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CCP抗体RF及AKA三联检测与抗CCP抗体和RF二联检测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差异性分析论文_黄丝敏

抗CCP抗体RF及AKA三联检测与抗CCP抗体和RF二联检测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差异性分析论文_黄丝敏

湖南省郴州市中医医院 423000

摘要:目的:对抗CCP抗体+RF+AKA三联检测与RF+抗CCP抗体二联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差异性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间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实施RF+抗CCP抗体二联检测,观察组实施抗CCP抗体+RF+AKA三联检测,对比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性、特异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施抗CCP抗体+RF+AKA三联检测,能够明显提升其诊断准确率,从而尽早为患者开展治疗,改善其预后。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RF;抗CCP抗体;AKA

作为一种常见的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致畸性的特点,若是不能为患者予以有效的治疗,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有可能会导致不可以的骨关节破坏,那么在发病早期即为患者开展准确的诊断,并实施有效的治疗就显得非常必要[1]。RF(类风湿因子)与抗CCP(环瓜氨酸肽)抗体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指标,随着各项研究的深入,近年来,有研究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发现了AKA(抗角蛋白抗体),本文就主要对抗CCP抗体+RF+AK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予以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间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7例、33例,年龄8~65岁,平均(42.62.3)岁;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6例、34例,年龄9~66岁,平均(45.1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哟患者均在空腹状态下抽取3毫升静脉血,将其放置于干燥管当中对血清进行离心分离,在零下20摄氏度的冰箱当中予以保存,对其实施RF、抗CCP抗体、AKA检测[2]。

RF检测是通过免疫比浊法开展,其检测结果的正常参考值是0~20.0IU/ml[3]。

抗CCP抗体检测是通过ELISA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上的说明书开展操作,其阳性结果的判定依据为>25RU/ml。

AKA检测是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阳性的判定标准为荧光显微镜下角质层出现线状、板层状的典型荧光。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性、特异性。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1.0处理本文中的相关数据,对计数资料实施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性、特异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见表1: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但是由于其早期并没有典型的症状,影像学指标的敏感性也并不高,导致其早期诊断存在一定的难度,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存在系统性严重,一些患者在发病早期会出现滑膜炎的持久反复发作,若是不能及时予以有效的治疗,将会导致患者出现关节内软骨及骨破坏,最终引发关节功能障碍[4]。为了能够尽可能早的为患者开展有效的治疗,保证其早期诊断准确性就非常必要。

随着各项研究的深入,有研究结果之处,抗CCP抗体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有学者在2000年首次用人工合成的方式得到了环瓜氨酸肽,并借助于ELISA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当中的抗CCP抗体实施检测,发现抗CCP抗体可以作为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个特异性指标,尤其是在未分类关节炎患者当中,抗CCP抗体也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因此国外有学者指出,可以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分类标准当中纳入抗CCP抗体,以便于促使原有标准敏感性的提升[5]。在早期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当中,主要是参考美国风湿病学会所制定的相关标准,具体为:(1)三个以上关节区肿痛;(2)持续六周以上存在炎症临床表现;(3)关节区肿痛累及近端指关节、掌指、腕等;(4)双手X线典型改变;(5)RF阳性[6];(6)晨僵持续时间每天超过一小时。在该标准当中与血清学相关的指标只有RF,其在实际应用当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是其特异性较低,难以保证其诊断准确性,并不能很好的满足临床医师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的参考需求。AKA是一种不溶性的纤维蛋白靶抗原,其作为一种细胞骨架成分,其中一种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为IgG型,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当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有研究结果指出,AKA几乎不会出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之外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清当中,这也证实了AKA检测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当中,对于RF及抗CCP抗体检测都具有很高的补充作用[7],尤其是将其应用于RF、抗CCP抗体检测结果阴性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当中,能够很好的降低漏诊率,这也证实了AK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当中,对于RF及抗CCP抗体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本文研究结果也证实抗CCP抗体+RF+AKA三联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当中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要高于CCP抗体+RF二联检测,进一步证实了AK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性、特异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施抗CCP抗体+RF+AKA三联检测,能够明显提升其诊断准确率,从而尽早为患者开展治疗,改善其预后。

参考文献

[1]胥国强, 杨佳佳, 蒲泽宴, et al. RF、抗CCP抗体和AKA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的评价[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11):1390-1392.

[2]张娟, 梅轶芳. 抗CCP抗体、AKA、RF及GPI检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2, 46(5):492-495.

[3]张娟, 梅轶芳. 抗CCP抗体、AKA、RF及GPI检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意义[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2, 46(5):492-495.

[4]李惠, 廖湘平. 抗CCP抗体联合抗AKA抗体、GPI和RF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意义[J]. 中国医师杂志, 2012, 14(10):1407-1409.

[5]RF、抗CCP抗体和AKA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实验检测分析[J].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4(6):15-18.

[6]梁爱玲, 张静, 杜宗孝. 联合检测RF、AKA、抗CCP和GPI在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J]. 宁夏医学杂志, 2014, 36(12):1198-1200.

[7]Cost-Effectiveness Model for Evaluating New Diagnostic Tests in th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Arthritis at Risk of Having Rheumatoid Arthritis. Luime Jolanda J,Buisman Leander R,Oppe Mark,et al. Arthritis Care and Research . 2016

论文作者:黄丝敏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  ;  ;  ;  ;  ;  ;  ;  

抗CCP抗体RF及AKA三联检测与抗CCP抗体和RF二联检测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差异性分析论文_黄丝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