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PICC专科门诊论文_王雯秀

如何建立PICC专科门诊论文_王雯秀

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 红河 661100)

【摘要】探讨PICC门诊的建立与管理,提高置管患者的护理质量。确定PICC门诊人员的组成与职责、设置与合理布局,制定工作流程及各种规章制度,规范的培训与教学,实施多学科合作,进行PICC技术专业化管理。

【关键词】PICC门诊;建立;专科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1-0241-02

PICC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它适用于中长期输液、化疗、胃肠外营养、高渗性刺激性药物输注、缺乏外周静脉输液通道的患者。近年来,PICC因置管成功率高、创伤小、留置时间长、能提供稳定的静脉输液等特点,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1]。

1.门诊人员的组成与职责

1.1 人员组成

PICC护理专科门诊由护理部直接领导。组长1名,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担任;组员4名,由取得省级以上卫生主管部门认证的肿瘤专科或静疗专科护士资格证书,具有护理中级以上职称,致力于PICC工作,有发展潜力人员担任[2]。也可设立兼职人员。

1.2 工作职责、范围

负责门诊和全院的PICC置管、维护及会诊、置管后并发症的处理,带管者(包括PICC、CVC、输液港等)自我维护、健康教育、咨询等工作,建立本地区PICC维护网;培训基层医院护士PICC技术及电话咨询。

2.门诊的设置与布局

2.1 门诊设置

PICC专科护理门诊应设立在医院门诊部或医技楼,有3间独立诊室,分别为接诊室、置管室、维护室。室内环境清洁、整齐、光线、通风良好,符合医院感控要求,分区明确,标识清晰。室内设有流动水洗手及空气消毒等设施。

2.2 门诊布局

2.2.1接诊室配备桌椅,墙面粘贴服务流程、管理制度,PICC相关的宣传资料、图片,可采取轮流播放视频的方式先进行健康宣教,配有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有护理人员负责接诊室的工作[3]。

2.2.2置管室配有置管专用床、超声引导穿刺仪、无菌物品柜、消毒机、置管车等。

2.2.3维护室设有3-5个独立操作台,配备病人及护理人员的椅子,可供3-5个病人同时进行维护,操作用物统一放置,墙面可悬挂维护流程图、带管注意事项等[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工作流程及制度

3.1 就诊流程

医院门诊大厅设有明显的PICC专科门诊指示牌。维护的患者携带PICC维护手册直接到维护室进行维护。置管的患者,可到接诊室进行登记,医生开具需要检查的项目,持检查结果(住院病人持病历)到接诊室进行评估,签署置管前知情同意书、缴费后到置管室置管。

3.2 工作制度

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落实查对制度,严防差错发生;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制定统一的置管及维护的操作流程,细化关键步骤。置管、维护的收费标准公开透明[5]。

4.人员的管理、培训与教学

4.1 人员管理

每季度进行理论、操作的考核,考核前集中进行操作示范、练习,考核后存在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存档统计,针对问题进行分析整改,确保护理质量[6]。

4.2 培训与教学

对专职人员每年均有计划安排护理人员到省外、国外学习静疗护理、PICC方面新知识、新技术;院内定期组织静疗新技术、新业务学习。每2月请专职护士为全院兼职人员进行培训,组织一次教学查房,帮助兼职人员解决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静疗方面的问题,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PICC门诊承担实习、进修生带教的工作,选定一名专职人员作为带教教师,应具备深厚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制定实习生、进修生的带教计划,负责理论及操作的考核。

5.PICC的多学科合作

5.1 与放射科的合作

所有患者PICC置管后都需要进行X线摄片检查,以确认导管头端位置是否位于上腔静脉内,如发现异位需要在放射科工作人员配合下进行调整。

5.2 与B超室的合作

B超可观察导管在血管内走向,怀疑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时,需要通过B超来确诊以及判断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形态、血管通畅程度等情况。

5.3 与血管外科的合作

血栓的处理,PICC导管并发血栓时需要血管外科会诊,指导抗凝治疗方法,抗凝治疗时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的情况。

5.4 与介入科的合作 当导管在患者体内断裂或打折时,须请介入科医生取出断裂在体内的导管或松开打折的导管。

5.5 多学科诊疗模式

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是临床多个学科针对一个临床疾病,依托多学科团队,通过多学科讨论,制定最合理的规范化、个体化、连续性的综合治疗方案。PICC护理MDT团队由静疗专科护士牵头,邀请放射科、B超科、介入科、血管外科医生共同参与。专科护士负责发现问题,组织病例资料,召集相关人员参与MDT会诊活动,团队成员根据掌握的资料提出自己在PICC护理中的困难及疑惑,采用集中讨论形式进行讨论[7]。会诊结束后,MDT小组成员对讨论意见进行整理、记录。

PICC置管是一项较新的护理技术操作,需要操作者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由经过专科系统培训护士完成,并应设专科护士长进行统一管理。我院有越来越多的科室涉及PICC置管及护理,同质化的护理尤为重要。PICC 护理门诊的成立,能使全院的PICC置管及护理有了统一的管理,提高了置管的成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就医的满意度,对医院专科护理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冬梅,朱建英.PICC质量评价的现状与思考[J].护理学杂志,2011,26(2):94-96.

[2]曹美嫦,欧利芳 等.地市级医院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实施与效果[J].当代护士,2018年2月第25卷第4期(上旬):177-178.

[3]郑素惠,许乐等.血管通路护理专科门诊的建立与管理[J].福建医药杂志,2017,02,149-151.

[4]杨玲,齐姗.我院PICC护理专科门诊的建立及实施体会[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07(7):115-116.

[5]闫淑英.开设PICC专科门诊的护理体会[J].饮食保健,2017,04(10):192.

[6]闻曲,鲍爱琴等.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门诊安全模式的建立与管理改进[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273-274.

[7]赵兴扬,李梵.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会诊模式在PICC护理中的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7,6(12):1098-1099.

论文作者:王雯秀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如何建立PICC专科门诊论文_王雯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