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三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陈旭升

梅毒三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陈旭升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 陈旭升【摘要】目的 探究甲苯暗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法吸附实验(TP-ELIS A)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梅毒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予以TRUST、TP-ELIS A、TPPA检测,通过将检测结果与病理检测结果对比,得出三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结果 100例感染组对象经病理诊断后发现,梅毒呈阳性者73例(72.22%),呈阴性者27例(27.78%)。通过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TP-ELISA检测灵敏度为98.63%,特异度为96.30%,阳性预测值为98.63%。TRUST检测灵敏度为85.14%,特异度为76.92%,阳性预测值为85.14%。TPPA检测灵敏度为95.95%,特异度为92.31%,阳性预测值为95.95%。结论 TP-ELISA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适用于住院、门诊或广泛人群的梅毒筛查,TRUST可在梅毒治疗过程进行效果监测,临床应灵活应用各类梅毒检验方法,为治疗梅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 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中图分类号]R7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4-YS

前言

梅毒是一种由苍白螺旋体引起,可经血液传播、性传播的经典型传播疾病,严重危害我国的公共卫生安全[1]。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又开始出现了上升趋势,因此对梅毒采取有效、及时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以往临床检测梅毒抗体多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但该2种方法对治疗后的梅毒、潜伏期梅毒以及神经性梅毒的敏感度较低[2],因而容易导致漏诊,耽误治疗。所以临床开始提倡采用TRUST、TPPA、TP-ELIS A对梅毒进行检测,以提高检测效果。鉴于此,本文就此三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如下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梅毒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①了解本研究项目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②。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者;②伴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恶性肿瘤者)。其中有男性例,女性例;年龄为19-75岁,平均(45.84±1.13)岁;已婚79例,未婚21例。

1.2方法

采集100例观察对象的空腹静脉血5mL,置入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取出血清备检;使用ADC ELISA 400全自动酶联免疫工作站(烟台爱德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鲁械注准20142400173)以及ELISA试剂盒(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检测;使用TL-2000MM-I型号梅毒螺旋微量振荡仪以及TPPA试剂盒(日本富士瑞比欧株式会社)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使用WZR-H6000型数显混匀器(上海掌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及TRUST试剂(上海荣盛生物有限公司)进行甲苯暗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分别对血清予以1:1、1:2、1:4与1:8 稀释,对标本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

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结果判定,梅毒抗体阳性:样品OD值S/D.O≥1;梅毒抗体阴性:OD值S/C.O<1。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 )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 检验,若P<0.05则可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病理诊断结果

100例感染组对象经病理诊断后发现,梅毒呈阳性者73例(72.22%),呈阴性者27例(27.78%)。

2.2TRUST、TP-ELIS A、TPPA的检测情况

通过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TP-ELISA检测结果有阳性72例,阴性26例,误诊1例,漏1诊例,因此其灵敏度为98.63%,特异度为96.30%,阳性预测值为98.63%。TRUST检测结果有阳性63例,阴性20例,误诊6例,漏诊11例,因此其灵敏度为85.14%,特异度为76.92%,阳性预测值为85.14%。TPPA检测结果有阳性71例,阴性24例,误诊2例,漏诊3例,因此其灵敏度为95.95%,特异度为92.31%,阳性预测值为95.95%。其中,TP-ELISA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另外两种检测方法,

3讨论

目前,梅毒诊断主要依据梅毒抗体检测,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约4-6周血清中即可产生抗类脂抗原的非特异性抗体与康美都螺旋体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因此根据此机制可对梅毒进行有效的诊断。

我国卫生部颁布的《性病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将针对非特异性抗类脂质抗体的检测方位设置为常规的试验方法,针对特异性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方法设置为确认试验方法[3]。这两种检测方法有许多种类,TRUST就是其中一种。由于非特异性抗体的出现时间比特异性抗体约晚2-3周,而随着疾病的发展,非特异性抗体水平会相应提升,经治疗后则会随之下降直至消失,因此非特异性抗体检测可以有效提示梅毒的治疗效果,成为疗效的监测指标。而TRUST凭借其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快速、测定效价比RPR、USR更高的优势,所以成为了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水平的理想检测方法。

本研究结果显示,TP-ELISA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均高于TRUST与TPPA监测,这说明TP-ELISA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该监测方法是随着梅毒螺旋体基因工程的研制成功而发展起来的血清学检测法,其作用机制是将基因重组表达的梅毒螺旋抗体原包被在微孔板上,随后经抗原夹心法评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因此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同时,由于其操作简便,价格适中,结果可用酶标仪进行分析,认为误差较小且易于保存结果,因此尤为适用于住院、门诊等大范围梅毒筛查活动。

TPPA是目前临床的重点推荐的梅毒确诊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本研究结果显示,TPPA与TP-ELISA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检测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该检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操作繁琐且检测结果不能进行有效保存,因此该方法通常作为TRUST与TP-ELISA 等初筛阳性、潜伏期梅毒、非螺旋体试验呈阴性但高度可疑的梅毒患者的确诊性试验,还可对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所导致的假阳性开展进一步排除。

综上所述,3种梅毒检测方法各具有优点与缺点,TP-ELISA适用于大范围梅毒筛查,TRUST可用于梅毒治疗监测,TPPA可对潜伏期梅毒或诊断难度较高的梅毒进行确诊,临床应灵活运用3种检测方法,发挥其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瑞芳,高丽华,董宇青,应航宇.对比分析不同梅毒检验方法在梅毒螺旋体检测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性科学,2016,25(05):90-92.

[2] 刘小谷.梅毒抗体检测 方法联合应用的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3):2035-2036.

[3] 韩红星,李小勇,李冉冉,等.TRUST和TPPA联合检测梅毒的临床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7,28(12):2044-2045.

论文作者:陈旭升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梅毒三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陈旭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