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难点分析论文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难点分析

高磊,都继萌,郭冬芬,王艳丽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施“课程思政”可能会面临的4个难点,分别是观念的困惑、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知识融合的困难、教学方式的分歧、教学工具和手段的分歧等。在此基础上,本文逐条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分别是摆正心态、提高师德水平和授课能力,探索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知识的融合点,进行教学方式的融合互补,进行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的融合等措施,以期能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有所裨益。

关键词: 课程思政;政课程;融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思政”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对于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来说,进行“课程思政”工作也是一项令人振奋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若干难点,妨碍了“课程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

Introduction of natural ingredients in cometics (IV) 5 54

一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难点分析

(一)观念上的困惑阻碍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观念上的困惑表现在两个群体中,一是具体实施“课程思政”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二是接受“课程思政”的高职院校学生。[2]对于教师来说,常年以来教师们都是在从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讲授,教师们的所思所想、所教所研都是围绕专业知识来开展的,突然之间让他们去进行“课程思政”这个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有些教师会感到困惑和不安,甚至感觉无从下手,造成一定的心理困惑。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政教育知识一直从专门的“思政课程”“毛泽东思想概论”等中来,对于悄然而至的“课程思政”也会一时感到不太适应,从而也可能会使“课程思政”的效果打了折扣。

(二)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内容在相互融合上较为困难[3]

对于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来说,所有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的授课内容中都很少有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知识和文字,即使有也是只言片语且分布非常地分散,以下是笔者结合不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统计出来的常见课程中和思政教育相关的内容,见表1:

⑭吕一博、施萧萧、冀若楠:《开放式创新对企业渐进性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科学学研究》2017年第2期。

优化课堂就必须问诊课堂,如果深入课堂,就会发现问题。要研究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特点、教学方法等等,研究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别差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努力做到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化,给学生提供有效参与的时间与空间,形成民主、平等、自由、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研究学生怎样利用图书、网络、实地调查等广泛搜集信息,研究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只有解决问题才能真正优化课堂。

表1 物流管理专业常见课程专业思政内容涵盖示意表

高校教师要真真正正意识到,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还应该“育人”,而且“育人”甚至比“教书”还要更重要。习总书记就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6]因此,摆正观念,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是当前要解决的头等大事。教师师德水平和授课水平高了,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敬重老师,也会乐意按照教师的倡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

(三)物流专业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思政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分歧

英威达还宣布将在中国建造30万t/a世界级乙二腈(ADN)工厂。预计投资10亿美元,于2020年建设,2023年投产。

(四)物流专业教学手段和工具与思政教育教学手段和工具之间的融合存在困难

物流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虽然都可以使用PPT、图片、视频等进行讲授,但是如何借助这些PPT、视频等,将这些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知识在同一个工具或载体上反映出来,这也是较为困难的事情。

对于物流专业知识来说,教师在讲授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进行,常见的有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现场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在这些方法中,最普遍和最常用到的就是讲授法。[4]但是对于思政教育来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思政的理念和意识深入到学生心中,变成学生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如果依靠教师在课堂上逐条讲解每个思政教育知识点,恐怕会收效甚微。因此,物流专业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与思政教育存在不同。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实施“课程思政”时会存在如上诸多难点,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难点,推动“课程思政”的进一步实施呢,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还是可以找到解决办法和方案的[5]

二 解决办法

(一)摆正观念,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授课水平

从中可看出,除了《供应链管理》强调共享、共赢的理念,以及《物流法律法规》强调守法、诚信的理念之外,物流管理专业其他课程的内容基本与思政教育知识无关。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的知识与思政教育知识的融合就变得较为困难。

(二)探索物流专业各门课程中的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知识的融合点,减少课程思政的难度

虽然物流专业各门课程的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知识相关性不大,但是只要认真思考还是可以找到这两种知识之间的融合点的,以《物流管理概论》课程为例,只要仔细寻找和摸索,还是可以发现很多融合点的,具体见下表2:

表2 《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思政融合点分析列表

(三)分析专业知识教学方式方法和思政教育知识的不同,做好两者的融合互补

专业知识教学方式方法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并内化到自己的行为准则中,因此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时多思考、多探索,将两种知识的传授很好地融合起来。

(四)努力采用既能传授物流专业知识,又能传播思政教育知识的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

在专业知识教学中涉及到的PPT、案例、视频、习题集甚至期末考试试题,都可以承载融合后的“课程思政”授课内容。此外,微课既能在专业教学中大放异彩,也自然能在思政教育的传授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索和设计符合“课程思政”要求的全新的微课也是需要大家重视的一个问题。

总之,在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中,虽然“课程思政”的实施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是只要摆正心态,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就一定可以找到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将“课程思政”活动继续深入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王岩,李漪妮,张佳涵,等.外语院校特色思政体系构建的探索和实践——以大学外语教育专业课为例[J].青年发展论坛,2017,27(03):40-46.

[2] 杨勇.简析高职思政课与专业课深度融合的措施[J].新西部,2018(08):148+129.

[3] 崔艳萍,李程程,卢嘉男.对构建高职高专思政课“双融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7(05):11-12.

[4] 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03):64-69.

[5] 孙琳婧.浅析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3):218-219.

[6] 常红.慕课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课程改革刍议[J].教育现代化,2017,4(45):88-89.

本文引用格式: 高磊,等.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难点分析[J]. 教育现代化,2019,6(30):120-121.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30.054

基金项目: 2018年本论文为校级课题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科技项目“思政教育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融合体系研究”(YB2018009)。

作者简介 :高磊,男,汉族,河北省赵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侧重于物流管理和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标签:;  ;  ;  ;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难点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