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研究论文_李宁

李宁

南京霄汉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3

【摘 要】“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工程造价管理理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合建筑建设和安装工程而言,国内应用这一理论更多的是借鉴国际层面认可的方式,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缺乏更深入的认识。本文以下立足我国国情展开研究,探寻符合国际惯例又满足中国特色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应用方法。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造价管理;成本控制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市场逐渐实行分化、调整、改革,市场逐渐开放,并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局面。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社会各个层面的能源剧烈消耗,保守估计,建筑能耗占我国能源总消耗的30%左右,而这只是单纯地建筑物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比例,如果将建材生产(占建筑成本的75%左右)过程中产生的能耗计算在内,建筑总能耗的比例数字逼近50%。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平衡出发,展开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是十分必要的。

1、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概述

工程造价管理的出现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力进步有重要的联系,尤其在商品经济领域的不断进步,形成了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这其中以建筑产业最为典型。在这一背景下,如果缺乏对资源管理的有效方式,必然会出现浪费问题。

就国内现状而言,与全过程工程造价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如下图所示)。由于国内经历了较长的计划经济时期,以定额为基础的静态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非常普遍,但这一造价管理形式过分地强调建筑成本(建材、人工等费用),对建设项目在应用和拆除的阶段缺乏考虑,由此形成管理方式与市场价格的脱节。简单地说,建筑的生命周期即包括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阶段,也包括后期的应用、报废、拆除、回收等阶段。建筑应用过程中同样存在能源消耗问题,而且所占比例是整个周期中最大的份额(越90%)。

因此,忽略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是很不科学的,加上现阶段我国投资体制的漏洞较多,责任机制不完善,建筑项目所涉及的管理部门、干扰因素、市场影响等较多,必须拥有一个完善的决策体系加以管理,而不是传统的建筑行业中简单地完成“建设任务”即可。

2、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开展策略

结合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可以将工程项目划分为:规划期(设计期)、建设期、安装期、翻新期、拆除期等阶段,将整个过程看作是一个整体,最终实现总造价的最小化。以下结合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的主要部分进行策略分析。

2.1 决策阶段

决策阶段即决定是否要进行投资,侧重于对建设项目的筹划工作。在这一环节,投资人确定投资意向之后,既可以开展项目分析和可行性调研,基本上是从建设运营两个角度共同展开,并对其形成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具体方案论证。很显然,决策阶段的意见回去导致整个项目的走向,但不涉及细节要素。

2.2 设计阶段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前期的设计工作是很重要的,设计所占的总投资费用不足10%,但可以影响到后期90%的经济效益。就工程造价费用管理而言,工程造价控制是一种投资估算的初步设计,需要通过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的设计。如果设计没有遵循投资的规模,就必须进行修改;这其中存在一个很明显的矛盾,设计与投资之间究竟该如何协调互补。设计是为了满足项目工程的客观需要,而投资估算是处于现实建设的资源考虑,如果在设计阶段忽略了资源、资金的情况,又无法合理地对施工设计图进行改善,最终势必造成成本的超出部分。

因此,要综合运用经济技术和调查数据,有效地进行控制项目的造价,随时纠正设计与投资之间的偏差,通过优化方案实现成本的最小化。

2.3 建设阶段

建设阶段是整个生命周期中最长的施工阶段,与后期的安装施工、翻修施工相比,具有明显的资源密集型特征。整个阶段中涉及大量的建筑材料、人力资源、施工设备等因素,要实现对成本的管理,就必须实现对项目内容的细分。

因此,在建设阶段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投招标阶段和项目施工阶段。投招标阶段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解决不同内容的划分,以及人员、材料和设备的调配问题,而后者则主要进行项目的管理、监督和质量维护等工作。通过有效地体系化运行,可以进一步规避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2.4 竣工验收阶段

在竣工之后要对最终的造价进行审定,并对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进行最终评估和考核,很显然这是一项总结性工作,但无疑也是最主要的阶段。它标志着工程建设的结束,也是所有之前阶段的环节成本验证,为项目的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3、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促使国内大量产业开始与国际接轨,客观上要求提高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管控水平。以建筑产业为代表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发展迅速,要满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需求,就必须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应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形式可以

参考文献:

[1]谭腊英.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分析[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07:81-82.

[2]唐祥忠,王文静.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价值工程的实施[J]. 经济师,2006,01:176-177.

[3]印东伟.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初探[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09:164-166.

[4]聂咸桃. 浅析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08:113-114.

[5]王光丽.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构建及启示[J]. 商业时代,2012,18:94-95.

论文作者:李宁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6

标签:;  ;  ;  ;  ;  ;  ;  ;  

关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研究论文_李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