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论文_何祥君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论文_何祥君

何祥君 四川省南充市江东初级中学 637100

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直接的感受能力,它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文教学最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能一读就懂,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写就通,这是一种较高级的语言综合能力。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语感的培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强朗读、吟诵、涵泳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国传统教育非常重视朗读,它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让自己反复吟诵、涵泳,感受作品的意境,理解作品的内容,品味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美感体验。语文教材中精选了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学时,读者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错落有致的节奏、声情并茂的朗读,能震撼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如在教学《海燕》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和体会海燕这一艺术形象,我精心设计了朗读这一环节:文中描写海燕的语句“勇敢地”、“自由自在地”重读,“飞翔”拉长,重读。这里一方面要突出海燕的勇敢,另一方面营造环境的恶劣。因此写乌云的句子速度缓慢,气提声凝,突出压抑的气氛;而写波浪的句子速度加快,重读“冲向”、“恶狠狠”、“摔成”这几个词语,要表现出海燕的力量与气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重视枯燥的讲解,要多给学生朗读的时间,让学生多去品味、感受作品中的形象。

二、放飞学生的想象翅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文学作品是语言文字的艺术,读者欣赏文学作品,理解文学作品,就要以自己的二度创作,将文字转化为头脑中的艺术形象。想象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读者经过自己的想象,进入作品中去,才能理解文章的语言,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想象和联想就不会有语感。如在读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诗句,就会立刻想象和联想当时的景象:仿佛看到了疾风席卷大地的情景和大雪纷飞随风飘舞的情状,又仿佛听到了激荡于耳际的狂风怒吼声。通过想象,让我们体验到边塞奇寒、壮美的自然风光,也能够感受到与友人分别时的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在教学中还应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让教学内容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生活画面,让学生主动地融入到情境中去,受到情境的感染和熏陶,在不经意中就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了。

三、厚积广储,加强语言积累,深化感悟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广泛地阅读,储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语言材料,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只有有了更丰富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去理解语言。要引导学生博闻强记,背诵一些经典的段落篇章、妙句美文,拓展阅读范围,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从名著中积累语言,使学生努力从作品中揣摩、品味各种词汇的特点,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四、引导学生积累生活实践,提高语感的敏锐性

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只有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生活是文学的“源头活水”,如果离开这个“源头活水”谈语感能力的培养,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切断了语言文字和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即使十分优秀的作品也难以感受到其意义和情味。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观察生活。”表象储备越丰富,感情也就越深刻。试想,如果学生头脑中没有夕阳西下时的表象,又怎么会有“夕阳西下几时回”感慨呢?只有积累更多的生活阅历,储备更多的表象,才能感受更深刻,悟得更透彻。

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揣摩品味语言

古人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那些文客骚人们都讲究炼字,都在遣词造句上下工夫,唐代诗人贾岛的“推敲”典故,就是炼字铸句的典范。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揣摩、品味语言中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如朱自清先生在《春》中写到“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里为什么用“钻”而不用“长”呢?细细品味就能感受到“钻”所表现出来的勃勃生机,领略到一种不可抗拒的生命力,“长”就显得太一般了。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字斟句酌、咬文嚼字的读书习惯,深入地去揣摩、品味语言的妙处。

六、听、说、读、写结合,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感

我们不仅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要在听说读写实践中培养语感,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语感能力的一种手段。可通过听说、听写、听读、听记等形式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强化学生练笔,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学生通过练习扩写、缩写、仿写、改写、写读后感等,读写结合,升华感悟;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说话训练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勇敢,可以通过讲故事、诗歌朗诵会、辩论会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总之,语感虽然是一种直觉思维,却要通过长期的规范训练而形成一种语言修养,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教师要注重学生体验、积累、训练,致力于语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正如刘勰所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论文作者:何祥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9月总第18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6

标签:;  ;  ;  ;  ;  ;  ;  ;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论文_何祥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