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镜像——从《麦河》看关仁山对乡村生活的打量论文_朱瑞

生活的镜像——从《麦河》看关仁山对乡村生活的打量论文_朱瑞

【摘要】:在中国的作家之中,关仁山直面现实之中农村的问题,以文学叙事的方式构建了一个宏大的神话架构----《麦河》,让我们通过乡村生活的镜像,重申了人类最基本的生命情感。本文笔者结合相关资料研究,首先简单的阐述了小说《麦河》的整体情节,然后针对故事之中作者塑造的人物进行分析,从不同的人物形象和命运等来揭示“生活的镜像”。

【关键词】:关仁山;民族文化探寻;乡村生活;历史文化

一、引言:

关仁山是当下文坛最富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在2010年,他的长篇小说《麦河》在中国文坛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作者关仁山成为创作力最为旺盛的作家,他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把目光投注在变革之中的乡村现实,借助深刻的历史理性对照中国乡村现代转型的生活现实,用深沉的文字描写了变革之中乡民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人性的迷失以及伦理的霉斑,真正的展示了作者作为时代鼓手的性质。小说《麦河》将当代环境问题与政策相结合,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初的土地问题做了纵深式的追述,从而引发作家对于土地问题、农民问题、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等方面的思考。

二、关于小说《麦河》之中的生活镜像

(一)关于小说《麦河》之中人们对于土地的热爱之情

小说的作者关仁山,故乡在唐山,其中在冀东平原有一条大河,也就是滦河,属于唐山最大的过境河流。她从草原而来,蜿蜒流淌,河流两岸盛产麦子,人们称之为“麦河”,它无私的哺育着两岸的人们,最终汇入渤海。小树《麦河》就是以现实生活之中的“麦河”为主题,详细的讲述了作者对于乡村生活的观察以及思考。对于冀东大地上的人们而言,麦子就是人们生活的图腾,有了麦河,有了两岸的滚滚麦浪,就有了冀东人们繁荣昌盛的生活。在小说《麦河》之中,麦子被用作是辟邪之物。其中,在小说之中曾多次写到麦子,例如,人死后,要在坟头上铺上麦子;白立国为了帮助韩腰子驱除病魔,利用麦穗破秽符;虎子的嘴里经常都可以见到叼着麦子等。另外,在小说之中,麦河不仅仅滋养着人们的生活,而且还诞生了地域文化。其中小说之中作者多次提到了乐亭大鼓,它属于翼东民间艺术“三枝花”之一。关于乐亭大鼓在小说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白立国配合着手中的梨花板,边打边唱到“摸一摸我的天,亲一亲我的地、、、、、、”,分析这些歌词,带着亲切、绵柔之感,尤其是歌词之中的“摸”和“亲”二字,蕴含着乡村凡夫俗子的真善美,让人有种切身之感,并且唱腔自然,浑厚,带着一种淳朴、深情的韵味儿,温暖了麦河两岸的人们。其中,在小说之中,作者还描述了麦河两岸人们对于土地的崇拜之情。小说里的乡间土地庙被人们尊称为“连安地神”,他具有非凡的神力,掌管着很多事情。例如,人们的婚丧嫁娶、生儿育女等,还有农事上的庄稼生产、天气旱涝等。小说之中描述了一些关于连安地神的传说,其中有的传说讲述了连安地神手中具有非凡魔力的“麦穗”,能够呼风唤雨。这一点上充分体现了这些传说带着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二)关于小说《麦河》之中人们的形象塑造

在小说之中,“瞎三”也就是白立国,他是一位乐亭大鼓艺人,他是整个故事的叙述人物。他自小因病导致双目失明,但是他心地善良,同情弱者,不仅具有指挥,同时具有正义感。他后来学习了乐亭大鼓,并且也对人算命。小说之中曾写过他讲的一段话“我们谁都不能离开土地啊”这一点表现他对于土地深厚的热爱之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小说之中,白立国不仅代表着民间文化,同时也代表着民间道德文化。另外,在白立国的身边还有一个百岁老鹰虎子。故事之中,它是一只神鹰,经过蜕变之后,能够同主人进行沟通交流。作者在描写百岁神鹰虎子的时候,运用了一种神话色彩,它具有特异的功能,能够预知未来,因此它在故事中扮演着白立国的“眼线”,并且帮助白立国讲述这整个故事。在故事发展到最后的时候,百岁神鹰虎子终于死里逃生回到了鹦鹉村。这一点作者给人们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百岁神鹰虎子费尽力气也要回到自己的土地上,那么人呢?这个问题表达了作者对于土地深沉的热爱。

另外,在小说之中作者描写白立国可以同鬼混对话,具有神奇的魔幻色彩,带着浓厚的地域风俗。在小说之中有这样一个传说,说是一些身前有功德的人在死后,人们利用死者身上的血和泥,并且塑成死者的塑像,随后烧制好放立在死者坟前。而在夜间时候,白立国就能够在鹦鹉村的坟场里同死去人们的鬼混进行对话。小说中,白立国失明了,但是他却在村外的坟场同枣杠子以及狗儿爷等进行对话。通过鬼魂的对话,我们详细的清晰了曹家几代人同土地之间的关系以及命运,同时小说也借助于鬼魂对话来回顾了历史。例如,当张兰池霸占了曹老大所开垦的荒地之后,狗儿爷是如何进行斗地主的斗争等。小说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来回转换,并且逐渐形成一条暗线,让我们在了解土地的历史发展的同时,真实的感受到了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命运以及感情。总之,小说之中的白立国寄托着作者关仁山的一种悲悯情怀,属于一个理想人物。尽管如此,这个形象确是作者对于人性现实的深刻观照。关仁山对于农村问题的关注不仅涉及自然环境中的土地问题,还包括农民的精神问题。《麦河》中的关仁山设置了根植于土地、固守传统的老一代农民守望者,向往财富、大胆冒险的新一代农民改革者,以及背叛乡村、寄居城市的新一代农民逃离者,从3类人物的心理变迁和命运沉可以浮窥见农民精神所遭受的生态危机。?

除了上文中描述的桃儿、白立国以及曹双羊等人物之外,故事里还有韩腰子、刘风桐、陈氏三兄弟以及郭富九等人物,这些人物同样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其中曹双羊从为了财富打拼天下的传统农民,蜕变为一个为了乡民、创造大业的现代农民。曹双羊这一人物形象无疑是一位独具思想艺术个性的新农民形象,他来源于农村改革中的真实人物,他又高于生活,成为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他们都是土地上的精灵,他们的故事也同样曲折生动。总之,《麦河》就是一曲关于农民和土地之间的歌谣,这里面有着翼东儿女的悲欢离合,也有着翼东儿女的爱恨情仇。土地是物质的,同时它又是带着精神的,能够给予生活在它上面的人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小结】:

综上所述,《麦河》道出了作者对于土地的热爱以及眷念之情。有人说,现实精神就是土地精神。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论人们的生活如何改变,时代如何变换,只要人类灵魂深处关于土地的热爱不变,那么土地不朽,人的精神世界就会不朽!

参考文献

[1]谢有顺, 刘秀丽. 土地对人心的养育——读关仁山的《麦河》[J]. 南方文坛, 2011(4):107-111.

[2]李彩霞. 从《麦河》看关仁山强烈的生态意识[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93-95.

[3]蒋景明. 生命的蜕变——关仁山《麦河》之“生命的黑洞”[J]. 时代报告:学术版, 2015(6):221-221.

[4]于敏. 论《麦河》对历史文化困境和突围精神的生动演绎[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1期):139-141.

[5]尹文雯. 中国农村叙事的一大收获——评关仁山的《麦河》[J]. 文艺评论, 2014(1):105-107.

李美. 带着沉重枷锁的突围[D].

[6]胡颖峰, 王俊[日韦]. 生态批评视野中的中国乡村人地关系思考——以赵本夫《无土时代》和关仁山《麦河》为例[J]. 农业考古, 2011(6):413-416.

论文作者:朱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  ;  ;  ;  ;  ;  ;  ;  

生活的镜像——从《麦河》看关仁山对乡村生活的打量论文_朱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