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论文_申瑛

申瑛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该病病人40例进行研究,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的护理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医护人员信任度明显高于干预组,干预组的住院时间(21.7±4.3)d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3.2±1.9)d。结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提供循证护理能够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循证护理;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效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在临床多年的医疗实践中发现,其属于患者自身免疫性病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会对患者全身的循环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包含皮肤系统、消化系统、各内脏器官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1],临床常见该病患者出现全身骨关节疼痛、身体出现红斑、血液系统出现异常等症状,临床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期限较其他疾病而言更长久,且完全治愈的概率较低,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常面临反复发作的状态,因此提高患者临床生活质量是医护人员极力解决的问题之一[2]。基于此,我院开展循证护理在本病患者中的应用,希望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生活质量。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0例进行本次研究工作,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患有本病症,本次研究排除其他系统性疾病患者、非自愿参与研究患者,将所有患者按接受的护理办法均分两组,其中接受我院常规护理办法的设为常规组,其中有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分布在18到54岁,平均年龄为(34.8±4.9)岁;接受我院循证护理办法的设为干预组,组内有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分布在19到60岁,平均年龄为(39.9±6.1)岁,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经严格比较,未见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办法

对20例常规组患者实施我院常规性护理,包括提供患者的入院咨询、用药管理、情绪管理和环境护理等,在前者采用的护理办法基础上,20例干预组患者加治循证护理干预,其护理办法如下:

(1)医护人员循证培训:在对干预组的患者进行入院护理前,我院组织医护人员就循证护理相关系统知识进行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方能上岗操作,医护人员需树立起患者为重心的护理理念,在护理工作中能够熟练的操作循证护理措施、全程贯彻循证护理观念;

(2)入院管理:医护人员对20例干预组患者的入院基本资料仔细研读后,根据不同的患者病情提供相应的循证护理办法,并制定适合患者自身病情所需的循证护理方案;

(3)心理干预:系统性红斑狼疮容易复发也对患者的面容造成一定的损害,容易引起患者的悲观、消极情绪,而且全身免疫系统受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影响,免疫功能产生了很大的缺陷,较正常人而言更加容易发生细菌感染,所以医护人员在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措施的同时,也要注意与患者交流过程中的细菌携带问题,避免因医源性感染引发患者发生免疫系统感染疾病;

(4)患者指导:指导患者就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帮助患者认识到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病毒性感染有着密切的联系,医护人员在帮助患者积极护理的同时,也要控制狼疮的发展,减少患者对于激素药物的依赖;

(5)并发症控制:医护人员要密切观测患者的病情发展和细菌感染情况,如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发生了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在积极采取救治护理措施的同时上报负责医师。

1.3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采用我院统一制定的调查问卷对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舒适度、医护人员信任度和住院时间进行相关统计,并作出比较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应用 SPSS l9.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相关信息统计

对两组患者提供系统性的护理后,采用我院统一制定的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相关信息进行统计,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探讨

临床多年的医疗文献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结缔组织病症,它会给患病患者带来严重的生活影响,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常在患者面部皮肤显现红斑,全身免疫系统的缺陷性问题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注意细菌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障碍,影响患者心理情绪[3],临床上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治疗时,多年来都是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常规护理办法只是对患者的皮肤护理、用药管理、入院咨询等方面提供医护人员的护理帮助,并不能对不同患者针对性的满足护理需求,而循证护理办法是在对医护人员进系统一的循证护理培训基础上,针对不同病情发展的患者提供针对的护理措施,为患者制定较常规护理而言更加体贴、优越的护理方案,充分尊重患者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个人意愿,贴近患者的治疗需求,增加患者在护理措施中的参与意识,帮助患者提高了护理依从性[4]。

循证护理办法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医疗理念更新换代而产生的新时代护理理念产物,其主要是运用患者立场在护理工作中得以实践,目的在于提高临床护理医务的管理质量,增加患者护理体验度,降低临床护理成本。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办法中开创了新的护理天地,通过对不同患者提供不同的护理措施,满足患者临床护理主观需求,循证护理在临床的护理实践中得到了充足的支持[5]。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坚持以患者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人性化护理为核心护理观念,提出了临床循证护理模式,循证护理模式核心思想强调的是:在循证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树立起配合治疗的良好心态,鼓励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自主、自发参与治疗和护理,就不懂的治疗和护理相关问题主动跟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增加患者自身对临床治疗方案和临床护理办法的实地认知[6],提高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循证护理模式不仅能够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提供较常规护理办法更有效、优越的护理服务,还可以推动临床护理模式的革新,将人文关怀的理念完全的贯彻到日常护理工作中去,开创临床护理的新方法,而且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循证护理模式可以贯彻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全程护理中,医护人员能够较大程度的满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临床护理中的特殊要求,比如脸部红斑护理、病毒感染护理等,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提供更加可靠、贴心、舒适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现代医学护理领域属于新型的人本化护理模式,是推动临床护理系统化、人文化、体贴化的重要办法,随着我国护理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发展,循证护理一定能够在临床护理中得到充足的发展和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护理措施,也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患者临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玉峰,王雪.循证护理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住院期间的应用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6):907-909.

[2]张梦云,贾艾敏,杜华英,等.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中效果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3):426-427.

[3]刘玉峰,王雪.循证护理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住院期间的应用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6):907-909.

[4]冷玲丽,张文艳,黄玉兰.循证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疗效、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7,23(4):126-127.

[5]邓虔玉,许玉燕,王梦雅,等.综合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6):160-161.

[6]王琼才,丁海铭,李凤.双重滤过血浆净化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3):30-31.

论文作者:申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论文_申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