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论文_宁徐彷

(湖南省脑科医院肿瘤科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 观察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本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104例肝细胞癌术后复发不再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均行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观察且比对本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 本组治疗总有效率(RR)达95.19%;毒副反应主要为放射性肝损伤、骨髓抑制、乏力及消化道反应,且皆为1-2级,经对症处理后皆缓解;治疗后躯体功能10例、呼吸困难9例、咳嗽14例等例数较治疗前26例、50例、47例均显著更少(P<0.05)。结论 HCC术后复发患者行SBRT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疗效;安全性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主要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虽可根治性切除,但术后转移或者复发多[1]。针对复发性肝细胞癌,因受肿瘤大小、部位、患者具体状况及肝功能等影响,使患者再次手术切除率极低,故HCC术后复发已成为制约手术疗效的主要障碍。为此,本文针对选定的 104例肝细胞癌术后复发患者行SBRT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作下列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104例HCC术后复发不再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将签署知情同意书者、KPS(卡氏评分)[2]不低于70分者纳入,将配合度差者、合并严重精神障碍者排除;年龄20-74岁,平均(53.69±4.87)岁,男女比74:30;本研究经医学伦理会批准。

1.2 方法

本组均行SBRT治疗,选用由上海伽马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GMR型陀螺刀,于CT引导下体定位床内定位,予负压袋予以体位固定塑型,并安置定位标尺,患者均取平卧位;首先行CT扫描,层间距为5mm,层厚为5mm,以确定治疗的范围及周围器官间的关系,扫描结束后于靶区附近予标尺做好标记;把获取的图像资料传输至治疗计划系统,予以勾画敏感器官、定位体表轮廓及三维重建;PTV(计划靶体积)于靶区勾划中GTV(大体肿瘤体积)的基础上向外扩1厘米,依据肿瘤形态、大小等予以多靶点照射,于CTV(临床靶体积)靶区范围予50%的剂量线覆盖,5次/周,共照射10次,2周,总剂量控制于50Gy。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3,4,5]

本组疗效予世界卫生组织(WHO)统一制定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进行评估:肿块均消失为CR(完全缓解);肿块减小不低于50%,且未出现新病灶为PR(部分缓解);肿块增大<25%或减小<50%为NC(稳定);肿瘤增大不低于25%,或者新病灶出现为PD(进展);有效率(RR)=(CR例数+PR例数)/总例数*100%。毒副反应评价按照RTOG/EORTC 标准,共分为1-4级;本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予EORTCQLQ-LC43量表评估,主要包含情绪功能、躯体功能、咳嗽、食欲不振等方面。

1.4 统计原理

探究数据,皆由SPSS22.0统计软件解析,计数单位经由[n(%)]表达,组内对比经 表达,P<0.05为两组差异之比存在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本组近期疗效情况

本组104例中CR58(55.77%)例,PR41(39.42)例,NC5(4.81%)例,PD0(0.00%)例,本组治疗总有效率(RR)达95.19%。

2.2 本组毒副反应情况

本组104例治疗中共55例出现不同程度恶心、食欲不振及乏力症状;8例发热,12例1-2级呕吐,18例1-2级一过性白细胞减少;16例2级放射性肝受损;消化道溃疡3例,但治疗后均得以有效控制。

2.3 比对本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情况

注:组内比较,aP<0.05。

本组治疗后躯体功能、呼吸困难、咳嗽等例数较治疗前均显著更少(P<0.05,详见表1)。

3 讨论

HCC术后转移与复发均属于影响患者生存重要因素,目前大多认为再切除为临床治疗HCC术后复发有效手段,但许多肝癌患者合并肝硬化、肝炎,行手术治疗的风险较大,且并发症多,因此一些患者拒绝再次手术。虽然氩氦刀冷冻、微波、射频等非手术治疗手段被临床广泛使用,但较多适用于直径<3cm的复发性小肝癌,加之适应症受肝功能等制约,从而影响临床疗效。

随着近年来我国放射生物学与放疗技术不断发展,SBRT治疗手段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HCC术后复发患者治疗中。相关研究显示:肝癌为开展3-DCRT理想器官,此方案因可兼顾正常组织并发症率与肿瘤的控制率[6]。本研究实施的SBRT是3-DCRT特殊类型,其是通过予多弧非共面旋转聚焦技术与三级准直器系统产生的高度剂量分布区,以促使局部控制率得以提升,进而减少局部复发、转移[7]。同时,其三维适形是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准确定位靶区,依据三维治疗计划设计照射野角度与数目,然后经多个非共面弧形照射野聚集照射肿瘤,病灶周边剂量降低较3-DCRT显著更快。所以,伽玛刀高剂量分次治疗的照射次数与3-DCRT相比显著减少,且治疗疗程显著缩短,使得患者更易接受,有效减少治疗费用,从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经研究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本组治疗总有效率(RR)达95.19%;毒副反应主要为放射性肝损伤、骨髓抑制、乏力及消化道反应,且皆为1-2级,经对症处理后皆缓解;治疗后躯体功能、呼吸困难、咳嗽、食欲不振、焦虑例数较治疗前均显著更少;提示HCC术后复发患者行SBRT治疗可有效提高近期疗效,并减少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这与梁宁、孙丰凯[8]等人文献结果相一致。本组焦虑改善程度最显著,这可能与病灶控制后,患者对疾病治疗效果获取新希望,以及放疗毒性反应较低等密切相关。与手术相比,放疗HCC患者生存质量未降低,这即为较之常规放疗,体部伽玛刀治疗所具备的优势。由于本研究选取的样本例数过少,本文未对本组远期生存率情况加以报告,待进一步调查再作报告。

总结上文,SBRT治疗HCC术后复发患者,不仅能够提高近期疗效,减少毒副反应,而且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谭凯,杜锡林,杨涛,等.手术切除、肝动脉化疗栓塞、微波固化联合门静脉化疗对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4,20(4):253-257.

[2]郑苏苏,沈沪佳,陈晓泓,等.Ki-67与肝细胞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J].中华消化杂志,2014,34(5):316-320.

[3]齐亚鹏,杨浩洁,杨富权,等.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合并微血管侵犯肝细胞癌患者早期复发的影响[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6,22(9):607-610.

[4]魏长宏,杜海峰,潘友金,等.立体定向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5,13(7):948-950.

[5]马震宇,曹海英,张建宇,等.体部伽玛刀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96例临床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7,25(8):1220-1223.

[6]曾昭冲.肝细胞癌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J].中华肿瘤杂志,2015,21(9):650-653.

[7]汪延明.重视肝癌的立体定向放射消融治疗[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14,13(1):1-4.

[8]梁宁,孙丰凯,张建东,等.肝细胞癌放疗现状与进展[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4,41(3):216-220.

论文作者:宁徐彷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  ;  ;  ;  ;  ;  ;  ;  

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论文_宁徐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