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式健康宣教在产妇产后护理中的运用研究论文_孟繁玲

孟繁玲

中国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843000

摘要:目的:观察反馈式健康宣教在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产妇分成反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产妇,对照组产妇产后给予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反馈组产妇反馈式健康宣教。比较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反馈组产妇掌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反馈式健康宣教应用于产妇产后护理中,可有效改善产妇不良情绪,提高产妇对新生儿产后知识的掌握水平,利于产妇产后恢复。

关键词:反馈式健康宣教;产妇;产后护理;抑郁

女性分娩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历程,在此期间产妇产后会经历巨大的心理变化和角色转变,尤其是初产妇,由于担心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及缺少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担心新生儿的安全,较易产生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如果没有良好的护理会严重的影响产妇产后的恢复。因此,临床给予产妇正确的健康宣教护理,对于改善产妇负面心理情绪,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促进产妇产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常规产后护理模式下一对一的健康宣教方式,因存在护理工作繁重、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等特点,已经不能获得另产妇及其家属满意的护理效果。针对这一现状,我院本次研究选取10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反馈式健康宣教在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性抽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生产的10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102例产妇均为单台妊娠,无精神障碍疾病和妊娠期并发症,采用单双号法将102例研究对象平均分成反馈组和对照组。反馈组51例产妇的年龄在21~4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2±1.3)岁,其中自然分娩32例,剖宫产19例。对照组51例产妇的年龄在22~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7±1.1)岁,其中自然分娩30例,剖宫产21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分娩方式上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产妇及其家属均事先对我院本次研究知情,产妇家属均同意产妇参与我院本次研究,且在参与本次研究前均已签署我院制定的研究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产妇产后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反馈组产妇产后反馈式健康宣教,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制定产后反馈式健康宣教流程

分娩后24小时对产妇进行新生儿护理宣教和母乳喂养宣教,分娩后48小时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集中健康宣教,宣教内容包括新生儿沐浴、脐部护理、抚触等。分娩48小时后至出院前,进行产后康复、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等集中健康宣教,并由产妇实施上述健康宣教内容,护理人员予以评价和指导。于出院前为产妇发放健康宣教手册,便于产妇出院后参阅。

1.2.2产后反馈式健康宣教的具体实施

①新生儿护理健康宣教:首先由护理人员示范新生儿护理内容,包括脐带消毒、更换尿布、更换衣物等,然后由护理人员指导产妇独立实施,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确保产妇熟练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②母乳喂养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益处、母乳喂养方法及哺乳期乳房护理方法。③产后恢复:护理人员告知产妇产后应注意的一些具体事项,对产妇进行产后饮食指导、锻炼指导等健康宣教。④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告知产妇要注意保持平衡饮食,注重会阴的清洁等,叮嘱产妇定期回院对新生儿进行预防接种,在产后恢复期间要保证足够的休息,向产妇讲解进行育儿知识的方法。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产后抑郁程度和护理满意度。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程度由我院自制反馈表进行调查,反馈表中共将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分成1、2、3、4级,1级为可以独立完成新生儿护理,2级为基本可以完成,但需要护理人员进行指导,3级为需要护理人员帮助完成,4级为不了解新生儿护理知识,不能独立完成新生儿护理。两组产妇的产后抑郁程度采用SDS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价,量表分界值为53分,轻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2~72分,重度抑郁大于72分。护理满意度通过两组产妇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获得,问卷中共包括十分满意、满意和一般三个选项,护理满意度为满意度和十分满意度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我院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19.0中进行统计学处理,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等计数型对比指标采用(n,%)表示,以x2进行组间差异检验,SDS量表评分采用( ±s)表示,以t进行检验,P<0.05表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统计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知识反馈表结果得出,反馈组51例产妇中,1级31例,2级10例,3级6例,4级4例。对照组51例产妇中,1级20例,2级12例,3级9例,4级10例。反馈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产妇产后抑郁情况比较

实施护理前两组产妇的产后抑郁状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护理后反馈组产妇的SD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1-1。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回收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发现,反馈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4.1%,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76.5%,反馈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2所示。

3.讨论

多数产妇因分娩的痛苦及产后自身角色的转变,易产生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不利于产后恢复[1]。因此,临床认为应加强对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健康宣教,以改善产妇产后心理状况,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促使产妇尽早适应新角色。产妇在生产结束以及产后的恢复中需要有医护人员指导进行自我护理和对新生儿的护理。因传统一对一的健康宣教方式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我院本次研究针对反馈式健康宣教在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2]。

与传统的一对一健康宣教模式比较,反馈式健康宣教更加充分的体现了现代医学护理模式向心理护理模式的转变,其应用优势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①在进行健康宣教的过程中,通过与产妇互动,能够明确了解产妇产后状况,及时发现产妇产后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帮助产妇顺利完成产后护理计划。②反馈式健康宣教的实施,最大程度的争取了产妇的参与,提高了产妇对产后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自我护理意识,使产妇能够尽早适应角色的转变。③健康宣教互动过程中,护理人员与产妇的沟通时间增加,沟通内容也增多,护理人员在沟通过程中对产妇实施心理疏导,利于产妇消除自身负面心理情绪。反馈式健康宣教的基础是保证产妇和医护人员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要耐心倾听产妇的倾诉,积极为产妇解答难题,获得产妇及其家属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整体的护理满意度。予以产妇健康教育,提高了产妇对新生儿相关卫生知识的了解,增强了产妇的信心,降低了产妇的恐惧心理等。

我院本次护理结果显示反馈组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结合上述观点,综合性分为我们发现在产妇产后护理中应用反馈式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利于消除产妇产后负面心理情绪,促进产妇适应新角色,提高产妇的自理能力。同时也说明该种护理方法具有优越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雨利,郑艳. 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1(9):5-6.

[2]伍丽霞. 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3,02(13):334-335.

论文作者:孟繁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9

标签:;  ;  ;  ;  ;  ;  ;  ;  

反馈式健康宣教在产妇产后护理中的运用研究论文_孟繁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