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名著论文_崔春娟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名著论文_崔春娟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铁南小学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1-098-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所以语文主题学习课将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海量阅读,广泛涉猎,将有限的课堂时间最大限度的还给学生自主阅读。

多读名著可以使人变得滔滔不绝,才思敏捷,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丰富的知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鉴赏能力。阅读文学名著,不仅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教会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呢?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是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前提。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名著阅读产生了兴趣,就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变"我要读"为"我学会主动读"。花木需要整形,水流需要导引。当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之后,教师就应该把重点放在方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上,避免低效益的工程。读为说写之本。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良好的阅读方法才是品读名著的重要方式。如今大多数的学生都是一种浅阅读,即速读。顾名思义,就是用很快的速度去读书,但是却没有真正领悟到书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浅阅读是无法吸收和消化名著的,这就要求教师去教导学生们如何阅读、如何品味。这样才可以真正阅读名著,感受其中的精髓所在。

教学中我用课本做引线,引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我在讲解《少年闰土》时,顺势对学生说:"这篇课文选自鲁迅的《故乡》,要想知道鲁迅更多的故事,请大家阅读原著。"这样,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到名著面前,使他们对作品有一种向往和期待,读起来自然就有亲近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不是无意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人读《落花生》,仅理解为对花生的赞美,有人却由此悟出做人的道理;有人学《白杨》,仅认为是对一种高大挺拔的树木的描写,有人却能联想到默默奉献的边疆建设者。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言感受能力的不同。语感能力,是人的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志,是语文素质的核心。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教会学生如默读、朗读、浏览、赏析、圈点、摘录、批注、等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读、写、抄、评,让学生逐渐掌握阅读名著的门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之以法,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当学生习惯用某种正确的方法解读文本时,学生就拥有一把打开名著大门的钥匙,能够自由地进进出出,将里面的风景看个究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日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就是这个道理。读名著要有层次、有坡度、从浅入深地读,让学生沉浸在经典名著的语言环境中

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读书的心态。读名著,需要沉静的心态,需要一边读一边思考,需要玩味体会作品精妙的语言,深邃的思想,高尚的人格。我们还得让学生明白,读名著要细嚼慢咽,不能希望每天的阅读都一定有收获,欲速则不达。读名著需要字斟句酌,眉批旁注,赏阅玩味,最后才能消化吸收,这样的阅读才会让读者拥有获得知识的乐趣和得到精神世界的陶冶。这样慢慢引导,学生逐步进入作品的境界,与高尚的人格对话,与作家的心灵对话,完整读完一部名著后,学生阅读名著的意志力,自然会培养起来。

我的做法是每周抽出一节语文课,固定作为阅读课,要求学生把名著书籍带到课堂上,进行当堂阅读,一开始,有些学生不带书来,有些学生带来了,在堂上也不认真看,经过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引导,经过一段时间,我班的学生都养成了阅读课把名著书籍带到课堂上,并能安静认真的进行阅读。经过培训,学生养成了喜欢阅读名著的良好习惯,相信,这个习惯会伴随他们走过学生时代,以致他们以后的人生,使他们的一生受益无穷。

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有效地动笔读,引导学生在名著阅读中养成自觉做摘录,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摘记可以让浮光掠影的海量阅读落实在笔端,将优美的语言文字沉淀在学生的脑海中,积累好词佳句,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如《西游记》中的"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见鞍思骏马,滴水想亲人",所以"读"要与"写"相结合,要采百书精华酿语文素养之蜜,要读出实实在在的效果。总之,要让学生在阅读时做到手到、眼到、心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我们要借开展班级名著阅读的良好契机,开展读书活动,如名著知识竞赛,我在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时曾举行过两次比赛,题目以选择题为主,出题范围尽量涵盖全书内容,学生都很配合,课余认真阅读原著,比赛时积极答题,热情高涨,不少学生过后都表示,希望以后再举行这样的比赛,他们一定会更加认真的阅读原著,准备得更充分,由此可见,这样的竞赛活动由于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受学生的欢迎,我们还可以组织演讲会、辩论会、读书交流会等,让学生愿意读书,喜欢读书,为读书所迷,让读书成为学生不能割舍的情怀,让书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必须品,让读书成为他们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南宋朱熹)课外名著浩如烟海。引导学生阅读名著也应讲究方法,应让学生触类旁通,"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从而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著名作家金波说过--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做好孩子"阅读名著的点灯人",让孩子的诗意童年从阅读名著中飘香!

论文作者:崔春娟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5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名著论文_崔春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