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护理体会论文_易晓科

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护理体会论文_易晓科

衡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湖南衡阳 421001

【摘 要】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0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过程。[结果]通过加强对肝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不良反应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手段,术后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细致地观察病情是肝癌介入治疗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护理

消化系统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肿瘤就是原发性肝细胞癌,也是一种恶性肿瘤,在肿瘤死亡率中位居第二,肝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且早期临床诊断率较低,这都是其流行病学特征。在肝癌确诊时通常为中晚期,患者已错失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1-2]。目前,治疗肝癌(中晚期)的最佳方案就是TACE(肝动脉化疗栓塞),其原理主要是在肿瘤的供血动脉中注入栓塞剂和化疗的药物,使得肿瘤细胞出现缺氧和缺血的现象,进而凋亡坏死[3]。TACE可以延缓肿瘤进展和血管侵袭,改善患者预后[4]。2012年6月-2016年5月,我科择取原发性肝癌病患80例,研究TACE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组中选取的80例肝癌病患经超声检查、B超检测、甲胎蛋白检测或皮肝穿刺,综合其临床病史均被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诊断符合我国肝癌防治协会颁布的标准。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36-74岁,平均55.5岁;块状型肝癌32例,结节型26例,弥漫型17例,小肝癌5例。

1.2 结果80例患者介入治疗后,8例口服吗啡片止痛,服用抗生素患者6例,80例患者中并未出现并发症,如急性肾衰竭、血栓、皮下血肿及局部出血。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多数肝癌病患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绝望和悲观等负面情绪,且对于手术治疗的情况并没有足够了解,患者的情绪障碍较为明显。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理解,通过耐心的沟通和交流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5]。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并进行一般性沟通,包括介绍病区环境、规章制度、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等,让患者在第一时间产生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和良好感。接下来在一般性沟通的基础上,与患者进行深入访谈,鼓励其充分表达内心真实感受,评估其对疾病病情、治疗方法、预后等知识的了解程度,再对重点沟通的相关内容进行确定。手术前进行治疗性沟通: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肝动脉介入治疗的原理、与传统手术切除方式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小、疗效显著、恢复快等优势。简单介绍手术过程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并发症,让患者、家属了解手术、接受和配合手术。护理人员应对病患进行全面的健康宣教,全方位地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患者身心状态进行正确引导,纠正消极的应对方式[6]。

2.1.2 术前准备 常规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术前三天训练床上大小便,术前一天给予易消化的少渣饮食,对患者的皮肤表层进行清洁,清洁范围为双侧髂至大腿三分之一处,包括会阴部。术前4小时禁食禁水,建立静脉留置针通道,遵医嘱备好术中用药。备好氧气、心电监护仪、沙袋、大小便器于床旁。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监测及常规护理 介入术后患者安返病房,护士立即遵医嘱予以监测生命体征,持续心电监测和低流量吸氧,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观察伤口渗血及穿刺侧下肢末梢血运Q2H,术侧肢体制动12h,监测24小时尿量,补充水、电解质等体液。

2.2.2 饮食护理 术后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增加患者的食欲。指导患者大量饮水,每天至少3000ML,多喝汤、果汁等促进造影剂的排泄。

2.2.3穿刺部位的护理 严密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淤斑、皮下血肿。穿刺部位出现皮下血肿的比例约为0.26%,发生血肿的时间多数都为手术后的六小时[7]。其原因有术中操作者拔出鞘管后,局部按压时间过短,少于20-30分钟,或是局部压迫止血力度不够;术后患肢未妥善制动或者患者凝血功能差有关。因此,责任护士要指导患者平卧,进行24小时的绝对卧床,大小便均在床上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用重量为1公斤的沙袋持续压迫患者穿刺部位6个小时,穿刺的肢体制动伸直12小时,避免屈曲动作发生,禁止患者剧烈咳嗽和翻身,保证排泄通畅。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在咳嗽过程中用手部按压穿刺处,防止纱布松动或脱落。严密观察穿刺部位纱布有无渗血,渗血较多,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更换敷料,必要时重新包扎、止血。保持穿刺点皮肤清洁、干燥。

2.2.4 栓塞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①腹痛:患者在手术后均会出现腹痛的症状[8],肝区的疼痛原因主要为栓塞部位由于缺血而坏死、肝包膜紧张、肝脏体积变大以及局部炎性水肿等,疼痛高峰在术后4h-24h,持续2-4天逐渐缓解。护士应使用NRS(数字评分法)疼痛评分量表,仔细观察并记录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影响因素,对疼痛分值在3分以下,可以使用非药物止痛措施如让患者听音乐、看书报等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疼痛;NRS》3,立即报告医生,遵守三阶梯止痛原则选择镇痛药物。②发热:机体重新吸收肿瘤的坏死组织,一般发热现象出现在手术后的5小时至3天内,体温范围为38至38.5℃,可嘱咐患者多饮水,必要时温水擦浴或药物降温。③胃肠道反应:是高浓度化疗药物刺激胃肠道黏膜所致,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可遵医嘱常规使用昂丹司琼止吐、泮托拉唑护胃。2.2.5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①下肢动脉栓塞 股动脉血栓形成是术后(尤其以术后1-3h)常见并发症[9]。患者手术后血流速缓慢及过度制动都会导致股动脉出现血栓。因此,应当对患者的穿刺测下肢末梢的血流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包括患者的感觉、体温、肤色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等,如患者的肢端苍白麻木、体温降低、小腿有强烈痛感、动脉搏动减弱消失,则说明患者可能出现了股动脉栓塞[10],护理人员应及时通知主治医师采取相应措施。指导患者绝对卧床,将患肢抬高并制动,禁止按摩和热敷,全身使用抗凝药或溶栓剂。本组患者无1例发生下肢动脉栓塞。②肝功能损害:肝动脉栓塞化疗可造成肝细胞坏死,加重肝功能损害,主要为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临床上要注意观察皮肤、巩膜颜色,患者神志精神和性格行为的改变,常规使用护肝药,定期复查肝功能各项指标。③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相关文献表明[11],造影剂肾病CN即造影剂所导致的急性肾损害,已经成为ARF院内发生的第三个常见因素。而肝癌患者经动脉导管栓塞化疗引起ARF已有学者报道[11]。因此必须重视造影剂、化疗药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介入治疗前监测患者肾功能,静脉输液纠正亚临床脱水;术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造影剂和栓塞化疗药物,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大的药物,对巨大型肝癌,以血管栓塞为主;术后加强补液并利尿,促进肿瘤坏死物、化疗药物及时排出,使用顺铂则应充分水化利尿,碱化尿液,保证每天尿量大于2000ML。对恶心、呕吐、发热的患者要补足血容量,防止体液的丢失。

3讨论

目前,治疗肝癌(中晚期)的最佳方案就是TACE(肝动脉化疗栓塞),而术前医务人员高度重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和合理指导,让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术后护士细致地观察病情,做好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介入治疗顺利完成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家进,吴建兵.原发性肝癌综合介入治疗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5,18:118-119

[2]汪晋,马金良.肝癌预后相关影响因素[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24:270-274.

[3]高飞,庞志刚,韩斌,等.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大肝癌的疗效及生存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6,4:316-319

[4]戴朝六,贾昌俊.肝细胞癌规范诊治流程评价[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34:690-695.

[5]刘志兰,王泽鑫.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护理[J].全科护理杂志,2010,3:783.

[6]仲金丹.治疗性沟通对晚期肺癌癌性疼痛镇痛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5,10:77.

[7]陈春丽.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6):188-189.

[8]李方琴,肝癌病人介入治疗护理[J].家庭护士.2008,6(7):1907

[9]林秀彩.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4):659.

[10]马红.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6):268-270.

[11]侯凡凡.重视造影剂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J].中华内科杂志,2001,40(11):723-724.

[12]李新萍 周美艳 黄爱香,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1):1034-1036.

论文作者:易晓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2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6

标签:;  ;  ;  ;  ;  ;  ;  ;  

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护理体会论文_易晓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