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信息化教育教学策略论文_黄宝忠

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信息化教育教学策略论文_黄宝忠

黄宝忠 广西德保县职业技术学校 533700

摘 要:信息化是创造良好教学情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向导,一旦学生对某事有兴趣,心理上就会处在一种亢奋状态,进而有深层探究课程内容的心理动因。因此,信息化历史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借助多媒体等资源创设栩栩如生的教学情境,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突出学习活动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强调学习过程与个人的亲历,重视学生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制作适合学生不同水平的信息化教学课件,发挥多媒体的模拟动画作用,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画面,使学生从直观性的画面中获得美感的教育。

关键词:信息化软件应用 信息化表现手法 信息化应用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手段日趋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问世为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提供物质技术条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以现代信息化教育资源作为依托,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实验性和示范性作用。职业技术学校历史课的信息化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栩栩如生的教学情境,以实现在单位时间内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之外,还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强调学习过程与个人的亲历,重视学生在课程探究与学习过程中的的感悟。

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制作出适合学生不同水平的教学课件,发挥多媒体的模拟动画作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真实画面,使学生从直观性的画面中获得美感的教育。

一、多媒体信息化教学软件的应用

职业技术学校信息化教学离不开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制作一个课件,需要图像处理工具、版面设计工具、动画片制作工具等多种应用软件,进行更充分、更细致的艺术雕琢,这样加工出来的教学课件才能符合现代化课堂教学的要求,达到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当然,可见课件的制作水平有赖于教师个人的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这就意味着个人的软件应用能力必须不断地提高和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只有提高教师电脑及多媒体的应用水平,才有可能设计出符合教学内容、层次分明、思路清晰的教学课件。课件的制作涉及到多种不同科目知识的整合,必须注重课堂中知识传授的整体性、连续性,职业学校历史课件中的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素材、练习等三大部分必须在课件中体现出来。课堂教学内容是课件中的主体部分,其它相关素材则用来补充说明教学内容中缺失的内容,练习的设计则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组成部分。

课件制作的大体程序是:首先在台式电脑中运用各种应用软件如Powerpoint、Authorware、3D MAX等进行课件的初步制作,再将此作品放入网络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中,使之具有共享功能,这样就能使广大教师同行在网上看到自己所做课件,然后由本备课小组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将此信息反馈到指定的信箱中,最后重新改进、完善课件以使之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多媒体信息化教学课件的表现手法

职业技术学校多媒体信息化课件的制作涉及到各种不同知识的整合,由于各个科目的内容编排、知识结构等各有其特点,因此,我们在多媒体信息化的表现手法上就会有所不同,职业技术学校的历史课应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特点,选择最能贴近本课程的教学方式。

如历史课中,可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画面、线条、色彩的搭配以及景物的透视及比例等,使学生在直观性课件的展示中获得有关真、善、美的教育。

再如,我们讲到中国历史中有关秦朝文化的“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和“统一文字”等画面时,将历史上战国七雄的战车图片加以比较,指出了秦国车轨与轮距与其他六国的不同之处;讲到“统一货币”的时候,可以将战国时期六国使用钱币的形状进行比较,从而得知其中的差异。讲到“统一文字”时,可以通过“马”字七种不同的写法,指出了统一文字的必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通过种种的分析与比较,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完全可以实现从素材到数字信息的转化,借助于这些多媒体信息,我们就能够实现多媒体信息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一些传统的教学图片,如图片、展品等,完全可以通过电脑摄像处理后融入教学课件中,这样做既不浪费教室的空间也不浪费展示的时间,有效地利用所有的教学资源,在这样信息化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环境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这与我们推行的素质教育宗旨是完全相符合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动力,我们必须尽可能地找到课件与学生之间已有经验的结合点。通过练习与反馈,找到最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三、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水平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众多开发商争相开发出一些多媒体应用软件,如Director、Authorware等。在课件编制过程中,小组成员深切地感受到:一个优质课件的诞生,光靠某一个开发工具已不能满足要求,而必须依托多种工具的共同创作。一堂生动的教学演示课需要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精美课件,而一个堪称艺术品的课件能使课堂教学的演绎更加熠熠生辉。因此制作一个课件,需要图像处理工具、版面设计工具、动画片制作工具等多种应用软件的艺术雕琢,这样的成就出来的作品才能符合现代化的教学要求,创造出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当然,这就意味着个人的软件应用能力必须不断提高,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我校多媒体设计成员中,许多人具有较高的计算机软件应用水平,而缺乏历史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我国从事多媒体技术开发的软件公司也往往较重视计算机软件技能,而忽视历史画面及历史人物肖像的设计,他们设计出的产品学术含量较低,有的甚至违背历史事实以及事物发展的基本原则,使得我国的教学设计、网页制作、游戏软件设计、动漫设计等无法与国际水平接轨,大量的公司只能对国外产品进行来料加工。

笔者在经过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及相关专业进行的调查之后发现,80%以上的学校开设“网页制作”、“平面制作”、“二维动画制作”等课程,这些课程学生喜欢学,教师喜欢教,而且对就业很有帮助。随着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这类学生具备较高的软件技巧应用能力,却因为相关历史学知识的欠缺,开发设计出来的信息化多媒体作品不能令人满意。因而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历史信息化教学的从业者,除了要具备相关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并学会将历史知识融会贯通。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少的学校在计算机相关专业开设历史多媒体课件设计基础类课程。只有一些学校简单学一点“power poit”或“from page”之外,没有系统地学习相关的课件制作技术。

四、信息化教学的五大效果

1.采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我们在教秦朝文化的时候,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将秦陵兵马俑的一些细节进行动画设计,也可以借用《古今大战秦俑情》电影中的相关片段,用以再现和阐述秦朝的历史和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的放大功能,再现历史事物的本来面目。在一些历史文物中,肉眼的辨别度较小,我们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的特写功能,对一些历史文物的铭文进行放大,加深对文物年代及人物的了解。

3.利用多媒体的形象功能,再现当时的历史画面。我们在教世界史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历史战争的场面,重复当年的战况,让学生投入到当年历史的角色中,重温和感知历史。

4.利用多媒体“变换时空”的作用,提高历史的教学效果。如讲到唐朝文化的时候,对古诗词进行分析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模拟功能,模拟当年的历史画面。如:《兵车行》中的“车辚辚,马潇潇,行人弓箭各在腰”的画面,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模拟这一场景。

5.利用多媒体可以促进课堂上师生双方的交流。在历史教学中,师生之间要进行信息交流,教师想通过课堂检测,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多媒体技术能弥补以往传统教学的不足,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可以实现师生双方即时的交流与讨论,准确把握课堂教学动向,给师生双方的课堂交流提供了无限的空间,这样的双向交流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潘启富 汪军 王兴辉《计算机及网络应用基础》.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2]钟志贤 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构建与实践例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3]周玉芬 刘跃明 网络环境下基于资源利用的自主探究学习行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1)。

论文作者:黄宝忠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5月总第15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7

标签:;  ;  ;  ;  ;  ;  ;  ;  

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信息化教育教学策略论文_黄宝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