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建筑研究——纳西族传统民居的现代启示

地域建筑研究——纳西族传统民居的现代启示

许涛[1]2003年在《地域建筑研究——纳西族传统民居的现代启示》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人类文化出现了一体化与多极化两大趋势既彼此对立又相互影响的新趋向。而建筑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这一背景下将如何发展呢?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制定了《北京宪章》。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关于建筑与文化的讨论,其中更提到了建筑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与国际性问题。由此可见,世界各国的建筑师已经开始了对地域建筑的关注,并认识到了具有明显文化特征的地域建筑将会对未来的建筑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曾经席卷世界的现代建筑,由于它的审美取向并没有根植到地方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一旦泛滥出现以后,就会导致建筑形象的千篇一律,使城市丧失本土特色和个性。建筑师们已经看到了这点,于是希望从对传统建筑的研究中汲取新的养分,为城市焕发新的生命力。所以,在新的世纪,建筑的思路应该是从尊重环境出发,恢复对传统文化的表现,扎根于自身的民族土壤,创造出以体现地域文化为主题的建筑,为文化的再生提供更广阔、更深层次的空间。 现在,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阶段,可是建筑创作却面临着思想匮乏的尴尬。中国建筑将如何发展,如何形成中国自己的特色?为此,吴良镛先生提出:“发掘文化蕴涵是繁荣建筑创作的途径之一”。因此,要创造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建筑新风格,必须在学习国外先进设计思想、观念和技巧的同时,使之植根于本土文化,使二者融为一体,才能创造出既有时代感又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新风格。 中国的地域建筑文化十分丰富,有很多值得研究和学习的地方。本文将以丽江纳西族民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成果,对纳西族民居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对纳西族的简单介绍,其中重点归纳出纳西族的民族性格及其审美心理;接着将论述纳西族的居住文化,包括民居文化与环境、社会经济、风俗、民族审美心理、文化交流的诸多关系;然后重点研究纳西族民居的聚落和建筑艺术,并在其基础上总结出对现代的启示;最后通过对纳西族传统民居这种传统的地域建筑的研究,总结出对现代新型地域建筑创作有益的启示。

葛少恩[2]2007年在《丽江传统民居营造艺术及其现代启示》文中认为在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的形势下,地区文化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同时,国内巨大的工程建设量和疯狂的建设速度使得建筑师无瑕顾及建筑的地域属性,从而造成了建筑设计在中国的迅速匀质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不仅有着成熟发达的以木结构为代表的传统建筑体系,更有着绚丽多彩的地方民居文化,但是在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传承和更新上,在建筑的地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问题上,中国建筑师仍然需要更多的努力。本论文选取丽江纳西族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以传统城镇的空间营造和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特色作为研究的两大重点,引入建构学等概念展开讨论,一方面着眼于探索可以被现代建筑所传承的本土材料及其工艺和城市空间、建筑造型等处理手法,一方面试图挖掘传统纳西族民居建筑中可以为现代地域建筑所借鉴的特点。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绪论对本论文的选题,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作了简要的说明;第一章概括简要的介绍了丽江纳西族民居存属的背景——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生活、民风民俗、宗教信仰以及民居的发展简史;第二章主要针对纳西族场所与空间构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其中对现代城市空间设计的启示;第叁章主要对纳西族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的艺术特色等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就民居的材料建构艺术作了讨论,包括材料的砌筑工艺、表现方式等传统,并就其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现实意义进行了简要阐述.第五章通过对现代地域建筑概念的重新思考和对地域建筑先驱作品的回顾,讨论了现代地域创作中的新思路,对当代中国建筑师在这一问题上的代表性作品进行了分析,并以丽江民居为例,提出了作者在这一问题上的建议。最后总结全文并对未来提出了展望。深入研究丽江纳西族传统民居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所投射出来的民间建筑艺术、建筑文化,传统材料及其工艺,城镇空间的布局,空间模式等等,在科技口新月异、文化交流趋同国际化的今天,是极难得的宝贵财富。

李天智[3]2013年在《云南传统民居木构架系列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民居形态各构成部分的技术核心,云南传统民居木构架体系表现出强烈的地域特征,所谓“出于斯长于斯”,与云南各地的地域环境融为一体,成为地理名片。云南传统民居木构架不仅代表着地方传统建筑体系的智慧和技艺,也是云南地方传统文化的一种物质化反映。本论文以当前时空背景下云南城镇和乡村住屋更新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结构、材料和技术变革等现状为现实出发点,在对既有材料和文献的收集、归纳、翻译、分类比较和相关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试图以类型学、拓扑学的视角对云南传统民居木构架的主要类型、历史演进、建构逻辑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解;通过对构架、地区、民族叁元化系统比较,找出传统民居木构架中的恒量(共性),并分析各种变量(差异)产生的根据(成因)。重点针对一些具有地区和民族代表性的传统民居木构架进行系统分类和解析,通过对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民居木构架的多元性(Diversity)、多发性(Multiplicity)等特点以及传统民居木构架的营造匠意的剖析,探讨云南传统民居木构架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技术几个因素的关系,从比较中发现不同木构架类型中存在的连续性和差异性,总结出传统民居木构架的地方性模式语言,一方面加深对传统民居木构架体系的系统归纳与再认识,另一方面也希望所总结出的传统民居木构架对“新民居”、新地域主义(Neo-regionalism)创作给予借鉴和启发,进而对传统民居的保护、传承发挥一定的作用,将地域建筑的遗传因子、传统建筑语言延续下来。云南传统民居木构架类型分化是“原型”(Archetype)生成“变型”(Variant)的过程。立足于类型学的分析方法,按照结构和空间特征,将这些木构架划分到:干栏式木构架、井干式木构架、密梁式平顶木构架、汉式合院民居木构架等四个范畴,寻找同一性和差异性;运用拓扑变化原理,探讨时空维度下木构架衍化的连续性。干栏式木构架体系具有调节微气候的建构智慧,表现出地域分化下的影响,架空形式、接地方式、技术选择等的变化,以及与其他构架体系的混合同样演变出不同类型。井干式木构架体系作为古氐羌民族广泛使用的民居形式,在复杂的作用因素下,按用材、构成形式和与山地结合等分类分析,整理归纳该构架体系对云南本土多元化的适应性特征。密梁式平顶木构架被归为两类,滇中和滇南的彝族、哈尼族的“土掌房”和“蘑菇房”是云南干热地区的适应机制;而滇西北藏族土库房的密梁式平顶构架则是干冷地区的另一种反应。通过比较,总结出构架体系对气候地理等客观因素的适应模式。各地的汉式合院民居木构架具有诸多共同的“原型”特征,论文以滇中、滇西、滇南、滇东北四个地区为坐标,分别阐述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的木构架原型及演化特征,试图比较得出表象下的隐形逻辑。论文最后对传统民居在择地、择向、择时、备料、尺度等建筑活动中遵循的思维范式进行总结,并从符号学转译的角度剖析构架体系内在表达的特定地理条件和文化观念。本论文将对时下及未来的民间技艺传承和保护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保持云南民居文化的多样性的价值和当代地域建筑创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

汤鲜[4]2009年在《丽江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地域主义及其批判》文中提出丽江具有丰富、独特自然资源,同时又具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丽江地区有以纳西族为主的,包括傈僳、彝、普米、苗、藏、壮、回等十多个名族。各个名族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形成了丽江地区极其浓厚又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的开发,丽江的发展一直深受着人们的青睐和关注,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和思索。论文则是对丽江当代建筑创作的思考。丽江城市的发展和我国其他城市一样,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全球化的冲击,建筑创作受到了国际式现代风格的影响,但是,由于其极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强烈的保护意识,丽江的建筑创作又受到其传统文化的束缚,出现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本论文从批判的地域主义的理论思想出发,以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为研究背景、以这一时期内丽江的建筑创作为研究对象。在深入仔细的研究丽江的地域性特征和对批判的地域主义及相关理论和实践学习和梳理的基础上,对丽江近30年的当代建筑进行收集、筛选、整理。并以时间为线索,以丽江城市发展的重要事件为分割点,将这一历史进程分为叁个不同的时期——质朴探索时期、外皮彰显时期和严格统一时期,分别从建筑创作的角度进行评述,探索其建筑创作中的地域主义思想并进行批判,总结出各个时期当代建筑创作中地域主义思想的不同特征和表现方式,并形成一条较为清晰的丽江当代建筑创作之路,最后提出建筑创作的构想,为丽江当代建筑创作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些有借鉴意义的研究成果。

张剑辉[5]2005年在《“此时、此地、此情”》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当今,中国建筑发展面临着包含生态、文化、人性化在内的重重危机。树立新时期的现代地域建筑理念,是我们如今亟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以滇西北聚落民居为主体研究背景,架构了“此时、此地、此情”的现代地域建筑原型结构,从自然、文化、人情化这叁来探寻现代地域建筑之创作本源;并以此揭示本土建筑创作的基本原则与营造精神。论文先从对滇西北聚落民居的整体环境入手,剖析滇西北各族民居聚落的逐级递进的地理生态背景和同构对应的文化圈层系统,及概括了与自然、人文环境对位呼应的滇西北聚落民居样态总体特征。随后,论文分别以自然(地)、文化(时)、人情化(情)建筑原型结构的叁大调适基因作用为研究切入点,对滇西北地区的聚落民居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通过对滇西北地区聚落民居自然、文化、人情化这叁方面建筑调适基因的系统梳理,构建了地域建筑生命原型的衍生机制,总结出其对现代地域建筑创作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对现代地域建筑创作的思路作进一步的思考。本文有如下几点特征:1、深入滇西北地区取得第一手的调研资料。2、通过对滇西北传统聚落民居地域营造精神的追溯,在实际可操作性上对现代地域建筑进行一定的探讨和思考。3、建构了“此时、此地、此情”的现代地域建筑原型理论框架体系。全文共约118,860字,图约300余幅。

向业容[6]2008年在《干栏式苗族民居的研究及其现代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曾经席卷世界的现代建筑,由于它的审美取向并没有根植到地方和民族文化环境中,一旦泛滥出现以后,就会导致建筑形象的千篇一律,使城市丧失本土特色和个性。建筑师们已经看到了这点,于是希望从传统建筑中汲取新的养分,为城市焕发新的生命力。干栏式建筑的一种——苗族半边楼是一种古老的居住形式,至今仍然广泛存在于我国西南山区,其中以黔东南最具特色。它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形象,同时也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虽历经发展与演变,却不曾消失,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一种世代相传的传统建筑形制,其结合地形、节约用地、适应气候条件、节约能源、运用地方材料以及注重环境生态等各方面都体现出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本文以干栏式苗族民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对苗族民居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首先从历史考证的角度分析干栏式建筑的起源与演变,进而从苗族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重点归纳出苗族的民族性格及其审美心理;接着对苗族的居住文化,包括民居文化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风俗习惯、审美心理、文化交流等诸多关系进行分析;然后重点分析了苗族民居聚落和建筑艺术,并在其基础上总结出对现代的启示;最后,文化的传承性决定了在展望干栏式苗族传统民居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其的保护,也只有在妥善保护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借鉴和发展,并通过对苗族传统民居这种传统的地域建筑的研究,总结出对现代新型地域建筑创作有益的启示。

罗洁[7]2015年在《丽江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城市充斥着“无国界建筑”、建筑创作风格繁杂、建筑地域文化缺失。1999年6月23日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一致通过了由吴良镛教授起草的《北京宪章》。其中提出,“建筑是地区的建筑”、“建筑学是地区的产物,建筑形式的意义来源于地方文脉并解释着地方文脉”、“现代建筑的地区化,乡土建筑的现代化,殊途同归推动世界和地区的进步与丰富多彩”等。然而,我国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的理论与实践还充满了不成熟,很多地区还停留在“像什么是什么”、“为形而形”的“表象”型地域性建筑创作阶段。所以,加强我国城市和建筑地域性建设成为了必然趋势。丽江市以大研古镇和束河古城为依托,建立新城,形成新老城区并置、互补的城市格局。大研和束河古城是我国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充满了纳西文化特色,民俗风情浓厚,新城的当代建筑也充满了纳西族特色。整个城市以古镇旅游为主导带动了地区发展,文化底蕴浓厚,民风淳朴,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色,成为我国宜居城市之一。因此,本文以丽江世星文旅·古城东方一期方案设计为例,从地域性建筑本质出发,对丽江当代的地域性建筑创作的手法进行分析,希望寻找到一套对今后地域性建筑创作有用的方法。文章主要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内容、框架和方法等;第二部分对国内地域性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其阶段进行了梳理,并着重分析了影响我国地域性建筑发展的因素及我国地域性建筑创作的方法和措施;第叁部分对丽江的自然环境、纳西族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进行简要的介绍,并着重从大研古城聚落选址、聚落结构和建筑单体构成叁大方面对丽江纳西族民居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从丽江城市的发展和纳西民居对现代建筑的启示来探讨丽江地域性建筑创作的阶段及特点和出现的问题,最后着重分析丽江当地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具体方法和措施;第五部分以丽江世星文旅·古城东方一期设计为例对丽江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进行分析;第六部分为结语。

刘晶晶[8]2008年在《云南“一颗印”民居的演变与发展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在云南的众多类型的地方民居中,“一颗印”民居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演变与发展的过程既是云南本土文化与汉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云南本土建筑技术逐步走向成熟,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民居建筑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和不断选择、更新、发展的过程。以往对云南“一颗印”民居的研究虽多,但只是单一的对其进行空间形态的论述,缺乏一个纵向与横向的系统比较。因此,本论文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一颗印”民居形成发展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并对其影响因素诸如地形条件因素、气候环境因素、建筑材料因素、经济形态因素、社会生活因素以及文化因素等进行分析,着重讨论“一颗印”民居发展的过程及其演变特点,比较“一颗印”民居演变前后的建筑空间形态差异,以及它和其他合院式民居形态之间的差异,从而了解它的自身特点,展现了“一颗印”民居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并讨论“一颗印”民居现存的困境与出路和对现代住宅设计的启示和意义。这对于云南地区的民居和村寨建设,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讨论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界定了主要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论题研究的整体框架:重点分析了“一颗印”民居的演变过程,并较为深入、具体地分析了“一颗印”民居发展涉及的影响因素,包括本土影响因素、外来文化因素的作用,从而了解到“一颗印”民居本身并不是几种材料简单构成的居住空间,它反映出人与社会和自然的方方面面,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一颗印”民居演变过程中的建筑空间形态进行对比分析,包括空间形式、空间观念、空间结构叁个方面,“一颗印”的演变是对地形、气候、生活习俗、建造工艺、家庭经济等的适应;将“一颗印”民居与其它合院式民居横向比较,从而更清晰的了解“一颗印”民居的特点;最后根据前面的相关分析,结合“一颗印”民居存在的现实矛盾,论述了“一颗印”民居在今后的存在意义,并探讨在现代新农村建设中对“一颗印”民居继承与更新的一些思路,以及他它对现代建筑的启发。

解婧雅[9]2014年在《纳西建筑木构架与土坯营造作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选取丽江古城及其周边村落范围内现存的纳西族传统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以纳西建筑中的木构架体系和墙体砌筑材料土坯的营造作法为研究的两大重点,并深入到两者的结合研究为更全面完整的认识纳西建筑提供参考。通过多次实地进入丽江及其周边地区观察调研、实地测绘、收集资料的研究方法,着眼于探索对纳西建筑木构架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探究以土坯为代表的建筑原生材料的传统营造技艺及其在现代地域建筑营造中的实践应用。论文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在此章节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作了简要的说明。第二章从院落、建筑、装饰叁个方面对丽江纳西建筑的艺术特点进行简要的概述,从整体上认识纳西建筑。进而深入到纳西建筑的构成要素木和土,对二者简要的梳理,对后面研究的深化做一定的铺垫。第叁章深入研究到纳西建筑木构架。从纳西建筑的发展历史入手,分析纳西建筑木构架的类别,并以其中较为常见的骑厦楼为例对其中各部分构架形式、构件组成、尺度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七种木构架形式进行组合分析,总结归纳其中的规律性和灵活性特点。第四章研究纳西建筑中的土坯墙体材料的应用,从土坯材料的制作、墙体砌筑方式、审美艺术方面进行研究,列举土坯墙在纳西建筑以及其他民居中的应用情况;利用类比法将纳西建筑墙面与其他民居墙面进行对比性研究。第五章研究的重点是木构架与土坯的结合。两者的关系不仅体现在建筑形式和立面风格上,更多的还表现在连接的构造节点中。此外,根据本地区地震多发的缘故,探讨纳西建筑在结构与墙体中的抗震设计,并对纳西建筑的营造过程进行记述。第六章是介绍现代地域建筑营造的探索。就传统民居建筑在当今社会生活的挑战,提出营造原则与相应的改进策略,应用在丽江古城管理中心项目中。

李静[10]2011年在《安化民居建筑符号再生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安化民居建筑具有安化独特的山区地域风格和不拘一格的符号形态,凝聚着安化居民长期积累下来的生活习俗、民族性格和文化意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安化民居的建筑布局和设计方式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作为文化载体的功能正在逐步丧失。本人经过多年的实地调研,发现安化民居建筑类型自由多样,那么如何从中提取有价值的建筑符号进行再生设计?如何综合运用安化民居建筑符号各要素特征进行再生设计?为适应安化居民生产、生活、交流、休闲等多方面的需求,如何选取最佳的再生设计方法?以上这些是必须认真面对并加以审视的新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其目的是将传统民居建筑符号与现代民居建筑的形式、功能和建造技术进行有机融合,使传统民居建筑符号在功能和形态上获得“新生”。在对安化民居建筑的基本类型、民居建筑符号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明清以来安化民居建筑的发展概况、民居建筑符号的设计现状和问题,对安化与南方其他山地民居建筑符号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国内外民居建筑的优秀设计理念,提出安化民居建筑符号再生设计的原则、目标、表达方式、组织程序、政策建议及其再生设计方法。本文还列举了安化四个代表性的民居建筑设计实例,为安化民居建筑符号的再生设计提供参考。综上所述,本文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对安化民居建筑符号的构成要素、再生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对规范和引导安化现代民居建筑符号的再生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主要创新点体现在:(1)对安化民居建筑的基本类型、民居建筑符号的构成要素及其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细化研究;(2)从建筑符号学角度挖掘安化民居建筑符号的本质内涵,寻找安化传统民居建筑符号与现代民居建筑设计的结合点;(3)综合运用建筑符号学、建筑类型学、人居环境学等相关理论,针对安化民居建筑符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再生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 地域建筑研究——纳西族传统民居的现代启示[D]. 许涛. 重庆大学. 2003

[2]. 丽江传统民居营造艺术及其现代启示[D]. 葛少恩. 大连理工大学. 2007

[3]. 云南传统民居木构架系列比较研究[D]. 李天智. 昆明理工大学. 2013

[4]. 丽江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地域主义及其批判[D]. 汤鲜. 昆明理工大学. 2009

[5]. “此时、此地、此情”[D]. 张剑辉. 东南大学. 2005

[6]. 干栏式苗族民居的研究及其现代启示[D]. 向业容. 西南交通大学. 2008

[7]. 丽江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研究[D]. 罗洁. 浙江大学. 2015

[8]. 云南“一颗印”民居的演变与发展探析[D]. 刘晶晶. 昆明理工大学. 2008

[9]. 纳西建筑木构架与土坯营造作法研究[D]. 解婧雅. 北方工业大学. 2014

[10]. 安化民居建筑符号再生设计研究[D]. 李静. 湖南工业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  ;  ;  

地域建筑研究——纳西族传统民居的现代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