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许德世

(广西容县人民医院;广西容县537500)

摘要:目的:探究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4年8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出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观察组中患者采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AO钢板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指标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比对照组患者的75.0%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的27.5%,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采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骨折的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符合该手术指征的患者,可优先选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

关键词:骨折复位外固定器;AO钢板固定;下肢复杂性骨折;不良反应;骨折愈合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明显提高,下肢复杂性骨折的发生率提高,如:高空坠落、重物砸伤等均可能导致下肢复杂性骨折[1]。在临床治疗中,治疗难度较大,近些年来在临床上应用的闭合复位重建髓内钉固定术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中效果确切,但是手术操作难度大,且创伤大。笔者认为骨折复位外固定器用于下肢复杂性骨折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自我院2014年8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出8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等予以确诊,排除合并心肺功能障碍、严重骨质疏松、合并其他部位骨折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观察组中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在24-55岁,平均(37.8±5.4)岁,其中高空坠落伤17例,挤压伤10例,车祸伤13例;开放性骨折30例,闭合性骨折10例。对照组中患者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在21-56岁,平均(38.5±5.6)岁,其中高空坠落伤20例,挤压伤11例,车祸伤9例,开放性骨折27例,闭合性骨折13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经对比分析发现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AO钢板固定治疗:采用常规AO钢板内固定术的操作方法操作,于患者的骨折部位置入并固定AO钢板,结束手术。

观察组患者采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对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常规的清创后,进行手法复位;对于闭合性骨折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方案制定手术方案。确定穿针平面后,于骨折的近端和远端各插入2个平行的固定针,进针时保证针与患者的患侧肢体冠状面平行,与纵轴垂直,然后安装好支架,将其置于距离患者皮肤1cm处,通过X线检查观察患者骨折对位和对线满意后固定好支架。

两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的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康复功能锻炼。

1.3 疗效评估标准

显效:经X线检查显示骨折复位,关节恢复良好,不存在畸形和痛感。有效:X线检查显示骨折复位,关节活动略微受限,对日常生活无影响。无效:X线检查显示骨折复位差且患肢缩短≥2cm,对日常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数数据和计量数据在对比上采用x2/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见表1得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P<0.05。

3 讨论

下肢复杂性骨折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尤其是开放性骨折、存在骨缺损的骨折,其治疗难度大,过去临床上多采用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治疗,但是这种治疗方法效果不好。随着内固定技术的发展,AO钢板内固定疗法在下肢复杂性骨折治疗中得到应用,其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但是在术中可能出现难以复位而被迫切开复位、术者X线暴露量大等问题,术后骨折愈合恢复慢。

在下肢复杂性骨折治疗中最为关键的原则就是复位和固定,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可以通过生物学固定方法保证坚强固定,并且不影响美观以及患者的运动功能,对患者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软组织等的损伤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2],也促进骨折的愈合。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是近些年来被研发出来的一种新型固定方法,其通过穿刺到骨骼中的钢针与骨相连,形成新鲜的稳定系统[3],然后借助外固定器对骨折部位进行牵引和加压,从而达到较好的固定效果,这种固定方式是内固定与外固定方法的结合,操作简单,且便于装卸,患者术后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4]。另外,该固定方法稳定性好,力学性能稳定,对患者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影响小,利于患者骨折的愈合[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骨折愈合时间短,P<0.05,证明采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对下肢复杂性骨折治疗中采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是可行的、安全可靠的,有助于促进患者骨折的愈合,且操作简单,患者术后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促进骨折的愈合,具有重要临床应用推广价值。在符合骨折复位外固定器适应症的情况下可优先选择该术式治疗。

参考文献

[1] 田广.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3):2531-2532.

[2] 陈福状.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对骨折愈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4):60-61.

[3] 胡昊,蔡林,金伟,等.外固定架联合髂腰固定术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1,31(1):61-65.

[4] 孙冰,王清防,慕明章,等.单臂外固定器和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小儿胫骨骨折临床疗效比较(附78例报告)[J].山东医药,2012,52(36):24-26.

[5] 董君博.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7):69-70.

论文作者:许德世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2

标签:;  ;  ;  ;  ;  ;  ;  ;  

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许德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