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小学数学课的教学设计和反思论文_姜红

一堂小学数学课的教学设计和反思论文_姜红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八里湾乡百户小学

【摘 要】数学就是一门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能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关键词】设计;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社小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4、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景中,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三个方向。

教具准备:

东、南、西、北卡片等。

教学方法:

讲授、互动合作、体验感知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制造问题悬念,把学生带入进新知的数学殿堂。

故事悬念:(1)在茫茫的大海上,一艘大船已经航行了很长很长时间了,人们已经疲惫不堪,最可怕的是船上的食物、淡水等很快用尽,而船上的人就是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船将驶往何处?你看,不懂位置与方向有多困难和危险!你能为他想想办法吗?

(2)假如有一天,你到天安门旅游,你能识别那些著名的建筑物在什么位置吗?

给出问题悬念,集中学生注意力,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创设情境活动,并让学生说说“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转”。复习和感知方位。通过让学生说,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从而得到由熟认新的目的。

3、组织学生活动,学生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看谁做的最准确。通过表演让学生进入角色,设身处地思考问题,从而更易理解方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师:“谁认得东、南、西、北方向?你是如何认识的?”,板书课题:东南西北。

二、由熟到新 认识新知

1、师:“早晨,太阳是从哪边出来的?”生:“从东边生起的。”引出东。

2、在具体的环境中认识新知,并有意识的给学生初步建立一些空间感观。让学生说一说我们的教室哪边是东?我们教室东边有些什么?(有两扇门、两扇小窗,有墙,墙上有名言警句)。

3、师:东和西是相对的,即东的背面就是西,你能指出我们教室的西边在哪边吗?教室的西边有些什么?看谁说的最多最准确(有两扇大窗,有墙,墙上有名言警句)。抓住知识的紧密联系,乘胜追击,形成知识的迁移。

4、教师组织全班活动,先让学生跟着教师做,全部起立,我们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紧跟着让学生练习表述哪边是北?哪边是南?并说一说这些方向各有些什么? 教师任意指定一名学生,让他说一说你的东西南北各有那行同学?通过说话、表演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进入角色,凭借经验和对问题的仔细思考,更易理解新知,牢固掌握知识。

5、知识拓展活动,通过上面知识的学习,我们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已经有了充分的理解认识,那么老师任意给你一个确定的方向,你能判断出其余的三个方向吗?将全部学生带到学校操场,让学生站成一行,教师按设计的问题提问,并指明学生回答,学生要指出方向,还要说出所指方向是什么方向?这些方向有什么建筑物?再练习学生“向右、向左、向后转”,并让学生说一说所转位置是什么方向,你看到了什么?置学生于活动情景中,学生感受深刻,获取知识更易。

6、课堂练习:完成课本填空,完成课本“做一做”。

三、巩固知识 提升能力

1、先观察课本练习一2题,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两个方向:北和西),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

2、请学生根据我们这节课所学的方位知识向同学介绍一下自己房间是怎样布置的?(学生介绍东、南、西、北这些方向放置有什么物品)。

3、合作学习:你怎么记住我们平等中心校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4、小组讨论学习:你能记住我们平等乡的东南西北方向?【光(光明村)东,雪(雪风坳)北,南战斗(战斗村),西关村(观慈村)】

5、背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从课堂学习回到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的有用性。

四、小结

我们在辨认方向时,必须先确定一个方向,然后根据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就可以确定其他三个方向了。

课外作业:说一说你的家中房屋是怎样处置的。

课后反思:1、一节课,导入非常关键,一开始就紧扣与该课最贴切的知识内容进行引入,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集中在教师的周围,再加上把知识故事化,使学生乐意的情景活动化,通过表演进入角色化,这样,他(她)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知识的海洋,并在其中自由徜徉,就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对于执教者来说,你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2、在认识新知时,我与大多数教师一样都是采取由已知推未知,由熟到新的方法进行的。就这节课而言,必须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因为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空间观念还完全处于模糊状态期,甚至在部分学生脑海中就是空白,所以,教师在传授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并且一点一点地使学生有空间感观即可,在教学中要遵循“降维”原则,欲速则不达,物极必反,大家懂的。

在认识新知时,创设情景活动必须做到学生要有全体性,教师要有指导性,引导鼓励学生要有归纳总结性。

在认识新知时,对该课内容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题精讲,不必面面俱到,要跟学生留有一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3、为使知识达到巩固加深,把学生能力提升起来,更为学习数学知识是为解决我们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更好体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所以,加强课堂练习和联系学生所处的周围事物来说事就显得非常必要,而且非常实在。如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房间是怎样布置的?在我们的教室中,你能说出东南西北各有什么物品?你的家在我们平等乡处于哪个方向?等等,这种处理使学生乐趣横生,回答踊跃,更重要的是使他(她)们知道了自己学习的数学这门学科能解决好多身边实际问题,这在无形中使(她)们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进而使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更加浓厚兴趣,最终得到有效的教学目的。

论文作者:姜红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12月总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  ;  ;  ;  ;  ;  ;  ;  

一堂小学数学课的教学设计和反思论文_姜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