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AL(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在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检测价值的探讨论文_邱立阳

邱立阳

(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检验科 福建 南平 354200)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患者在早期诊断中检测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肾损伤患者83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急性肾损伤定义和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一期组47例、二期组36例;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与胱抑素C水平进行检测,综合分析得出结果。结果:观察组83例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和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而且随着患者的病情发展,呈现出增长趋势。结论: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对于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与胱抑素C一样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联合2项指标检测更有利于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早期检查,降低漏诊率,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NGAL;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检测;胱抑素C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160-02

急性肾损伤是一种临床综合症,主要表现为:痰质血症、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等,常伴有少尿或者无尿现象[1]。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会导致代谢中毒,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早期诊断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质量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次试验对两组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与胱抑素C水平进行检测,综合分析得出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选取的患者均符合急性肾损伤定义和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一期组(47例),男30例,女17例,平均年龄(60.14±7.33)岁;二期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61.07±7.53)岁;选取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治疗对象早晨空腹出血3ml,3000r/min离心之后,进行清液待测。样本为非脂血、非溶血、非黄疸[2]。按照说明书对试剂进行校正,实施质量控制,测定待测样本。按照检测标准,胱抑素C在0.51到1.09ng/mL之间,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小于106ng/mL,超出测试范围的,属于阳性。联合检测中,一项检测结果属于阳性,则可判断患者体征为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分类和汇总,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或者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和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而且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呈现增长趋势。见表。

表 各组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和胱抑素C水平检测结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急性肾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危害性较大、以肾功能急性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病症[3]。如果患者不能在早期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将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重大隐患。早期治疗可以避免不可逆性肾的损伤,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好的诊断指标。

胱抑素C是一种非常小的分子物质,可以被人体的肾小管吸收,使健康肾患者的胱抑素C处于平稳状态[3],是目前治疗临床早期肾衰竭的内源性物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是一种可以与明胶酶实现结合的铁转运变异蛋白,最早在人体的性粒B细胞中发现,是脂质运载蛋白中重要的一部分[2]。通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只能处于患者的肾脏、肝脏和结肠等组织中,很少发挥作用或者隐藏。只有患者体内发生炎症反应时,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才能被诱导,发挥作用。目前,学者们开始研究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对于急性早期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根据文献[3]结果表明,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对于早期急性肾衰竭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可以满足临床需求。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和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而且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呈现增长趋势。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与胱抑素C的阳性率均在80.0%以上。对一期组患者进行了联合检测,联合检测2项指标检测的阳性率[95.74%(45/47)]高于单独检测结果[80.51%(38/467)、94.44%(38/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对于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与胱抑素C一样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联合2项指标检测有利于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早期检查,降低漏诊率,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尹永杰;张京晓.急性肾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3):324-327.

[2]邹德勇;耿红艳;王秀梅.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ICU急性肾损伤中的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2(7):1300-1302.

[3]王春波;韩彦辉;李海霞.血清胱抑素C在ICU危重患者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急诊杂志,2014(4):159-161.

论文作者:邱立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  ;  ;  ;  ;  ;  ;  ;  

NGAL(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在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检测价值的探讨论文_邱立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