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方法论文_韦莹

小学语文课堂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方法论文_韦莹

韦莹 广东茂名市信宜市第三小学 525000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课程体系当中,语文课程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教学的开展是一个动态过程,生成性资源在这其中的开发及利用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在实践教学的开展当中,教师应注重生成性资源的利用,借助这样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使得教学模式得到革新,实现新课改的有效推动。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课题,对生成资源的实际运用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成资源;有效利用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046-01

前言:语文这一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非常强,是素质教育在实际开展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在新课改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实际开展的过程中,生成资源的利用、开发也受到了师生的广泛关注,成为教育领域当中的一个热点。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应不安于现状,对资源生成进行开发,促使教学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趣味,实现对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

一、引导学生理解字词含义

小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初步发展的阶段,并没有形成方式的固定,想象力和联想能力都是非常丰富的,这也是教师在资源生成当中有效利用的一点[1]。当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在理解知识内容时,往往存在着一定的想法和看点,这样的理解和教师本身的思路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或者是天马行空的。因此,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教师也不能对这一现状进行放任,而是要对其中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发掘,深化对学生想法和问题的研究,使学生在探讨中得到结论,使其更好地理解。所以,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有效地抓住这一时机,实现资源的生成与利用,使得教学成效得到相应的提升。

例如,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过程当中,在文中提到,小女孩穿了一双非常大的拖鞋,横穿马路,在这时一些学生就会提出:“为什么小女孩要穿很大的鞋,这样不会摔倒吗?”在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这一时机进行引导,让学生探讨为什么在文本当中要提到非常大的拖鞋呢?使得学生投入到文本的解析当中,使学生懂得这样可以对小女孩形象地描述起到一定的作用,使得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好的产生同情、怜悯的心理,使学生对文本字词的内涵有更加深刻的解析,使得理想中的教学成效得到达成。

二、注重人文关怀的渗透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也应注重对学生观念价值的培养,注重人文关怀的加强,使学生得到更多[2]。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也可以生成一些与学生心理和情感相关的资源,使学生对文本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以此来推动学生的全面和健康成长,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取到更多的关怀和鼓励,促使教学目标得到真正的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讲解《开国大典》一课的过程当中,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被文章中的描述所震撼的,并产生一种激动、自豪的情绪,对文章中的情绪所渲染。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时机来进行资源的生成,可以有效地引入信息技术,来展现开国大典时相关的影视资料,并在视频播放之后,让学生自由地探讨和交流,使学生懂得应该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为祖国的奋进而努力,实现人文关怀的渗透,使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正能量,促使其形成爱国的优质品质,使其得到健康、全面的成长与发展。

三、促进文章主旨的延伸拓展

小学生本身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都是非常强烈的,在心里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奇怪想法和问题,并且可以向教师提出[3]。因此,在生成资源的导向下,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也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拓展,增强问题的价值性和深入性,使学生的思维在这其中得到拓展,使学习氛围得到优化,实现生成资源的有效性利用。

例如,在讲解《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的过程当中,一位学生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对待同样的事情,爸爸妈妈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和评价呢?为什么我的爸爸妈妈不是这样呢?”在这样的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就可以进行引导,让其他学生尝试着对这一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引导学生间进行交流和探讨,使得学生懂得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为了展现父母不同的爱,使学生在学习当中积极思考,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使教学质量得到持续的增强。

四、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生成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巧妙的借助资源的生成,来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起到一个培养的作用,使得学生在学习当中突破课本的限制,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使其创新思维得到生成,将教学价值真正的展现出来。

例如,在讲解《两小儿辩日》一课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将这一文体转变成课本剧,并在后续的课堂中展现出来,借助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当中积极的展现创新思维,使其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得到增强,并深化其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将生成资源的利用价值展现出来。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生成资源的利用是非常重要的,将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价值。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仅能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得语文教学得到优化;也能增强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性,为教学的开展带来更多的可能。但是,在这其中,教师应注意生成资源往往具有着较强的突发性,是很难提前预测的。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的增强自身的驾驭能力,真正的展现学生主体地位,实现生成资源的利用,促使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东宁.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基本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09):123.

[2]柯胜永.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与转换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9):51.

[3]郝建荣.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阅读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09):119.

论文作者:韦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课堂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方法论文_韦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