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互联网背景下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互联网背景下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马忻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昆明)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技术有着飞速的进步,在生活中的运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给教育行业也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本文主要围绕互联网背景下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的深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 互联网;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展开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主要是将新的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争取在互联网的辅助下,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本文主要围绕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互联网金融的日新月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现今货币紧跟互联网金融科技创新的脚步,移动支付逐渐普及,数字货币的出现成为大势所趋。2018年9月16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联合阿尔山金融科技公司共同推出了法定数字货币应用试验,并在校园咖啡馆内进行了虚拟货币APP的实际应用。

一 深度学习的内涵

深度学习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由浅到深、由内到外的逐层次、逐阶段的认知,它不仅受到历史文化的影响,也受到现实社会的影响。深度学习的理论第一次被推出是在1976年,一位美国学者通过实验提出了关于学习层次的概念[1]。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深度学习的研究中来,深度学习被剖析出了众多角度,直到21世纪初期一位加拿大教授在书籍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深度学习的文章后,才真正打开了深度学习在教育界以及学术界的大门[2]。在2013年一个中国的引擎公司年会上指出了要成立相应的研究院,并以深度学习为发展和研究目标,并在相应技术上进行突破[3]。鉴于对深度学习的基本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先理解才能真正的展开学习,一切学习都是建立在理解之上,将学习的最终目标着眼于实际生活,并将知识用在实际问题上,以知识的内容为中心,不断的进行探索和更新,从而更好的将知识学以致用。

二 互联网背景下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深度学习的重点在于“学”,只有从“学”的角度出发才能将“教”的任务落到实处,在老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将互联网的共享化和多元化运用到教学当中。教学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理解知识,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则是违背了教育的最初目的和方向,让学生无法在生活中将知识加以运用。

(一)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加强理解

随着教育界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新的课程标准突破了以往“双基”的束缚,从宏观上控制了三维目标的发展,分别是“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很多老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差,在实施教学时不能够按照相应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引导,存在“一口吃成胖子”的想法,试图在课堂的45分钟内达到“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的共同提升,由于老师对教育目标的理解错误,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不能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通过研究证实,在教学上应该打破原有的束缚和限制,确定新的教学目标,加以互联网的运用,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模式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和首要任务。虽然在相应的“三维目标”中对思维模式的训练也有一定的设置,但是思维模式发展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深度学习的效果,所以务必要将提高学生的思维模式作为现阶段教学的首要任务。以我国的小学生为例,很多同学对学习的认识还停留在文字表面的理解和记忆,针对知识只能进行简单的应用,如果教学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知识掌握上,对学生的发展和学习将会起到束缚和抑制的反面效果。所以根据相应的研究得出,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模式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将课程的内容与展开均围绕这一目标不断延伸和展开,利用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库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坚持这一目标,不仅能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对技能的掌握,还能帮助学生在价值观的建立方面起到积极正面的促进作用。不过这一系列的目标均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知识之上,所以关于文字的理解、记忆和掌握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而深度学习的优势就在于对知识的整合和归纳,互联网在数据的处理上更具有优势,老师可以将相应的内容和互联网进行结合、设计,通过互联网进行较为全面的教材分析,对教材深层次的进行挖掘的探索,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将原有的教材内容打乱之后重新组合,让教学的内容更具有灵活性,打破以往教学上的框架束缚,整合知识点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加强知识的记忆程度。加入互联网的辅助教学不仅有利于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将知识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让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能够建立起联系,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整合知识内容,引导学生敢于突破

从模型的角度上而言,预测模型由d维参数x决定。高斯过程回归是贝叶斯无参数框架的核方法[11],对任意输入向量x,x′∈Rd,高斯过程可以定义为:

关于深度学习的运用与掌握不仅是对深度学习的结构认识,也是对复杂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改进的过程,将已有的知识进行修饰和加工后再与新的知识相结合。但是在我国的很多教学课堂上,老师往往是先将独立、单一的知识内容展现给学生,再通过一系列的例子和特殊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点过于松散,导致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有所欠缺。此类知识的呈现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从而使学生的感知能力过于薄弱,知识在学生的记忆当中不够完整,过于散乱,在遇到新的问题时不能举一反三,只能过于生硬的将单个知识点拼凑在一起解决问题。长期的对学生进行单一知识点的教学,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脱节的现象,在大脑记忆中不能将知识点很好的结合起来,导致学生在学习效率上得不到提升,甚至可能出现效果底下、学习效果不好的现象。

需要注意“缺乏而不是过度”,多媒体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教师不能忽视其缺点盲目夸大多媒体的优点。如果,教师很好地把握,有可能反而适得其反。所以,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营造具体的学习情境,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根据深度学习的具体内涵,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相应的知识内容,还要加深对知识情景的掌握程度,理解相应的情景 才能让学生在知识的运用上灵活转换,举一反三,通过针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正确的采用相应的原理进行解决。在学习过程中,若不能将知识运用到相应情景中去解决问题,只是停留在对文字表面的理解和记忆以及生硬的运用上,则在学习上也就只能停留在较为浅层的知识构架上。

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为学生在学习上进行情景设置,通过情景式的认知教学,让学生能够将学习过程投入到特定的情境当中,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知识上的积极性并在问题上加以知识的运用。作为一种特定的学习方式,通过计算机的辅助,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媒介加深学生在相应知识原理和结构上的认识,在结构上取得新的理解,能够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去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从而让学生能举一反三的运用知识。

(四)持续关注并评价,让学生进行深刻反思

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老师给予的评价和指引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反思和思考,从而针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策略结合实际进行调整。具有针对性的评价反馈机制不尽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学习上的专注度,还能加强学生在学习上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习成果。在新的教学整改上,提出了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在评价中包括学生在学习时的学习状态,但这类评价方式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并没有受到相关教职人员的重视,相应的形成性评价机制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通过具体的研究证明,学生学习的主要来源是通过在学习上获得的评价与反馈展开的,老师可以相应的利用互联网的使用,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评价与反馈中来,从而有效的帮助学生在不良的情绪和态度上进行引导,加强对过程的关注,会让学生更好的意识到学习的成果离不开平时在学习上的努力和付出[4]。通过加强学生平时的努力程度,进一步让学生肯定自己的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自己的自信心,为更深奥和更长远的学习提供不断进步的动力[5]。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在平时的表现,根据学习过程对学生们展开评价和反馈,进一步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学习,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取得好的学习成果。

三 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社会逐渐走向信息化,教育领域作为我国的重点行业,源源不断的为社会建设供给人才,为了能够紧跟时代的脚步,教育界更应该走在时代的前沿。互联网作为当今形势下的一种新媒介,在教育上应该加以重视并运用,将多元化的信息与教学知识相结合,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更好的促进在深度学习上的习惯培养,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卫兴.促进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探讨——以湘教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环节设计为例[J].地理教学 ,2018(3):20-22.

[2] 冀燕丽,段海涛.“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策略研究[J].中国信息化,2018(1):90-92.

[3] 徐来永.“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与策略探析 [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33(2):137-138.

[4] 张小超,沈志强,陈鹏,等.互联网背景下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9(27):25-27.

[5] 王耀慧,刘树仁.利用课堂提问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18,754(33):107-109.

本文引用格式: 马忻.互联网背景下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7):278-279.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47.130

基金项目: 本文系云南民族大学2018年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 :马忻,男,回族,昆明,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

标签:;  ;  ;  ;  

互联网背景下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