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之我见论文_李文萍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之我见论文_李文萍

李文萍(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泸沽小学 四川 冕宁 615600)

中图分类号:G628.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3-0016-01

新课标指出:“……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可见,语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学习,而无论是语言的理解还是运用都是和语感能力密切相关的。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往往从其语感能力的强弱上就能体现出来。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须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什么是语感?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例如:为大家所称道的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在一个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丰富的人读来,就会体会到“绿”这个形容词被动化后,从而赋予了无生命的春风一生命,并且仿佛看到春风拂地,吹绿了江南岸的绵绵青草,感受到江南生机勃勃的早春气息。这种能敏锐感觉语言深意和情味的能力就是语感,一个语感丰富的人在阅读文章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文字感知过程,而且是一个审美体验过程。他见到“新绿”二字,就感到“希望、新生、少年”的朝气等说不尽的旨趣;见到“秋风”二字,就会有“萧索、悲凉、寂寥”等无穷的情味。

语感的强弱标志着对语言感知理解的深度。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就必须培养起学生一定程度的语感。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一个人的语感能力,主要取决于他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素养。

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可从重视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方面抓起。

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通过听、读、抄、背、讲和写等具体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感官反复进行语言刺激,使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逐渐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它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具体操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良好的诵读吟咏习惯。

可以说,培养语感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吟咏。古人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恐怕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譬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全是景观景物的排列,为什么要排列那么多景物?学生会费解,但只要让学生投入地诵读几遍,就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诗歌中所渲染出的秋天萧瑟、悲凉的意境。这是客观事物激起的主观感受,是建立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的。读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过程,通过吟咏诵读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言上的形象感受、情感上的共鸣体验,便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了。古人学语文时,就常常一个人瞑目击节又摇头晃脑地、如醉如痴地吟咏诵读嘛。其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的经典之说。也把诵读吟咏的价值告诉了我们的。

二、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

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能力。必须以学生为训练主体,着力“口语交际”,尤其要突出的是“读写”。只有博览多读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语言刺激,逐渐形成语感。只有常写多写,才能激发大脑皮层细胞对已有信息进行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教师应经常督促学生读名著、读美文和写日记、周记、读书心得等,还应当重视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不断实践与积累,逐步培养语感能力。

三、培养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习惯。

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启发学生进行想象与联想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汉字的具象性特征极利于读者展开想像与联想。文学作品的“空白点”及“不确定性”使作品呈现开放的未完成状态,为读者运用想象和联想进行填补与充实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在语感教学中,想象和联想是触发学生感悟言语的媒介,是培养学生对言语作品有较深感知力和较高鉴赏水平的有效途径。学生丰富的想象过程,是学生语感不断丰富、情感不断丰富的过程。语文教学中的丰富想象能有效激发生命的悟性、灵性,有效激发对真、善、美的热烈追求。

艺术形象往往是一篇作品整体建构的艺术焦点。只有把握艺术形象,通过对其加以心灵化的品味、鉴赏,才能启发学生的想象,从而揭示形象中包含的内蕴,达到对文学作品更深层的把握。如闻一多的《死水》一诗,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把握“死水”这一艺术形象,再联系作者的留美经历、思想状况及时代背景,就能把握这一形象深刻的象征意义。“死水”不仅仅是写实,这一形象更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凋敝的黑暗社会的写照。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语感实践。

学生的语感能力,归根结底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实践——口语交际、阅读、写作才得以形成和提高的,因此,自觉地运用语言尤为重要。在交流与表达中运用语言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堂内外的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为语感生成与发展的迁移与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在口语课中引进读写,安排一定时间阅读教材或让学生拟写发言提纲;阅读教学中可围绕课文进行问答或谈读后感;在写作课动笔之前进行审题、构思、讨论,讲评作文时请学生进行口头评价等等。这样的方式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感能力。此外,还可开展内容丰富的竞赛、朗读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情境剧表演等,为学生提供多种培养和交流语感的机会。

论文作者:李文萍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之我见论文_李文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