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中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对整体项目全过程都有着重要影响,在初期它跟项目成本间的关系巨大,而在后期通常表现形式是项目结算,同时更是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时间、过程以及质量等安全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由于建筑行业不仅危险性高,而且施工的过程以及工期都比较漫长,再加上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现阶段我们全面探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是极为必要的,并依次针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意在使得建筑行业发展的更加迅速,更加健康。
关键词:工程造价;工程审计;造价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建筑行业在我国经济中占领着重要的地位,工程造价审计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审计是具有专业性、技术性的综合性工作,是对项目工程中各个环节监督与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工程造价工作必须突破意识不强、效率较低、人才不足等困难,树立正确的审计意识,理顺流程,针对项目各个阶段重点进行监督审查,及时修正与补充,有效的控制工程成本,合理、合法的保证项目工程的竣工投入使用,提升自身管理能力,保证行业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1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
要想有效落实好管理工作,就要对不稳定因素展开强有力的控制。而且,由于市场环境正在发生着改变,管理体制跟机制更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特征跟市场需求相应的做出整顿和完善。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公司的管理体系中主要构成之一,不断强化和完善该方面的管理体制至关重要。可是,因为我国的建筑行业建设的起步比较晚,还没有形成完备的一套管理体系。且与之相关的管理标准跟体制尚不健全,再加上相关的管理层人士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存有“过于看重质量,忽视管理”、“过于依靠技术,忽视控制”这种观点,使得他们在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成本时有所忽略,致使工程造价的管理机制和理念均有所欠缺,对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造成极为严重的制约。
1.2工程造价审计效率意识过低
工程项目的增多,工程造价及审计工作难点加大,而相关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仍较为落后,甚至仍采用传统手工查账,面对庞大且复杂的工程项目,工程造价审计明显效率较低,且工程造价审计结构不够完善,也是造成重复或存在空白审计的主要原因,降低了审计准确程度及速度。建筑工程项目工程造价审计,处于事后监督监察,为审计工作带来了难度。工程项目管理层对工程初期造价较为重视,但项目开工后就转为具体施工过程为项目重点,造价审计工作主要以补救为主,工程造价审计结果往往成为审计部门数据惩罚依据,决策管理及审计人员意识的不足,具体施工相关人员对审计漠视,且从高管到具体操作人员对工程审计的认识往往偏重于财务审计,单纯地从财务角度看待工程费用,造成审计环境下滑,影响工程造价审计具体实施。
1.3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许多从事建筑工程审计的工作人员不具备丰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经验,经常对待审计中的困难缺乏灵活的变通能力,更甚至是玩忽职守且不够认真负责,难以充分调动起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创造性,大多数审计人员的公正意识比较淡薄,审计力度也比较弱,容易给建设方造成施工成本不真实的假象。另外,真正具备良好分析推理能力的全能型建筑工程审计人才比较少,普遍缺乏系统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等专业内容,这非常不利于实现建筑工程审计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工程审计部门也没有建立起完善明确的奖惩制度与内部激励机制,这些都需要日后予以逐步的完善与改进。
1.4工程造价审计管理缺乏监督力度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其监督工作能否有效顺利的进行起来极为重要,它是确保企业实现内控、加强管理质量、充分落实好投资费用的最有效手段,是相关部门展开市场调控、加快建筑行业发展步伐、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可是,从目前来看发现我国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监督工作尚有所欠缺,监督力度不够等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正常发展,对我国建筑市场的运行增添了更多的风险。比如,有的建筑企业为得到更多的经济效益,经常踩在法律线上,通过不正规手段展开招投标工作,再加招标披露信息的不充分性,进而对建筑市场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使得价款评估错误、冲预算、资源被浪费等现象发生的频率开始增加。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的解决对策
2.1制定系统化的管理制度
建筑方在明确好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和地位的前提下,应该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和企业自身情况创建出一套完善的造价管理体制,规定好科学化的管理体制,确保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能够有效将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落实起来,实现硬性和柔性相结合的一种管理。首先,通过岗位培训和教育训练等途径来养成高质量、专业化的造价管理工作人员,积极组织编制工程造价的工作;其次,按照市场的变化趋势跟建筑工程相关项目的建设需求来设计和定制方案,并经过比对跟分析模型等方式,最终选出最优方案,用来确保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跟科学性。同时根据这个设计方案相应的对工程造价展开控制,用来确保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落实到不同的工程环节中。
2.2树立工程造价审计意识
我国建筑行业历史历程较为曲折,建筑工程项目以设计、施工、竣工为管理重点,工程造价审计意识不强,甚至在部分管理层中也是如此。提升工程造价审计,必须树立正确的审计理念。建筑工程项目与其他行业不同,涉及投资较大,建设过程时间长且复杂,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也要追求经济效益,同时还要以保障国家经济建设需要为重点。在工程造价审计过程中,必须依照我国相关建筑工程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加强项目各阶段审计管理意识,公平对待各方利益,重视工程造价目标的完成,细化审计管理流程,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提升工程项目经济效益。
2.3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的监督工作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对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监督管理十分重要。所以,建筑单位和相关的监管部门更应该充分跟项目属性相结合,按照其不同环节各自具备的特点定制出完善的管理与监督体制,对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展开全方位的监督。比如,要严格审查招投标合同,在确保合同的准确性跟合理性的前提下,严格按照合同上面的要求展开管理工作;在建筑企业内部要成立一个监管小组,对施工全部阶段展开强有力的审核和监督,进而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跟质量。
2.4加强相关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大力加强建筑工程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建立起权责分明与奖惩制度紧密结合的激励政策,从图纸识别、施工工艺、工程结构与财会知识等诸多专业审计知识入手,对工程造价审计进行深层次的培训与后续继续教育,充分调动起审计人员的创造性与自主性。同时力求构建起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始终从业务与思想双方面保证审计队伍的高能性与纯洁性,还要做好征地拆迁审计工作,明确征拆资金是否进行专户管理核算,充分切实保障好所有被征迁住房者的基本利益。
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对建筑工程整体项目的建设过程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在建筑行业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它是确保工程建设的最终质量跟工期进程节省建设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最主要方式跟途径。从目前来看,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的工程造价管理环节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解决,这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经过对其中存在问题的探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在此帮助下加强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效率跟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蔡云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7(24):240.
[2]侯亚飞.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应对措施分析[J].居业,2017(9):149-150.
[3]张铁梅.浅谈强化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商品与质量,2016(45):25.
作者简介:胡晶;四川;身份证号:51112919810905XXXX
论文作者:胡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我国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