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论文_吕娜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新生儿科 300221

摘要:目的 对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护理中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RDS新生儿中随机抽取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集束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远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能够加快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康复,减少并发症,应在临床得到推广。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集束化护理;效果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临床上自然分娩最常出现的意外,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出现的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主要是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所引起,导致肺泡进行性萎陷,患儿于生后4~12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发绀、吸气三凹征,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是造成新生儿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1]。RDS新生儿的预后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集束化护理是基于某一疾病护理方案的循证研究,优化整个护理流程的新型护理管理方法,可加快患者康复[2]。本文拟对40例RDS新生儿进行集束化护理,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RDS新生儿中随机抽取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排除合并其他脏器功能障碍、先天呼吸道畸形、湿肺、颅内出血等疾病;有机械通气禁忌证的患儿。其中,男44例,女36例;胎龄29~39周,平均(3 4.3±2.6)周;出生体重1300~3700g,平均(2807.9±536.3)g,剖宫产48例(60.0%),阴道分娩32例(40.0%)。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胎龄29~39周,平均(35.2±2.7)周;平均(2688.7±536.5)g,剖宫产22例,阴道分娩18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胎龄29~39周,平均(33.8±2.5)周;平均(2908.7±496.5)g,剖宫产26例,阴道分娩14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集束化护理。两组均于出生当天被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入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和机械通气治。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生命体征监测、气道护理、喂养护理(静脉营养)、输液护理等,住院期间谢绝家属探视。观察组采取以下集束化护理:集束化方案制订:由本科室工作经验5年以上的医生与护理人员,根据文献报道 与我科室实际情况,改进RDS新生儿护理方案,并组织全科护士学习。集束化护理方案实施:①机械通气,入院当天检查患儿意识、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根据其生命体征设定呼吸机参数,监测血气指标,及时调整氧气流量和浓度,导管固定使用凝胶敷料,通气时可在侧卧、俯卧等体位间转换,注意观察皮肤颜色和温度,预防压疮。②喂养护理,入院前3天使用静脉营养,随后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营养液需加热到37℃,每天检查静脉输液管和胃管通畅情况,监测患儿置管处皮肤和鼻部损伤情况,及时更换敷料。③家属干预,入院时向家属解释RDS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预计住院时间,告知该病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医护人员根据病情给患儿拍照或视频,缓解家属紧张的情绪。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远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家属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新生儿RDS又称肺透明膜病,是由于患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呼气末肺泡萎陷,进而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3]。研究显示,有效护理对减少RDS新生儿并发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新生儿RDS的特殊性,我们制订了集束化的护理方案:根据患儿生命体征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促进自主呼吸能力的恢复;使用凝胶敷料,减少患儿皮肤损伤;早期肠内营养可促进患儿消化功能的发育,输入大分子营养物质,减少营养不良,提高患儿免疫力,缩短住院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远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能够加快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康复,减少并发症,应在临床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鸿,熊小丽,熊晓燕.集束化护理在经鼻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J].健康之路,2016,15(7):134.

[2]曾国华,蔡春梅.循证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应用的意义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5):72.

[3]任庆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4):435.

论文作者:吕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  ;  ;  ;  ;  ;  ;  ;  

集束化护理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论文_吕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