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几个常易忽略的问题与措施解决论文_许久峰

建筑结构设计中几个常易忽略的问题与措施解决论文_许久峰

北京中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

摘要:为了保证建筑结构在设计方面的质量,应认识到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并能结合建筑的特点以及设计工作方面常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推动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的提升。本文就建筑物设计工作当中常见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忽略点

建筑设计方案是项目建造正常开展的基础,需要建筑方案规划设计方面的工作者能结合建筑所处环境条件、建造单位工作者个人素质、成本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方案,保证项目建造的正常进行以及完工后的质量。但在实际的设计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设计质量。

1建筑物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1.1高层建筑地基选型问题

由于高层建筑地上部分对于地表重量负荷较高,因此需要高层的基础能有良好的承重性,避免高层建筑地基部分出现变形问题、沉降问题,同时在实际开展地基建造的时候,还要能注意建造环境条件,实现建造成本和建造质量之间的均衡发展。在当前的建筑设计方面,为饿了能保证建筑基础能符合各种项目的实际需要,因此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建筑地基结构,比如筏形建筑基础、箱型建筑基础结构异条形交叉类型基础结构,在确定具体建筑基础结构的时候,还要能考虑到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建筑楼层数目、建筑整体载荷,从而制定出最为合适的建筑基础结构方案。

不同类型的建筑基础承重性、抗变形性等方面有差异,要能在了解各种基础结构特点条件下进行科学的选择。筏形建筑基础在运用的时候逐渐衍生出了梁板类型以及平板类型两种结构,如果建筑物地下室当中立柱间距较大,并且基底部分反力较大的条件下,应能优先选择平板类型的基础结构。而在使用梁板类型建筑基础结构的时候,需要保持基础梁结构的截面达到一定面积,提升基础结构的埋置深度。另外,梁板类型建筑结构和平板类型建筑结构相比较的时候,由于梁板类型建筑结构在建造的时候需要进行大量的浇筑施工,因此这种梁板类型的建筑基础的施工量要比平板类型建筑基础的工程量要大。

1.2地下室部分外墙结构设计问题

地下室处在整个建筑的底部,无论从所处的结构位置,还是从地下室周边环境来看,地下室都有独特的特殊性。地下室外墙是保证建筑稳定以及抵御土壤侵蚀的关键,因此在设计地下室外墙结构的阶段,外墙结构实际厚度、建造所用混凝土材料等级、材料防水性都较为重,需要在确定设计方案之前对建筑周边环境进行了解,尤其要能掌握实际建筑周边区域当中的地下水位高度。而在确定外墙厚度时候通常要保证外墙厚度能在250毫米以上。另外,由于地下室部分外墙结构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影响,因此外墙结构当中的混凝土实际强度等级不能过高,否则就会由于建造当中所用水泥过多,导致外墙结构出现收缩类型裂缝,影响建筑的安全稳定。

1.4回弹再压缩问题

基坑开挖的时候,摩擦角范围之内的坑边的基底土受到了约束,不能够反弹,坑中心的地基土容易反弹,回弹主要以弹性为主,如果人工清除回弹部分,坑底会受到很大约束。在计算沉降过程中,可以按照基底附加应力进行计算,当基坑比较大时,相对受到的约束较小,计算沉降过程中可以按基底压力进行计算,被坑边土约束的部分可以当作安全储备,这也是所计算的沉降比实际沉降大的原因。

1.3连梁超筋问题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连梁超筋是一种常见现象,某一段剪力墙各墙肢通过连梁形成一个整体,成为连肢墙或者壁式框架,这样可以使得这一段墙段具有很大的抗侧刚度,要想达到这一目的主要是通过连梁的约束弯矩来实现。连梁的超筋实际上是计算剪力不满足剪压比要求,在平面中,墙段较长的情况下其中间部位的连梁易产生超筋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墙段中墙肢截面高度大小差距不均匀的时候,在大墙肢上的连梁容易产生超筋现象。

2应对建筑物结构设计当中问题的措施

2.1和建筑各专业做好沟通

现代建筑物的建造需要有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在实际的建造中也会有多个专业同时在建造现场开展施工工作,这不仅对设计工作者专业功底要求较高,同时也需要设计工作者能和其他专业做好沟通,避免设计中出现漏洞。设计工作者在接触到设计方案的时候,不能盲目的展开设计工作,要能和建筑相关专业的工作者进行沟通,掌握建筑对于基础结构选型、建筑结构细节等方面的需要,避免项目设计工作质量受到影响。

2.2充分收集资料

准确确定计算参数建设工程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制约,设计所要涉及的参数也会具有特殊性,例如基本风压、基本雪压、地震烈度、场地土类别等参数的选取,我们就要根据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和全国基本雪压分布图及此工程的地质报告确定,再譬如墙体围护主材各地区都会有差异,根据实际采用的材料来确定墙体荷载就变得很关键,而且对于某些特殊的重要建筑还要根据试验、类似工程经验来确定各种参数的取值,在着手设计前,充分收集设计所需资料、规范,根据具体的地域、工程类型准确确定计算参数,能避免因参数不合理而造成的浪费、返工等。

2.4明确计算参数含义

熟悉建筑结构设计辅助软件的使用条件,在进行建筑结构建模的过程中,需要掌握每个参数的意义,不能盲目修改任何参数,如果确实需要求改,那么修改时需要有一定的依据,需要考虑参数的适用范围,同一参数会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比如在砖混结构里是某一参数,但是到了框架结构这个参数的数值可能不再适用。采取软件计算也要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每一种计算理论都是有它自身的假定条件,软件的编制需要符合这一特定的技术条件。所以在使用软件前必须对软件技术条件熟练掌握,如果不能深刻地掌握软件技术条件那么就不能较好地使用软件来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

2.3合理简化做好建模前处理

要做好建模计算前的处理,比如荷载的计算必须准确,不能采取估计的方式,必须完全根据建筑做法以及使用要求来输入悬挑构件和转换层构件,以及是否要考虑施工荷载的不利影响,同时也需要考虑楼梯洞口的输入、局部开洞的处理情况以及飘窗部份荷载的处理等,有些相对复杂,比较难处理的地方,需要运用力学知识进行适当简化以及等效处理,从而减少计算的工作量。

3楼板设计常见问题

板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承重构件,是它将楼面,屋面的荷载传给其周围的墙或梁上,楼板的设计问题必将连带梁、墙、柱等构件安全。楼板设计中常见如下几个问题。

板承受线荷载时弯矩计算问题,在民用建筑中,常常在楼板上布置一些非承重隔墙,楼板设计中常常将该部分的线荷载换算成等效的均布荷载后,进行板的配筋计算,但有些设计人员错误地将隔墙的总荷载除以板的总面积。另外,板上隔墙顶部处理常采用立砖斜砌顶紧上部分的楼、屋面板,板在受到到荷载的作用下,这样会给上部的板增加了一个中间支承点,使其变为连续板,支承点上部出现了负弯矩,而在板的设计中又没考虑该部分的影响,致使板顶出现裂缝。

4结束语

建筑结构设计是个系统、全面的工作,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具有灵活创新的思维以及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设计人员需要从每个基本的构件进行计算,必须能够做到知其所以然,需要深刻掌握规范、规程的真正含义,并能够密切配合其它系统专业来进行设计,在设计中应做到事无巨细,应善于反思,并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结束语

[1]倪冰清.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几个常易忽略的问题[J].四川水泥,2016(2).

[2]刘宜江.浅议建筑结构设计易忽视的几个问题[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2(11).

[3]刘丰.浅谈建筑结构设计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华民居旬刊,2014(2).

[4]张宁.土建工程设计中易被忽视的几个问题及措施[J].建筑知识,2016(5).

论文作者:许久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  ;  ;  ;  ;  ;  ;  ;  

建筑结构设计中几个常易忽略的问题与措施解决论文_许久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