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力与基础学习力的概念与要素构成_学习动机论文

论学习力与基础学习力的概念与要素构成_学习动机论文

论学力、基础学力的概念与要素构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力论文,要素论文,概念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力问题是现代教学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学力,广义地说,就是人们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这里所说的“学习”,范围十分广泛,它不仅包括书本知识的学习,也包括实践领域中的一切学习。但是,我们在教学论意义上所研究的学力问题,一般是指狭义的学生的学力问题。因此,狭义的学力,一般是指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特别是系统的各科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进行后续学习的学习基础。

学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在不同时期,人们常赋予它不同的含义。例如,近代产业革命需要知识水平和科学素质较高的新一代,于是读、写、算和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就成了那个时代学力的基本内容。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则要求年轻一代须具有更高的创造力、应变力和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这样,创造力和计算机的运用能力等又成为当代学力的基本内容。此外,学力动态发展的一面还表现在,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学力阶段或不同的学习目标下,其学力发展水平与内容也是不同的。

然而,动态发展仅是学力的一方面属性,是从其具体内容和发展水平的变化中表现出来的。除此以外,学力还有比较稳定的一面,即无论在什么时代或对什么发展阶段的人,学力的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是稳定的。这一认识自然引发了人们对另一个问题——即基础学力问题的研究兴趣。那么,什么是基础学力呢?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很多,观点和意见也不大一致。日本学者典型的意见有三种:[①]1.从发展阶段看,相对于后一个发展阶段的学力而言,在前一个发展阶段形成起来的“学力”,谓之“基础学力”。2.相对于各门学科所培养的学力,特指语言、数学方面的学力,谓之“基础学力”。也有人直接将读写算(3R)界说为“基础学力”。3.相对于各学科所培养的一般学力,特指构成这种一般学力的基础的知识、理解、技能,谓之“基础学力”。这样,对基础学力的理解就不限于狭隘的“三R”了,也包括了情感能力、技术能力在内的范围广泛的“基础学力”了。我国学者的研究表明[②],一个人的学力的形成和发展大致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1.自在学力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学前儿童启蒙学力发展的阶段,启蒙学力主要由体能要素、情意要素和智力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大都是以先天素质条件为前提的。2.自主学力阶段。这一阶段跨越小学至初中在内的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基础学力发展的主要阶段。基础学力主要由基础知识技能和基本学习能力构成,属学力的较低层次,凭借它学生的学习活动尚达不到独立自主和知识、技能迁移的程度。3.自为学力阶段。是在基础学力基础上形成较高层次的综合学力的阶段。综合学力主要由综合学习能力(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自学能力、特定功能的学习能力、自我评价的能力等)和知识技能构成。综合学力的形成,标志着学力体系的成熟。4.自由学力阶段。所谓自由学力,是以综合学力中主要相关部分为内容形成的一定的学力机制,这种机制达到了“随机应变”、“运用自如”的纯熟程度,是人们在创造发明活动和科学研究实践中从事学习活动的能力。

上述诸种观点,为我们全面理解、认识学力与基础学力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我们认为,所谓基础学力,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新知识所必需的基本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它主要包括基本的知识经验准备和基本的学习技能两个方面。在这里,基础学力所含的“基础”主要有两方面的意义:1.学生在新的学习情境中同化和获取新知识,以及不断进行后续学习的基础。2.其他各种学力如更高层次的综合学力及指向某一特定学科或知识领域的特殊学力形成的基础。在日常学习中,一些学生往往会对某些知识领域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进而形成这方面超乎寻常的学习能力,即特殊学力。实践表明,无论学生发展哪方面的特殊学力,都离不开一定的同化吸收新知识的一般性智慧技能,离不开一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读写算的基本知识准备,即离不开基础学力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础学力是学生各种特殊学力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他们在各个知识领域中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的基础。

在对基础学力的一般概念有了一个基本了解后,我们有必要对基础学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作进一步的分析,这对于我们从深层意义上认识和把握基础学力在教学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总体上来说,基础学力在教学中的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即从学的方面来看,它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如果形不成一定的基础学力,学生的学习活动将无法进行。从教的方面来看,它又是教师施教的基础,如果教师不能准确了解学生基础学力的状况,教师的教学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那么基础学力究竟由哪些要素构成呢?我们认为,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构成学生基础学力的基本要素主要是:

1.智力与智慧技能。智力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条件,是保证学生有效地认识客观事物的稳固心理特点的综合,它一般包括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传统的教学条件下,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也就是说,智商分数越高的儿童,一般学习成绩也就越好。而且他们将来能接受的教育水平也越高。学习成绩的测量与智力的测量两者的相关程度很高。其相关系数在小学阶段为0.6至0.7,在中学阶段为0.5至0.6,在大学阶段为0.4至0.5[③]。这表明,智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智力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数量。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具备一定的智力水平(即一般学生的平均智力水平),是学生从事正常学习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构成其基础学力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要素。

智慧技能又称智力技能,它是在掌握概念和以命题形式表达的规则的基础之上,将已知的概念和规则运用于与原先的学习情境相类似或完全不同的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简单说,所谓智慧技能,实际上就是学生运用原有知识经验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智慧技能是学生最基本的一种学习能力,它以概念和规则的有意义学习与运用为基本特征,代表和反映了学习活动中的一些最基本的过程。因而,它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学生基础学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从内部机制上看,智慧技能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具有两种作用机制,一是同化,一是迁移。这两种基本的学习形式是学生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重要手段。在这里,迁移一般又有两种类型。一种叫水平迁移,即原先学习的概念与规则在同原先学习情境相似的新情境中的运用。这种迁移是在同一学习水平上的迁移,迁移的结果并不产生新概念与新规则。另一种叫纵向迁移,主要指原先学习的概念与规则在同原先学习情境完全不同的新情境中的运用。这种迁移是在不同学习水平上的迁移,迁移的结果将产生新的概念与规则,因此这种迁移又被称为创造性解决问题。由此看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智慧技能,这对于增强学生的基础学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无疑都有积极的意义。

2.认知结构及其特征。学生的原有认识结构是影响他们的新学习或后续学习的重要因素,因而,在学生的基础学力中,认知结构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认知结构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结构是指学习者原有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的认知结构指学习者在学习某一学科或某一课题时,适合同化新知识的原有观念内容及其组织。当代认知理论,特别是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都特别强调认知结构在学生学习中的意义。这些理论认为,学生进行的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都是新知识同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发生实质的非人为联系的过程。因此,合理的认知结构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一股说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内容越丰富、组织越合理、知识状况越好,学生在面临新的学习情境时越能迅速提取有关的知识概念,使新旧知识间产生实质性联系,从而促进学习的广泛迁移,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的认知结构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这种学习者在认知结构的内容和组织方面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又被称为认知结构变量。学习者在面临新的学习任务时,能否将新材料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能否使之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观念经过积极的同化作用产生出新的意义,并在进一步的学习中进行广泛的迁移,主要取决于学生认知结构的特征。奥苏贝尔指出,在有意义学习中,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对新的学习、保持与迁移的影响,超过其他任何因素的影响。他认为,个人良好的认知结构一般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原有观念的抽象和概括水平。抽象概括水平较高的观念对于新的学习能提供最佳关系或固定点,因此,原有观念的抽象和概括水平越高,便越适合同化新知识。二是原有观念的稳定性。原有观念越是稳定,越有助于促进新的学习、保持与迁移。三是新旧观念的可辨别性。新旧观念之间的异同越是被辨析清楚,则越防止新旧知识之间的干扰,并且有助于知识的保持与迁移。

鉴于以上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深入钻研教材,注意教材的结构和呈现的序列,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以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清晰明确。这样,就能帮助学生迅速有效地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促进学习任务的完成。奥苏贝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advanced organizer)学说,在这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所谓“先行组织者”,实际上就是在正式的学习开始之前以学习者易懂的通俗语言呈现给学习者的一个引导性或背景性知识材料。先行组织者的主要作用是充当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奥苏贝尔认为,先行组织者最适宜于在两种情况下运用。一种情况是如果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缺少明确的可辨别性,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容易产生新旧知识意义上的混淆,那么教师在教学开始时就可以先给学生设计呈现一种对新旧知识异同进行比较的材料,以提高新旧知识间的可辨别性,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获得清晰、稳定和精确的新材料。另一种情况是,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如果其认知结构中缺乏适当的上位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教师就应该先为学生设计呈现一个概括与包容水平高于要学习的新材料的先行组织者。让学生先学习这一组织者,以便获得一个可以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使对新材料的学习得以顺利进行。奥苏贝尔的这一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已取得显著成效。适当地借鉴和运用这一理论于我们的日常教学中,特别是新知识学习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新的学习任务,而且可以不断改组、充实和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而不断加强学生的基础学力,提高教学水平。

3.学习动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过程是以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为基础的。学习的顺利进行不仅有赖于学习者良好的认知因素,同时也有赖于其良好的非认知因素,特别是非认知因素的核心——学习动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学生的基础学力不仅要包括智力、智慧技能与认知结构等认知方面的因素,也要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一居于核心位置的非认知因素。

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总是在一定的学习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表现为学习的需要、意向、态度、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指引方向,即激励学习者为一定的学习目标而不懈努力。(2)集中注意,即激励学习者排除一切干扰,集中注意完成学习任务。(3)增加活力,即通过唤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励其达到预期目的。学生的学习动机是非常复杂的,按照动机的性质,可以把动机分为正确的与错误的、高境界的与低境界的。根据动机持续作用时间的长短,又可分为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等等。一般说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所谓成就动机,是指个人愿意去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成就动机主要由三种内驱力构成,即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推进学生学习的一种强有力的内部因素,它是一种直接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是一种求知的欲望。实验证明,这种内驱力主要是从好奇心、探究倾向等心理因素中派生出来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知识及成功的学习经验,体验到满足求知欲的乐趣,就是对这种动机的最好奖励。因此,这种与认识兴趣紧密相联的内驱力在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动力价值。教师应尽可能激发和引导学生这方面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而不是让他们为赢得学业成就以外的各种奖励所左右,这也是教学的主要职责之一。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由人的基本需要——尊重和自我提高的需要派生出来的。这种内驱力与认知内驱力不一样,它并非直接指向学生任务本身,而是把一定成就看作赢得一定地位和自尊心的根源。这种动机属于外部动机,适当调动学生这方面的动机,如通过评“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及其他一些竞赛,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体验到荣誉感和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但如果过分强调这一动机的作用,则会适得其反,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正确认识。

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长者如父母、教师等的赞许和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和欲望。这种内驱力既不是直接指向学习任务,也不是为使自己提高,而只是为获得教师或家长的赞赏。研究发现,附属内驱力强的学生,一旦得到长者的肯定和表扬,学习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学习上取得良好成绩。反之,如果得不到及时鼓励,学习积极性就会下降。这种内驱力显然也是一种外部动力,它在儿童早期表现最为突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对这种动机加以引导。

由上可以看出,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基础学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构成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动机的状况可以看作衡量学生基础学力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提高学生的志向水平、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及增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新颖性等措施,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此来不断提高他们的基础学力水平。

4.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现代社会每个成员必须具备的一种学习能力,它是构成学生基础学力的层次较高的一个基本要素。在教学实践中,自学能力的逐步获得,标志着学生基础学力的不断增强,自学能力对于从整体上提升学习者的基础学力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生的自学能力既不是指一般的认知能力如感知能力或思维能力,也不是指学习某门特殊学科的特殊能力如数学学习能力或语文学习能力,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地总结自己学习活动的方式方法及规律,有效地组织利用影响自己学习活动的各种内外部因素,以成功地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综合学习能力,它一般包括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对自己认识过程本身的认识能力亦即原认知能力,对各种外部信息的鉴别和获取能力,以及对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调节能力等。实践表明,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在学生心理发展逐渐成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的基础上,在外部多种因素如教师、环境等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发展起来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自学能力显然会因成熟水平和自我意识水平的不同而显著不同。如在小学阶段,学生表现出的自学能力还非常有限,大部分只限于根据兴趣阅读一些课外读物,从中发展起一定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一些阅读技能。到了高中阶段,随着学生心理的成熟和自我意识的大幅度增强,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主动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对学习方法的调节能力也有一定的增长。这些都使高中学生的基础学力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对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后的继续学习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促进他们基础学力水平在更高层次上得到发展。

注释:

①参阅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②参阅戴汝潜著《课程改革研究与实验》一书之第五章《课程改革的学力观》,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③邵瑞珍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年版,第249页。

标签:;  ;  ;  ;  ;  ;  ;  ;  ;  

论学习力与基础学习力的概念与要素构成_学习动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