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不容否定论文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不容否定论文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不容否定

孙国珍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 长期以来,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有些研究者以种种理由否定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只有恩格斯才有辩证唯物主义,而马克思则没有辩证唯物主义。事实上,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建立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共同的哲学思想和理论观点,其完整性和统一性不容破坏。

[关键词] 辩证唯物主义 完整性 统一性

自20世纪末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出现了否定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论述,有的认为只有恩格斯才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而马克思则没有,用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否定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有的认为只有斯大林才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系,把苏联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述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起来,从而达到否定目的;还有的以实践唯物主义否定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由此也引起了我国哲学界的广泛争论。对于这种否定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和论述,必须坚决予以驳斥,追本溯源,澄清是非,还马克思哲学的本来面貌。特别是在当前,我党大力提倡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之际,更应坚定不移地捍卫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本文针对用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否定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辩驳。

一、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是 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众所周知,欧洲中世纪是宗教神学占据统治地位,以维护中世纪的封建统治。自英国产业革命,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后,欧洲大陆各地都酝酿着资本主义的革命。当时德国还处于四分五裂的封建状态,资产阶级特别软弱,德国资产阶级既有革命的要求,又表现出十分软弱的特点,反映在思想领域,就产生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以理性和自由为中心(黑格尔说,“理性和自由永是我们的口号。”)否定宗教神学的德国古典哲学。从康德开始,经费希特、谢林到黑格尔时期,这一哲学理论达到顶峰。最后费尔巴哈从这一哲学中走了出来,猛烈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提出和建立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从而使这一为资产阶级革命和巩固统治服务的德国古典哲学走到了尽头。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成熟,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达到非常尖锐化的程度,工人阶级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运动风起云涌,蓬勃发展了起来。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发生了反剥削反压迫的工人起义;1836年至1848年,英国发生了要求和保证普选权的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也发生了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运动。这些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给马克思恩格斯提供了新的经验和思想。而这些工人运动最终失败,说明了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需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而马克思恩格斯则不畏艰险,勇敢地承担了这一艰巨的任务。

矿政管理人员要依法依规监督、全程跟踪指导、全心全意服务,三者兼顾,齐头并进。要严守生态保护底线,严控资源开发上线,守住安全履职红线。

此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为马克思恩格斯建立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这时自然科学的发展,已由收集材料进入了系统研究、探讨的阶段。自然界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已被逐步揭开和认识。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基本上都反映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著作中。正如恩格斯所说,“近代唯物主义概括了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1]P65于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和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特别是吸收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后,创立了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二、马克思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论述

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去英国进行了为期六周的社会考察。考察了工厂、走访了工人。通过这次考察,不仅加深了友谊,而且还加深了两人的思想共识。回到欧洲大陆后,两人就如何实现他们的共同理想开始进行了合作。在他们共同写了《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共产党宣言》后,根据当时革命斗争形势和他们各人情况,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他们进行了分工与合作。马克思侧重于经济学的研究,从而写出了震惊世界的《资本论》一书。恩格斯则侧重于哲学方面的研究,写出了著名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和以后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终结》等哲学著作。恩格斯在这些哲学著作中详细而深刻地论述了两人建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深刻地批判了各种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各种错误观点和理论。正是由于这一点,有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得出了只有恩格斯才有辩证唯物主义,而马克思没有辩证唯物主义的错误结论。应当说,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并不能由此否定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如前所述,马克思早已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和观点,恩格斯执笔写的哲学著作中,都包含和反映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甚至是关键性、指导性的哲学思想。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第三版序言中所说:“本书所阐述的世界观,绝大部分是由马克思所确立和阐发的,而只有极小的部分是属于我的,所以,我的这部著作,如果没有他的同意,就不会完成,这在我们之间是不言而喻的,在付印之前,我曾把全部原稿念给他听,而且经济学那一编的第十章(《〈批判史〉论述》)就是由马克思写的,只是由于外部原因,我不得不遗憾地把它稍加缩短。在各种专业上相互帮助,这早就成了我们的习惯。”[1]P49

马克思青年时代就非常重视哲学的研究,如1841年,三十二岁的马克思的一篇博士论文,研究的就是哲学问题,即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和伊比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马克思青年时期还加入了布鲁诺,鲍威尔等人组成的“黑格尔左派”,这是一个具有左派思想的黑格尔唯心主义团体。正当黑格尔哲学发展到顶峰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挑战了黑格尔哲学,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从而由黑格尔唯心主义转向了唯物主义。他所著的《黑格尔哲学批判》《基督教本质》《未来哲学原理》等著作,详细地阐述了他的唯物主义观点和理论。当时马克思受费尔巴哈的影响,也由黑格尔唯心主义者转向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者,并对费尔巴哈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同情。本来马克思是想当教授和学者的,但当费尔巴哈因批判神学唯心主义和坚持唯物主义,受到当局反动政策迫害,学校不仅撤销了他的教授职务,而且还把他赶出了学校时,马克思对他表示极大的同情和对当局的愤怒,并且放弃了本来想做学者的志愿,从此马克思转变为政治家、革命家。

《提纲》第三条,还论述了人与环境问题。“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改造变化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在这里清楚地看出,马克思对人与环境、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辩证关系的清楚论证。“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仅就这些引证,就足以看出马克思在那个时代多么清楚明确地提出和论证人与自然、思维与存在,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辩证关系。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一书出版后,说:“这部书的解放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想象得到,那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马克思怎样热烈地欢迎这种新观点,又是如何强烈地影响着他,(尽管还有批判性的保留意见)这可从《神圣家族》中看出来。”[2]P218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崇拜还表现在1844年3月11日马克思给费尔巴哈的一封信中。信中说:“我趁此机会,冒昧的给您寄上一篇我写的文章……我并不认为这篇文章有特殊意义,但是我有机会表示我对您的极崇高的敬意和爱戴(请允许我用这个字眼),我感到高兴。您的两部著作《未来哲学》和《信仰的本质》,尽管篇幅不大,但它的意义,却无论如何要超过目前德国的全部著作。”[3]P449但是到了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都有了新的观点和想法,即开始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由黑格尔唯心主义向辩证唯物主义转变。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当1845年春他(恩格斯)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形式来实现的。”[4]P84

早在1844年9-1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合作写了以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唯心主义和论述唯物史观为中心的《神圣家族》一书。列宁对此书有很高的评价。列宁在《神圣家族》一书摘要中指出,马克思由黑格尔哲学转向社会主义,这个转变是显著的,并认为《神圣家族》为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的基本原则,奠定了革命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基础。列宁的这一科学评价,揭示了《神圣家族》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形成中的历史地位和具有里程碑性的重大意义。

早在1844年《德法年鉴》上,同时刊载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章时,恩格斯文章的观点与马克思的思想不谋而合。马克思十分高兴,感到自己终于有一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了。1844年8月28日,恩格斯在巴黎与马克思终于第一次会面了,可以说这是一次能够改变历史的会面。接下来的十天里,两人朝夕相处,倾心交谈,从此开始了毕生的合作和伟大的友谊。

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共同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在这部书中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进行了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阐述了唯物主义本体论、反映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可以说,这部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已达到成熟的程度。例如,在唯物主义本体论、反映论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者施特劳斯和施蒂纳后说:“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倒现着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象在眼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物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5]P30可以说,这是十分清楚、明确的唯物主义本体论、反映论思想的表述。

在唯物史观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本书中说:“那些发展自己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自己的思维和思维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5]P31又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仍然是这种产物。”[5]P35

在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生命生产——无论是自己生命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命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生活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生活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 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5]P34从以上的引证中不难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相当清楚的,达到了很高的成熟度,为以后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提纲》第一条,马克思就在人与自然、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上,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缺点,并指出了唯心主义的荒谬。唯心主义者青年黑格尔派荒谬地认为自我意识是“永恒的创造的源泉”“一切事物都起源于无限的自我意识”。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尖锐地批判说,这是儿子生了母亲,精神产生自然界的头足倒置的哲学。费尔巴哈在1843年2月发表的《关于改造的临时纲要》中也明确地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只是这样的,存在为主体,思维是宾词,思维是从存在而来的,存在并不来自思维。”从而表明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立场。然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只停留在这一经典的论述上,他认为思维反应存在,就像照相机照相一样,是消极的、被动的反应,从而否认思维、意识的反作用性、能动性。马克思指出思维、意识的反作用性、能动性却被唯心主义无限地、抽象地夸大了,认为意识、思维、观念创造一切。《提纲》第一条就明确地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向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的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5]P16

1845年,马克思还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在《提纲》中,从批判以前的旧唯物主义,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开始,以实践为中心,清楚而明确地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思维与存在这一哲学根本问题的辩证关系,从而确立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和理论。

核心素养是现代化的教育方式下所提出的学生个人发展和能力培养必备的一项品格。小学英语方面的核心素养体现在小学生对跨文化学习过程中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交流和协调能力。在小学阶段英语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读写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这一素养的培养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本文的研究就目前小学英语读与写的教学现状来进行分析,深入的探索英语课堂读写结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提升小学生的读写能力,促进小学生的思考和发展,同时也为小学英语教师的读写结合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和参考。

为什么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会有这样的缺点,就是因为费尔巴哈不了解人的现实活动(即感性活动),不了解人的实践活动。他把思维、意识的能动性仅仅归结为人的理性和单纯的理论活动。把实践理解为人的谈情说爱、两性关系和吃、穿、住、行的活动。费尔巴哈对实践的理解,也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费尔巴哈认为犹太人自私自利,只会做买卖赚钱)活动的表现形式上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根本不了解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参看《提纲》第一条末句)

从广义上来讲,高校廉政文化包含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和精神层面。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对保障学校的良性运转和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它指引正确的办学方向;规范人财物等办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廉管廉教廉学,净化学校育人环境,促进高校科学发展。然而,各个层面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不单是学校主管部门的独角戏,而应是全校师生员工全员参与的合唱。公民参与的根本目的是以公民权利制约政治权力,促进高校民主管理,培养学生的廉政品质。因此,从公民参与的视角透析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认为只有恩格斯才有辩证唯物主义,而马克思没有辩证唯物主义,那么还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吗?事实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高度统一和一致的。正是这种高度统一和一致,才使马克思恩格斯超过前人友谊,成为挚友,并为共同的理想、理念,克服了各种艰难和困苦,奋斗了一生。

在宗教和人的本质问题上,费尔巴哈批判了上帝和绝对观念创世说后,又把“情感”说成是宗教,提出了“宗教情感说”,他否定掉了旧宗教,又建立起一种新的宗教,并认为这种新的宗教就是人的本质。马克思对此批判后,在《提纲》第六条中说:“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说,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具突破性、革命性的真知灼见,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3)Stable rotating detonation combustion could also be initialized and sustained in a combustor with a nozzle,which signals a bright futur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rotating detonation to satellite orbit-control thrusters.

在辩证法问题上,马克思也是十分重视的,当人们把黑格尔哲学当成一条死狗抛弃的时候,是马克思首先勇敢的站出来,维护了黑格尔辩证法的成果,给予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没有像费尔巴哈那样,在倒小孩洗澡水时,连孩子一起倒掉。

马克思在对待黑格尔辩证法问题上,并不是把黑格尔的辩证法拿过来就用,而是经过自己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全新的辩证法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说:“我的辩证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他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之为观念,而甚至把它转化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矣。”“在他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4]P217-218这些清楚而有力的表述,足以证明,马克思在吸收黑格尔哲学辩证法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后,破天荒地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中,盛赞马克思在辩证法研究和应用中取得巨大成功时说:“马克思功绩在于,他和‘愤懑的、自负的、平庸的,今天在德国知识界发号施令的模仿者们’相反,第一个把已经被遗忘的辩证方法,它和黑格尔辩证法的联系以及它和黑格尔辩证法的差别重新提到显著地位,并且同时在《资本论》中把这个方法应用到一种经验科学的事实,即政治经济学的事实上去。他获得了很大的成功。”[1]P470又说:“现代唯物主义都是本质上辩证的。”[1]P65马克思恩格斯常称自己的唯物主义为新唯物主义或现代唯物主义,可见恩格斯早已用辩证法思想,为他们的唯物主义定了性。

(4)注射时间不统一。虽然县乡兽医站会进行防疫疫苗的统一发放,但是具体的注射时间由牧民自己决定,因此易出现注射时间参差不齐的现象。有的牧民不重视疫苗的有效性和疾病发生的规律,待夏天进行注射时,疫苗无法发挥实际的作用。

三、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与 恩格斯哲学著作的关系

此外,马克思在《提纲》中,还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纯粹是经院哲学。

选用台面直径为300 μm的两柱全景DAC进行径向衍射实验.预压Be封垫到约25 μm厚度,在压痕的正中间打大小为60 μm的样品孔.样品被压片,再被填入到样品孔中.在样品表面的中间位置装入直径为10 μm的红宝石作为压标[11].选择红宝石,是因为其没有衍射峰,从而可以避免衍射峰重叠.为了增大剪切力,径向衍射实验不加传压介质.实验中DAC转过28°以减小Be封垫的衍射峰影响[12].

马克思到底有没有辩证唯物主义的论述?对于这一关键问题,回答是肯定的,马克思不仅有辩证唯物主义的论述,而且还十分清晰,具有开创性、突破性、革命性的贡献。

此外,马克思恩格斯也经常讨论、研究哲学问题。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随时反映到恩格斯所写的哲学著作中。如1873年恩格斯致马克思的信中就用很长篇幅谈了写《自然辩证法》一书的构思,谈了机械运动辩证法、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辩证法问题。1868年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明确谈了马克思对杜林的看法,马克思的观点在《反杜林论》一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1858年恩格斯致马克思的信,还直接谈了黑格尔唯心主义问题,并说:“请把已经答应给我的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寄来。目前我正研究一点生理学,并且想与此结合起来研究一下比较解剖学。在这两门科学中,包含许多从哲学观点来看非常重要的东西,但这全是新近才发现的,我很想知道,所有这些东西老头子(指黑格尔)是否一点也未预见到。”[2]P336-P337

另外,恩格斯还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说:“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破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该归功于马克思。”[1]P424

随着互联网的逐步成熟,共享经济、智慧酒店、深化度假方式等以创新服务深受用户追捧,我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势态。2012年-2016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增速保持在30%以上,其中2016年全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到7394.2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达到最高值。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025亿元,同比增长23.7%。初步统计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将达到9701亿元,到2018年全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将近12000亿元。

从以上的引述中足可以说明,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有的思想主张和理论。这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任何企图破坏分裂这一高度统一的整体,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和极坏的影响。

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概念或术语问题,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确实都未有提出或使用过。他们常称自己的哲学为新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等。第一次提出“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的人,是德国社会主义民主运动的活动家、思想家、哲学家约瑟夫·狄慈根。狄慈根在《一个社会主义者在社会领域的漫游》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说:“辩证唯物主义,也主要是德国产物。”其后,俄国著名革命家、理论家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在1891年《纪念黑格尔逝世六十周年》文章中,继续使用了“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文章说,“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较之唯心主义更加阐明了这个真理,即人们创造历史是不自觉的,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历史进程归根结底并不是意志所决定的,而是物质生产发展所决定的。”1898年普列汉诺夫,在他所著的《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著作中说:“我用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它是唯一能够正确说明马克思哲学的术语……经济唯物主义这个名字是非常不恰当的”。自此以后,用“辩证唯物主义”称马克思主义哲学被广泛采用。

提高评估脊髓组织活力和检测脊髓残余神经功能的能力,以识别和区分形态学和功能变化,是提高临床预后和脊髓损伤患者管理能力的关键。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所有应用了一种或多种MRI技术的研究,以评估以下三个关键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临床效用:(1)诊断效用:MRI技术是否提供了在脊柱病理诊断中显示群体差异或提高诊断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的指标? (2)生物标志物效用:先进的MRI技术是否能产生量化损伤数量的指标,从而与神经/功能损害和/或显示随时间的纵向变化与脊髓病变的残疾变化相关?(3)预测效用:先进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否产生了能够预测神经系统、功能或脊柱病理状态下生活质量的指标。

这两位哲学家用“辩证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括,是非常科学和具有重大而深远历史意义的,抓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来源,既吸收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也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并说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新发展,以及与以往哲学的本质区别。

有人以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用“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概括自己的哲学为由,从而否定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也是非常错误的。“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的提出和使用,不仅不能因此否定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而且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的巨大成果。马克思主义及其重要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从其建立起就是开放的、发展的,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必将不断地吸取新知识、新经验和新的思想文化,壮大和发展自己,使之成为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建立美好生活的强大思想武器。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中图分类号] B 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473( 2019) 02-0064-05

DOI: 10.16162/ j.issn.1672-3473.2019.02.015

[收稿日期] 2019-03-01

[作者简介] 孙国珍,男,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刘 洁]

标签:;  ;  ;  ;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不容否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