD患者中PD-MCI患者106例,占45.3%。与PDCN组比较,两组在年龄、起病年龄、教育年限及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5)。(2)PD-MCI亚组分型显示PD-MCI患者以单项认知功能受损为主,其中单项执行功能受损占22.64%,单项记忆力受损占20.75%,单项视空间受损占6.6%,单项注意力受损占2.83%;四个亚组所占比例分别为:单项非记忆力受损型占32.08%、多项非记忆力受损型占10.38%、单项记忆力受损型占20.75%和多项伴记忆力受损型36.79%。(3)PD-MCI患者四个亚型之间在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上未见显着差异,而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可能与记忆力损害相关,四组中多项伴记忆力受损型PD-MCI患者整体认知功能下降更严重。(4)回归分析发现高龄、UPDRS-III评分高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PD-MCI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受教育程度高为保护因素,教育年限越长,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越小。结论:首次针对中国PD-MCI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非痴呆PD人群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广泛存在,其以单项认知功能受损为主,各分组亚型之间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上没有显着差异,受教育程度高是PD-MCI的保护因素,而高龄、严重的运动症状以及血管危险因素中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促进了PD-MCI发生。第二章应用VBM技术分析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结构的研究目的:应用VBM技术分析帕金森病非痴呆患者脑灰质体积和白质密度的改变,探索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大脑结构的变化特点,揭示其内在的病理变化。方法:根据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入组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PD-MCI)和帕金森病认知正常患者(PDCN)组患者各23例及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老年人21例,所有被试者行3.0T的磁共振扫描获取脑结构磁共振图像,在Matlab R2008a平台上采用SPM8软件包中的VBM8工具进行图像预处理,包括标准化、分割、调制、平滑等,所得图像数据利用SPM自带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每两组之间的灰质体积/白质密度的差异,分析与不同整体认知功能评估相关的脑结构变化情况。结果:(1)PDCN组较对照组灰质体积萎缩的区域主要集中于前额叶、边缘叶及左侧颞中回等,且白质密度减少的区域主要是基底节和额叶等。(2)PDMCI组较对照组灰质体积萎缩的区域有额叶、边缘叶、基底节区及小脑等部位,且白质密度减少的区域有额叶及尾状核等。(3)PDMCI组较PDCN组灰质体积萎缩的区域有左侧颞中回/颞下回及额叶等,且白质密度萎缩的区域有右侧额下回,中脑和枕叶舌回等。(4)与记忆力评估为主MMSE评分正相关的脑灰质区域有右侧扣带回及边缘叶,与之正相关的脑白质区域有额叶、海马旁回及边缘叶等。(5)与非记忆力评估为主MoCA评分正相关的脑灰质区域有额叶、基底节区、海马旁回、枕叶及小脑等。与之正相关的脑白质区域有额叶、顶叶、楔前叶、枕叶、楔叶、岛叶、边缘系统及小脑等。结论:PD-MCI的发生与局部脑区如额叶、边缘叶、内侧颞叶及基底节的萎缩相关;非痴呆PD脑结构的变化与整体认知功能相关,其脑萎缩的部位集中于额叶和边缘系统等,且以皮质下萎缩为主。非痴呆PD患者脑边缘叶的萎缩与其记忆力受损相关,而额叶的萎缩与执行功能障碍相关;PD认知功能障碍累及了广泛的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结构的萎缩。VBM技术可探查PD认知障碍早期-PD-MCI时期大脑结构的细微改变,局部脑结构的萎缩有可能成为PD-MCI早期诊断的神经影像学标记物,但仍需更多的大样本研究加以证实。第叁章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基于体素分析的磁共振弥散张量研究目的:应用基于体素分析的DTI图像处理技术分析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与脑白质纤维变化的关系,以期发现与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相关的特异的脑白质改变。方法:根据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入组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PD-MCI)15例,帕金森病认知正常患者(PDCN)组患者17例及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老年人15例,所有被试者行3.0T的磁共振扫描获取磁共振弥散张量(DTI)图像,采用DTI studio软件计算出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图。然后将各组受试者图像进行基于体素的全脑分析比较(Voxel Based Analysis, VBA),分析比较每两组之间FA值有显着差异的脑区,分析与不同整体认知功能评估相关的脑白质纤维完整性的变化情况。结果:(1)PDCN组较对照组FA值下降的区域主要包括右侧额叶,中央前回等;(2)PDMCI组较对照组FA值下降的区域集中于左侧颞中回和顶下小叶等,其次还包括丘脑,豆状核,岛叶,扣带后回,楔前叶,枕叶,梭状回等部位;(3)PDMCI组较PDCN组FA值下降的区域集中于右侧顶上小叶,楔前叶和左侧枕中回,楔叶等,其次还包括丘脑,后扣带回、顶下回,边缘叶,海马旁回,颞上回等;(4)PD患者中MMSE、MoCA认知功能评分与脑白质FA值成正相关;其中与记忆力评估为主MMSE评分相关的脑区集中于右侧丘脑、小脑前叶,楔回,边缘叶,海马旁回和左侧中脑,丘脑和壳核等,其次还有颞上回、舌回,扣带回,距状裂,额叶中央前回等;与非记忆力评估为主MoCA评分相关的脑区包括边缘叶,海马旁回、颞中回、顶下回,顶叶,楔前叶,枕中回舌回、丘脑、小脑前叶以及基底节区等。结论:PD-MCI的发生与特征性局部脑白质纤维完整性异常相关,部位主要包括顶上小叶、楔前叶、枕中回,楔叶及颞中回等;与整体认知功能评估正相关的FA值下降区包括脑室周围、扣带回、楔前叶、楔叶、舌回等,可能与胆碱能纤维的受损相关;PD患者脑白质纤维完整性的改变可能是加速PD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基于体素的全脑分析DTI技术可以全面准确地探查的脑白质改变,有助于PD轻度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

王华[10]2014年在《正常及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丘脑底核5-羟色胺的电生理效应及其受体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是基底神经节间接环路重要的中继核团。有报道,其放电频率及放电模式的改变与帕金森病直接相关。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是一种重要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有研究表明,5-HT参与帕金森病等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大量形态学实验已证实,来自中缝背核的5-HT能神经纤维可直接支配丘脑底核,并且多种5-HT受体亚型在丘脑底核神经元均有表达,其中5-HT1B、5-HT2C、5-HT4和5-HT1A受体表达较多。目的:首先,观察5-HT及选择性5-HT1B、5-HT2C、5-HT4和5-HT1A受体激动剂对正常及6-hydroxydopamine(6-OHDA)所致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丘脑底核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影响。其次,比较5-HT对两种状态下的丘脑底核神经元电生理效应的异同。观察双侧丘脑底核注射5-HT对氟哌啶醇(haloperidol)所致的大鼠僵直行为的影响。最后,为了进一步明确5-HT电生理效应的受体机制,观察正常大鼠丘脑底核神经元5-HT受体亚型5-HT1B、5-HT2C、5-HT4和5-HT1A的表达情况。方法:本实验采用多管微电极在体细胞外电生理记录、6-OHDA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制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行为学等实验方法。结果:1.在正常大鼠电生理实验中,记录到47个丘脑底核神经元,0.1mM5-HT可使其中32个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平均升高32.02+4.31%;另外15个丘脑底核神经元的兴奋性被5-HT抑制,其放电频率平均降低26.08±4.58%。而无菌生理盐水对照组记录到的8个丘脑底核神经元,放电频率平均升高4.89±1.61%。5-HT对丘脑底核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升高和降低效应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01)。为探讨5-HT对丘脑底核神经元兴奋和抑制效应的受体机制,在记录到的88个丘脑底核神经元中,分别微量加压注射5-HTB受体激动剂CP-9312、5-HT2C受体激动剂RO-600175和5-HT4受体激动剂ML-10302可使丘脑底核神经元放电频率升高25.11±3.79%、22.82±4.02%和23.99±2.79%,与无菌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注射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则使自发放电频率降低18.75±2.7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1)。同时,我们将5-HT对丘脑底核神经元的兴奋效应分别与CP-93129、RO-600175和ML-10302的兴奋效应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而5-HT的抑制效应与8-OH-DPAT产生的抑制效应相比,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了观察单一丘脑底核神经元是否同时表达多种功能性5-HT受体亚型,我们对正常大鼠丘脑底核同一个神经元先后加压注射CP-93129和8-OH-DPAT,观察其对放电频率的影响。CP-93129对7个丘脑底核神经元产生兴奋效应,放电频率增加23.92±7.03%(P<0.05),8-OH-DAPT则使这些神经元的基础放电频率明显降低(降低:19.28±3.45%,P<0.05)。此外,向同一个丘脑底核神经元先后注射RO-600175和ML-10302,均使神经元放电频率明显升高(RO-600175:20.04±4.40%;ML-10302:26.26±6.87%,n=11,P<0.01)。2.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电生理实验中,损毁侧记录到的38个丘脑底核神经元中,0.1mmM5-HT可使其中25个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平均升高31.12±4.27%;另外13个丘脑底核神经元的兴奋性被5-HT抑制,放电频率平均降低23.10±7.05%。分别微量加压注射5-HT1B受体激动剂CP-93129、5-HT2C受体激动剂RO-600175和5-HT4受体激动剂ML-10302可使丘脑底核神经元放电频率升高28.76-4.43%、32.50±7.12%和26.16±6.61%。而注射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则使自发放电频率降低18.72±3.81%。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损毁对侧丘脑底核记录到的19个神经元中,0.1mM5-HT可使其中10个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平均升高26.54±6.41%;另外9个丘脑底核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降低21.94±5.95%。分别注射CP-93129、RO-600175和ML-10302可使丘脑底核神经元放电频率升高26.91±3.35%、32.75±8.72%和26.47-6.44%。而注射8-OH-DPAT则使放电频率降低23.27±5.17%。3.与正常大鼠(放电频率:7.80±0.54Hz)相比,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损毁侧丘脑底核神经元的基础放电频率明显升高(放电频率:11.07±0.85Hz,P<0.001);并且放电模式总体分布也有改变(χ2=25.523,d.f.=2,P<0.001),簇状放电明显增多(χ2=24.832,d.f=1,P<0.001)而规则放电减少(χ2=8.917,d.f.=1,P<0.01)。将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损毁侧丘脑底核神经元的基础放电频率及放电模式与损毁对侧(放电频率:7.83±0.63Hz)相比,也表现为损毁侧神经元放电频率明显升高(P<0.01),且簇状放电增多(P<0.01),规则放电减少(P<0.01)。为了进一步证实帕金森病状态下,大鼠丘脑底核神经元放电模式发生改变,我们对正常及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丘脑底核神经元自发放电ISI的CV和FF值进行分析,将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损毁侧神经元的CV值,分别与正常大鼠及未损毁侧神经元相比,损毁侧神经元的CV值明显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正常:0.68±0.05;损毁对侧:0.66±0.08;损毁侧:1.00±0.09,P<0.01),同时也观察到FF值的升高,有显着差异(正常:0.21±0.04;损毁对侧:0.16±0.05;损毁侧:0.39±0.08,P<0.05)。同时,我们将5-HT及4种受体激动剂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损毁侧丘脑底核神经元的电生理效应与正常大鼠相比较,结果显示均无显着差异(P>0.05)。4.在行为学实验中,大鼠腹腔注射氟哌啶醇能产生相对稳定的僵直症状,双侧丘脑底核微量注射0.1mM5-HT(0.3μl/侧)能够显着缩短氟哌啶醇导致的大鼠僵直时间,与注射生理盐水相比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5.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正常大鼠丘脑底核神经元5-HT1B、5-HT2C、5-HT4和5-HT1A受体进行染色。在大鼠丘脑底核内均观察到5-HT1B、5-HT2C、5-HT4和5-HT1A4种受体亚型明显的阳性表达。结论:电生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外源性5-HT可以改变正常大鼠和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丘脑底核神经元的兴奋性,产生使放电频率升高和降低的双重效应。5-HT1B、5-HT2c和5-HT4受体被激活可以增加丘脑底核神经元放电频率,而5-HT1A受体的激活却对神经元放电频率起抑制作用。在帕金森病状态下,与正常大鼠相比,虽然丘脑底核神经元基础放电频率加快且簇状放电增多,但5-HT及相应受体激动剂对神经元的生物学效应却没有明显改变。形态学研究显示正常大鼠丘脑底核表达丰富的5-HT1B、5-HT2C、5-HT4和5-HT1A受体。本实验结果为深入探讨丘脑底核5-HT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在帕金森病的发生和防治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 杏仁核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在帕金森病中的意义研究[D]. 刘彬. 青岛大学. 2001

[2]. 乌鸡白凤丸有效成份与雌激素对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 刘彬. 青岛大学. 2004

[3]. 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中Ghrelin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J]. 石丽敏, 姜宏, 谢俊霞. 生理科学进展. 2014

[4]. 多巴胺能药物对帕金森病患者模糊风险决策能力的影响[D]. 方娟. 安徽医科大学. 2017

[5]. 电针对帕金森病小鼠脑氧化应激作用的机制研究[D]. 关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6]. 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表达和变化[D]. 葛波波. 蚌埠医学院. 2017

[7]. 帕金森病脑网络与恒河猴关联模型的建立及疾病机制探索[D]. 雷小光. 浙江大学. 2015

[8]. 基于fMRI与量表评价益肾逐瘀疗法对强直少动型PD的临床疗效[D]. 于艳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9]. 联合应用VBM和DTI磁共振图像处理技术对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结构及白质纤维改变的研究[D]. 聂坤. 南方医科大学. 2013

[10]. 正常及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丘脑底核5-羟色胺的电生理效应及其受体机制研究[D]. 王华. 青岛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杏仁核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在帕金森病中的意义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