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中三位女性的现实意义论文_申爽

《月亮与六便士》中三位女性的现实意义论文_申爽

广东科技学院外语系 广东 东莞 523083

摘 要: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毛姆塑造了着魔于艺术而抛弃原有生活,一心追求绘画灵感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故事中他曾先后与三位女性结合。作者对这三位女性的刻画不仅展示了斯特里克兰德内心追求的变化,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提到毛姆,我们很难给他以及他的作品贴上一个合适的标签。他总是平铺直叙,没有标新立异,也没有很特别的技巧,却总是能用简单有趣的故事将人性最深刻的内容展示在我们面前。许多作家在描写人性时惯用的深刻、冷漠、辛辣又刻薄的语气,在毛姆的作品里也很难看到。人性的描写必然离不开人物。在《月亮与六便士》中,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是一个因狂热地追求艺术而抛家舍业,宁可在原始的生活状态下由创作灵感支配自己,也不肯被社会地位与财富所束缚的一个奇男子。故事中,他与三位女子的结合,或是因为对于社会道德的屈服,或是由于对肉欲的放纵,或是为了在追求理想中寻求庇护。而故事中的三位女子其实也是毛姆对自己生活时期社会上某些现实的映射。

一、阿美——家庭的责任与社会的束缚

小说中,斯特里克兰德的妻子阿美温文尔雅,爱自己的家庭、丈夫、孩子。阿美没有自己的事业,她最喜欢做的,就是结识社会上的艺术家、小说家,与他们聚会攀谈。她认为自己的丈夫并不喜欢艺术,也不懂得艺术,她称他为“十足的小市民”。因此,当她得知斯特里克兰德离家出走的原因是“想要画画”时十分惊异,她不相信自己的丈夫有任何画画的欲望和天赋。

事实上,斯特里克兰德没有得到任何来自妻子与家人的关注。妻儿的依附让他不得不投身于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工作,他们需要的也只是他的默默付出与庇护。他喜欢画画,却只能偷偷学习。他的灵魂向往着自由的生活,直到最后一刻的出走,他才终于摆脱了家庭与社会责任的枷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外人看来,阿美十分热爱自己的丈夫,是一个体贴能干的主妇。可是,当她了解到斯特里克兰德是因为追寻梦想而离开她时,她歇斯底里地发誓自己再也不想见到他。因为在她看来,斯特里克兰德根本没有抛弃家庭和社会舆论的权利。正如作者的描述,“要是一个女人爱上了你,除非连你的灵魂也叫她占有了,她是不会感到满足的”。

二、勃朗什——肉欲的诱惑

在摆脱了束缚自己梦想多年的家庭重担后,斯特里克兰德搬到了巴黎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活。此时的他,已经彻底抛弃了社会道德的约束,过上了自由却半饥半饱的日子。这期间,他的创作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只有一位叫做施特略夫的画家对他的作品赞赏有加。施特略夫不仅欣赏斯特里克兰德的艺术天赋,还在生活中处处帮助后者。即使斯特里克兰德在与人交往中丝毫不考虑自己的言行对他人带来的感受,施特略夫还是尽一切可能扶持这位他眼中的天才。让施特略夫没有想到的是,正是因为自己的善举,给了斯特里克兰德引诱自己妻子勃朗什的机会。而在斯特里克兰德看来,他和勃朗什的结合仅仅是出于对肉欲的屈服。他借助勃朗什的裸体形象来练习自己的绘画技巧,除此之外,二者之间再无其他。所以,当他发现勃朗什试图用安稳的生活来套牢他时,他再一次试图离开。为了爱情飞蛾扑火,到最后却悲伤羞愧的勃朗什选择了死亡。对于斯特里克兰德来说,爱情是一种企图控制他的生活与自由的威胁,是对他追求艺术最高境界的束缚。对勃朗什来说,爱情是她精神的最高追求。所以当怀有两种不同精神追求的人结合到一起时,就注定了一个悲惨的结局。

三、爱塔——理想追求中的庇护

离开巴黎后,斯特里克兰德辗转来到了塔希提岛,并与混血姑娘爱塔结合在了一起。他们并没有结婚,斯特里克兰德也不在乎男女之事。与爱塔的结合,纯粹是他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一个人替他解决生活中的不便。斯特里克兰德并不需要舒适的生活,但是,他也不愿被生活琐事打断自己的创作。他没有工作,不出去挣钱,也不料理家事,一切都由爱塔来做。换做是不理解自己丈夫的阿美,或是寻求精神交流的勃朗什,这都是不可能做到的。爱塔这个善良的姑娘,即使在斯特里克兰德染上麻风病时,依旧守在他的身边。正是由于这种不寻求任何物质与精神回报的守候,才确保了斯特里克兰德在生命的最后时期创作出惊世绝作。然而即使如此,爱塔也终究没有得到一点回报。斯特里克兰德在画作中寻求到了灵魂驱赶他实现的那个境界,却没有为庇护他的爱塔留下任何回忆。在他的要求下,爱塔烧掉了他画在房子墙壁上的伟大画作。同时,她还烧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爱情与过往的生活。

斯特里克兰德的某些经历与作者毛姆的经历不谋而合。不同的是,作者并没有同样的勇气跳出社会的约束。取而代之的是,他赋予自己的角色逃离这个世界的勇气。什么家庭责任、社会道德、爱情甜蜜,统统被作者借助作品人物之手而抛弃。而这三种责任或追求,则通过文中这三位女性角色表现了出来,使读者能够看得清楚并做出自己的判断。

参考文献

[1]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月亮与六便士》.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6。

[2]秦宏 试析毛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4。

[3]俗人 恶人 野人——从《月亮和六便士》女性形象的存在主义解读看毛姆妇女观[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6。

论文作者:申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9月总第27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月亮与六便士》中三位女性的现实意义论文_申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