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一下这个词的欢乐和悲伤_安徽方言论文

考本字甘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字论文,甘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零 缘起与提要

年来受侵二竖,屡有采薪之忧,执笔维艰。天寒岁暮,整理笔记,共得六章:(一)穬子;(二)荐屋;(三)婫;(四)腻歪,腻外,腻味;(五)先后;(六)占米。

求,仍可比较方言而论之。不过“某地某音,意思是某某”,说起来十分累赘。无字天书,岂能垂之久远。寄音义于形体,著于竹帛,方能突破时间空间的双重限制,累积文化。相传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这是说文字可以惊天地而泣鬼神,作用大矣。这样一来,考本字就有用武之地。有利必有蔽(此荀子解蔽篇之蔽),流弊所至,以为“字”限于形体,高谈阔论。惑矣!这两百字貌似迂远,实为考本字论之出发点,能考无形体之“字”,方能考有形体之“字”。

本篇(一)是最常见的考本字文章。(二)指出书证的重要性,本章的书证不仅用来证实推论,并且是推论的出发点。(三)(五)强调考本字必须古籍与方言相结合。(三)还指出读古籍要正确全面的理解,大醇小疵的康熙字典如何割裂古籍,贻误后学。(二)(四)的共同点是考本字要理解形体,又不为形体所拘束。(四)(五)的共同点是如何论证轻声与变调。(五)还提出用唐诗押韵讨论本字的声调。(六)讨论“名”与“物”的关系,占谷种植的推广导致占米名称的扩散。

本篇写作时,本文作者参加一项方言词典工作。词典的方针是只收现代方言,力所能及时说明来历。本篇可以看作词典的长编样品,请读者指教,求同行评议,供同事讨论。

壹 穬子

山东省四处方言大麦的说法如下:

以上四处大麦的名称词根相同,虽然有的用土字,有的用同音字,有的用方匡,都相当于工人的工字的上声。就语音演变的常例说,这个音来自古上声见母通摄或曾摄一等、梗摄二等合口。古上声见母这四处读上声[k]母,古上声群母这四处就读去声了。通摄曾摄都没有合适的字。本字当为梗摄梗韵的“穬”字。《太平御览》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本八三八8吴氏华陀弟子吴普本草曰:“大麦一名穬麦。”玄应《一切经音义》丛书集成影印海山仙馆丛书本十八831曰:“穬麦,瓜猛反。说文:‘穬,芒粟也。’今呼大麦为穬麦也。”大广益会玉篇麦部,麦也,或从黄,通作穬。”玉篇与广韵集韵并古猛切(=瓜猛反)。

贰 荐屋

“屋斜使正”说“牮”。梅膺祚《字汇》其兄序题万历乙卯,即四十三年,公元一六一五年牛部云:

牮,作甸切,音荐,屋斜用牮。会稽范寅《越谚》自叙题光绪四年,岁在戊寅,即一八七八年中25云:

牮屋 上[字音]荐,屋歪使正。牮[字据]《字汇》。(光绪壬午(八年)谷应山房刊)

“牮屋”的说法见于上海、宁波、绍兴、台州,福州有“牮厝”的说法,闽语屋说厝,牮厝相当于牮屋。牮字屡见于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河南、四川、贵州地方志与韵书等,今就耳目所及举之。

《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威参将八音》天韵母曾声母阴去:荐举荐牮斜[李荣案:当有缺字。](福州聚星堂刊)

《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林碧山字义》坚韵母之声母阴去:荐举荐牮屋斜用牮则正。(福州聚星堂刊)

《渡江书十五音》19坚韵母曾声母阴去:荐……牮壁斜[元误作璧针]用牮(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言语文化研究所影印发行,一九八七年。)

《福建新通志·福建方言志·言宫室第三》正斜屋曰牮。(《福建新通志》木刻本,全书出齐在一九三○年左右。)

1930嘉定县续志五67=六编97牮,俗谓屋斜使正曰牮。字汇音荐,屋斜用牮。

1929崇明县志四15=六编374牮音荐,俗谓屋将倾,用木斜支也。

1807东台县志十五11=六编210使力正屋谓之牮,音荐。支不平谓之,音店。加不紧谓之届音煞。[字元从户,今依广韵从尸]

1808如皋县志八5,六编224=1896通州直隶州南通志一30,六编217大致同上条。

1867河南府府治今洛阳志二六22,九编33=1917洛宁县志二27,九编41以木撑屋谓之牮,音箭。

1895叙州府志二二12,二编234=1841遵义府志·风俗24,一编213正屋曰,音荐,俗作牮。

1935云阳县志十五15=三编336正屋曰牮。字汇屋斜用牮,牮音荐。

上代下牛的“牮”字不见于旧书,作为一个俗字,通行的范围这样广,都是“屋斜使正”的意思。以常理推之,这种俗字往往有本字可考。六十年代初通读《现代汉语词典》,因为没有书证,还是用“牮”字。我相信我那位先生言必有据,这才后悔当时没有问清楚。这些年我一共见到两条书证。唐刘餗《隋唐嘉话》云:

今明堂始微于西南倾,工人以木于中廌之。武后不欲人见,因加为九龙盘糺之状。其圆盖上本施一金凤,至是改凤为珠,群龙捧之。(商务影印《顾氏文房小说》本卷中24)唐李肇《国史补》云:

苏州重元寺阁一角忽垫。计其扶荐之功,当用钱数千贯。有游僧曰:“不足劳人。请一夫斫木为楔,可以正也。”寺主从之。僧每食毕,辄持楔数十,执柯登阁,敲椓其间。未逾月,阁柱悉正。(《学津讨原》本卷中17)

“于中廌之”的“廌”与“扶荐之功”的“荐”同音通用,要略加说明。宋跋本与项跋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霰韵“作见反”小韵都拿“廌”字开头,第二字才是“荐”字。并且纸韵“池尔反”小韵“廌”字都有子见反[=作见反]的又音。宋跋本云:

廌,作见反。此解廌字。三。 荐,此荐举字,今作席荐字也。 ,畜养[当作食]。

豸,池尔反,虫豸。……廌,解豸。又子见反。……项跋本云:

廌,作见反,廌举也。《说文》宅买反[今补反字],解廌,兽似牛一角,为黄帝触邪臣。三。

荐,上进也,备一百物曰荐,又臻也。解廌所食草名,又荐食也。 ,畜食地[当作也]。

豸,池尔反,虫豸。……廌,解廌,兽。又子见反。……

我当时见不到王韵列字的重要性。虽然《经典释文·易·豫》“殷荐之上帝”句有异文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本,通志堂本同:

荐,将电反;本又作,同;本或作廌,兽名耳,非。我还是根据蒋斧藏本《唐韵》“荐作甸反”[=作见反]小韵无“廌”字,拙著1956《切韵音系》重印本霰韵精母仍列“荐”字。想不到唐代廌荐同音通用与王韵列字完全符合。

亡友朱德熙从古文字说明廌字古有荐音,《关于侯马盟书的几点补释》云:

《说文》把“荐”解释成为会意字十分牵强。邵王簋“荐”字作“”(《金文编》538页),应该是从皿廌声。可见“廌”字古有“荐”音,“荐”本是从草廌声的形声字。(朱文元载《文物》一九七二年第八期,今收入1995《朱德熙古文字论集》54—59。)

荐字音义古籍与当代方言符合,有充分理由假设:牮屋之牮本字为荐。牮字虽然相当流行,到底是俗字,不是人所共知。记录方言往往无暇考求本字,就写个本地方言同音字。比方

成了同音字。从实用方面说,俗字牮适用于明代以来文献与当代方言;本字荐适用于唐代以来文献与当代方言;计字的音只适用于少数当代方言,对上海市区老派方言就不适用了。

拙作1983关于方言研究的几点意见(方言季刊1983.7=1985语文论衡28)云:

考求本字,就是从古今比较、方言比较入手的。……考求本字当然还要读书。

“古今比较”要求了解古今音演变的常例,还要明白语音演变有些甚么常见的例外。“方言比较”要求了解若干主要方言的主要对应关系,还要明白方言语音对应关系有些甚么常见的例外。这两项是考本字入门的方法——因音求字。因音求字对付穬字游刃有余;对付牮字的本字就不够了,还要读书——因书求字。自愧浅学,我只见到两条“荐”字用于荐屋的例证。

叁 婫

有的事真教人纳闷。某字有形有音有义,又有书证,就是因为没有把古音跟现代方言联系起来,加上旧字典的错误,就不能在字音上作出正确的判断。我说的是“婫”字。这字的有关语料如下:

南史百衲本陈本纪上九7人人裹饭,婫以鸭肉。

资治通鉴中华排印本一六六5145梁敬帝太平元年……人人以荷叶裹饭,婫以鸭肉数脔。

胡三省注:婫,公浑翻,以鸭肉盖饭上曰婫,今江东人犹谓以物蒙头曰婫。

集韵平声魂韵公浑切:婫,女字。 上声混韵户衮切:婫,女字。

胡三省浙江天台人,本文作者浙江温岭人,温岭天台同属旧台州府。胡所注婫字音义跟今天的台州话符合。胡释义第一句是随文解义,第二句是概括的注法。例如温岭话“婫” 是用纸或布等“覆盖,蒙住”的意思:纸无用,驮块布来婫牢纸不行,拿块布来盖住。现在编辞书,婫字应据胡注的音义。我建议调查吴语的同行,下次调查时要问“婫”字。一方面问“覆盖,蒙住”怎么说,另一方面问跟公浑切相当的今音有甚么意思。看看“婫”字使用的范围到底有多大。

我有一个疑团打不开,就算编者不大了解台州话吧;《集韵》两个音解释相同,都是“女名”,女子人名用字;胡三省注婫公浑翻,音跟集韵公浑切相同,何以几种大型辞书都用户衮切的音当“覆盖,蒙住”讲。反覆推敲,始作俑者大概是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女部:

婫 集韵公浑切,音昆,女字。 又户衮切,音混。通鉴梁敬帝太平元年:人人以荷叶裹饭,婫以鸭肉数脔。注:江东人以物蒙头曰婫。

康熙字典错误有二:一是依该书引集韵的体例,“公浑切,音昆,女字”(“公浑切,女字”是集韵的元文,“音昆”是编者加的,解释“公浑切”的直音),接着应该是“户衮切,音混,女字”。现在“音混”后无集韵的“女字”,就使读者误会,以为“女字”的解释专属于公浑切。二是“音混”后接着引通鉴,就使读者误会,婫的覆盖义属于户衮切;康熙字典编者避免自相矛盾,就不能引胡注的“公浑翻”了。

新辞源婫字条有两处费解:一是用音韵阐微户稳切的音而不用集韵户衮切的音;音hǔn与户衮切不合。二是“覆盖”义下引通鉴及胡注而不引胡注“公浑翻”,分明受康熙字典误导。

汊语大字典婫字条有两个义项,各有费解之处。(一)据集韵公浑切下的“婫,女字。”忽略了集韵户衮切下的“婫,女字”,因康熙字典而误。(二)把“覆盖,蒙住”义归到集韵户衮切,引南史与通鉴,但引通鉴胡注时不引“公浑翻”,想来是避免“公浑翻”跟户衮切打架,也沿康熙字典之误。两个义项的划分方式既忽略集韵平上两音都是“婫,女字”,又忽略胡注“婫公浑翻”是跟“覆盖,蒙住”义相配的。

汉语大词典婫字条见四370,全文如下:

婫[hùn]《集韵》户衮切,上混,匣。覆盖。《南史·陈纪上·武帝》:“士及防身,计量数脔,人人裹饭,婫以鸭肉。”《资治通鉴·梁敬帝太平元年》:“霸先命炊米煮鸭,人人以荷叶裹饭,婫以鸭肉数脔。”胡三省注:“婫,以鸭肉盖饭上曰婫。今江东人犹谓以物蒙头曰婫。”汉语大词典不收“婫,女字”义无可非议。引南史与通鉴最详备。只是以婫字覆盖义的例证属于户衮切,引胡注不引古浑翻(=集韵古浑切),均沿康熙字典之误。

中文大辞典第一次修订版3653页婫字条分甲乙两项。

(甲)公浑切 女字。《集韵》婫,女字。

(乙)户衮切 (一)女字。《集韵》婫,女字。(二)以物蒙盖曰婫。《资治通鉴·梁纪》霸先命炊米煮鸭,人人以荷叶裹饭,婫以鸭肉数脔。《注》今江东人犹谓以物蒙头曰婫。

中文大辞典引集韵两音不误。乙项又分两义项,以(二)置于户衮切之下,分明受康熙字典误导。

引通鉴胡注而不引“公浑翻”,亦沿康熙字典之误。

由此可见引书不可轻信权威,务必检查出处。

[本章与下章,分别作为《读现代汉语词典笔记(提纲)》的第肆条与第陆条,在一九九三年四月在宁波现代汉语词典学术研讨会上宣读,提纲先在会上散发,后收入该会论文集中,商务印书馆,一九九六年出版。]

肆 腻歪,腻外,腻味

“腻歪”也写作“腻外、腻味”。(以下行文用腻歪,引文用元作。)北方话常说。我自己不说,人家说了我懂。现代汉语词典收有“腻味nì·wei〈方〉腻烦”条。

一九七五年运动回潮。那时语言研究所寄居朝内南小街五十一号。丁声树先生沉默寡言笑,埋头抄卡片。有一天早晨上班的时候,我跟他站着讨论了两分钟学问——他一度说这种学问是挨斗的学问。我说腻歪的歪字当作wai轻声,轻声字有时元音变窄,听起来接近wei轻声;wei轻声元音变宽的可能性不大。他同意;还说wai轻声的本字当作去声的懀(心旁会)。不过一下子找不到说明“腻歪”就是“腻味”的例证。并且wai轻声也不能反映古调类。所以没有改现代汉语词典收的“腻味”条。

广韵去声泰韵:“懀,恶也,乌外切。”蒋斧藏本唐韵与项跋本王韵大致相同。不过广韵夬韵也收懀字,唐韵与王韵的夬韵都不收。广韵注的恶是“憎恶,可恶”的恶。参看《太平御览》四部丛刊三编本三八二9引《通俗文》“可恶曰嬒乌会反”段书伟《通俗文辑校》219条。

以下列出若干方言的“腻歪”。注意平遥两字都是重读,其他各地都是前去声后轻声。

黑龙江 刘小南与姜文振1991黑龙江方言词典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用拼音方案注音179腻味nì·wei不耐烦,厌烦或使厌烦。也说“腻歪”:呆得真腻歪│吃腻歪了│有件腻歪事儿真挠头。

伍 先后

本章先叙述史汉旧注与唐宋韵书中“先后妯娌”的音,地方志中关于先后的记载,主体是先后在当代方言中的分布,今音对古音的反映。最后用韩愈南山诗押韵证实先后的后字去声。

《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上》(百衲本影印景佑本18;中华排印本1216大致相同)颜师古集注云:

孟康曰:“……兄弟妻相谓先后。……”师古曰:“先音苏见反,后音胡构反。古谓之娣姒,今关中俗呼为先后,吴楚俗呼之为妯娌,音轴里。”

《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司马贞《索隐》(百衲本影印黄善夫本2;中华排印本453音同)云:

邹诞生音先后并去声,即今妯娌也。……韦昭云:“先姒后娣。”

蒋斧藏本《唐韵》去声霰韵与候韵云:

[霰韵苏甸反]先,先后犹娣似[即娣姒]。又姓,出河[元误作何]东。又苏前反。

[候韵胡遘反]后,方言云先后犹娣姒。

《广韵》沿袭《唐韵》,今不具引。如上文所引,《史记》邹诞生音,《汉书》颜师古音,《唐韵》,《广韵》,四者一致,“先后”训妯娌时,两字均去声;与“先”字广用平声,“后”字广用上声不同。先后两字广用的例如:先来后到│先后来了三次信。

以下选录山西、陕西、甘肃若干地方志关于“先后妯娌”的记载。

山西 1734/1811重刻山西通志四六风俗·方言6(=二编335)兄弟妻曰先后│1884山西通志一百风土记·方言3(=八编255)其见于方志者,霍山以北称……兄弟妻曰先后……以上宁乡县志

虞乡 1789虞乡县志—地舆·方言40(=八编305)有与古可通者,……兄弟妻曰先后。│1920虞乡县新志四·方言略37(=八编271)同。

赵城 1760赵城县志五风俗8(=八编321)同1811山西通志。

临晋 1686临晋县志三方言23(=八编342)同1811山西通志。

新绛 1928新绛县志一方言略14(=八编384)妯娌谓之先后。

陕西 1735陕西通志四五风俗·方言25(=二编305)娣姒关中为先后。2

米脂 1907米脂县志六风俗·方言16(=二编330)兄弟之妻俗呼曰先后。

华阴 1793华阴县志二风俗·方言50(=九编78)妯娌曰先去声后。妯娌一作筑里。方言[十二]“筑娌,匹也。”[郭注:“今]关西兄弟妇相呼为筑里,[度六反,广雅作妯。]”按先后二字本于《诗[·绵]》“予曰有先后。”传云:“相道前后曰先后。”[释文:先苏荐反,注同。后胡豆反,注先后同。]史记封禅书:“神君者,长陵女子以子死,见神于先后宛若。”[汉书郊祀志]注:“兄弟妻相谓先后。……娣姒关中为先后。”

甘肃 1909甘肃新通志十一舆地志·方言(=九编124)先后,先读去声,即妯娌之谓。扬子《方言》:关西人兄弟妻相称为妯娌。[此《方言》郭注而用字略异。]今则通称为先后。

镇原 1935重修镇原县志五民族志·亲属4(=九编225)先后,兄弟妻相呼之辞也。案:…… 《汉[书]·郊祀志》注:“兄弟妻相谓先后。……古谓之娣姒。”……陇东皆呼先后。有姊妹为妯娌者,仍以先后呼之。

灵台 1935重修灵台县志风俗·方言54(=九编263)先后,先俗转作去声,即妯娌之谓。扬子《方言》:关西人兄弟妻相称为妯娌。[此《方言》郭注而用字略异。]今则通称之为先后。

海城(今宁夏海原县) 1980海城县志七风俗志·方言4(=九编148)人称兄弟之妻曰先后们。

选录方志,要点在于“先后妯娌”之分布。方志因袭前志之处,斟酌删去重复。至于1793华阴县志以为“先后妯娌”得名本于毛诗,恐未可信,宁过而存之。

现在进入本文主体,以陕西省西安、绥德、延川、商县,青海省西宁,山西省永济、运城、万荣解店、吉县、新绛、临汾城关、临汾屯里为例,说明“先后妯娌”在方言中之反映,并略加推论。

去声加舒声有两种变法,多读甲种:

(甲)第一字去声53不变,第二字舒声均变31。

(乙)第一字去声53变42,第二字舒声均变35。

以上五处方言显示两字组连调现象之复杂,不同的声调组合可以造成相同的连调,因此带来判定本字的困难。西安、绥德两处“先后”是去声加轻声,轻声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者之一变来,不能反映本调。延川“先后”是去声加31调,31调可以从舒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一变来。商县“先后”是去声加21调,21调可以从四声之一变来。西宁“先后”是21调加31调,除上文②说的“阳平+阴平、阳平、上声”与“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等七种组合外,据西宁方言志29表八,还有“阴平+上声”与“上声+上声”两种组合,共九种组合都可以读21调加31调。岐路亡羊,方言调查报告中两字组的本字,尤其是本调之判定有时疏忽,

陕西鄠县(今户县)青年学者孙立新调查过关中和陕南方言,一九九五年十一月来信告知:关中武功、泾阳、高陵、咸阳、鄠县、雒南(今洛南)和陕南宁强(旧宁羌)等七处“先后妯娌”两字均去声;不过关中六处“先”读去声本调,“后”读低降调;宁强一处“先”读低降调,“后”读去声本调;从方言比较及来历看,低降调是去声的变调。

这里开始讨论山西的方言。永济、运城、万荣、吉县、新绛五处都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单字调,下文列举这五处四声时省去调名。

屯里话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五个单字调,据第V面两字组连读变调表,第一字为阴去的两字组,连调共有零壹贰叁四式。零式两字都不变调。壹式第一字都变31调,第二字都不变调。贰式第一字也都变31调,第二字都读22调(阴平本来读22调,非阴平都变22调)。叁式第一字不变调,第二字都读31调(上声本来读31调,非上声都变31调)。阴去加阳去的两字组,零式还没找到例子,因此连调共有三式。以下每式都先举调值,然后举例。

以上三式三十三组例子,都是“阴去加阳去”的两字组,第二字儿化也算两字组。连调跟每式标题相同的二十七组,都只记声韵,不记调值。还有六组,每组都有一字或将本调记为变调,或将变调记为本调,或将变调的本调认错了。这六组记调值,在须要讨论处下加横线。

总起来说,这六组字的调值作者都记对了,只是把本调认错了。这里说说记录声调的总原则,调值是甚么,要如实记录发音人的话。至于某个连调组里,某个调值是本调还是变调,假如是变调,如何判定其本调,要根据本方言的全部连调规律,古今演变,方言对应,才能确定。

刚才讨论了屯里话“先后”是阴去加阳去,不过屯里话古全浊上声今读阳去。“后”字广用古音是匣母上声,“先后”的后古音是匣母去声,今都读阳去,分不出古音上声还是去声。唐代韩愈南山诗用韵可以证实“先后”的后古音是去声。韩愈(七六八年—八二四年),邓州南阳人。

南山诗共二百零四句一百零二韵,“或齐若友朋,或随若先后”两句为第七十七韵。南山诗押流摄去声宥候幼三韵,候韵十四小韵四十字,其中“凑”字用两次;宥韵二十四小韵六十字;幼韵两小韵两字。见韩愈南山诗韵字表。表分三栏,以候宥幼三韵为序,每个小韵先列声母,用小字注明广韵反切,然后列韵字,每个韵字上头用小阿拉伯数码表示用韵次序。一百零二个韵字全是去声,其中包括候韵全浊二母(定匣)八个字,宥韵全浊七母(奉从邪澄崇禅群)十五个字,没有一个例外。可见韩愈诗“或随若先后”的“后”字与史汉旧音与唐韵(广韵沿袭唐韵)符合,的确是去声字。

陆 占米

“占米”分布甚广,各地说法略有不同,今就耳目所及,列于下方。

地认为不大好吃,价钱较糯米、晚米、粳稻低。(李蓝面告)

现在就占米的来历、叫名与占字的形音义略加说明。

占米来自占城,占城为古国名,在今越南境内。宋史百衲本一七三8食货志上一云:

大中祥符四年(公元一○一一年)……帝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择民田高仰者莳之,盖早稻也。

苏轼(一○三六年—一一○一年)歇白塔铺诗云:

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早稻欲移秧。(商务印书馆影印佩文韵府1987页)

南京大学教授鲁国尧熟悉宋代典籍,去信请教,承告知《宋会要辑稿》、高承《事物纪原》、释文莹《湘山野录》、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罗愿《尔雅翼》五书均记有占城稻事。《宋会要辑稿》一二一册4810页所记较宋史为详,时间为大中祥符五年五月。鲁来信并云:“鄙意以为,占城稻由民间传至福建,效甚显。故真宗遣使福建,取种以分给江淮两浙。江淮寒,故今无传。而两浙较暖,故至今仍存。”今节录《湘山野录》(成于熙宁中)一段如下:

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遣使以珍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一○三七册,265页。)

李时珍(一五一八年—一五九三年)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据味古斋刻本影印二十二895云:

时珍曰:籼亦粳属之先熟而鲜明之者,故谓之籼。种自占城国,故谓之占。俗作黏者,非矣。|籼似粳而粒小,始自闽人得种于占城国。宋真宗遣使就闽取三万斛,分给诸道为种,故今各处皆有之,高仰处俱可种。其熟最早,六七月可收。品类亦多,有赤白二色,与粳大同小异。

屈大均(一六三○年—一六九六年)《广东新语》中华书局一九八五年排印本卷十四373—376云:

黏米似粳而尖小长身,其种因闽人得于占城,故名占。亦曰籼,籼音仙,先熟而鲜明,故谓之籼。……占城在崖之南,其谷益早而美,以天暖更多也。故吾粤最重占米。……岭南之谷多黏,有青黏、黄黏、花黏、银黏、油黏。……岭南以黏为饭,以糯为酒。糯贵而黏贱。

上列方言中,梁玉璋所记福清话就用元产地全称命名——占城粙,对考求“占米”来历最有价值。温州与温岭“金城”为“占城”的音变,稍逊一筹。

严格的说,稻谷米三分。如温岭话,稻指植株,谷指子实,谷去糠就是米。混言之三者可以不分。西南方言稻和谷都叫谷。北京米店里卖的小站稻就是小站米。稻粙禾有方言之别,稻字用于北方,包括吴语;禾字用于南方;闽语用粙。

黏米因占城得名,就是占米。上引广东新语一开头就说明。秥米、粘米也就是占米。因为占米是粮食,所以借用黍旁、禾旁和米旁的字形。“黏米”容易误会为有黏性的米,而占米又跟有黏性的糯米相对,容易引起误会。参看上文武汉占米注。广韵黏字女廉切,粘是黏的俗体。现代汉语词典黏音nián;粘音zhān,又同黏。占米写作占,符合来历,不必另造专用字。假如实在要造专用字,用粘或用秥比用黏方便多了。上文萍乡与安仁写作□米,其实与占同音,就是占米。安仁又以为□米是粳米,娄底写作粳米,两处粳都与占同音,粳是训读字,本字是占字。有一点要特别强调的,本文说某地某字与占字同音,都是就本方言而言。

就各地占米条的音义而言,共同点是占字音都符合广韵平声职廉切;占米黏性差或没有黏性,占米对糯米而言。其他已详上文,不待烦言。最后仅就占米意义扩充一项说几句。

磨粉做圆元宵用。糯米平常不煮饭,煮饭叫糯米饭,有人还加小肉片,算是特殊的食品。作者不知稼穑之艰难,对米所知有限。不过就此可以设想,我国各地,糯米以外,米之种类一定不少。据上引“籼(占)亦粳属”与“黏(占)米似粳”,可见占米不等于粳米。占城稻在传播过程中,必然与当地固有稻种杂交。占城米的含义,也随之转变扩充,有些地区,就成为“非糯米”之总称。(温岭早米的米字变音,从42调变51调。糕字变音,从33调变15调。)

一九九七年一月二十三日校毕 李荣在北京

标签:;  ;  ;  ;  ;  ;  ;  ;  

测试一下这个词的欢乐和悲伤_安徽方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