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影响论文_王海波

大众传播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影响论文_王海波

(通化师范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大众传播逐步走入公众视野,其传播媒介多样化,传播内容丰富,同时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对当今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塑造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本文从大众传播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大众传播对大学生品德素质的正、负面影响,指出成因,进而提出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大众传播;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具体办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大众传播占据主导,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无疑也会对高校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大学生群体最容易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的群体之一,其思想会随着信息化程度发生新的变化,表现之一即是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改变,如何利用大众传播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成为现实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高校建设的关键。因此,本文提出从大众传播的角度出发,分析大众传播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塑造的影响,提出其成因,并给出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具体措施。

一、大众传播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塑造的影响

1.正面影响

首先,在传统媒介下,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大学生只能从书本上获取有限的陈旧的知识,使大学生学习兴趣不强,难以满足其需求,随着大众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引入使得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容变得丰富,手段变得更多,并且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料可以作为丰富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补充,帮助大学生获得更多的提升思想品德素养的知识。其中就包括大学生对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各方面的素养,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学习更多的时事政治,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养,进而增强其责任感,对于大学生个人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利。

其次,传统媒介条件下,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品德素养教育都是通过课堂教育、讲座等形式进行,通常这些教育方式具有一定时间和地域限制,并且教育主体主导性比较强,导致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比较被动,大众传播媒体的出现,新传播媒体大量增加,并且可以匿名交流,大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新媒体畅所欲言,使得思想品德教育主体与大学生之间的鸿沟变窄,从而使得教育主体能够迅速获取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举措帮助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

最后,传统思想品德教育以知识灌输为主,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使得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多样化,一是素材多样化,集文字、图片、视频、动画于一体,吸引大学生获取树立思想品德的相关知识,从被动学习逐步变成主动思考,让大学生在学习中加快提升思想品德素养的步伐。由于大众传播没有地域和时间限制,因而使得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新的思想品德知识,有利于激发和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

2.负面影响

首先,大宗传播的内容比较丰富,传播的媒介也比较多,通常同一传播内容在不同的传播媒介报道时,由于表述不同,有可能传达的意思会有大大改变,使得传播内容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其中夹杂的一些歪曲事实、暴力色情的内容很容易左右大学生的思想,不利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形成,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其次,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和虚拟性,人们处于虚拟世界的交流,导致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流变少,大学生是这种群体之一,他们的心理尚未发展成熟,因而在大众传播形式下很容易导致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出现问题,从而会导致心理问题,如自闭、孤独、敏感、脆弱,没有社会责任感,参与积极性大大降低,因而导致大学生人格受到极大摧残,更不要说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最后,由于大众传播的扩大化和传播范围的广泛性,使得通过大众传播媒体传播的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深,一些蓄意破坏中华民族团结的言论和文化思想也会在中国渗透,对于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比较乐于接受和吸取新媒体传播的内容,这些不当的文化思想会严重冲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从而使大学生盲目跟风,丧失了发扬优良中华传统文化的能力,其理想信念也会被动摇,导致大学生处于迷茫状态。

二、大众传播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塑造的原因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导致大众传播媒介下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难以提升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方面是大众传播的环境下教育的信息良莠不齐,大众传播的发展使得思想品德素质教育信息反馈不够及时,从而对于教育者来说,教育的难度增加。思想品德素养教育的信息数量比较少,并且信息更新不够及时,获得的通道单一,大学生很难有兴趣进入其中。另一方面,教育者的教育水平和教学特点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由于教育工作者的资历和个人属性不尽相同,导致大学生对其期望和学习兴趣也不同,现代的思想品德教育者一般情况下很难适应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导致思想老化、教育内容生硬,甚至有的思想品德教育者都不与大学生沟通交流,思想品德理论塑造不够深入,导致思想品德教育失败。最后,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不能适应大众传播快速发展。在新媒体多样化的形式下,仍有许多高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不够集中,没有体统性和整体性,思想品德教育与各学科金联系紧密性不强,导致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力度不够,不利于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素养的形成。

三、大众传播视角下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具体办法

1.提升高校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工作者的素养

大众传播已经广泛应用,因此,高校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充分利用这些新媒体,提升自身的素养,具体来说,可以包括提升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素养、提升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的个人魅力、提升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的传播技能,使得个人形象和个人内涵都得到极大提升,知识变得渊博丰富,同时利用个人魅力吸引大学生课堂互动,使得其学习兴趣大大提升。

2.注重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反馈

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效是通过反馈获取的,了解这些反馈信息有利于改进教育活动,从而促进下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要足够重视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反馈。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传播媒介有目的、有选择地获取大学生的反馈信息,然后进行完善处理,在不断优化过程中使思想品德教育向上发展,从而促使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得到提升。

3.营造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环境

在大众传播的新形式下,良好的学习氛围建设也是大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素养的关键。对于高校来说,可以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传播技巧多样化,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四、结论

本文就大众传播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影响及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提升高校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工作者的素养、注重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反馈、营造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环境等点建议,对于大众传播形式下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邓菁.大众传播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 2016.

[2]罗曼.大众传媒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3):115-116.

[3]孙六平,孟波.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新闻知识,2013(05):106-107.

[4]张耀宇,赵丽萍.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中国市场,2015(24):246-247.

[5]郭蕙依.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14.

论文作者:王海波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大众传播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影响论文_王海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