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业有披露上市信息的新规定_金融论文

金融企业有披露上市信息的新规定_金融论文

金融企业要上市信息披露有新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披露论文,新规论文,金融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证监会11月14日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对拟上市金融企业信息披露提出了特别要求。与此相呼应,11月21日,民生银行捷足先登进入股票市场进行招股,金融企业信息披露的特殊性和民生银行的上市引起了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有关部门的普遍关注。

金融企业今后在信息披露中,除披露应该披露的信息外,还应公开披露哪些信息呢?《规则》对于金融上市公司提出了较为特殊的信息披露要求。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金融企业必须披露资产质量及其流动状况。由于金融企业普遍存在负债率高的现象,所以投资者在阅读金融企业报表时,绝不能仅仅看其盈利能力,金融企业的资产安全性、流动性才是投资者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例如,对于商业银行应重点考察其存放同业、拆放同业、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等信息。针对资产流动性情况,《规则》也列出了细化的表格。第二,金融企业必须披露其业务所包含的风险。金融行业是风险很大的一个行业,其风险不仅体现在企业的经营风险、投资风险、决策风险等一般企业共有的风险方面,而且体现在许多不可控的外部风险方面。如商业银行具有的贷款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资本充足率等;证券公司面临的股票市场风险、国内、国际政治或政策变化风险等;而利率假设对保险公司的盈利和风险也至关重要。因此,《规则》要求金融企业必须对存在的风险做必要的提示。投资者关注金融上市公司的风险是非常必要的。国家统计局最新研究报告表明:中国金融机构风险指数逼近基本安全区的上限,尤其是去年底,风险指数已比1991年劲升六成五,值得高度重视。第三,在报表审计方面对金融企业也有更加严格的要求。除了由中国的注册会计师按审计准则进行审计外,还须增聘获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特别许可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按国际通行的审计准则进行审计,以供投资者参考。

对金融企业发行的诸多特殊要求反映了监管部门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希望投资者在通过深入了解金融企业特殊业务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对金融企业来说,《规则》出台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金融企业上市提供了可能性,为推进金融股在深沪股票比例的增大、改善金融企业的股权结构提供了条件。

尽管金融企业上市有令人担忧的很多问题:如银行的不良资产,内控机制未建全,信息披露不很透明等。但是,金融企业必须走上市之路,以改变目前国内金融业普遍存在的规模小、资产质量差的状况。另外,《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有较高的要求,而我国的金融企业普遍不能达标,这将极大影响我国金融企业在与国际金融集团竞争中优势的取得,因此上市融资就成了金融企业的必然选择。可以说,此次《规则》的推出,至少对金融企业上市以后信息披露的公开和透明方面扫清了障碍,使投资者对所投资的金融企业有了更为全面的判断。

有人说,2001年将是金融企业上市年。金融企业上市的“解冻”,会对金融行业和证券市场带来新的影响。对银行来说,其上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资金充足率的问题,改变以往金融企业资金来源非常单一的局面,并将风险加以分散;此外,与国外的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仍然偏小,上市后,可以借助于证券市场通过资本运营等手段,加快规模的扩大和提高竞争能力;同时,金融企业上市过程中吸收的较多工商企业进入,使金融资本与工商资本实现了融合,也使民间资本有了金融企业的可能。可以说,金融企业上市速度加快和金融上市公司比例的增大都无疑是一种趋势。

那么,今后的金融上市公司会有什么表现,股市对于金融企业的认同度有多高呢?对证券市场来说,金融上市公司的增多,新金融公司高质量金融股入市,会促使这一板块的总体业绩提高,同时,也不能排除金融上市公司之间的联合或兼并等行为的发生,推动金融板块的走强;另外,保险、证券公司的上市具备可能性的话,无疑还会推动这一板块股价的活跃。

虽然与国内上市公司相比,浦发银行和深发展这两只金融股的盘子显得较大,但是,作为银行来说,与国外金融企业相比,深发展与浦发银行仍是小盘股,在我国即将加入WTO之际,金融业在对开放的大背景下,这两家银行都有进一步扩大规模的压力和机遇。深发展的近期配股,就验证了上市银行对进一步扩张的态度。

笔者认为,今后金融企业上市数量将会增多,上市的金融股的资产质量状况均会处于上乘。业绩优良的金融上市企业会活跃这一板块的股价,在其中投资获利的机会将会增大。

标签:;  ;  ;  ;  

金融企业有披露上市信息的新规定_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