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目标研究的必要性_化学论文

中学化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目标研究的必要性_化学论文

中学化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目标研究的必要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必要性论文,教学目标论文,中学化学论文,情感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这种态度体验可以分为积极的态度体验和消极的态度体验。对于教学,积极的态度体验能够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因,创造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1]。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到肯定的反映,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我国的化学教育始于1865年,建国前的化学教育虽然理论水平较低,但也注意结合国情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建国后,先后出台了六至七个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其中在教学目的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双基”之外,同时还有关于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态度等情感领域方面的要求。由此可见,任何化学教育时期都伴随着情感领域的内容。情感教育与知识的传授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如今,社会已发展到了21世纪,民族素质的优劣决定国家、民族的前途。为了培养未来公民的文化科学素质,必须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培养未来公民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对学生进行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为了培养未来公民的思想品德素质,应结合化学学科本身的特征,进行世界观、方法论和爱国主义教育。由此看来,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品德素质是社会对人要求的基本素质,是我们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化学教学中必须完成的目标之一。笔者认为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情感目标的研究有很大的理论空间和实际价值。

一、从理论上看,它的研究属于初级阶段,还有广阔的领域需要开发、研究

布卢姆的教育分类体系中包括三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化学教育目标被引入我国以来,认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相继出台了各种类型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化学目标内容和目标层次。例如,识记、了解、理解、应用四级目标。总之,认知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已进行得相当深入,并体现在化学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中。然而关于情感领域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情感领域包括描述兴趣、态度和价值等方面的变化。我们认为,学生伴随着化学学习而发生的全部情感方面的变化都属于情感领域的化学教育目标。如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态度培养等都包括在这一领域中。目前,情感领域目标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但由于情感领域内容抽象,层次模糊,不易落实,而且它的检测和评价又很难确定,时间周期又长,因此,对情感领域的研究还不深入。虽然在一些教育杂志中也有关于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科学态度等的论述,但这只能看作是对化学教学的建议和经验。要想真正地付诸于课堂教学当中,作为化学教学的一个评价内容,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具体的指标体系,将其明确分类,就像认知领域一样,把每一项内容都具体化,达到可操作、可测评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将情感教学渗透到每节课中。因此,情感教学目标有着广阔的研究天地,它的内容、层次、评价等问题都有待于去探索、研究。

二、我国的化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已显示出情感教学目标的研究迫在眉捷

我国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全面提高民族素质。但从目前的教育现状看,距离这个目标还有一定的偏差,具体问题如下:

1.应试教育仍然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主流,要实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情感教学势在必行

自我国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学生的各科总分成为进入大学的唯一标准。如何在高考中拿高分成了各高中学校的目标,所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应试能力很强,但综合能力却不高,造成了大学录取的学生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们的检测和评价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双基”的掌握情况。至于情感领域的指标却没有涉及,因此,急需建立一个具体的、可评价的情感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从全方位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也使我们的化学教育真正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

2.中学化学教学中,由于学习负担过重,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差生”现象,呼唤中学化学教师在重视“双基”的同时,加大情感教育的投入

自9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环境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内出现了部分学生的“厌学”现象。这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出现了“偏差”,因而“差生”成了一道不容忽视的“风景”。这些“差生”的智力水平并不低,有的还很聪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在于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只管教基础知识、技能,而忽视了情感的投入及思想教育的渗透,使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失去信心,便成了“差生”。我们伟大导师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为真理的追求。”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北京市十大杰出教师孙维纲说过:“德育和智育是互相关联、相辅相成的。远大的理想将产生刻苦学习的动力;而思想素质的提高,使人看得远,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2]。因此,没有可靠的情感基础,不仅不会有成功的学习,甚至连一般的学习也是不可能的。没有情感与认识的统一是学生对学习抱无所谓态度,乃至厌学的根源。由此可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非常必要的。

3.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形成阶段,需要在教学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和进行长时间的培养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出现上升趋势,反映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具体表现在他们对待困难缺乏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决心;面对压力他们缺少心理承受能力。因此,经常做出危害社会和他人的行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也是由于我们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忽视了情感因素的渗透。所以,情感教育问题应作为目前教育中的首要问题来思考。

4.为培养出合格的21世纪新型人才,情感教育也应成为教育目标中不容忽视的部分

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既需要全体公民素质的提高,又需要众多的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1989年11月27日至12月2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我国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报告的总标题是“学会关心”[3]。“学会关心”是21 世纪教育所致力的目标。21世纪的人才素质构成包括三个方面:知识性、职业性和事业心及开拓能力[3]。传统教育往往重视前两个方面, 而忽视事业心和开拓能力,但一个人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素质,就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潜力。培养对未来的积极态度,使人们有能力去创造一个所期望的未来。

综上所述,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中,情感教学目标都有着广大的研究空间和推广价值。因此,研究情感教学目标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对情感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标签:;  ;  

中学化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目标研究的必要性_化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