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之我见
黄艳珍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南苑小学 322200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培养小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既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更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本文就是从阅读书籍的自主选择、阅读过程的宽松随性、阅读交流的各抒己见以及阅读评价的多元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让学生的阅读成为“悦读”,从而让学生喜欢上读书、喜欢上语文。
关键词:阅读 悦读 兴趣
一、鼓励自主选择阅读书籍、材料,开启“悦读”之门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本,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从这个新课程理念来看,读什么样的书,应该尊重孩子,以学生“自主选择”为主。当然,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让孩子们自主选择并不等于教师就放任自流。对于一些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图书,如一味追求恐怖、刺激,宣传不健康的生活趣味的书籍,教师应绝对加以制止;而对于一些经典名著,则应进行积极的倡导、宣传。
二、营造宽松、随性的阅读氛围,享受“悦读”乐趣
课外阅读本是一件随性而为的人生快事,但目前很多教师急于看到课外阅读的成效,便做出了许多硬性的规定,这种“揠苗助长”的方法,无形中增加了孩子们课外阅读的负担,让他们对这种“辛苦的阅读”厌恶起来。其实,课外阅读很大程度是一种随性阅读,而阅读的成果处于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状态,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创造出一种宽松、自在的阅读环境。特别是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初始阶段,不要给孩子任何硬性的阅读规定,提倡一种“无为阅读”“放养阅读”;待养成一定的阅读习惯后,再逐渐倡导“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做法。摘抄、读后感不能强求,我们宁愿孩子在一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积极地阅读,有所理解,有所感悟,也不愿他们因为种种重压而使课外阅读陷入干涸的沙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珍视多样、独特的阅读感受,收获“悦读”心得
我认为首先允许存在阅读体验的差异性。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受个性、阅历、知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孩子们对读物的解读也必然是会有一定的差异性。作为教师,要慎重将成人的体验强加给我们的孩子,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是鲜活的,才能真正植根于孩子的生命之中。其次,允许存在阅读后表现的差异。孩子通过课外阅读会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对阅读内容的体验和感悟中获得的。例如,在读了同一本书之后,有的孩子喜欢低头沉思,有的孩子喜欢聚在一起热烈讨论,有的孩子喜欢模仿书中人物比比划划……各种不同的表现正是孩子阅读之后的兴奋溢于言表,是一种真情的流露。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宽容对待,不应一味加以指责,打击孩子的阅读热情。
四、开展多元、丰富的评价,点燃“悦读”热情
1.开辟各种阵地,提供展示平台。在实践中,我就开辟了各种阵地,让学生得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如定期召开班级读书会,让学生介绍自己最近读的好书;进行专题性读书辩论会,让学生对于同一本书读后产生的不同观点进行交流辩驳,在争论中得到进步;开展课本剧的排演活动,让他们将书中的故事搬上舞台,用表演诠释自己独特的理解等。丰富的展示平台,教师和学生积极地参与投入,会让孩子们感受到读书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多种奖励手段,肯定阅读成绩。在指导儿童进行课外阅读评价的时候,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强化学生成功的欢乐,对他们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设立各种荣誉称号,如“阅读之星”、“阅读能手”、“读书大王”等等;给予一些特殊待遇,比如在国旗下讲话、做班级的图书管理员、额外增加借书的次数和数量等;奖给一些物质性的小东西,如一本有趣的书、一支钢笔、一本漂亮的本子等。这些方法其实就是一种隐性的评价手段,它们代表了教师对这些爱好读书的孩子们的肯定和赞扬,会在学生群体中起到一种良性的榜样作用,激励他们向这些榜样学习。
3.多方合作,激发阅读热情。在对学生阅读实施评价时,既要重视教师评价的作用,也要关注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既要重视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更要关注孩子对自己的评价。要增加评价的交互性,使其成为在教师组织下,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评价活动。只有这样的评价,才能更加全面、科学、客观,才能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今后持续的阅读激情。
课外阅读作为阅读的一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课内阅读更为重要。正叶圣陶先生说:“没有课外阅读,就没有广博的知识和源泉,就没有灵活发达的思维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在倡导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更有责任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爱上读书,为他们的人生奠定成功的基础,做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人。
参考文献
[1]姚琳 让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飞扬[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3)。
[2]周小英 如何引导少年儿童从“阅读”到“悦读”[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10,(11)。
[3]凌永磊 阅读·悦读·乐读——让书香净化学生的灵魂[J].考试周刊,2014,(93)。
论文作者:黄艳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孩子论文; 评价论文; 学生论文; 课外阅读论文; 教师论文; 孩子们论文; 他们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