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论文_谢丽娟

谢丽娟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 江西 南昌 330006)

【摘要】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相关因素,为腹膜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分析2013年07月至2014年07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72例,其中19例患者发生腹膜炎症状。分别按年龄、发病季节、文化程度、基础疾病等分组,比较腹膜炎发生率的组间差异。结果: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腹膜炎的几率呈上升趋势;每年5~10月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发病者(P<0.05);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者发生腹膜炎的几率明显高于初中及以上文化者(P<0.05);基础疾病为糖尿病的患者在腹膜透析过程中发生腹膜炎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非糖尿病患者(P<0.05)。结论:经过统计分析后,获得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相关因素有年龄、发病季节、患者的文化程度以及是否伴有糖尿病等。在临床工作中,针对上述相关因素,我们应在透析早期即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积极预防腹膜炎的发生,尽可能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腹膜炎;相关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219-02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疗法(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APD)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重要的替代疗法之一,而腹膜炎为CAP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严重程度会直接影响患者腹膜透析的疗效,导致慢性肾衰竭患者死亡率升高[1]。研究分析腹透过程中发生腹膜炎的原因,探讨腹膜炎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在行腹膜透析疗法之前,制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避免或降低腹膜炎的发生几率。本研究中,在2013年07月至2014年07月期间,我院肾内科采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72例患者中,发生腹膜炎的患者19例,对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发生腹膜炎的相关因素,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07月至2014年07月期间,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在本院接受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0例,女32例,平均年龄(51.37±12.45)岁。基础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45例,糖尿病肾病21例,高血压肾病6例。

1.2 透析方法

所有患者均满足下列条件:⑴使用美国Baxter公司的Y型双联腹膜透析管路及透析液进行透析;⑵透析剂量6~8 L/d;⑶透析方式均为CAPD;⑷在家自行CAPD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

1.3 研究方法

对72例CA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发病季节、基础性疾病、文化程度等,并查询患者病历资料,统计其发生腹膜炎的次数。

1.4 诊断标准

CAPD患者发生腹膜炎的诊断标准为当CAPD患者具备如下3条中2条或2条以上者,即可诊断为腹膜炎:(1)腹痛,腹水浑浊,伴或不伴发热;(2)腹膜透析流出液白细胞计数大于100/ml,中性粒细胞大于50%;(3)腹膜透析流出液培养有病原微生物的生长[2]。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应用SPSS(V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 本研究资料中,72例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19例(26.4%),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患者9例(47.4%),透析导管皮肤出口处感染6例(31.6%),因急性肠道感染诱发腹膜炎的患者3例(15.8%),中途因透析管脱落而致腹膜炎1例(5.2%)。

2.2 CAPD患者发生腹膜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2.2.1本研究资料中,我们发现腹膜炎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腹膜炎的发生与年龄的关系

注:组间比较,▼P<0.05.

2.2.2不同季节患者发生腹膜炎的情况比较:从表2中,我们不难看出,5月~10月期间,腹透患者发生腹膜炎的比例高于其它月份,且发生二次及以上感染的患者比例亦明显高于其它月份,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3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发生腹膜炎的情况比较:从表2资料中可以看出,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组的腹膜炎的发生比例明显低于初中以下组,且发生二次及以上感染的几率亦明显低于初中以下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4基础疾病与发生腹膜炎的关系:通过对基础疾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见表2),我们可以看出,由糖尿病肾病引发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几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患者,且更容易发生再次感染。

3.讨论

在我国,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疗法被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广泛应用,该疗法对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明显优越性,可最大程度的保护肾衰竭患者的残余尿量及残余肾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膜透析技术也在逐步改进,但仍有一些因素制约着腹透技术的发展,其中最常见的为感染性腹膜炎,若处理不及时往往导致腹膜透析疗法的失败[3],增加其治疗费用,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也是致使慢性肾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4]。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应加大对腹膜透析发生腹膜炎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进行积极预防,若腹膜炎已经发生,则应尽早对症处理,以免影响患者的预后。

在本研究资料中,我们发现腹膜炎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腹膜炎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此种现象的发生可能为中老年患者较年轻人依从性稍差,进行CAPD操作过程中,无菌观念较差,在出现局部感染时,因机体抵抗力差,易使局部炎症发生扩散,最终导致腹膜炎的发生。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建议,老年患者在行腹膜透析治疗时,应有家属陪同,并在家属的协助下共同完成腹膜透析的操作。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情况,与季节亦存在一定的关联,研究资料显示,患者在气候较为炎热时发生腹膜炎的几率显著高于凉爽季节。我们分析认为,在天气炎热的季节,患者局部皮肤容易出汗,导致细菌滋生出现感染。因此,在炎热季节,应注意保持腹透管隧道口的清洁,保持干爽。当出现汗液分泌较多时,应加强局部的消毒处理。而且炎热季节发生急性肠道感染的几率明显增加,因治疗不及时而容易诱发腹膜炎,因此,在炎热季节,应注意饮食,勿食寒凉或辛辣刺激食物,一旦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应紧急就医治疗。

在资料分析时,我们还发现,文化水平低的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几率显著高于文化水平高的患者,此结果与既往文献报道相似[5]。由此可以看出,患者接受教育的程度高低,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认识存在差异,在进行腹膜透析操作时,对于腹膜透析医嘱的执行情况也不同,这些都是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容易发生腹膜炎的原因。因此,我们对于腹膜透析患者,特别是那些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应进一步加强随访和管理,定时向患者讲解腹膜透析正规的操作流程,以及操作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时的处理对策,以期大大降低腹膜炎的发生。

在基础疾病与腹膜炎关系一项中,我们从表2资料中可以看出,基础疾病为糖尿病的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时发生腹膜炎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这与国外同类报道结果一致[6-7]。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分析认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当出现肾功能衰竭时,机体的代谢功能亦随之发生紊乱,此时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不理想,其腹膜透析导管隧道口处易滋生细菌而发生感染。因此针对基础病为糖尿病的患者,应在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同时,重点关注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加强对此类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使患者重视导管隧道口处的消毒处理,尽可能的降低此处感染的几率。

针对上述发生腹膜炎的相关因素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出相对应的措施,降低发生腹膜炎的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①重视腹透的实时评估与再培训: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腹透疗法前,腹透护士会对其病情做综合评估,然后对患者本人或陪同家属进行腹透相关操作的规范化培训,其中包括腹透所需物品以及操作环境的准备,操作流程的示范讲解,如操作前应先洗手再戴口罩,然后才能进行腹透管衔接、封管等相关步骤的操作。在专科医生做完腹透手术之后,对其及家属进行再培训,经过考核合格才能出院进行居家操作。孟金玉等研究指出,对患者进行培训再教育,可大大降低腹透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几率。因此,对腹透患者进行管理时,医院方面应建立起完善的腹透档案,并做好随访追踪记录。针对文化程度较低、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应定期开展一些健康教育讲堂,讲授腹膜透析过程中发生腹膜炎的原因,其感染的途径,如何进行检测以及发生腹膜炎后的危害有哪些等等,以便在出现腹膜炎时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阻止炎症的扩散,避免出现更加严重的病情状况。②加强患者的饮食营养: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进行腹膜透析时,其身体状况已较差,而在透析的过程中又会丢失大约10克的蛋白成分,使患者的机体抵抗力降低,增加发生腹膜炎的可能,腹膜炎症状加重继而影响肠道功能,使蛋白质的丢失增多。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大多为中老年患者,其本身营养状况较差,因此,对于腹膜透析患者要加强营养物质的摄入,尤其应增加每日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以供应机体的正常需求。对于已经出现腹膜炎的患者,更应该重视每日均衡的饮食营养,增强抵抗力,使机体早日恢复正常功能。③重视基础疾病的治疗:当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基础疾病为糖尿病时,应重视糖尿病的治疗,使患者的血糖水平严格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若口服降糖药控制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胰岛素的使用,并嘱患者在行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应保持腹透管隧道口清洁,当出现局部发红、发痒时,应尽早进行消毒处理,若症状改善不明显时,尽早来医院就诊处理。

总而言之,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进行腹膜透析治疗之前,应做好预防发生腹膜炎的工作,在术后应强化患者的规范化操作培训,重点讲解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嘱患者定期参加本院的健康教育讲堂,积极配合医院方面的信息回访,尽可能的降低发生腹膜炎的几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蔡秀珍.40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现代护理,2007,13(23):2176-2177.

[2]维持性腹膜透析专家协作组.维持性腹膜透析共识[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22(8):513-516.

[3]Mactier R. Peritonitis is still the a chilles′heel of peritoneal dialysis[J].Perit Dial Int,2009,29(3):262-266.

[4]Troidle L,Gorban-Brennan N,Kliger A,etal.Continuous 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a review and current concepts[J].Semin Dial,2003,16(6):428-437.

[5]Figueiredo AE,Poli de Figueiredo CE,d' Avila DO.Peritonitis pre-vention in CAPD: to mask or not? [J].Perit Dial Int,2000,20(3) : 354-358.

[6]Talwani R,Horvath JA.Tuberculous peritonitis in patients undergoing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ase report and review[J].Clin Infect Dis,2000,31 (1) :70-75.

[7]Tzamaloukas AH,Yuan ZY,Balaskas E,et al.CAPD in end stage patients with renal disease due to diabetes mellitus-an update[J].Adv Perit Dial,1992,8 (1) :185-191.

论文作者:谢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5

标签:;  ;  ;  ;  ;  ;  ;  ;  

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论文_谢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