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模预测——以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区为例论文_白洁

上海松江新城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1600

摘要:地下空间资源不可再生,地下工程建设具有不可逆性和难以改造的特点,因而比地面工程更需要有预见性的整体规划[1]。但目前整个松江新城的地下空间整体开发的规划及建设水平不高,同时因南部新城属于2015年选定的综合管廊试点区域,今后的地下空间开发收到已建管廊的制约,有必要尽快在《上海市地下空间建设条例》的基础上编制南部新城地下空间建设条例,研究探讨南部新城地下空间规划有助于为松江区的地下空间发展规划提供借鉴,今后应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纳入地下空间发展规划,使得地面、地上、地下三种空间协调发展。

关键词:地下空间;规模;案例引言

1引言

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区(以下简称南部新城)是《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第二批选址规划》的23块大型居住社区之一,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南部高铁片区,是松江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总面积13.63平方公里,未来规划总人口规模约21.0万人。目前大居已进入全面开发阶段。地面开发形态正逐渐形成,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与地面建设同步进行,并根据对未来地下空间的需求预测,合理确定地下空间的开发强度等控制要素,真正实现与相关规划协调发展[2]。

笔者作为建设者,有幸参与了上海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区的建设,目前整个松江新城的地下空间整体开发的规划及建设水平不高,《松江新城地下空间开发专项规划》于2012年召开专家评审会,但未见颁布执行,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与该专项规划属于同期编制,文本中虽有提及地下空间规划的基本原则,但对开发规模及综合利用方案未有体现。同时因南部新城属于2015年选定的综合管廊试点区域,今后的地下空间开发收到已建管廊的制约,有必要尽快在《上海市地下空间建设条例》的基础上编制南部新城地下空间建设条例,本文希望通过对南部新城的地下空间开发规模的预测,并以华阳湖核心区的地下空间开发模式为例,初步研究探讨南部新城地下空间规划,为今后松江区的地下空间发展提供借鉴。

2.南部新城需求规模预测

2.1居住地区地下空间需求预测

参照刘俊[3]在其论文中介绍的预测模型,模型的中间变量和其他参数可采用如下标准:

(1)新增建筑量推算居住人口约19.7万人,可根据各上海市住宅建设标准,对保障性住房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5-30平方米/人,普通商品住房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5-40平方米/人。

(2)由居住人口推算住户数时,取 3.3 人/户的标准。

(3)人均人防面积根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确定,人员掩蔽工程面积标准为 1 平方米/人,防空专业队工程标准稍高,故人均人防面积取 1.2 平方米/人。

(4)小汽车拥有率根据控规给出的住宅停车配建要求,根据目前已确定开发地块初步设计方案中给出的地块经济技术指标,动迁安置房设计配建车率在0.8辆/户,保障性住房设计配建车率在1辆/户,普通商品房由于没有设计方案,暂定按1.5辆/户进行预估;

(5)停车地下化率从建筑需求的角度和小汽车拥有率有密切关系,但是总需求量预测中暂取 60%的固定值,60%是根据目前已有设计方案地块地下车位占总停车位比例取平均值确定的。

(6)每辆车平均占用面积包括车位面积和通道面积,取 35 平方米/辆。

(7)公共建筑配建标准按控规取新增建筑量 10%配套的标准。

(8)公共建筑地下化率实际上是很具弹性的指标,目前的设计方案中公共建筑基本都在地上建设,暂取总需求量预测的 2%作为预测值。

在建立了上述模型关系和参数后,即可根据居住用地新增建筑量推导地下空间总需求量,采用新增建筑量的估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Su为地下空间需求量,Sr为居住用地新增建筑量,s 为人均居住建筑面积标准,sd为人均人防面积标准,Nf为户均人口数,αc 为机动车配建率,β为停车地下化率,sc为每辆车平均占用面积,P 为公共建筑配建标准,αs 为公共建筑地下化率。

根据控规,规划新增住宅建筑量为660.47万m2,其中动迁安置房54.95万m2,保障性住房426.27万m2,普通商品房179.25万 m2,计算得:

Su=175.35万 m2

2.2公共设施用地地下空间需求预测

考虑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公共设施用地包括行政办公(C1)、商业金融(C2)、文化用地(C3)、体育用地(C4)、医疗卫生(C5)、商务办公用地(C8)以及其他公共设施用地(C9)。估算公式为:

式中,Suc为公共设施地下建筑规模,S 为建设用地规模,Z 为公共设施用地比例,V 为地面建筑容积率,L 为地下建筑与地上建筑规模比例。

参照文献[5]及日本公共设施开发强度的一般水平,根据目前南部新城公共设施规划用地面积136.31万m2以及控规给出的各类型公共设施用地容积率上限进行估算,计算结果如表3.1。

表3.1 南部新城公共设施地下建筑发展规模预测

2.3其他设施地下空间需求预测

(1)城市广场和大型绿地

新开发或再开发的广场,地下空间开发范围比例不一,仅考虑控规中华阳湖两块地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约2.95万平方米,暂按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10%计,共产生地下空间建筑面积约 0.30 万平方米。

(2)仓储物流区

控规中,规划仓储用地 14.14万平方米。仓储和物流区地下空间应按防空防灾要求用于贵重物资的安全贮存和部分货运车辆的防护。按用地面积的 10%计,需开发地下空间 1.41 万平方米。

(3)城市基础设施

1)交通设施:根据道路专项规划,谷水大道在高铁段将下穿两条道路及铁路,长度约264m,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为82m,干线隧道直径按8.8m估计,则需地下空间1.60万立方米;

2)综合管廊:按照目前基地内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管廊总建设长度21.7km,按照管廊系统断面预估,需地下空间约146万立方米,加上各种设施的地下建筑物、构筑物所需空间,按管廊容积乘以 1.1 系数计,共需开发地下空间 161 万立方米。

(4)地下公共停车设施

社会公共停车场在布局上主要以公园、绿地、学校操场、道路、广场等公共用地的地下空间为主,因此,这部分停车需求应列入相应的用地主体功能之中,不再单独计算和统计。

(5)防空防灾系统

这部分地下空间需求由防空防灾规划具体确定。

(6)地下贮库

贮库的规模需在进行工程设计时才能确定。

3.南部新城地下空间开发的发展目标

根据以上对未来南部新城地下空间规模的预测,建议以下发展目标:

(1)近期目标:以居住区及基础设施系统(包括道路交通地下段及综合管廊)、仓储物流区建设开发为主,居住区预计总体开发规模在175万平方米,仓储区预计总体开发规模约1.4万平方米,基础设施系统预计总体开发规模在163万立方米;防空防灾系统、地下贮库等需要在现阶段进行专门的规划设计,对开发体量进行预估,结合居住区开发过程同步进行开发;

(2)中期目标:针对两个重点规划片区:沪杭客运专线松江南站地区与华阳湖周边进行整体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确定适宜的开发强度及开发时序,预计总开发规模为51万平方米;

(3)长期目标:未来不排除地下路的继续开发,需基于未来交通特征指标进行动态规划,此外,可以考虑如何将各已开发零星地下空间通过地下通道方式进行有机串联,减少未来路面交通压力,形成区域性的整体地下空间。

结论

地下空间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具有一旦开发,难以复原的特点,上海市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大、地质条件差,管廊目前设计埋设深度多在地面以下2m~2.5m的深度,南部大面积规划建设管廊,同时保障房建设同步开发,在没有上位规划的条件下,未来再进行管廊下部的地下空间开发将带来巨大的施工难度及工程投资成倍增加,故急需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系统性的充分考虑各类地下工程建设,预留地下空间开发的冗余度,合理规划建设时序。

参考文献:

[1] 董丕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需求的规模预测[J].上海建设科技,2006(2):34-37.

[2] 朱迎红.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2012.

[3] 刘俊.城市地下空间需求预测方法及指标相关性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09.

[4] 松江区人民政府,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松江区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区(凤翔城)SJC10017、SJC10018、SJC10019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Z],2012.

[5] 松江区人民政府,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松江新城总体规划(2001-2020)说明书[Z],2012.

论文作者:白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模预测——以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区为例论文_白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