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SSRI_s类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研究

针刺结合SSRI_s类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研究

曲姗姗[1]2015年在《电针印堂、百会治疗轻中度原发性抑郁症的临床观察及Rs-fMRI研究》文中提出背景抑郁症以情绪低落、对大多数事物或活动失去乐趣为主要表现,具有多维度宽泛的诊断分组,是一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精神疾病,有很高的致死致残率。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艾滋病的第二大疾病负担。我国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2010已达5.3%,仅大学新生患病风险就高达24.8%。因其高患病率、高自杀风险、高致残性及高疾病负担等特点,抑郁症的防治工作及机制研究迫在眉睫。作为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手段,抗抑郁药物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然而,抗抑郁药物目前仍存在不少局限性,如起效时间长、药物反应率低、首次抗抑郁药物治疗仅对1/3患者有效、副作用常见等。鉴于此,临床工作者开始积极寻求针灸等补充替代疗法以控制副作用、凸显临床疗效。循证医学研究表明,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与抗抑郁药相当、不良反应少,多数报道的临床研究选择印堂、百会作为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主穴,引阳入阴,平肝潜阳,共奏调节阴阳、镇静安神、醒脑开窍之功。目前西医尚不明确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对其研究仍在不断发展中,其中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OLD-fMRI)能够无创、直观、系统的反应脑功能变化,而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技术脑网络研究不断发展,越来越显示出了其在深入探索抑郁症病理机制中的重要应用价值。脑功能网络理论认为抑郁症患者在认知控制网络、默认网络和情绪调控网络上的异常变化与其临床症状表现具有一致性。针对中医“脑神紊乱学说”、“经穴特异性—脑相关”假说及西医“脑功能网络”异常改变的发病机制,本研究选用Rs-fMRI技术来探究电针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作用机制。综上所述,本研究首先通过循证医学手段采用meta分析研究针药结合与单纯SSRI类药物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评价各研究报告的质量及证据等级。以原发性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等临床研究方法,通过单纯电针印堂配伍百会、电针印堂配伍百会结合抗抑郁药物与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方案对比,进行疗效、起效时间、副反应等评价。并采用Rs-fMRI技术观察电针印堂配伍百会治疗原发性抑郁症患者的脑功能变化,以探寻电针印堂百会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作用机制。目的通过meta分析研究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评价各研究报告的质量及证据等级。进而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电针百会、印堂为主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疗效及安全性。并采用Rs-fMRI手段,研究电针百会、印堂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脑功能机制,为电针百会、印堂治疗原发性抑郁症提供依据。方法1 Meta分析以拟定的检索式分别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库、CBM等中文数据库和Ovid Lww数据库、PubMed以及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4年3月31日。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关于电针疗法结合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s)类药物与单纯SSRIs类药物对原发性抑郁症疗效、安全性比较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的中文、英文文献,并进行资料提取。采用修改后Jadad量表对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Cochrance协作网站提供的软件RevMan 5.2软件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17项评分、抑郁症状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及抗抑郁药物副反应量表(Rating Scale for Side Effects, SERS)评分、治疗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TESS)评分进行Meta分析;并通过GRADE (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系统推荐评级方法评价证据质量。2临床研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轻中度原发性抑郁症的患者195例,采用中心随机化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针药组和药物组。针药组与电针组患者分别接受每周3次电针治疗;针药组和药物对照组每日服用西药帕罗西汀进行治疗。2.1干预方法主穴选用百会、印堂。基本配穴选择风府、双侧风池、大椎、双侧内关、双侧叁阴交。针刺顺序:先针刺大椎穴捻转30秒后缓慢出针,再针刺风府穴捻转30秒后缓慢出针;其余穴位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针刺,其中百会-印堂穴组、双风池穴组进针均匀捻转至局部有酸胀感得气后连接于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LH-202-H电极端,刺激频率选择2/15Hz疏密交替波,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皮肤轻微抖动)为度,每次电针30min;其余腧穴进针后留针,间隔15mmin行针1次。2.2临床评价方法以HAMD-17总分减分率作评价临床疗效: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有效:HAMD-17,总分减分率>50%;无效:HAMD-17总分减分率≤50%。治疗开始时、治疗过程中1、2、4、6周5个时间点,分别评价HAMD-17、SDS,观察治疗前后HAMD-17总分和SDS总分标准分变化。治疗开始时、治疗过程中2、4、6周4个时间点,评价患者SERS量表,观察治疗前后SERS总分变化。评定记录不良事件。2.3统计方法采用SPSS 20.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所有统计推断均采用双侧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检验水准α=0.05,参数的可信区间估计采用95%的可信区间。尽可能采用参数方法,当数据不满足参数方法条件时,可采用数据转换方法使其满足条件,若仍不满足,可考虑用非参数方法。3 Rs-fMR研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分别纳入12例轻中度原发性抑郁症患者和12例正常受试者。3.1针刺方案选取百会、印堂穴,使用华佗牌一次性毫针(25mmX 0.30mm)向后平刺百会0.5寸,印堂向上平刺印堂0.5寸,两穴均匀捻转至局部有得气感后,分别连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LH-202H)电极两端,刺激频率选择2/15Hz疏密交替波,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皮肤轻微抖动)为度,电针30min。3.2扫描方案利用GE公司出品的3.0T的磁共振扫描仪(GE signa Excite system, American)和标准GE公司EPI功能头线圈进行脑功能数据采集。常规叁平面定位后,行矢状位T1WI-FLAIR扫描,以前后联合的连线作为扫描基线,行T1WI扫描(TR/TE=2300ms/21ms).扫描范围从颅顶至枕骨大孔,层厚5.0mm,间隔1.0mm扫描,共30层,视野FOV 240mm X 240mm,分辨率256×256,获取解剖图像。功能性成像采集方法:应用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梯度回波序列(GRE EPI),采集与解剖图像完全相同层面的功能图像,共扫描6min。TR3000ms/TE20ms,回转角度(FA)=90°,FOV 240mm X 240mm,层厚5.0mm/间隔1.0mm,分辨率96×96。3D序列:T1 FSPGR, TR=2.7ms, TE= 3.39 ms,视野FOV= 256mm×256 mm,分辨率256×256,回转角度(FA)=7°,层厚1mm,作为功能扫描的参照图。图像采集时间点:针刺前、出针后15min时扫描功能性图像。3.3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基于MATLAB R2009a平台,采用基于SPM 8、REST 1.8软件的DPARSFA软件对Rs-fMRI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格式转换、去除前10个时间点、时间校正、头动校正、空间标准化和空间平滑6个步骤。然后使用REST1.8进行全脑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 ALFF)及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 ReHo)分析。统计分析采用REST 1.8软件对各组针刺前后2个时间点的标准化ReHo值和ALFF值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利用xjview 8.0设定统计阈值概率为0.05,采用AlphaSim校正(P=0.05, Cluster size=228voxels),最后获得上述针刺前后的脑区ReHo变化及ALFF变化,并将有统计意义脑区以图像形式呈现。临床试验数据及时汇总并输入计算机,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SPSS 20.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完成。结果1 Meta分析最终纳入5篇RCT文献,各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相对较高,纳入研究的样本量普遍偏小。共纳入371例原发性抑郁症患者,均来自医院病房或门诊。针对HAMD-17项、SDS评分在治疗后1、2、4周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针药结合组患者第1、2、4周的HAMD-17评分和SDS评分分值均明显小于SSRIs组。对干预手段安全性方面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第2、4周针药结合组的SERS评分显着低于SSRIs组;描述性分析显示第1、2、4周针药结合组的TESS评分显着低于SSRIs组。本文还通过GRADE系统推荐评级方法评价证据质量,结果显示2组结局因异质性而降为中等质量,其余6组结局均为高级质量。2临床研究主要疗效评价指标有效率采用HAMD-17减分率评价,结果发现各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有显着差异(P<0.001),6周时各组治疗后汉密尔顿量表-17项减分率存在显着差异(χ2=9.783,P=0.008)。HAMD-17总分组内比较显示各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IAMD-17总分均有显着降低(P<0.001)。组间比较发现各时间点叁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1周时,电针组HAMD-17总分降低3.55±0.39,与其余两组均有显着性差异;治疗2周、4周时,针药组变化最明显(6.34±0.55,10.27±0.65),2周时电针组优于药物组,4周时药物组优于电针组,但差异均不显着;到治疗6周时,HAMD-17总分变化为针药组(12.48±0.68)、药物组(11.89±0.60)、电针组(9.42±0.50),而此时针药组与药物组差异不明显,但两组与电针组的差异均有显着性。SDS总分标准分组内比较发现各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SDS总分标准分均有显着降低(P<0.001)。组间比较发现,各时间点针药组SDS总分标准分变化均最明显,1周时,针药组与其余两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均<0.001),电针组有药物组差异不显着;2周时,变化值次于针药组的为电针组,且针药组与药物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02),其余两两组间比较无差异性;4周、6周时,叁组间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以看出,针药组分值变化最大,药物组在6周时分值变化也已超过电针组。SERS评定结果显示电针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SERS评分(P<0.001),自治疗2周起直至治疗6周结束,针药组的SERS总分就明显低于药物组(P=0.027,0.021,0.031)。3Rs-fMRI研究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受试者电针前ALFF数据和ReHo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抑郁症患者左侧大脑颞下回、尾状核、小脑前、后叶ALFF值较正常受试者显着升高;而左侧大脑内侧额上回,右侧大脑的内侧额上回、后扣带回、楔前叶、顶叶缘上回ALFF值较正常受试者显着降低。ReHo分析则发现,抑郁症患者右侧大脑额下回,左侧大脑中央后回、枕叶舌回局部一致性较正常人显着升高;右侧大脑后扣带回、小脑前叶及双侧颞下回、双侧背外侧额上回局部一致性则较正常人显着降低。正常受试者电针前后ALFF数据和ReHo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针刺后左侧小脑后叶ALFF值显着升高,楔前叶、后扣带回、右侧额中回ALFF值显着降低;而小脑后叶、枕中回、丘脑、左侧中央后回、左侧颞中回ReHo值显着升高,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后扣带回、楔前叶、右侧顶叶缘上回ReHo值显着降低。抑郁症患者静息态ALFF数据和ReHo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针刺后右侧楔前叶、额中回ALFF显着升高;右侧额中回、顶叶缘角回、左侧颞中回ReHo值显着升高,右侧尾状核ReHo值显着降低。结论1、电针结合SSRIs类药物疗法治疗原发性抑郁症与单纯应用SSRIs类药物相比,起效更快、安全性更高。2、单纯电针百会、印堂为主治疗在治疗早期(前2周)能够较快的改善患者抑郁症状,而6周治疗疗效不及口服抗抑郁药物和电针结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患者自身感受方面,针药结合在前2周效果更加明显;同时,电针能够有效减少抗抑郁药物的副反应,提高其安全性。3、抑郁症患者前额叶、扣带回、楔前叶、顶叶缘上回等与情绪、认知相关脑区激活不足,可能是其发病相关脑区;电针百会、印堂能够靶向性作用于抑郁症发病相关脑区、颞中回、尾状核,可能是电针百会、印堂治疗抑郁症的脑功能作用机制。

邝慧芳[2]2009年在《针灸结合药物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先阐述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高、复发率高及自杀率高的情绪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一种持久的抑郁状态,伴情绪低落、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症状;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可概括为心境低落、能力下降和躯体症状叁个方面。有61.8%的抑郁症患者首发症状为睡眠障碍,而没有睡眠障碍的抑郁症患者大约只占1%,睡眠障碍存在中至重度抑郁者分别为31%。睡眠障碍也可以加重抑郁症的病情,延缓抑郁症的康复进程,因此睡眠障碍的改善对抑郁症的缓解与康复必然有促进作用;睡眠障碍可作为抑郁症新的发作和再发的预测和防治指标,是预测和防治抑郁症的关键症状。针灸治疗抑郁症研究已涉及神经内分泌、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免疫功能、神经信号传导通路等方面,此外,部分研究还涉及不同递质、脑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平衡关系,有研究还关注了针灸对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和保护的影响,研究发现,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也与多个机制和过程有关。另外,已经有研究开始关注多个机制之间的关系,如中枢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大脑不同区域组织和功能的比较,同一神经递质在中枢和外周之间的关系等。本研究针灸介入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可提高中医在治疗抑郁症中的作用与地位,拓宽临床治疗思路,为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供更为确切的方法。目前SSRIs类药物仍然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不足,例如起效延迟、副反应多,以及对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作用有限,并需要3~6wk才能发挥其疗效,有效率仅在70%左右等问题。因此,寻求非药物疗法治疗本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及社会意义。综上所述,针灸结合抗抑郁药是针灸发展的重要途径,它结合了针灸与药物的双重优势,拓宽了针灸治疗的病种,使针灸涉足到更多更新的领城。针灸结合抗抑郁药的方法在临床上愈来愈广泛地被应用,并显示出明显的优势。针灸可作为抑郁症伴睡眠障碍长期防治方法,对改善睡眠障碍、防治抑郁复发起着积极医疗效应。目的:(1)理论研究:1.明确抑郁症是西医病名,虽然抑郁症的表现形式可在多种中医病名的症状群中出现,就目前来讲还不能将抑郁症直接等同于某一中医病名。2.明确睡眠障碍泛指睡眠紊乱,包括中医的失眠及嗜睡。3.探讨抑郁症、睡眠障碍西医发病机制。4.许多文献研究显示西药治疗存在起效慢、副作用大、患者依从性差等不足。5.分析针灸调整作用的整体性与西药作用比较单一的特点有显着差别。6.探讨“脑为元神之府”理论指导抑郁伴睡眠障碍的针灸治疗优势。7.明确针灸督脉为主经穴治疗这类病症的疗效与叁环类药物相当,同时对诸如焦虑/躯体化等症状改善优于后者。(2)临床研究:观察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病患服食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抗抑郁药)的同时,进行针刺督脉为主穴位加灸百会穴的针灸治疗组(治疗组),与单纯服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抗抑郁药),不进行针灸(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寻找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有效方法;探讨针刺督脉为主穴位加灸百会穴在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作用机理、以期开拓针灸防治疾病的多向性。为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确切方法。方法:(1)理论研究:1.收集中医治疗抑郁、睡眠障碍文献进行分析、综述。2.收集西医治疗抑郁、睡眠障碍文献进行分析、综述。3.收集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睡眠障碍文献进行分析、综述。4.综合上述资料说明针灸结合药物治疗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重要性。(2)临床研究2006年9月~2008年12月选取60例新加坡KONG'S TCM&新加坡育国中医诊疗所私人有限公司门诊病人(均由精神科医生诊断为抑郁症),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的病情、年龄等基本情况具有可比性。2组同样常规服食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抗抑郁药)治疗组服食SSRIs类抗抑郁药同时针刺印堂、神庭、大椎、风池(双)、神门(双)、叁阴交(双),灸百会,配合辨证取穴和随证加减,每周治疗二次,治疗2周作一次随访,治疗10周为一疗程。对照组只服食SSRIs类抗抑郁药不进行针灸,2周作一次随访,观察时间为10周。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第10周末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汉密尔顿(HAMD)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PSQI)、自评抑郁量表(SDS)、Asberg副作用量表(SER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的变化。结果:(1)理论研究:1.针灸督脉经穴可使中缝核内5-HT能神经元活动明显增加,黑质、下丘脑等处5-HT含量增加。并且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改善记忆功能。2.灸百会有调整阴阳、醒脑开窍、宁心安神之功。艾灸此穴能改善脑组织血液供应及血管弹性,并能通过大脑皮层的反射调节自主神经,进而对神经系统疾病起到治疗作用;艾灸百会穴能抑制脑的异常兴奋,使紊乱的脑功能恢复平衡、协调。(2)临床研究:经过10周治疗后,治疗组的汉密尔顿(HAMD)量表、自身前后对比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对照组自身前后对比有差异(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改善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HAMD)量表评分均有效,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第2周),两种治疗方法相比对于改善汉密尔顿(HAMD)量表评分有差异(P<0.05):在治疗结束时(第10周),两种治疗方法相比对于改善汉密尔顿(HAMD)量表评分则无差异(P>0.05),提示此两种治疗方法相比虽然最终对于改善汉密尔顿(HAMD)量表评分无差异,但针灸治疗组的效果要快于药物组。经过10周的治疗,针灸治疗组自身前后对比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PSQI)评分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药物对照组自身前后对比无差异(P>0.05),说明针灸对改善抑郁症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PSQI)评分有效,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第2周),两种治疗方法相比对于改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PSQI)评分有差异(P<0.05),提示针灸治疗组的效果要优于药物组。经过10周的治疗,两组自身前后对比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均无差异(P>0.05);说明这两种方法对抑郁症患者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的改善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第2周),两种治疗方法相比对于改善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有差异(P<0.05);在治疗结束时(第10周),两种治疗方法相比对于改善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则无差异(P>0.05),提示此两种治疗方法相比虽然最终对于改善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无差别,但治疗组的效果要快于对照组。经过10周的治疗,两组自身前后对比Asberg副作用量表(SERS)评分均无差异(P>0.05);说明这两种方法对抑郁症患者Asberg副作用量表(SERS)评分的改善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第2周),两种治疗方法相比对于改善Asberg副作用量表(SERS)评分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在治疗结束时(第10周),两种治疗方法相比对于改善Asberg副作用量表(SERS)评分亦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提示治疗组对于改善抑郁症Asberg副作用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在病情严重程度(SI)上无差异(P>0.05);经过10周的治疗,在疗效总评(GI)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效指数(EI)上两组相比无差别(P>0.05)。提示针灸结合SSRIs类药物对于抑郁症伴睡眠困难具有确切的疗效。结论:(1)理论研究:1.针灸结合抗抑郁药的疗效优势主要体现在可以更好改善焦虑、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2.针灸结合抗抑郁药可以弥补抗抑郁药起效较慢问题,可以减轻西药副反应;临床已显示出起效快、疗效高的互补优势。3.针灸作用的基础在刺激患者自身内源性调节机制的发挥,无须借助于药物而起作用,因而对人体不会有任何副作用。4.文献表明单独的针刺治疗治疗抑郁症的显愈率为76.67%,而针灸结合抗抑郁药则更能明显提高显效率和总有效率。5.针灸可以提高脑内单胺能神经系统功能,增加脑中特定部位5-HT、NE、DA含量,以改善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2)临床研究:1.针灸结合SSRIs类药物对于抑郁症具有确切的疗效,针灸可作为SSRIs类药物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辅助疗法。2.针灸结合药物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其优势主要体现在见效快,对抑郁症伴发的躯体症状和睡眠障碍的改善明显优于单纯使用SSRIs类药物。3.针灸结合药物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能够减轻因药物的副作用所引起的各种症状。

李晶[3]2017年在《基于磁共振多模态分析的针刺抗抑郁机制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抑郁症因其流行程度、严重后果、危害青壮年人群和有效干预方法不足而跃身于当代人类的重大精神疾患。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稳定性受损,进而造成多系统功能异常。尽管在过去的叁十年间,有将近四十种抗抑郁药物面试,但是临床仍有将近30%的患者对于任何抗抑郁药物都表现出无效,并且部分人群因副作用明显而不得不改换治疗方式,或者暂停治疗。国内目前对于针刺抗抑郁的临床疗效已有大量研究,并证实其具有适用人群广、疗效明确、副反应少和安全经济的特点,为临床抗抑郁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本研究基于前期证实的针刺抗抑郁有效性,采用磁共振多模态的研究方法,探究抑郁症患者与抑郁高危人群的脑结构与功能变化特点,并比较不同干预方式可能的中枢疗效机制,力图揭示针刺抗抑郁的机制特点。为针刺抗抑郁提供客观、可视化的疗效依据。研究目的1.分析国内外针刺抗抑郁临床注册试验的研究现状,探讨目前国际/国内在针刺抗抑郁临床研究的方向和方法与所存在的问题;对比不同磁共振方法的优势及目前的研究结果;探讨国内针刺抗抑郁的磁共振研究现状及未来的研究方向。2.采用多模态磁共振分析方法,同时应用结构与功能磁共振分析,对比抑郁高危人群、抑郁人群与健康人群的脑结构、功能的变化差异,探讨结构与功能变化的相关性,及抑郁症磁共振变化的病理模型;3.采用多模态磁共振分析方法,初步探究针刺抗抑郁疗效机制的个体化水平特点,及不同干预方式的中枢机制差异及其作用特点;寻求结合临床诊断与治疗需求的磁共振影像学研究评价准确简捷的可视化可实证指标。2.研究方法1.临床研究评价1.1针刺抗抑郁的临床注册研究采用国际卫生组织(WHO)官方承认的国际上十六个临床试验注册平台进行检索,分别以"acupuncture"和"depression"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符合检索条件的国内外针刺抗抑郁临床研究45项,并进行临床干预的特征性分析和评价。1.2抑郁症磁共振研究现状分析通过PubMed检索所有抑郁症、抑郁高危人群的磁共振相关研究报道。关键词以"Depression"和"MRI"进行检索。人工对检索的文献进行二次筛选,选取原发性抑郁症的功能、结构磁共振的相关横断面与纵向的研究文献,排除继发和内科疾病伴发的抑郁症及与其他精神类疾患的共病情况,如恐惧症、药物滥用和进食障碍等,排除综述、系统评价、研究方案汇报、理论探讨、信件和病例报告类文献,最终选入文献845篇,并依据不同内容进行分类分析。1.3针刺抗抑郁的临床磁共振研究现状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所有针刺抗抑郁的磁共振相关文献报道。首先分别以"抑郁"、"郁证"、"郁病"为关键词进行第一次文献检索。再以"针"作为第二次检索的关键词,包括耳针、电针、手针、腹针、头针、针灸、针药并用等疗法。第叁次再以"磁共振"作为关键词在以上搜索结果上进行检索。对于检索所得的文献进行人工筛选,选取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磁共振研究的相关临床文献进行筛选,排除综述、个案汇报、理论研究和文摘型文献,最终有15篇文献入选,并对以上文献进行分类探讨。2.临床研究2.1健康、抑郁高危及抑郁人群的多模态磁共振研究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对14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15例抑郁高危人群和1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多模态磁共振分析。采用结构(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与功能(比率低频振幅分析、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磁共振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人群的脑结构和功能变化特点进行分析,并且与HAMD(总分和七大因子团)和QIDS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中枢变化与临床量表的相关性。2.2针刺抗抑郁的磁共振研究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依据随机区组的方法分为针灸+安慰剂组、针灸+药物组和药物+安慰针组,进行为期8周的临床治疗,并于干预前后进行磁共振扫描和临床量表测评。通过多模态磁共振分析方法,探索叁组不同干预方式疗效的中枢机制,及针刺抗抑郁的优势和特点。研究结果1.临床研究评价检索全部国内外关于针刺抗抑郁的临床研究项目共45项。国内外对于针刺抗抑郁的临床试验在疾病种类的选择、诊断标准的应用、临床安慰针的使用和针灸抗抑郁的临床疗效评价手段上都有所差异。意味着对于针刺抗抑郁的应用在国际上并不成熟,在针灸治疗的规范化和疗效评价的特异性上仍需探索和改进。关于抑郁症的磁共振研究文献,共检索出845篇,其中关于高危人群的研究有68篇,结构磁共振研究250篇,功能磁共振研究343篇,多模态磁共振研究28篇,不同抑郁程度的磁共振研究8篇,临床不同疗法的磁共振研究137篇。提示未来通过多模态、机器学习和连接组学的方法,实现影像学在临床的转化应用,对于抑郁症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针刺抗抑郁的磁共振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针刺多靶点的整体调节机制,对于中枢的结构、功能以及连接组学的改善,是本研究的关注要点。2.临床研究2.1抑郁与抑郁高危人群都表现出额叶不同亚区(外侧部、内侧部和眶部)之间,以及不同亚区与全脑功能连接的异质性,体现了不同疾病发展阶段的一致性变化。2.2抑郁高危人群的结构和功能磁共振变化相对独立,而抑郁人群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提示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大脑结构和功能变化逐渐趋同的病理特点。2.3抑郁症患者额叶、楔前叶与小脑灰质体积与HAMD-24焦虑躯体化因子/阻滞因子具有相关性;中央前回与睡眠障碍因子具有相关性;功能磁共振与七大因子具有广泛的关联性,较结构变化更为敏感,主要体现在额叶、顶叶、边缘叶和颞叶区域。2.4针刺干预主要调节了抑郁症患者中央前回、颞中回、颞下回的灰质体积,与额叶、颞叶和边缘叶的脑功能活动,以上脑区的调节,突出了针刺对于抑郁症躯体化症状的改善优势和中枢特点。结论1.针刺多靶点的整体调节机制,对于大脑的结构、功能以及连接组学的改善,是本研究的关注要点。2.结构和功能磁共振的多模态研究,能够全面反映抑郁症患者大脑病理变化特点;3.针刺抗抑郁的疗效机制特点,突出了针刺干预对于抑郁症躯体化症状的作用优势;

杨昕婧[4]2018年在《基于针刺抗抑郁临床疗效的效应机制研究和预测探索》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抑郁症在病因上和临床上均具有高度异质性,并且对当今一线抗抑郁疗法(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应答率较低。抑郁症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手段亟待新的研究和探索。大量研究表明电针治疗抑郁症安全性高且疗效显着。本研究通过电针和抗抑郁药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干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效应机制研究,探讨不同干预措施对临床症状—HPA轴—TLR4/NLRP3炎症免疫信号通路的相关同步性调节机制。探索潜在的抑郁症临床诊疗生物标记物,为个体化医学和不同特征的患者匹配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设计为单盲双模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主要分为临床研究、机制研究和预测探索部分。临床研究部分将纳入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安慰剂组(电针组)、安慰针+药物组(药物组)和电针+药物组,治疗6周。药物选用抗抑郁药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用药量遵医嘱。电针治疗每周3次,隔天1次,每次30分钟。针刺主要穴位为百会(接电)、印堂(接电),必配穴为神门、内关、叁阴交、足叁里和太冲。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抑郁症状快速自评量表(QIDS-SR16)、临床总体印象表(CGI)、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生存质量量表(SF-36)进行临床评价。为保证安全性,治疗过程中每周进行哥伦比亚自杀量表(C-SSRS)、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和不良事件记录表的评定。治疗4周后随访。机制研究部分随机抽取一部分参与临床研究中的受试者,于治疗前后进行外周血采集,采用Elisa和qRT-PCR检测外周血中与HPA轴-TLR4/NLRP3炎症免疫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及变化情况。其中,Elisa检测CRH、ACTH、CORT、TLR4、NLRP3、IL-6、IL-1β、IL-18、TNF-α 的表达水平;qRT-PCR 检测 SGK1、GILZ、FKBP5、TLR4、NF-k B、NLRP3、IL-1β、IL-18mRNA的表达水平。采集性别、年龄与该部分受试者匹配的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及临床评价资料,检测指标及临床评价内容同抑郁症患者基线。最后,本研究尝试对影响抑郁症应答情况的预测因素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将抑郁症患者基线抑郁程度及特征作为自变量,应答情况作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方程模型,分析适用于不同干预措施的人群特征。研究结果临床研究部分(1)基线情况:本研究共纳入61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20例,药物组20例,电针+药物组21例。叁组患者治疗前一般人口学情况分布情况、抑郁严重程度、生存质量、社会支持程度经统计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0.05),基线可比。(2)抑郁改善程度:治疗6周后,HAMD-24应答率电针+药物组最高(90%),其次分别为药物组(81.25%)和电针组(63.16%);HAMD-24临床痊愈率分别为药物组62.5%,电针+药物组60%,电针组47.37%,叁组HAMD-24应答率、临床痊愈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QIDS-SR16应答率电针+药物组最高(65%),其次分别为药物组(62.5%)和电针组(47.4%);QIDS-SR16临床痊愈率分别为药物组(68.8%),电针组(52.6%),电针+药物组(50%),叁组QIDS-SR16应答率、临床痊愈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叁组患者治疗后CGI评价优于治疗前,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HAMD-24总评分、QIDS-SR16总评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叁组患者抑郁程度均有显着改善(p<0.05),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HAMD-24七大因子、核心症状改善程度:治疗6周后,叁组患者HAMD-24七大因子均有显着改善(p<0.05),组间各因子的改善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电针对体重、认知障碍、睡眠障碍的改善优于其他因子。叁组患者核心症状总评分均显着降低(p<0.05),组间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其中,电针组对有罪感、工作和兴趣、躯体化全身症状的改善最明显。(4)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的改善程度:叁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均有显着提高(p<0.01),组间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其中,电针组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社交、总体健康、精神健康领域改善显着(p<0.05)。电针组患者治疗后社会支持总评分有显着改善(p<0.05);药物组和电针+药物组总评分治疗前后无显着差异(p>0.05)。其中,电针组对社会支持主观领域改善效果更为显着(p<0.05)。(5)安全性分析叁组治疗前后SERS量表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叁组之间不良反应有显着性差异(p<0.05)。叁组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均为轻度;结局转归均为不良事件消失。机制研究部分(1)基本情况:Elisa测试基线采集抑郁症患者样本65例,健康对照样本21例;治疗前后成对样本49例,其中电针组15例,药物组15例,电针+药物组19例。qRT-PCR测试基线采集样抑郁症患者样本32例,健康对照样本21例;治疗前后成对样本32例,其中电针组10例,药物组10例,电针+药物组12例。叁组患者人口学资料、抑郁严重程度等基线特征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基线可比。(2)治疗前后指标表达水平变化情况:治疗结束后,电针+药物组IL-6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5),GILZ 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药物组FKBP5 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3)指标表达水平变化与HAMD-24七大因子、核心症状变化相关性分析:电针、针药联合治疗对各因子及核心症状的改善与HPA轴的CRH、SGK1mRNA等指标,炎症免疫信号通路的TLR4 mRNA、IL-1β等指标表达水平的变化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药物治疗相较于电针治疗,各指标及因子/核心症状变化水平之间存在的关联性较少。最后,本研究对影响抑郁症应答情况的预测因素进行了探索性分析。研究发现,适合于不同干预策略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人群基本特征有所不同。结合临床评价及分子生物学指标,能更好地预测应答情况。结论电针治疗轻中度抑郁症安全有效,电针对抑郁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程度均有改善。相较于其他因子,电针对睡眠障碍和体重因子的改善更有优势;针药联合对七大因子及核心症状的改善具有迭加效应,其中以日夜变化、焦虑躯体化最为明显。电针对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总体改善可能是从炎症免疫信号通路上游TLR4 mRNA开始发挥调节作用的。SGK1→NF-κB→IL-1β信号通路可能是电针改善认知障碍的作用途径之一。电针对阻滞因子,尤其是其中的工作和兴趣减退这一核心症状的改善,可能通过同时调控HPA轴与TLR4/NLRP3信号通路发挥作用。针药联合在调节抑郁的七大因子/核心症状时,其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可能也存在迭加效应。综上,在电针的调节作用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分子生物学指标表达水平之间存在复杂关联。电针对HPA轴-炎症免疫网络的同步性整体调控可能是电针对轻中度抑郁症的作用途径及作用特点;结合临床评价及分子生物学指标能更加全面地分析、预测不同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由于本研究为单中心且样本量较小,今后的研究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对本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确认和验证。

徐蕾[5]2012年在《针刺、艾灸结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在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的基础上,采用针刺加温灸结合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抗抑郁药)治疗的方法来评价针、灸结合药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艾灸的抗抑郁效应,为针灸治疗抑郁症提供依据,寻找治疗抑郁症更有效、快捷的方法,以适应临床进一步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的需要。方法:收集自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南京市脑科医院心理科确诊为抑郁症患者90例。根据数字随机表,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和药物对照组各30例。治疗1组予针刺结合西药治疗,治疗2组予针刺加温和灸并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予西药治疗。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6周。观察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及各项因子分、自评量表(SDS)及副反应量表(SERS)的评分情况。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2周、4周、6周进行评分,比较叁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6周后,治疗2组愈显率为100%,总有效率为100%;治疗1组愈显率为87%,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愈显率为56%,总有效率为83%。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1组与治疗2组愈显率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2组愈显疗效优于治疗1组。2.治疗第1周起,治疗组HAMD,总分、SDS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持续到治疗6周。在HAMD因子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焦虑/躯体症状、睡眠情况、阻滞症状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体重方面治疗后比较无统计意义。而治疗2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认知症状、入睡困难和睡眠浅症状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1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意义。治疗1组与治疗2组在性症状、精神性焦虑症状及SDS减分率方面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从统计数字来看,治疗2组改变量较治疗1组大,疗效好。3.从第1周起,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SERS副反应量表总分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持续到治疗6周。治疗1组与治疗2组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针灸结合药物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能明显降低患者HAMD评分、SDS评分及SERS评分,且起效快捷,能减轻药物副反应。2.在针药结合的基础上配合温灸治疗愈显疗效优于针刺治疗,改善HAMD量表总分及SDS量表减分率更明显,具有迭加效应。3.在针药结合的基础上配合温灸治疗不但能显着改善患者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阻滞症状,且存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优势,改善精神性焦虑、入睡困难、性症状方面明显优于针刺治疗。4.综合以上临床研究结果,初步证明了在针药结合的基础上配合艾灸方法治疗抑郁症,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效果显着,安全可靠,可推广应用。

林燕红[6]2012年在《电针与传统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电针与传统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分析各自疗效特点。方法:14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54例(单纯SSRIs药物治疗)、传统针刺组44例(针刺+SSRIs药物)、电针组46例(电针+SSRIs药物)。分别观察叁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周、随访4周HAMD量表总评分、SDS总分、SERS总分以及各因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传统针刺组、电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愈显率与药物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P<0.01),而传统针刺组与电针组比较无差异(P>0.05)。2、HAMD抑郁量表总分比较:传统针刺组、电针组从治疗1周起HAMD总分改善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P<0.01),此优势可持续至治疗6周后,至随访4周时,电针组与药物组之间仍有差异(P<0.01);传统针刺组与电针组比较无差异(P>0.05)。3、HAMD抑郁量表因子分比较:HAMD因子分电针组与传统针刺组在焦虑/躯体化症状、睡眠障碍、认知和阻滞4个方面从第1周起便与药物组存在差异(P<0.05,P<0.01),其中传统针刺与药物组在认知方面只在第1周有差异(P<0.05),而电针组在第2周认知方面比传统针刺组存在优势(P<0.05);随访4周电针组、传统针刺组在焦虑/躯体化症状因子方面与药物组比较仍有差异(P<0.01)。4、SDS抑郁自评量表比较:SDS总分传统针刺组与电针组治疗1周后评分明显少于药物组(P<0.05,P<0.01);这种差异可持续至随访4周(P<0.01)。其中电针组与针刺组SD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SDS减分率电针组与传统针刺组在第6周、随访4周与药物组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电针组与针刺组比较无差异(P>0.05)。5、SERS副反应量表比较:SERS总分电针组、传统针刺组从治疗第1周起便与药物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1)。显示了针药结合减轻药物副反应的优势。其中电针组与针刺组SERS副反应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药物治疗。与传统针刺相比,电针在改善某些因子分、远期疗效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吴晓静[7]2017年在《针刺迷走神经耳支结合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以耳针作为治疗手段,观察刺激迷走神经耳支(ABVN)对抑郁症患者症状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机制,为临床针灸治疗抑郁症方案的建立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方法:本研究中的53例抑郁症患者均来自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根据入组时间的先后进行编号,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耳针+药物组(针药组)30例和药物组(对照组)23例,治疗周期均为2周。所有患者均给予抗抑郁药(SSRIs和SNRIs)及安定类药物治疗以控制病情;针药组采用毫针刺激迷走神经耳支分布区,每次留针4小时,每日一次,每周五次。治疗前后分别评估患者病情并采集静脉血,记录量表评分总分及各因子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血液炎性因子(CRP、IL-1、IL-6和TNF-α)水平,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和指标的变化。结果:(1)临床疗效:针药组的愈显率和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抑郁症状:针药组治疗前后显着改善了 HAMD总分和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体重和阻滞四项因子分(P<0.01);与药物组相比,针药组对HAMD总分和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两项因子分的改善效果显着(P<0.01);(3)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CRP、IL-1、IL-6和TNF-α的水平均未见明显改变(P>0.05);(4)抑郁症病情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相关性:IL-6变化率与HAMD总分减分率之间存在显着的中等相关性(P<0.01),其中,与焦虑/躯体化、阻滞、睡眠障碍叁项因子分的减分率间存在中等相关性(P<0.05);TNF-α变化率与HAMD总分减分率强相关(P<0.01),其中,与焦虑/躯体化、阻滞两项因子分的减分率强相关(P<0.01),与体重、睡眠障碍两项因子分的减分率间存在显着中等相关性(P<0.01)。结论:(1)针刺ABVN结合药物治疗抑郁症在2周内的临床疗效显着优于单纯抗抑郁剂治疗。(2)单一用药和加用ABVN针刺治疗在2周内均降低了抑郁症患者HAMD总分和除认知外的4项因子分;而针刺ABVN结合药物治疗对HAMD总分和焦虑/躯体化症状和睡眠障碍2项因子分的的改善优于单纯抗抑郁剂治疗。(3)血清IL-6和TNF-α水平与抑郁症病情呈正相关性,尤其与焦虑/躯体化症状和睡眠障碍方面的症状相关。(4)无论是单一用药还是加用ABVN针刺治疗2周后,抑郁症患者血清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卢金花[8]2011年在《β-内啡肽在电针抗抑郁快速起效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电针对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及β-内啡肽在下丘脑和血浆中含量的变化,探索电针抗抑郁快速起效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180-220克,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药物组、电针组。采用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抑郁症模型大鼠。正常组:不予任何干预措施。模型对照组:用0.9%生理盐水灌胃。药物组:给予盐酸氟西汀片1.8mg/Kg,将药物溶解于生理盐水中,配制成100ml/kg溶液灌胃。电针组:选择2Hz针刺“百会”、“印堂”穴,同时用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持续7天。在7天治疗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的体重、行为学(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和糖水消耗量。运用酶联免疫(ELISA)技术测定大鼠下丘脑及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变化,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下丘脑弓状核内μ受体水平。结果:1.各组体重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治疗7天后,模型组、药物组、电针组的体重均有增长,但均低于正常组(P<0.01),组间比较未见差异(P>0.05)。2.各组糖水消耗量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糖水消耗量明显降低(P<0.01)。治疗7天后,电针组糖水消耗量显着上升(P<0.01),高于药物组(P<0.05),但未及正常水平(P<0.05)。3.各组行为学评分比较:模型组大鼠的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积分均低于正常组(P<0.05,P<0.01)。治疗7天后,在水平分上,电针组显着上升,高于药物组(P<0.01),与正常水平相当(P>0.05)。在垂直分上,药物组、电针组与模型组未见差异(P>0.05)。4.与正常组相比,抑郁模型大鼠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明显下降(P<0.01)。在治疗7天后,药物组、电针组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其中电针组增长幅度高于药物组(P<0.05),但未及正常水平(P<0.01)。5.抑郁症大鼠存在下丘脑β-内啡肽含量、弓状核u受体平均光密度下降。治疗7天后,下丘脑药物组、电针组β-内啡肽含量仍呈下降趋势,其中,电针组下降明显(P<0.01),低于药物组(P<0.05)。电针组u受体平均光密度明显升高(P<0.01),显着高于药物组(P<0.01),但未及正常组水平(P<0.05)。结论:1.电针可以快速提高大鼠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和下丘脑μ受体表达,同时促进下丘脑β-内啡肽合成与释放,改善抑郁症大鼠的行为变化。2.电针快速起效可能通过β-内啡肽能系统发挥作用。

姜劲峰, 徐蕾, 林燕红, 卢金花, 陈丽智[9]2012年在《基于SSRIs药物治疗的针、灸抗抑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验证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治疗基础上针、灸抗抑郁效应。方法: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针灸药物组(25例)、针刺药物组(25例)、药物组(30例)。3组均给予SSRIs类药物,在此基础上,针灸药物组予督脉导气针刺法,穴取百会、风府、大椎等,并温灸大椎、百会;针刺药物组仅予督脉导气针刺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于治疗前后评定总分和各因子评分,并评定疗效。结果:与药物组相比,针刺药物组与针灸药物组HAMD量表阻滞、睡眠、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和总分明显改善(P<0.05,P<0.01);与针刺药物组相比,针灸药物组进一步改善了HAMD量表中的睡眠因子、认知因子评分和总分(P<0.05,P<0.01)。3组愈显率分别为100.0%(25/25)、84.0%(21/25)、56.7%(17/30),针灸药物组优于针刺药物组(P<0.05),且两组均优于药物组(均P<0.01)。结论:SSRIs类药物治疗基础上针、灸存在一定的抗抑郁效应,且针灸并用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王虹[10]2014年在《不同留针时间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电针治疗抑郁症不同留针时间方面的临床研究,评价不同留针时间的疗效差异,为临床上针刺治疗抑郁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86名抑郁症患者分为药物组30例(单纯SSRIs药物治疗)、30min针药组29例(电针配合SSRIs药物)、45min针药组27例(电针配合SSRIs药物)。分别观察叁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周的HAMD量表总评分、SDS总分、SERS总分变化情况。结果:(1)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3.3%,30min针药组总有效率为89.7%,45min针药组总有效率为88.9%,经秩和检验,30min针药组、45min针药组与药物组相比,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30min针药组与45min针药组相比,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 HAMD;总分比较:经t检验,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HAMD,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叁组间经ANOVA检验:1周后,30min针药组、45min针药组与药物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优势持续至治疗结束后,而45min针药组与30min针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 HAMD抑郁量表因子分比较:经ANOVA检验,45min留针时间与30mmin留针时间相比,在躯体化症状、睡眠障碍及阻滞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0min及45min针药组从第1周起即与药物组存在差异,统计学差异(P<0.05)。(4)SDS抑郁自评量表比较:30min针药组与45min针药组治疗1周后SDS评分便少于药物组(P<0.05,P<0.01);45min留针时间与30mmin留针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5) SERS副反应量表比较:在治疗2周后,30min针药组与45min针药组在SERS总分与药物组比差异便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45min留针时间与30min留针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30mmin及45min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药物治疗;(2)30min针灸时长与45mmin针灸时长组治疗抑郁症疗效未见明显差异;(3)45min较30mmin在改善某些因子分方面有一定优势。

参考文献:

[1]. 电针印堂、百会治疗轻中度原发性抑郁症的临床观察及Rs-fMRI研究[D]. 曲姗姗. 南方医科大学. 2015

[2]. 针灸结合药物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D]. 邝慧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

[3]. 基于磁共振多模态分析的针刺抗抑郁机制探索[D]. 李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4]. 基于针刺抗抑郁临床疗效的效应机制研究和预测探索[D]. 杨昕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5]. 针刺、艾灸结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 徐蕾.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6]. 电针与传统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D]. 林燕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7]. 针刺迷走神经耳支结合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 吴晓静.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8]. β-内啡肽在电针抗抑郁快速起效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卢金花.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9]. 基于SSRIs药物治疗的针、灸抗抑郁效应研究[J]. 姜劲峰, 徐蕾, 林燕红, 卢金花, 陈丽智. 中国针灸. 2012

[10]. 不同留针时间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应用[D]. 王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  ;  

针刺结合SSRI_s类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