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廷贵

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廷贵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水务局 宁夏 固原 756404

摘要:本篇文章主要从水利工程施工对于大自然的影响进行简要说明,以此对保护手段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其目的就是希望能在最大限度上保障自然环境,努力做到自然和人和谐相处的局面。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环境保护

前言:水利工程主要是以发电,防洪,供水,灌溉等为目标的除害兴利的综合性工程,其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但在兴建过程中会对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产生某些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加强水利工程的环境保护政策,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工程理念,再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降低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进而维护了河流健康,实现自然和人和谐共处的画面。

1 水利工程建设对于自然界的不良影响

1.1对陆地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修建时可能会触发塌岸和地震等不良地质灾害。然而大型的水利工程蓄水可诱发地震,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壳应力的增加;水渗入断层,可增加断层之间的润滑程度;使岩层中空隙水压力增加。水利工程蓄水后水位升高,岸坡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易发生塌方、山体滑坡及危险岩体的失稳,从而产生库岸滑塌。渗漏造成周围的水文条件发生变化,若水库为污水库或尾矿水库,则渗漏易造成周围地区和地下水体的污染,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十分巨大。

此外,由于施工环境的缘由,进而导致施工区的兽类和鸟类的生活,取食环境也在不断的恶化,这给它们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水库蓄水淹没森林,工程建设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新建城镇和道路系统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分割与侵占,都会造成原始生态系统的改变,威胁多种生物的生存,加剧物种灭绝。

1.2水利工程对于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水利工程在为社会经济带来效益的同时,对社会环境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在人类健康方面,由于不少疾病的生成,这主要是因为与水环境有关。其次水库库区在淹没后,还会对文物古迹和景观带来不利影响。与此同时,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对人口迁移、土地利用也存在一定影响。

1.3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河流环境的不良影响

天然河流上如果修建水利工程,这会改变河流的自然形式,进而引起局部河断水流的水深和含沙量等的变化,最终导致河流上游和下游的水文泥沙发生变化。而水文、泥沙的改变是影响河流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动力。进而影响到河流的水温、水质、地质环境以及局部地区的气候。首先,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天然河道的水质水温,尤其是水库的建设。因为水库具有水面宽、水体大、水流迟缓等特点,再加上水体受太阳辐射等作用,使的水库具有特殊的水温结构。当水库蓄水以后,由于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要小于陆面的发射率,从而使得水面热量辐射值增大,造成水库蓄水后的坝前水温比天然河道水温高,水温的变高就会对于鱼类的繁殖不利,尤其是对下游的鱼类繁殖不利,导致推迟鱼类产卵期。 其次,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对河流的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的河流水速减小,一方面,降低了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导致水质自净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也会使沉降作用加强,造成水体重金属沉降加速,导致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最后,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对该区域的气候及地质产生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影响该区域的气候变化,尤其是水库的建设,会形成广阔的水域,导致蒸发量将比水库建成前明显增大,进入大气的水汽增多,导致该区域的降水增多,雾天增多,改变了原来的气候。同时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可能引发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形成。

1.4水利工程建筑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健康

很多疾病,例如:阿米巴痢疾、伤寒、血吸虫病、霍乱等都和水环境间接有关。当水利工程建成后,原有的陆地可能会变成湿地,这十分有利于蚊虫的生存,进而导致了疟疾病的流行。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巨大,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不然将会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为人类带来灾难,我们需要重视环境问题,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灾难的发生。

2 水利工程对于不良影响的解决对策

2.1保护自然保护区

完善相关建筑法律法规,在不宜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世界遗产区等其他需要进行保护的区域内,进行特殊保护,禁止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设。应真正把地区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重点工作,对严重破坏和影响生态环境、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的水利建设,重新进行评估和审查,不给予它们修建的权利,从根本上去保护生态环境。

2.2 确定适宜的开发项目建设

过去的水利资源规划,依照相关流域梯级开发模式,这往往是追求100 %的开发率。由于移民和耕地的补偿费用会越来越高,所以考虑社会稳定和保护耕地资源,在规划时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开发项目,不要盲目的进行开发,这样不但劳民伤财,还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对于移民和淹没耕地少、生态环境问题少的河流,可以100 %地开发;对于移民和淹没耕地多、生态环境问题大的河流,可以适当的开发。

2.3改进水利工程建设的手段

推进生态水利建设的发展是改善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生态环境的基本方向。在某种程度上水利工程,不仅严重的影响和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对于水资源的破坏也是极具恶劣。所以,人们基于水资源现状和生态工程的原理,进而提出了生态水利。其理论基础是:生态水利不仅涵盖了水利事业和水利产业目标,并突出了环境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一致,最终的目标是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满足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建设“生态水利”是当前工作研究的热门与重点。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首先,应遵循工程安全性原则,对工程进行技术经济论证,保证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的合理性,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维护河流形态奇异性,为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创造条件;再者,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做好水利现代化规划,使每一项“生态水利”工程都能结合当地河流的自然属性,寻求最佳的生态工程方案。同时,继续完善环境评价、生态保护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为“生态水利”建设保驾护航,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更重要的是坚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努力把水利工程建设成为安全经济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型”、“环保型”的“生态水利”工程。

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所以保护生态环境是水电工程建设的重点。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在建水利工程的同时,还需要特别注意水利工程作为新生的环境组成与其他各环境组成的协调和平衡问题。使之形成一个和谐的水资源系统,达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具杏祥.苏学灵.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7).

[2]张丽.浅析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的影响[J].人民黄河,2010,32(12):89-90.

[3]莫少东.议水利工程中的生态因素以及生态水利工程[J].2012,(35):45-46.

[4]陈荣军,毛高兵.水利工程中的环境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0(01).

[5]孟华锋,应用生态工程原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12)

论文作者:王廷贵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_王廷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