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乳腺癌和乳腺增生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果分析论文_董立波,毛颖初,韩超,马丽娜,李萌,朱丽宇

黑龙江省鸡西鸡矿医院 158100

【摘 要】目的:对小乳腺癌和乳腺增生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接诊的小乳腺癌患者及乳腺增生患者各32例,并将其分为小乳腺癌组和乳腺增生组,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灶形态及血流信号图的特点,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小乳腺癌患者与乳腺增生患者的彩色超声图像特征中,肿块的形态特征、内回声、衰减及周围组织浸润等各个方面均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血流分级方面的差异也较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对小乳腺癌及乳腺增生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首选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乳腺癌;乳腺增生;多普勒;分析

乳腺增生与小乳腺癌为两种不同性质的乳腺疾病,在临床上对其进行准确的诊断及鉴别,能够使患者在最佳的时机得到治疗[1]。传统的诊断方式为手术及相关病理检查,这一方法费时且易给患者机体造成创伤[2],近年来,超声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有效地诊断出上述两种疾病,避免对患者机体造成伤害[3]。为分析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诊断的价值,我院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接诊的小乳腺癌患者及乳腺增生患者各32例,分为为小乳腺癌组和乳腺增生组。小乳腺癌组,男性患者1例,女性患者有31例,其年龄为23~72岁,平均年龄为(56.25±9.37)岁;乳腺增生组,男性患者有2例,女性患者有30例,其年龄为20~73岁,平均年龄为(54.31±10.1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治疗仪进行检查,检查时采用的是直接检查法进行检查。患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将手臂向上举,放在枕头上,将乳房、双侧腋窝均完全显露出来,采用2D进行放射状和反放射状扫查联合应用。在扫查的过程中,若是检查到结节处,则进行重点扫查,查看结节的形态、钙化灶、边缘情况、内部回声特征、组织浸润以及后方回声等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进行血流信号的检查,检查过程中,对量程、彩色增益等做适当的调节,血流明亮使医务人员可以清楚的看到血流情况,检查到血流最为丰富的部位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记录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速值(SPVmax)等,评价患者病灶当中的血流信号。负责B超检查工作的医务人员对检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正确诊断出患者的病情。

1.3评价标准

根据半定量法将血流分为4级。0级:病灶内无血流信号;I级:病灶区有少量血流,可见1-2个点状血流信号;Ⅱ级:病灶区有中量血流,可见1条重要血管,其长度可接近或超过病灶半径或见几条小血管(不超过4条);Ⅲ级,病灶区可见丰富血流,可见4条以上的供应血管或血管相互交织成网状。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患者的彩超声像图特征比较

小乳腺癌病灶形态特征:肿块外形多不规则,边界不光滑,多呈毛刺状;肿块内部为不均匀低回声,肿块后方回声衰减;病灶内可见无钙化或微钙化灶;周围组织多处于浸润状态。乳腺增生病灶形态特征:肿块外形多规则,边界光滑;肿块内部为均匀回声,肿块后方回声多无衰减;病灶内见无钙化灶;周围组织无浸润状态。

2.2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患者的血流分级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比较

小乳腺癌患者的SPV、RI值均大于乳腺增生患者,血流分级多以Ⅱ、Ⅲ级为主,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进行血流等级分析与血流动力学分析,发现小乳腺癌组患者的RI、SPV与乳腺增生组患者相对比,明显大于乳腺增生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血流分级、血流动力学对比分析

3结果

近年来,乳腺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在30-40岁的女性中有较高的发生率,若不能采取及时的治疗,会对其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就乳腺疾病而言,常见的为两种,一种为小乳腺癌,另一种为乳腺增生。多数研究显示,乳腺增生结节的引发与内分泌异常存在相关性,甚至会向小乳腺癌发展。由此可见,及早诊断和及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乳腺肿块中实施超声检查,会有重叠状况出现,若肿瘤直径低于2cm,会增加鉴别难度。在乳腺增生与小乳腺癌的诊断上,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首先是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直观的将血流二维平面状态显示出来供医务人员查看,医务人员可掌握到血流的运行状况,并且通过超声所提供的信息,对动脉与静脉进行正确的推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还能对血管、非血管病变部位进行识别,掌握血流的具体情况,对于血流速的宽度、面积等,均可一一进行定量分析[4]。医务人员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观察到患者病灶血流的速度、方向等,诊断判断出病灶的形态,是否为乳腺增生或者是小乳腺癌,对检查结果分析,可判断是否为良性乳腺增生。本研究中,乳腺增生患者的病灶相关观察指标要优于小乳腺癌患者,同时乳腺增生患者的相关血流参数如:SPV、RI值要小于小乳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乳腺增生患者的血流分级处于较高级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小乳腺癌。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诊断时,可以将其很好地鉴别出来。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诊断临床效果显著,可对两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应该在临床上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袁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2013,8(3):504.

[2]李金凤,田雪.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患者43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111.

[3]李青.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2):222-223.

[4]徐海丽.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的诊断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5(26):3670-3671.

论文作者:董立波,毛颖初,韩超,马丽娜,李萌,朱丽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小乳腺癌和乳腺增生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果分析论文_董立波,毛颖初,韩超,马丽娜,李萌,朱丽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