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患者的身心康复

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患者的身心康复

一、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体能及心理康复(论文文献综述)

曹文君,顾益君,葛思佳,孙国珍[1](2021)在《基于知识转化模式构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肩关节活动方案》文中指出目的基于知识转化框架(Knowledge to action framework,KTA)构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肩关节活动方案,为改善患者术后康复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KTA框架成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肩关节活动方案知识转化小组,在国内外电子数据库检索并收集专业性学术团体发表的关于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肩关节活动相关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文献、综述,初步提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肩关节活动方案。经2轮专家咨询后,由知识转化小组修订形成最终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肩关节活动方案。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进行分析。第一轮和第二轮专家咨询中,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1,判断系数为0.83,对该领域熟悉程度为0.84。最终形成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肩关节活动方案共包含8个方面内容,证据等级均为I级,证据推荐级别均为A级。结论首次制定了基于KTA框架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去术后肩关节活动方案,该方案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康复有一定指导作用。

何熹丽娅[2](2021)在《早期康复护理对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并发症、肩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该院进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种方式对患者术后并发症、肩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Neer评分和生活质量对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试验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功能、关节活动范围、Neer总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肩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白井双,蔡立柏,白中乐,袁媛,黄峥[3](2021)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恐动症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体验的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恐动症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真实体验,为患者进行早期监督锻炼和行为支持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9—12月在河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恐动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16例起搏器植入术后恐动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恐动症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应激性身体感知;早期功能锻炼的负面信念;早期功能锻炼的结果期望;渴望专业的医疗支持。结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恐动症患者存在疲乏感明显、疼痛、恐惧等体验,患者期望早日恢复日常活动,但对功能锻炼的信心不足,渴望得到专业支持,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锻炼的感受和体验,指导患者有效应对运动恐惧。

何娇[4](2021)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调查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分析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探讨影响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主要因素,以期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长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工具有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等量表。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描述;分析不同特征(包括一般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有无差别,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患者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性;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1.本研究调查了120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平均得分为24.71±7.57。条目3“我认为照顾我需要耗费过多的费用”得分最高为2.88±1.26;其次为条目2“我担心照顾者因为帮助我而要承受更多的责任”和条目8“我认为我给我的照顾者带来了经济困难”,得分为2.82±1.23和2.73±1.15。2.将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作为因变量,人口学基本资料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状况、人均月收入、植入起搏器的次数、植入起搏器的类型、有无心力衰竭对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均有影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自我效能总分为22.75±6.74。应对方式中面对维度均值为18.11±3.23、回避维度均值为15.75±2.47、屈服维度均值为7.78±2.42。将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与自我效能、屈服应对方式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与屈服应对方式正相关(r=0.488,P<0.001),与自我效能负相关(r=-0.567,P<0.001)。4.以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作为因变量,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基本资料中的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状况、人均月收入、植入起搏器的次数、植入起搏器的类型、有无心力衰竭和自我效能、应对方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有:人均月收入、植入起搏器的次数、有无心力衰竭、自我效能、屈服应对方式5个变量。结果表明,对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影响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自我效能、有无心力衰竭、屈服应对方式、人均月收入、植入起搏器的次数。结论:1.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普遍存在,且总体处于轻度水平。2.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状况、人均月收入、植入起搏器的次数、植入起搏器的类型、有无心力衰竭对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都有影响。3.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与屈服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自我效能呈负相关。4.自我效能、有无心力衰竭、屈服应对方式、人均月收入、植入起搏器的次数是影响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主要因素。

褚玮[5](2021)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心脏康复现状及思考》文中认为介绍了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和心脏康复的相关概念,并对心脏起搏器术后病人的心脏康复现状及主要测评工具进行比较、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康复的策略,为构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病人康复模式和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持。

白井双,王颖,蔡立柏,黄峥,吴磊明,申泱泱,袁媛[6](2021)在《基于智慧云随访平台的远程居家管理模式在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智慧云随访平台在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安装心脏起搏器的12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8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3—8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试验组。试验组依托智慧云随访平台进行居家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居家延续性护理。干预3个月后,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功能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59例、对照组58例完成研究。干预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2%(19/59),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89.7%(5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07,P<0.05);试验组的起搏器术后身体锻炼依从性得分(26.05±3.07)分,术后注意事项依从性(15.42±1.24)分、主动寻求建议依从性(11.85±1.96)分,高于对照组的(18.53±2.93)、(9.66±2.40)、(6.05±1.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548、16.331、17.558;P<0.01);试验组生活质量总分为(161.12±9.94)分,高于对照组的(132.50±9.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49,P<0.01)。结论基于智慧云随访平台构建居家管理模式改善了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居家随访的体验,提高了居家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提高其生活质量。

张茜[7](2021)在《延续性运动康复护理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延续性运动康复护理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进行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3、6个月,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运动康复护理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显着,值得应用推广。

何小兰[8](2020)在《基于归因理论的“双心护理”对起搏器植入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研究基于归因理论的“双心护理”是否能降低起搏器植入患者的负性情绪以及提高其生活质量,为之后的类似研究提供参考。[方法]1.通过收集资料、文献回顾和查阅指南,对首次行起搏器安置手术的患者制订改善其负性情绪的“双心护理”方法。2.对入院行首次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进行首次问卷调查和一般资料采集,了解其焦虑、抑郁情况及有无影响负性情绪发展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3.按照初次研究结果施行院内“双心护理”,在患者出院当天开始第二步量表调查;于病人出院结束治疗的三天后开始每七天一次的电话随访,院后三个月结束,并进行最后一次量表评估。4.整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果]1.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都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干预前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3.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第一次(出院时),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第二次(出院后三个月),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相比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4.干预组:SAS、SDS量表得分入院时、出院时和出院后三个月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得分总体下降较明显,其中,出院时至出院后三个月这一阶段的变化比入院时至出院时这一阶段的变化更明显。对照组:SAS、SDS量表得分入院时、出院时和出院后三个月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量表得分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但是变化较轻微。5.出院时和出院后三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四个维度得分差异都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出院时,干预组得分最高项为社会功能维度条目1,对照组得分最高项为心理功能维度条目9;两组患者得分最低项均为心理功能维度条目2。其中,34个条目两组比较,除心理功能维度条目1、心理功能维度条目3、心理功能维度条目8、心理功能维度条目9、社会功能维度条目4、一般认识维度条目7这6个条目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28个条目得分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后三个月,两组患者得分最高项均为社会功能维度条目1;两组得分最低项均为躯体功能维度条目8,所有条目得分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6.两组生活质量第一次和第二次得分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干预组第一次和第二次,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第一次和第二次,总得分、躯体功能维度得分、心理功能维度得分、社会功能维度得分、认识功能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 论]1.本课题中的起搏器植入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均高于国内常模。其中,焦虑程度总体为接近焦虑状态,抑郁程度总体为轻度抑郁状态。2.“双心护理”不但可以帮助起搏器植入患者降低负性情绪,还可以使其养成对疾病有利的生活模式和行为方式,从而改善生活质量。3.本研究证实了“双心护理”是降低起搏器植入患者负性情绪和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且远期效果更优。

李海[9](2020)在《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术后远程随访管理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远程医疗对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术后随访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2018年1月至12月在苏北人民医院诊断为房室传导阻滞或病窦综合征,并住院行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随访组和远程随访组,进行为期12个月的临床随访研究。常规随访组在术后第1月、6月、12月进行常规门诊随访,远程随访组患者除术后第1月、6月、12月的常规门诊随访外,在术后3月、9月进行手机APP随访,同时穿戴式动态心电图远程监测,非随访期间患者出现不适时可通过APP及时联系随访医生获取医疗帮助。随访过程中,远程随访组患者通过手机APP与医生进行沟通,医生给予相应的医疗建议。随访结束后统计随访情况及手机APP使用情况反馈,并比较两组的健康宣教效果、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焦虑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不良事件等情况。结果:此研究开始共入组271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远程随访组和常规随访组,其中远程随访组失访1例,常规随访组失访8例。研究结束时共262例完成此随访研究,远程随访组为129例,常规随访组为133例。门诊随访完成总计713次,预期门诊为608次,非预期门诊为105次。在预期门诊中,术后1月共计236次,其中远程随访组占49.2%(116/236),常规随访组占50.8%(120/236),术后6月共计204次,其中远程随访组占53.4%(109/204),常规随访组占46.6%(95/204),术后12月共计168次,其中远程随访组占58.9%(99/168),常规随访组占41.1%(69/168)。非预期门诊共计105次,远程随访组占34.3%(36/105),常规随访组占65.7%(69/105)。远程随访组中使用APP随访共计240次,术后3月为112次,9月为102次,非预期APP随访26次,其中62.9%(151/240)为建议患者改变生活方式或安慰患者焦虑情绪,29.2%(70/240)为调整口服药物,7.9%(19/240)次为建议近期来门诊进一步就诊。90.7%的患者对于起搏器术后采取APP随访的模式表示很满意或较满意。两组健康教育效果评估在基线水平无明显差异(7.76±1.28 vs 7.84±1.16,P>0.05),在随访结束时具有显着差异(10.03±0.96 vs 9.64±0.94,P<0.05)。两组基线水平上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0.64±0.13 vs 0.63±0.11,P>0.05),在随访结束时评分具有显着差异(0.79±0.04vs 0.77±0.05,P<0.05)。在基线水平上两组的焦虑量表平均得分无明显差异(8.38±3.57 vs 8.44±3.28,P>0.05),随访结束时两组比具有显着差异(5.09±1.65 vs 5.58±2.05,P<0.05)。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在基线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在随访结束时具有显着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并发症、二次手术、再入院等方面发生率上无显着差异(P>0.05)。远程随访组和常规随访组中位数医疗干预延迟时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2.5(1.8,4.8)vs 12.0(7.0,60.0),P<0.05]。结论:1、利用手机应用程序、穿戴式动态心电图结合门诊对埋藏式起搏器术后患者进行远程医疗随访的模式是可行的,能提高患者起搏器相关知识和相关慢病知识,患者对此随访模式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及满意度。2、使用远程随访可实现对于术后患者个体化的有效管理,增加随访依从性,能早期识别并发症并及时处理。远程随访可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门诊就诊,增加患者相关慢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张惠[10](2019)在《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分析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实施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88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依从性及心功能测定指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55%)明显低于对照组(20.45%),护理依从率(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77.27%),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观察组开始下床活动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平板运动检查运动时间长于对照组,运动级别和最大心率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结论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可缩短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并可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增强患者的心功能和运动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体能及心理康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体能及心理康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知识转化模式构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肩关节活动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内容与方法
    1.1 问题确立
    1.2 知识产生
        1.2.1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
        1.2.2 知识检索
    1.3 知识整合
        1.3.1 文献和排除标准
        1.3.2 数据提取
        1.3.3 文献质量评价标准
        1.3.4 证据等级及推荐级别
    1.4 知识应用
        1.4.1 将知识引入临床实践
        1.4.2 肩关节活动方案确立
2 结果
    2.1 纳入证据
    2.2 专家积极系数和权威程度
    2.3 障碍因素分析
    2.4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3 讨论

(4)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自我感受负担研究现状
        1.2.2 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影响因素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样本量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设计
        2.2.2 研究工具
    2.3 伦理原则
    2.4 质量控制
    2.5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一般资料状况
    3.2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
        3.2.1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SPB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现状
        3.2.2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不同程度SPB得分分布情况
        3.2.3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SPB各条目平均得分情况
    3.3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应对方式现状
    3.4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效能现状
    3.5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单因素分析差异结果
    3.6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SPB与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
    3.7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影响因素多重回归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分析
    4.2 一般资料变量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分析
        4.2.1 性别
        4.2.2 文化程度
        4.2.3 居住地
        4.2.4 职业状况
        4.2.5 植入起搏器的类型
    4.3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人均月收入
        4.3.2 植入起搏器的次数
        4.3.3 有无心力衰竭
        4.3.4 自我效能
        4.3.5 应对方式
    4.4 研究的局限性
    4.5 展望
第5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致谢

(5)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心脏康复现状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脏起搏器简介
2 心脏康复
    2.1 心脏康复现状及特点
    2.2 心脏康复测量工具(指标/量表)
        2.2.1 指标、症状及信号
        2.2.2 检查结果
        2.2.3 评定量表
    2.3 理论框架/指南
        2.3.1 行为转变理论[32]
        2.3.2 达标理论[33]
        2.3.3 不同国家的专家共识[11]
    2.4 心脏康复内容研究现状
3 问题与展望
4 讨论

(7)延续性运动康复护理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功能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2.4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3 讨论

(8)基于归因理论的“双心护理”对起搏器植入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前言
    1.研究背景
    2.理论框架
    3.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1.研究类型
    2.研究对象
    3.研究工具
    4.研究方案
    5.技术路线
第三部分 结果
    1.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2.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比较
    3.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第四部分 讨论
    1.对起搏器植入患者进行“双心护理”干预的必要性
    2.“双心护理”对起搏器植入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影响
    3.“双心护理”对起搏器植入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负性情绪对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影响及双心护理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术后远程随访管理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2.技术路线
    3.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综述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随访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康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观察指标
    1.5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
    2.2 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和平板运动测定结果
    2.3 护理依从性
    2.4 左心室射血分数
3 讨论

四、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体能及心理康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知识转化模式构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肩关节活动方案[J]. 曹文君,顾益君,葛思佳,孙国珍. 中国辐射卫生, 2021(06)
  • [2]早期康复护理对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并发症、肩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何熹丽娅.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19)
  • [3]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恐动症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体验的质性研究[J]. 白井双,蔡立柏,白中乐,袁媛,黄峥.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27)
  • [4]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何娇. 吉林大学, 2021(01)
  • [5]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心脏康复现状及思考[J]. 褚玮. 全科护理, 2021(09)
  • [6]基于智慧云随访平台的远程居家管理模式在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中的应用[J]. 白井双,王颖,蔡立柏,黄峥,吴磊明,申泱泱,袁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08)
  • [7]延续性运动康复护理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 张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08)
  • [8]基于归因理论的“双心护理”对起搏器植入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D]. 何小兰.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9]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术后远程随访管理的初步研究[D]. 李海.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10]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对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康复的影响[J]. 张惠. 中国医刊, 2019(09)

标签:;  ;  ;  ;  ;  

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患者的身心康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