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论文_刘自立 马力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论文_刘自立 马力

临沂大学商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高等学校教育不仅是“成才”教育,更重要的是“成人”教育。德育教育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统领着整个学校教育。近年来,我国的社会转型进入关键阶段,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高新技术的发展,向高校德育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积累新经验。

一、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

1.目前我国学校德育工作问题分析。

高校在德育教育中的教育方式与方法,采用的仍是灌输式、填鸭式的说教,学生上课则是被动听讲,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学难以达到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目标。可以说在高校德育过程中一些教育者很少尊重学生的需要,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造成德育的人性化缺失,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使学生成为一台学习的机器。

2.当今我国大学生德育状况分析。

(1)有的大学生在做人做事上失信、失实,并且缺课、逃课现象严重,有的制造假贫困证明得到助学金,还有的在找工作时谎报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社会实践。

(2)当今大学生道德认同感有很大的不足,科学知识面狭窄,文明修养、专业素质较低,有的大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不能成为适应市场经济所需的人才。

(3)目前的许多大学生做事时奉献精神不足,缺少社会责任感,在和他人相处时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很少换位思考,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功利性。

二、加强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高校德育教育的意义。

(1)明确高校德育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德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目标在德育方面的具体要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和培养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与心愿。因此,高校德育要主动迎接并适应新时代,面向未来,以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做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高校德育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主张“国家一切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便是造就公民。”坚持德育为先、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以德育人既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重要目的。德育工作始终要围绕解决学生“做什么人、走什么路、为什么学”的问题。高等教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摇篮,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今社会我们既可喜地看到,当代大学生在大是大非和重大灾害面前,展现出良好的政治素质、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部分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出现了新变化,对一些重大问题还存在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因此,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2.关于新时期加强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1)学校上下要进一步端正认识,真正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首先,要把德育教育工作当作一项战略任务来认识。其次,在加强党委领导的前提下,强化党政共管体制,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真正把德育工作摆在各项工作首位来抓。 

(2)建立专业的德育教师队伍。思想政治课程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辅导员或班主任与学生接触频繁,但缺乏理论知识的支撑,工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德育教师队伍,将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角色结合起来,可以把辅导员进行专业培训,加深德育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则更能做好德育工作。

(3)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是高校德育建设的又一重要渠道。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公益活动、辩论赛、演讲比赛、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德育工作,如果学生中有错误的看法要及时指出并正确引导。同时,可以结合各种事例及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摒弃不好的作风和现象,往积极、健康的一面去努力。

(4)与学生充分地沟通。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做到与学生充分的沟通。只有与学生取得更近的交流,才能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道德观念,行为习惯等。在了解了之后才能确定是否需要更正,是否满足社会的形式。我们可以通过与学生当面交流、手机短信、网上聊天、飞信等手段达到引导和教育的目的。

(5)完善德育评价机制 。大学生的品德修养是否满足社会的要求 ,应有完善的评价机制进行考核,制定完善的评价机制,可以有效得知需要重点培养和教育的人群,让我们的工作可以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应与时俱进,转变工作思路,使广大青年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增强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修养、自我控制,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和个人素质,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论文作者:刘自立 马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5月总第2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8

标签:;  ;  ;  ;  ;  ;  ;  ;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论文_刘自立 马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