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菌素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症状及临床预防措施论文_侯艾林

头孢菌素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症状及临床预防措施论文_侯艾林

侯艾林

(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 四川 广元 628017)

【摘要】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症状及临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本院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者623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服药后饮酒、过敏性体质、过敏史及情绪均为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服药后饮酒、过敏性体质和过敏史均为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623例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155例(24.88%),以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45.81%)。结论:临床医生和药师应加强服务意识,充分了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禁忌证和适应证,以防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 头孢菌素类;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136-02

头孢菌素类药物是一类半合成广谱抗生素,以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耐酸、耐酶、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1]。随着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日趋增加,较为严重者为过敏性休克,且具有不可预测性,病情凶险,若不及时和有效抢救,将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病例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症状及临床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本院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者623例,其中男269例,女354例;年龄:>60岁232例,<60岁391例;饮食习惯:规律291例,不规律332例;服药后饮酒:是78例,否545例;过敏性体质:是88例,否535例;过敏史:有96例,无527例;情绪:稳定466例,不稳定157例;环境:良好306例,较差317例。

1.2调查方法 对本院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者的性别、年龄、过敏体质、过敏史、饮食习惯、情绪及环境等指标纳入统计范围,记录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患者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发生不良反应症状患者各系统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记录。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将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因素的指标纳入统计范围,进行单因素分析,独立危险因素的考察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 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服药后饮酒、过敏性体质、过敏史及情绪均为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见表1;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服药后饮酒、过敏性体质和过敏史均为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例,%)

因素水平例数不良反应发生率χ2值P值

性别(例)男26969(25.65)0.1510.698

女35486(24.29)

过敏性体质、年龄(岁)>60岁23280(34.48)18.2400.000

<60岁39175(19.18)

饮食情况规律29170(24.05)0.1990.656

不规律33285(25.60)

服药后饮酒是7847(60.26)59.7070.000

否545108(19.82)

过敏性体质是8883(94.32)264.3730.000

否53572(13.46)

过敏史有9674(77.08)165.4820.000

无52781(15.37)

情绪稳定466105(22.53)5.4520.020

不稳定15750(31.85)

环境良好30674(24.18)0.1560.693

较差31781(25.55)

表2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Logistic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ORWaldP值

服药后饮酒1.04913.5760.046

过敏性体质1.36719.6780.028

过敏史1.06513.6340.040

2.2头孢菌素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症状 623例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155例(24.88%),过敏反应71例(45.81%),消化道42例(27.10%),泌尿系统26例(16.77%),心血管系统10例(6.45%),神经系统3例(1.94%),其他6例(3.87%)。

3.讨论

本研究中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服药后饮酒、过敏性体质、过敏史及情绪均为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服药后饮酒、过敏性体质和过敏史均为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分析原因: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未遵医嘱在服用头孢类药物时口服酒精类饮品,将会发生双硫仑样作用,引起恶心呕吐和心悸等不良反应[3];在临床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患者体质特别是过敏体质和有过敏史的检测,并根据结果慎重选择治疗药物、控制药量和服药时间[4]。

另从本研究显示,623例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155例(24.88%),其中过敏反应最高71例(45.81%),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红斑、瘙痒、皮肤或黏膜水肿及瘙痒等,与庄少雄等[5]所得结论一致。位居第二位的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共42例(27.10%),这可能是由于第三代头孢菌素是超广谱抗生素,能抑制或破坏肠道内合成维生素K的正常菌群而使凝血酶原复合物生产减少所致[6]。

基于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广大衣物人员应加强警惕,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①临床医生和药师应加强服务意识,充分了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禁忌证和适应证;②正确掌握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法、用量、防止滥用和过量使用;③用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过敏体质者慎用;④对于静脉注射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患者,应加强巡视,密切监测患者反应,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药[7]。总之,临床医生和药师应加强服务意识,充分了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禁忌证和适应证,以防不良反应发生。

【参考文献】

[1]杨金有,陈巧敏.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J].医学信息,2011,24(3):1633.

[2]孙爱华,牛璐,何守云.头孢菌素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和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1): 111-112.

[3]唐钦春,梁如梅.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9):121-122.

[4]窦防修.基于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分析与应对策略探索[J].医学与保健,2014, 22(1):67-68.

[5]庄少雄,邱亿腾,彭武江,等.头孢菌素类药物各种不良反应表现及预防措施的探讨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0):148-149.

[6]于红,杨峰.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预防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14(9):185.

[7]张洪.浅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应急措施[J].求医问药,2013, 11(10): 323-324.

论文作者:侯艾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0

标签:;  ;  ;  ;  ;  ;  ;  ;  

头孢菌素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症状及临床预防措施论文_侯艾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