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分析论文_王林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分析论文_王林

王林

身份证号码:45032619840802xxxx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给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并推动了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基于此,文章探讨分析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技术创新;发展趋势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加快的,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鉴于土木工程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工程,因此不断地创新和加强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土木工程的施工企业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重视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的创新,研制和引进新的技术,使得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变得生态化、自动化以及科技化,继而为促使建筑行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1 土木工程传统的施工技术

1.1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是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的重要环节。根据混凝土浇筑的地点划分,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有预制法与现浇法两种。所谓混凝土预制法施工,即建筑施工现场以外进行的混凝土浇筑,预制混凝土凭借其低成本、高性能的优点,成为建筑行业的备受欢迎的施工技术。现浇法,即在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是建筑业施工最早、到目前为止使用最广泛的混凝土施工方式。此外,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根据预应力筋张拉的顺序,还分为先张法与后张法两种。

1.2 钢结构施工技术

钢结构施工是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的关键环节,具体的工作是吊装构件。在工程施工之前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完成场地清理、基础准备,以及装备检查等。建筑钢构件的运送要按照施工顺序的先后进行,运送到施工场地之后,要尽量将其放到起吊的位置,并且要有木枕作为支撑垫垫底。在进行吊装时,工作人员要认真核对构件的标号与位置,而且要对构件表面进行有效清洁。同时,因为钢结构在施工中可能会进行焊接工作,工作人员还应该提前准备灭火器以防止火灾发生。土木工程建设中,在进行钢结构施工时还需要做好关键点的连接工作,而常用的连接方式有螺栓连接与焊接。在处理连接问题时,一方面要选择合理的连接方式,一方面还需要对连接位置准确确定,一旦出现了连接不当的情况,会严重影响整个结构的整体性,构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1.3 桩基础施工

在土木工程地基基础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是最主要的方法。桩基础施工按照设计分为正常施工极限状态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两种形式。建筑基桩根据承载形状划分,主要分为摩擦型桩与端承型桩;摩擦型桩有摩擦桩与端承摩擦桩两种;端承桩有端承桩与摩擦端承桩两种。摩擦桩与端承摩擦桩的桩顶竖向载荷主要承受对象是桩侧阻力,端桩阻力忽略不计;端承桩与摩擦端承桩的桩顶竖向载荷主要承受对象是端桩阻力,桩侧阻力忽略不计。如果按照成桩方法进行分类,则可以分成非挤土桩、挤土桩,以及部分挤土桩。基桩的制作材料也各不相同,主要分为木桩、钢桩,以及混凝土桩。不同的施工材料、不同类型的施工方案,适合的地基基础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土木工程桩基础施工中,第一步要选确定桩型。

2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2.1 预应力施工技术创新

要在科学发展的体系之上对土木工程施工预应力技术进行创新,用现代化预应力技术取代传统的技术。预应力放置问题会经常出现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内部。很多工程建设结构较为复杂、跨度较大,因此对预应力钢筋进行合理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不断创新预应力技术,外预应力是否存在粘结体为预应力创新的主要方面,在施工中,这种结构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会严重的影响到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在这种体系中,会有较低的摩擦程度存在于其预应力的生成中,不会带来过大的损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不粘结的体系中是对单个张拉技术进行了应用,并且也能够非常容易的完成操作,此外,也不会出现过大的摩擦。

2.2 深坑支挡技术创新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房屋建筑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因此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建筑的质量。在新时期,明显的提升了土木工程中的深坑支挡技术,应用桩锚支挡技术为其中的重要体现。一般会将灌注桩和预应力锚杆应用到地质条件较差的施工中,此外,也能够根据地下水位不同的类型图对相应的成锚技术进行使用。在施工土木工程时。都对支档系统和一体化承重系统进行了使用,进而能够将施工的速度有效的提升上来,将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进而创造出来。

2.3 钢筋连接施工新技术

压套筒及螺纹咬合连接是一种钢结构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使用都是钢结构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但是这两种新技术是有区别的。钢筋连接技术必须在连接钢筋上使用,对套筒的塑性变形和挤压的利用都可以既节约资源,又能保证安全性,这种技术优点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了。而压套筒技术的工作方法是不同的。要使用压套筒的技术就得衡量钢筋头可受力矩大小,根据力矩的大小把需要连接的地方连接起来。这种技术的优点也是很多的,比如说效率高、范围大等。虽然两种技术的使用方法和优点都有区别,可是却能够互补。所以在钢筋连接的时候把这两种技术都运用进去对整个钢接连接来说是百利无害的。要想让钢筋连接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得充分结合两个新技术。

2.4 防水施工技术

建筑物的防水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筑物保养的一个关键部分,对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有很重要的意义。通常,我们所说的防水实际上就是防止在与水接触的地方有渗漏、裂缝的出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单位应该要根据综合治理、全面防水、节点密封等设计原则,科学合理的选择建筑防水材料和工程施工工艺。

对于外墙防水,一般采用加气砼砖墙来施工,在加气砼砖墙抹灰之前,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挂上钢丝网,能够有效的防止抹灰层开裂和空鼓。将钢丝网固定之后,还要进行基面的处理,用适量 108 胶水和水泥混合搅拌在一起形成浆体来进行涂刷。在外墙的砌筑时,不能够使用干砖和含水饱和的砖,也不能够随意浇、砌砖。对于水平和竖向的灰缝宽度都要进行一定的控制,一般在 10mm 左右。在最后的防水层施工中,要对在平层上以十字交叉的道,进行 3mm 的涂刷,对此还要进行及时的淋水养护。

对于屋面防水,在建筑施工行业一般采用比较新型的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技术的原理是先在建筑工程建设时,做好板缝、基层和节点的基本处理之后,再在建筑物屋面进行涂膜 :先将涂料对屋面涂一遍之后,待涂料干燥成膜之后,又将屋面再涂一层涂料。一般屋面所涂的涂料厚度不会少于1 毫米,铺设的方向多数都是相互垂直的。对于屋面防水的涂膜防水层的收头都是用防水涂料进行多遍涂刷,不能够出现堆积和流淌的现象。

2.5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新技术

塔式起重机浇筑和混凝土泵浇筑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常用浇筑方法。浇筑混凝土时要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应当分层、分段的进行。对温度的控制也不容小觑,浇筑时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待上分段浇筑完毕;紧接着在初凝之后终凝之前对表面抹压或振捣一次,排除掉上表面的泌水;最后用木拍反复抹压密实,消除最先出现的表面裂缝。

3 结束语

土木工程的施工建设是一项偌大的综合工程,对于安全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其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的土木工程建设还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规范施工等问题。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研究,从设计、预应力、深基坑支挡、信息技术等方面不断创新现有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于彪祖.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与创新分析[J].江西建材,2014,(9).

[2]甘长林.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探讨[J].城市建筑,2014,(11).

[3]谢朝阳.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7).

论文作者:王林

论文发表刊物:《房地产世界》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分析论文_王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